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章 全面合作
“太好了, 朋友, 你簡直是新德意志最好的合作對象。” 庫爾特譚克與另外幾名飛機設計師喜形於色地說道。
“當然, 我們都面臨列強的壓迫, 都渴望能贏得民族的獨立自主, 將那些屈辱的歷史與強大的敵人踩在腳下, 所以我們必須合作, 而更加落後的西北, 也會拿出足夠的誠意, 希望後面貴國能在其他領域給予西北力所能及的幫助。” 朱家仁說道。
“會的, 我會動用我的影響力盡可能多給貴國一些技術上的支持。”庫爾特譚克認真的點頭道。
“德國人建議在汽車廠新增一條發動機生產線, 用來生產更大馬力的發動機, 包括航空發動機與坦克發動機。” 此時楊明與唐時堅站在姜立的對面恭謹地說道。
“坐下說話吧, 德國那邊提出發動機技術援助的公司是哪一家?”姜立端起警衛泡的茶喝了一口說道。 黃顯聲迫不及待的去看新式的飛機了, 對姜立這邊生產線的興趣缺乏, 姜立也就一個人在這邊了。
“梅賽德斯奔馳公司, 是德國那邊最大的汽車製造公司之一, 也生產航空發動機。 這是卑職收集的梅賽德斯公司的資料, 其中大部分是何教授在德國收集了發過來的。” 楊明及時將一疊文件遞到姜立身前道。
“梅賽德斯奔馳?” 姜立將資料隨手翻了幾頁, 託著下巴道面上露出一絲苦笑之色, “ 按照他們的意見, 生產引進一條發動機生產線, 與之前咱們跟羅羅公司談好的生產線是否有相互重合的地方? 如果在技術上沒什麼優勢, 會不會造成資金上的浪費?”
“會形成一些資源上的浪費, 卑職跟楊廠長研究過了, 大概會有三成左右 , 不過採買過來總是有些用處的, 我們覺得總體上還算是物有所值。 德籍的專家也指出用他們指導生產出來的發動機更適合於裝備在坦克上面。” 唐時堅上前說道。
“這倒是不一定, 指不定德籍的這些技師也受過梅賽德斯的一些好處, 指著咱們給德國消化一點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呢。”姜立手指在桌子上輕釦著說道。
“那,司令的意思是?”唐時堅臉上一陣緊張。 唯恐姜立指責他們浪費寶貴的外匯, 畢竟西北此時到處都缺資金。 投給汽車廠, 坦克研究的已經很多了。
“給他們提條件, 額外引進一條梅賽德斯的生產線沒關係, 但合同上必須寫明。 梅賽德斯必須派出足夠的工程師, 幫我們培訓工人, 技術上要透明, 必須讓我們掌握生產線相關生產的全套技術。” 姜立想了一下說道。
“是, 呆會回去了卑職就再去跟德籍的技師商量, 把這件事談妥。” 唐時堅, 楊明兩人聞言大喜道。
“我對你們可算是夠支持了, 但也是要有回報的, 汽車廠與坦克研究處要傾力合作, 儘快把西北自己的坦克生產出來。 否則這些買生產線。 辦廠的資金都足夠我擴編幾個師的部隊了。”
姜立嘆了口氣說道,這便是落後的悲哀了, 明明手裡已經有了一條比較先進的生產線, 但此時要與德籍技師多方面合作, 有些方面就不得不遷就對方, 造成生產上的浪費也是沒辦法的事了, 不管哪個國家在航空上的發展都是曲折的, 姜立雖然利用穿越者的優勢避過了許多彎道, 但一人之力有限, 中間的利益糾葛。 以及一些人的主觀想法卻是沒辦法去改變的。 再怎麼是穿越者也繞不開利益這條線。 不過就算如此, 只要能讓西北的航空與坦克產業鏈儘快搭建起來也是值得的。否則單靠西北自己的力量於人才儲備在幾年的時間裡做這麼多活近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司令放心,卑職等必定盡心竭力力爭儘快讓西北自產的坦克開下生產線。” 楊明,唐時堅同時肅聲說道。
“嗯。 跟德國方面談好的合作到時候都打一份報告給我, 我要親自看一遍。” 姜立點頭, 看到朱家仁已經走到門口, 楊明, 唐時堅兩人會意的同時告退。
“你那邊的情況怎麼樣?”姜立問道。
“大多數機械都隨卑職一起進了蘭州, 另外還有一些補充的器械也已經在美國起運。 如果不出意外。 鷹式戰機今年就能在蘭州生產出來了。” 朱家仁此時一臉興奮地說道, 如果不是親自經歷了整個過程, 他絕難想象得到在如此短的時間裡他們便完成了在國內生產當世先進戰機的事實。 當然, 這一切跟姜立的支持是離不開的, 若不是姜立提供的資金與渠道, 又拆卸了ca30的原形機,鷹式戰機的問世可能還要推遲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聽說這種飛機的發動機還不算穩定?”姜立沒有聽那些已經取得的成績, 而是直接把問題提了出來。
“還要再測試一段時間, 對這次作戰是提供不上幫助了。” 朱家仁臉色一滯, 坦然的承認道。
“嗯, 能坦承就好。 美國那邊並不以戰機的發動機見長, 羅羅發動機公司那邊已經處理好了, 咱們也不能把希望都放在德國身上, 還是得分兩步走, 一面要跟德國合作, 還有一面, 要自己獨立搞研發。”
姜立想了一下說道, 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早期, 美國的戰鬥機發展是十分落後的, 跟歐洲列強比有一些差距, 也比不上日本。 就是二戰大名鼎鼎的p51野馬, 也是在換了英國羅羅公司提供的發動機之後性能才突飛猛進的。 所以現在哪怕多花些代價, 姜立也願意多跟羅羅公司保持一些合作, 哪怕是花錢吸取一些羅羅公司在發動機設計上的思路與工藝也是好的, 遭到以後西北自己的動力工業能成長到什麼地步, 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
“還有, 這次長城抗戰, 以前購買的福克d16與菲亞特ca30都消耗不小, 我就指望著你們的新飛機來裝備我後面的空軍了, 花了這麼大代價, 也該是你們回報的時候了, 到年底, 哪怕一架也好,我要看到西北自產的飛機下線。”
“是, 司令!” 朱家仁表情嚴肅, 哪怕姜立話說得重一些, 哪怕姜立沒有參與到飛機的設計與製造過程, 但姜立對於民國航空事業的付出朱家仁感同身受, 也許只有眼前這個年輕的司令才能肩負起民國航空發展的重任。
“暫時算是進入軌道了。”看著朱家仁離去的背影, 姜立手輕拍著椅子上的扶手, 隨著這批德籍技師進駐西北各地, 雙方開展的合作主要以飛機與坦克爲主。 坦克與飛機固然重要, 另外對於姜立來說,是整個工業產業鏈的完善,鋼,鋁 合金冶煉,發動機製造的進步, 化工,機械製造等多方面, 只有解決了技術上的難度, 後面才能爆產量。 長城抗戰那邊的情況雖然也重要,不過相對來說, 此時西北在製造業上所取得的進步遠比長城抗戰的輸贏更值得姜立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