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新徵程
2025年7月16日
某線上直播間
“爲什麼我要推薦這本書,你無法想象這本書的跨度有多大,內容有多精彩。”
戴著眼鏡的主播正舉著《我的父親》一書懟著鏡頭介紹,上面作者的名字赫然就是沈安南,而在一旁的桌上還有這本書的其他幾卷。
“開頭:從廣州輟學回寧波繼承家業的少年.”
但那眼鏡的背後,主播心中默唸:
開頭:羅店血戰鑄雙壁
“結尾:讓整個南洋成爲14億人首選的最安全度假勝地”
結尾:南洋的每座城市都有一條復興路
“這本書現在特價只要9塊9還包郵,有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一號鏈接購買,數量有限”
——
重慶的電報來得極快,只是緊隨而來的還有龍雲與李宗仁的電報。
三封電報前後腳送到河內,沈復興這邊剛換完藥,小滿就捧著電報進了房間。
身後的李希烈也悄悄跟著進了沈復興的房間,進門前還看了眼屋外有沒有其他人,這才關上房門。
總督府的房間異常豪華,但在沈復興看來,是新古典主義與殖民主義的碰撞鑄就了這類畸形的審美。
路易十六式的座椅已經讓沈復興送去會客室,指明道姓說只能由他安排的客人來坐,其他人資格不夠不許坐。
而雕花壁爐上方的鎏金鏡框原本還有總督府一家的合影,沈復興左看右看,只從他們華麗的衣著上,看到了【率獸食人】四個大字。
這全法式的裝修以及從巴黎運過來的傢俱彰顯著原主人的身份,但外面河內黃土路面還有大片的貧民窟,如此強烈的對比,讓沈復興對於這種只顧自己享樂的高層更加厭惡了。
但他還是選擇了最豪華的房間,命人打掃後住下。
沒什麼原因,他不住,廖耀湘等人就不好住在這裡,一個清廉的上級不會讓人感到害怕。
但一個清廉,卻要求下面人也跟著吃苦的上級,很快就會被丟棄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李希烈示意小滿先出去,等屋內只有他與沈復興兩人的時候,這個平時紈絝做派的傢伙難得變得認真起來,他坐在牀邊,憂愁地點起一支菸:“老爺子也給我發電報了,維安兄,這次事情真的搞大了。”
沈復興不置可否,等待著他的下一句話。
“已經有人說了,要是你能在河內立足,他們願意投資你.”
“等等!”沈復興打斷李希烈的發言,他聽到投資這兩個字時就皺起了眉頭:“投資?他們有什麼東西可以投資?”
李希烈愕然:“這”
“他們是不是想說,會派家族人員來這裡,給我提供參謀與幫助?”沈復興頓時覺得這有些荒謬:“是不是會在內部給我批軍費?多弄點物資?”
李希烈尷尬點頭,但他還是咬牙轉述:“其實吧,你不要小看這些老傢伙,不少家族的迪訊身後,不是你我可以想象的。”
沈復興掏出煙分過去一支,示意對方把窗戶打開:“我知道,無非是很多部門與軍隊裡都有他們的人,根深蒂固,是不是?”
李希烈沉默了,只是默默掏出打火機爲沈復興點菸,似乎是默認了這個說法。
“說吧,部隊裡面有多少他們的人,你最好老實交代,別忘了,不行的話,我還能回去給委員長當第一侍從室主任!”
煙霧中,沈復興眼睛微瞇,似乎要看看這個跟了自己快三年的傢伙,到底站在哪邊。
後者沒想到沈復興的態度竟然如此堅決,只是一味抽菸,沉默不語。
沈復興嘆息一聲:“沒想到啊,什麼時候開始的?”
“是金陵的時候.”李希烈並沒有掩飾什麼,只是說話的語氣有些蕭索,似乎是感覺自己說完之後,兩人的關係可能會疏遠。
“我想想也是,那時候一切都很順利,所以有些金條是他們給你準備好的?”沈復興吐出一口菸圈,看不出是喜是怒。
李希烈點頭,然後搖頭:“大部分都不是,但確實很多人都提供了幫助,原本他們只是想扶持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如果你死了,他們便會運作,讓我上位。”
“很好。”
沈復興此刻內心愈發堅定,有些人懷念【包稅制】,有些人懷念【軍閥時期】,有些人野心更大,想做民國的呂不韋。 這些人想的從來都不是抗日,想的只有自己!
一旦被他們染指,恐怕隊伍就要不純粹了。
可不依靠他們,單靠個人的力量,又如何實現心中的夢想呢?
忽然,沈復興想起了這麼一句話:
面對糖衣炮彈,把糖衣扒下來,把炮彈打回去!
畢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纔是關鍵。
見沈復興不說話,李希烈也一時間不知道如何開口,兩人就這麼沉默地抽著煙,沈復興打開龍雲的電報,裡面內容很簡短,讓他回重慶的時候來一趟龍公館。
而李宗仁的電報就比較耐人尋味了,竟然是勸他:
凡事莫操之過急。
短短7個字,卻讓沈復興看到了一個老大哥的擔憂。
可真的是操之過急了嗎?
不佔據名分大義,不站穩腳跟獲得授權,不提前拉攏自由法國,等到時候再南下,去啃日寇的堡壘嗎?
滇越鐵路斷的這一個月,就連孝義的武器生產都陷入了困境,先前的鋼材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出產的合格材料光是步槍、子彈、炮彈的消耗就已經捉襟見肘。
第五戰區與豫北戰役彈殼的回收率還不足36%,再不進口原材料,特別是銅。
就連反擊的戰役都沒法阻止了!
爲什麼在蘇德大戰中莫斯科可以無限制動員步兵上去填線?
你去看看北海航線與太平洋航線上那延綿不絕的船隊,還有波斯走廊上每天超過4000輛卡車與24小時不停運的火車,這纔是戰爭的動力。
他們不會幫你打通滇越鐵路,也不會幫你打通滇緬公路。
他們援助亞洲戰場的物資全部加起來,還不到42年援助莫斯科物資的一半,整體援助莫斯科的更是我國的15倍!
爲什麼?
人家輕飄飄一句話,駝峰航線與滇緬公路運輸已達極限。
那爲什麼援助莫斯科可以有這麼多物資?
因爲華盛頓的商船可以大搖大擺從北海道經過,只要掛上莫斯科的旗幟,日方就不會攔截。
哦豁~
對此,沈復興一想到河內港口懸掛法蘭西國旗的商船還能停靠就想笑。
這世界到底是不是巨大的草臺班子?
誰知道呢!
但沈復興唯一知道的是,我們國家的抗戰,就只能自己來!
不要指望其他人!
還是寧波的那句老話,爹有娘有,不如自己口袋有。
老哥,謝謝你的提醒。
“呼——!”沈復興再次點上一支菸,看向李希烈:“你不是代表?”
李希烈搖頭:“算是吧?”
“讓他們拿點誠意出來,這樣可不是談合作的樣子。”
沈復興緩緩起身,活動了一下手臂,剛換好藥的傷口已經沒有那麼疼了。
“你去哪裡?我陪你吧?”李希烈也跟著起身。
沈復興擺了擺手:“不必了,難得看你認真的模樣,把他當做正事來做吧。”
www?ttκд n?¢ o
“你”見沈復興要開門,李希烈又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你還相信我嗎?”
沈復興饒有興趣的轉過身,看著李希烈的眼睛:“你覺得我應該相信你嗎?”
呼——!
李希烈毫不退縮地與沈復興對視,語氣極爲認真就像是在訓練波多小姐時那樣認真:“一碼歸一碼,我既是代表,也是你的參謀處長,但我更喜歡當你的參謀處長。”
沈復興鄭重點頭,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說完,沈復興打開門:
“小滿,收拾一下,我要回一趟重慶。”
新的征程,開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