天天看小說

第二章 保證一槍斃命

至於李子元之所以選擇帶一小隊,是因爲一小隊的十個人之中,有六個原來是二區區小隊的隊員,剩下四個都是主動報名參軍的基幹民兵。『是他現在全隊之中,戰鬥力至少眼下看最完整的一個小隊。

雖說射擊和投彈的水平究竟咋樣,因爲子彈太少沒有進行實彈訓練暫時還不知道。但是至少這十個人都會開槍,手榴彈至少也知道拉出弦在扔。最關鍵的是這十個人,一看腿腳就是長期生活在山區,在關鍵的時刻能跑的。戰術動作先不要去想,眼下關鍵時刻能跑就是好事。

所以在選擇的時候,李子元絲毫沒有猶豫地就選擇了這個小隊,當然他也沒有其他的選擇。李子元很清楚無論情況的展,是不是按照自己心中判斷的來的,估計這一仗是打定了。帶著一羣新兵去作戰,那都是一個最愚蠢與送死的選擇。

要知道調到壺北基幹游擊隊工作的時候,儘管心情鬱悶不是太管事。但李子元多少還是做了一些工作的,自己的部隊底子摸的很清楚。雖說越摸心底越涼,可在編組的時候,他也做了一番的考慮。

將原來區小隊出身的戰士,與當過基幹民兵的戰士外加新兵混編。兩個中隊都保留了一個無新兵的小隊,將從分區獨立團帶來的兩個班長派到這兩個小隊當隊長。以便在關鍵的時刻可以用一用。當然這個一小隊,距離他心中的合格部隊也還很遠。但是矬子裡面拔大個,也只能選擇這個小隊了。

而且到底是老兵出身,久經沙場的軍事幹部。在部署完畢之後,李子元選擇這個隱蔽點也很準。在半山腰上不用站起身來,就可以將進出王家溝唯一的一條山路,直到西南方向百餘米外的一個山拐角處,都清楚地看到眼裡。

如果在往高走個幾米,整個王家溝基本上一覽無餘。而且眼下剛剛返青的灌木叢,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隱蔽。還有一點,這處地點背後就是一條小道。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快的脫離。

而且北山的地形略微有些陡,一旦與敵軍打響。敵軍想要包抄自己,根本就沒有辦法展開。這個地點是他這些天整天躺在山坡上曬太陽的時候,無意之中現的。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倒是派上用場了。

在悄無聲息的帶著一小隊返回這裡後,李子元沒有將人全部都直接埋伏在灌木叢中。而是自己帶著三個人在最前面,讓一小隊長劉連明帶著其餘的人,在自己身後那條山道上。每隔五十米放上兩個人。

同時手中帶上來的四枚晉綏軍制造的,那種特大號山地防禦戰手榴彈改裝成的地雷,也埋在山路上並掛好弦。只是這玩意多少有些不可靠的性能,讓李子元多少有些擔心,別敵人沒有炸到,反倒是把自己給炸到。

在部署完成之後,李子元對身邊的幾個戰士道:“記住,無論出現什麼情況,就算是日僞軍踩到腦袋頂上,但是沒有命令絕對不允許開槍。一會日僞軍進村了,老子讓你們怎麼打就怎麼打。誰要是擅自行動,影響了老子的部署,老子把他的腦袋擰下來。”

這些區小隊的人,在之前與地方武裝多次配合過得李子元很是瞭解。這些區小隊雖說也是成建制的武裝,但是畢竟不是正規軍。因爲遊擊的性質限制,使得這些人缺少相對應的紀律約束,多少顯得有些散漫。

而且到了戰場上,地方主義多少有些嚴重。所以生怕這些人在戰場上,給他來一個自由活動影響到整個戰鬥,他纔在下命令的時候連嚇唬的話也都一起說了出來。

連下命令帶嚇唬的叮囑完幾個戰士,李子元讓身邊一個臨時擔任通訊員的戰士,立刻貓腰告訴身後的劉連明,如果打響了按照預定方案執行。自己身邊的這幾個戰士有自己看著,李子元倒是不怎麼擔心。

可身後劉連明帶的那幾個人,李子元就有些擔心會不會擅自開槍,從而影響到自己整個部署。這個時候李子元多少有些後悔,自己不如把關力帶來了。但這個時候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李子元眼下只能寄希望於劉連明這個老兵,能夠揮自己期待他揮的作用。

在那個戰士轉身離去,快的向身後跑去後。李子元掏出自己的那支晉造駁殼槍與槍匣接上,並掏出一枚手榴彈擰開保險蓋,拉出彈弦後也放在自己面前。而就在此刻,山腳下也生了變化。

鬼子在村中翻箱倒櫃,沒有找到他們希望抓到的抗日分子。便惱羞成怒的將村內的村民,連踢帶打用刺刀逼著的趕到了村外的打穀場上。當然部分的僞軍,也免不了趁機順手牽羊的點小財。

山上的李子元帶著的一個小隊,就趴在山下日僞軍的眼皮子底下。而山下在村內撲了一個空之後,正在將村民趕出村外的日僞軍,也不知道就在村北的山坡上,他們此次目標的一部分,就隱蔽在村子的北山上。

而此刻山下的大批日僞軍,沒有一個人知道短短十幾分鍾之後,爆的這一場並不激烈,規模也實在稱不上大,甚至連一場戰鬥都稱不上的小戰鬥。會是他們與李子元,這個今後數年之中,讓他們頭疼不已的人物第一次打交道。

看著山下惱羞成怒,正將村民趕到曬穀場的日僞軍,即便是久經沙場,可李子元卻多少有些顯得緊張。要是帶的還是自己的老部隊,就算日僞軍在多一倍,他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可手下這些新兵,如果那個沉不住氣先開槍,自己的計劃將會被全盤打亂。到時候哦非但救不出老百姓,恐怕就連自己也要搭進去。可沒有其他選擇的李子元,只能寄希望於劉連明能夠看的住那幾個區小隊出身的戰士。

等到日僞軍全部出現,李子元才現敵情遠比通訊員說的嚴重。日僞軍這次出動的兵力,除了六七十足足兩個小隊編制的日軍之外,僞軍連同僞警察足足有二百多人。日僞軍加在一起,輕機槍就有六挺。

對面的南山上那挺九二式重機槍,此時也槍口對準了村子。只是不知道是鬼子對自己的隊伍火力有了一定的瞭解,還是過於的託大。這挺重機槍就直接擺在山上,就連最簡易的工事都沒有構築。而且除了幾個機槍手和後備射手外加彈藥手之外,就連警戒部隊都沒有放。

但就算鬼子的這挺重機槍,就這麼直截了當的擺在對面的山頭上。可對付這挺射界可以覆蓋自己撤退路線的重機槍,李子元卻依舊是束手無策。要是手中是繳獲的日本製造的三八式,他還可以勉強試一下。

可他帶的一小隊手中的晉造三八步槍,根本就夠不著那個距離。都是六五口徑步槍,都是三八式步槍。可這太原兵工廠製造的仿造貨,與日本人兵工廠製造的原廠貨性能相差太遠了。就算他手中的那支四四式騎槍性能上好的多,在這個距離上也基本上沒有可能。

除非自己想辦法前進到二百米以內,否則根本就打不到。李子元現在只能寄希望於關力,能夠帶著人將這挺機槍幹掉。要不然一會戰鬥打響,這挺射界相當開闊的重機槍,只要一調槍口就會讓自己連同一小隊一個都跑不掉。

山下的日僞軍,已經將王家溝的村民,全部都趕到了村外路邊,四個角上都架著輕機槍的曬穀場上。而村內還不斷傳來零星的,明顯是壯膽的槍聲,以及日僞軍搜索時砸壞物品的聲音。

進村之後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最終一無所獲的日僞軍,明顯有些氣急敗壞。李子元看到距離自己僅僅二百米處,那個拄著軍刀站在曬穀場邊上的一個日軍少佐,臉色很是不好看。而站在這個日軍少佐邊上的,一個領章上帶著兩槓一星軍銜,身上穿著一身僞警備隊制服的傢伙,也是一臉的鐵青。

就在李子元琢磨已經完成搜索,卻一無所獲的日僞軍下一步會怎麼做的時候。在他身邊一個原二區區小隊的戰士,小聲在他耳邊道:“那個站在拄著軍刀日本軍官邊上,帶著小手槍、穿著與日軍差不多呢軍服的,就是僞壺北縣警備大隊長王鐵石。”

“別看這個傢伙長的像是一個教書先生,實際上心狠手辣的很。這斷子絕孫的事情,就沒有他沒做過的。去年在掃蕩中還活埋了咱們幾個被俘的傷員,可以說滿手都是咱們人的血債。”

“隊長,下命令開槍吧。這個角度正好,我保證一槍就敲開他的腦袋。要是等錯過這個機會,等他溜回據點,就再難找到機會了。這個傢伙不管去哪兒,身邊都帶著一個小隊的衛兵。而且一旦路程遠一些,身邊帶的衛兵還要增加。”

儘管被那個漢奸的長相,給下了一跳。但對於部下的建議,李子元卻沒有任何猶豫地拒絕了。先不說你一槍能不能達成目標,就算是可以幹掉這個傢伙。但被集中到打穀場的那些老百姓該怎麼辦?對面南山上那挺鬼子重機槍一旦開火,那些老百姓一個都跑不掉。

在日僞軍進村搜捕的時候,李子元就已經決定。只要鬼子不殺人,哪怕就是搶走一些糧食,自己也絕對不開槍。在現日僞軍的時候,他就擔心自己如果爲了將日僞軍引開,貿然開槍的話,那麼鬼子很可能在追擊不上的時候,返身屠殺王家溝村民泄憤。

這種事情,之前鬼子可沒有少做過。他們在掃蕩的時候,抓不到八路軍,就屠殺老百姓泄憤。與其反倒是激怒鬼子,還不如暫時靜觀其變。如果日僞軍目標只是自己,搜索無果之後撤離那自然是最好的。

第一百四十六章 硬氣的日本特務第四十四章 李子元的想法第六百零一章 形勢驟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場紀律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才是根本第十二章 特務的危害第八百二十一章 入朝準備第六百二十章 貪多嚼不爛第六百九十九章 鏖戰(一)第三百八十章 沉重的教訓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正常的礄口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十九章 小道第六百九十一章 腰桿子硬了的王鐵石第七百一十三章 喜川芳吉的搶糧行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境第二百二十四章 火氣第三十二章 鬼子來了第十一章 李子元的豪氣第一百九十九章 胃口高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突圍第八十一章 僞軍之間的矛盾第六百二十四章 遇襲第四百八十六章 混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五十二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五十章 勝利的喜悅第二百七十九章 突圍(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對手、老辦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引蛇出洞(二)第八百二十六章 爭吵與換裝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鐵石的選擇第四百零九章 應該快到了第七百零六章 崩潰第三百二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零四章 午後有大雨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需要人推一把第六百四十三章 不同看法第七十二章 設套第七百零九章 真的被打怕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紀律與人情第五百零一章 意外和驚喜(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建川幸次郎的忍耐第七百一十五章 最基礎的預備兵員第七百零七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三百八十章 沉重的教訓第九十五章 劉雁來的冷汗第一百八十四章 意外與交易第五百六十章 敵僞內部的裂痕第三百九十七章 丟了西瓜撿芝麻第六百六十章 火力解決第七十六章 新情況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打長治(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三十七章 異樣的平靜第一百三十九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五百二十七章 王均第五百三十章 怒氣與批評第六百二十二章 想的很開第七百零六章 崩潰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三亮的戰術佈置第三百二十章 隱患第五百五十九章 劉開山的判斷第七十二章 設套第四十二章 不服氣的兄弟部隊第四百二十二章 困境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才是根本第六百九十一章 腰桿子硬了的王鐵石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仗沒有你們這麼打的第二百五十章 困境第四百七十一章 到了破釜沉舟的時候第四百三十一章 伏擊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無經驗的預備役軍官第十一章 李子元的豪氣第四百一十六章 加加擔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手段百出第四百四十九章 僞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醋性子的楊靜第六百四十章 被嚇到的李子元第六百三十四章 丟臉大發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鶴田沼楠的打算第五百七十一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三百章 你也別太苛刻了第二百零六章 大年夜的偷襲(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岡崎支隊的煉獄(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會適得其反第四百九十七章 很重的擔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眼光要長遠一些第二百零五章 大年夜的偷襲(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他們是鬼子第五十章 老子又回來了第七百零二章 各有各的小算盤第六百七十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六章 拔膿就是好膏藥第六百四十二章 先走了第一百零八章 突圍(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七百章 鏖戰(二)
第一百四十六章 硬氣的日本特務第四十四章 李子元的想法第六百零一章 形勢驟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場紀律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才是根本第十二章 特務的危害第八百二十一章 入朝準備第六百二十章 貪多嚼不爛第六百九十九章 鏖戰(一)第三百八十章 沉重的教訓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正常的礄口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十九章 小道第六百九十一章 腰桿子硬了的王鐵石第七百一十三章 喜川芳吉的搶糧行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境第二百二十四章 火氣第三十二章 鬼子來了第十一章 李子元的豪氣第一百九十九章 胃口高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突圍第八十一章 僞軍之間的矛盾第六百二十四章 遇襲第四百八十六章 混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五十二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五十章 勝利的喜悅第二百七十九章 突圍(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對手、老辦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引蛇出洞(二)第八百二十六章 爭吵與換裝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鐵石的選擇第四百零九章 應該快到了第七百零六章 崩潰第三百二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零四章 午後有大雨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需要人推一把第六百四十三章 不同看法第七十二章 設套第七百零九章 真的被打怕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紀律與人情第五百零一章 意外和驚喜(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建川幸次郎的忍耐第七百一十五章 最基礎的預備兵員第七百零七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三百八十章 沉重的教訓第九十五章 劉雁來的冷汗第一百八十四章 意外與交易第五百六十章 敵僞內部的裂痕第三百九十七章 丟了西瓜撿芝麻第六百六十章 火力解決第七十六章 新情況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打長治(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三十七章 異樣的平靜第一百三十九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五百二十七章 王均第五百三十章 怒氣與批評第六百二十二章 想的很開第七百零六章 崩潰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三亮的戰術佈置第三百二十章 隱患第五百五十九章 劉開山的判斷第七十二章 設套第四十二章 不服氣的兄弟部隊第四百二十二章 困境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才是根本第六百九十一章 腰桿子硬了的王鐵石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仗沒有你們這麼打的第二百五十章 困境第四百七十一章 到了破釜沉舟的時候第四百三十一章 伏擊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無經驗的預備役軍官第十一章 李子元的豪氣第四百一十六章 加加擔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手段百出第四百四十九章 僞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醋性子的楊靜第六百四十章 被嚇到的李子元第六百三十四章 丟臉大發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鶴田沼楠的打算第五百七十一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三百章 你也別太苛刻了第二百零六章 大年夜的偷襲(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岡崎支隊的煉獄(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會適得其反第四百九十七章 很重的擔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眼光要長遠一些第二百零五章 大年夜的偷襲(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他們是鬼子第五十章 老子又回來了第七百零二章 各有各的小算盤第六百七十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六章 拔膿就是好膏藥第六百四十二章 先走了第一百零八章 突圍(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七百章 鏖戰(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德县| 原阳县| 安仁县| 昌黎县| 永善县| 龙海市| 射洪县| 道真| 丹东市| 贵州省| 开原市| 遂溪县| 鄯善县| 香港| 三明市| 龙里县| 天峻县| 宁南县| 泾阳县| 普安县| 天柱县| 绥宁县| 水富县| 江达县| 白玉县| 桂平市| 泰和县| 阿拉善右旗| 溧水县| 上饶市| 五河县| 佛学| 株洲市| 海兴县| 永仁县| 益阳市| 灵石县| 琼海市| 松阳县| 大理市|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