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三百四十七章 武漢光復

三百四十七章 武漢光復

當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所有的日軍面如土色,特別是隊伍裡面那些海軍陸戰隊員,一個個大哭起來,隨著出雲的沉沒,每個人都知道,屬於他們的時代過去了,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過去的中國。

早川的屍體就停放在庭院之中,沒有了雙腿,只剩下了半戴身子,他的雙眼望著天空,彷彿要看著自己的部隊是怎麼敗亡的。

早川的部隊,田原大佐跪在他的屍體旁,幾百名殘餘的日軍跪在田原的身後。

“早川閣下,看來,我們不能完成使命了,連出雲都沉了,我們已沒有了希望,這是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我們輸了,再也沒有機會看到富士山下的櫻花了,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浴火重生,去見天照大神吧!

寒冷的晚風中,一堆火焰熊熊燃燒起來,遠處的中國軍隊也沒有進攻,就這樣看著日軍,彷彿在看著一場表演一般。

而當那叢火焰升起的時候,張忠已明白了日軍想要幹什麼,既然鬼子想自盡,那就隨他們去吧。

田原望著自己的部下,悽然一笑,口中說道:”諸君,別過了,來世再見!“說完,田原一頭跳出了火堆之中,隨後,一個火人在火堆裡不斷的掙扎了起來,半晌,這火人才最終歸於平靜。

“啊!”

丙個日軍跳入了火叢中,隨後,更多的士兵跳到火叢中,遠遠看去,火叢中彷彿是羣魔亂舞。

這場表演,在一個小時後終於歸於沉默,三百被包圍,沒有撤走的日軍全部自焚而死。

終於結束了,鬼子這次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光賠上了早種支隊一個旅團五千餘人,還搭上了一個軍陸戰隊支隊三千人,另外出雲號與其它戰艦的水平,也有兩千陣亡,也就是說,安慶一戰,日軍被殲滅了一萬人,日軍第三艦隊包括出雲艦在內,大部被殲,只有三艘驅逐艦與三艘運輸艦逃了出去,這一戰,日軍第三艦隊幾乎全軍覆滅,而第三艦隊的覆滅,標誌著日本海軍在中國戰爭上的徹底銷聲匿跡,從此以後,日本海軍再也沒有在中國戰場上出現過,日本,真的已成了落日黃花。

“號外號外,出雲艦被我軍擊沉!”

重慶的大街小巷,來回奔走的報童大聲的叫嚷著,無數人搶著買報童手中的報紙,每個拿著報紙的人,心中都難掩喜悅之情,很多人甚至特意到酒館喝上一杯,以示慶賀。

是啊,出雲艦給中國人心中埋下了太強的陰影,就如同日本帝國主義一般,而今,這陰影卻一掃而空,這無疑極大提升了中國人民對抗日戰爭勝利的信心。

現在,每個人都堅信,抗日戰爭,最終一定會取得勝利,日本帝國主義最終必將失敗。

出雲號被擊沉,引起了舉國歡慶,很多人甚至點燃了鞭炮,慶祝著這日軍標誌性戰艦的覆滅。

據說,從來不喝酒的陳成這一天卻醉了。

據說,蔣委員長樂的從睡夢中醒了過來。

據說,海軍上至官員,下至水兵,這一天都是喜極而泣。

據說,空軍從上到下對齊孝天進行了公祭。

出雲號,承載了人們太多的情感,這一天,一切,終於得到了釋放。

鑼鼓敲起來,鞭炮響起來,每個人都熱淚盈眶,這一天,舉國同慶。

出雲艦被擊沉的消息傳到了日本東京,天皇的皇宮之中,裕仁天皇頓時呆若木雞,雖說,自從太平洋戰爭以來,日本經歷了太多的失敗,然而,海軍不敗的象徵出雲號竟然被擊沉了,而且,還是被中國人擊沉的,這個打擊對於裕仁來說真的很大。

裕仁簡直不敢相信發生的事實,出雲的沉沒只是一個象徵,那就是,日本帝國已是落日黃花,再也不會掀起太大的風浪了。

這一日,日本舉國默哀,爲出雲號死難的人祈禱。

裕仁天皇只覺身上發冷,他不知道,日本帝國還能支撐多久,但他知道,這一場戰爭,日本是不會有獲勝的希望的,然而,哪怕有一線生機,自己也要堅持下去,與美國人,與中國人打到底,大和民族,是沒有投降的習慣的。

當李學坤接到孫景福的電報,得知安慶守衛戰成功,全殲日軍萬餘人,擊沉出雲艦的消息之後,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出現在他的臉上。

安慶守住了,新一軍與新六軍的大本營也就守住了,如此一來,自己就贏得了休整的時間,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新一軍與新六軍來做吧。

安慶西部前線,當孫立仁與廖耀湘得知安慶保衛戰成功,出雲艦被擊沉之後,兩個人彈冠相慶,仰天長笑。

“老廖啊,想不到啊,安慶一戰,李學坤一個保安團頂住了日軍軍艦與大炮的攻擊,還在援兵的配合下全殲了日軍,擊沉了出雲號,這一次,咱們可真是揚眉吐氣了。”

“是啊,人家李學坤乾的夠好的了,咱們再不打點漂亮仗,怎麼也說不過去了,我看,這就發動總攻吧。”廖耀湘說道。

“好,我看可以,日軍在抽調走早川支隊之後,兵力更顯不足,現在,正是進攻的好時候,這一次,我們一定要一口氣殺到武漢,飲馬長江!”孫立仁豪情萬丈的說道。

“那就下令吧。”

兩個沙場名將對望了一眼,當下一齊下令:“明日是拂曉,總攻開始!”

咻~

轟~

轟轟~

無數的炮彈劃破黎明的夜空,如同絢麗的禮花,隨後,日軍的陣地發出一陣巨大的爆炸聲,無數的日軍從草創的工事中被炸的飛上了天空,大地震顫,塵土飛揚。

炮擊還沒有結束,無數的中國士兵已戴著美式鋼盔從遠處衝了過來,此時的日軍還沒有從最初的炮擊中驚醒過來,中國士兵輕易的衝入了他們的陣地,不斷的向前推進,很多日軍趴在地上,就這樣當了俘虜。

中國士兵不斷的向前推進著,以大炮開路,開明之後,飛機再次飛來,不斷的轟炸,中國士兵前進的速度明顯加快。

戰果比預想中的要大的多,由於日軍六十師團主力,早川支隊被調走,六十師團又血戰數日,早已精疲力竭,在新一軍與新六軍全力猛攻之下,頓時如潮水般潰退下來。

第六十師團失敗後,第六十四師團也孤掌難鳴,也敗了下去,如此一來,新一軍與新六軍長驅直入,所向披靡,打的六十師團與六十四師團節節敗退,武漢,近在眼前了。

武漢,簡稱“漢”,中國湖北省省會。

地處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一分爲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武漢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綜合交樞紐。承東啓西、接南轉北的國家地理中心,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

武漢建城已有3500年,是中國建城史最爲悠久的城市之一。

自春秋戰國時期以來,武漢地區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

在清末、中華民國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經濟繁榮,位居亞洲前列。清初,“中俄茶葉之路”開闢,作爲起點的漢口開始逐步成爲世界茶葉貿易之都,被歐洲人譽爲“茶葉港”。

漢口開埠後,對外貿易與上海並駕齊驅,成爲“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全國第二大城市,被譽爲“東方芝加哥”。

1861年,漢口成爲條約口岸城市,對西方人開放,開始了由傳統商業市鎮向近代都會的轉型,漢口沿長江先後開闢了英國、俄國、德國、法國、日本等五國租界,沿長江地帶迅速成爲漢口的另一個繁華中心,並促使漢口成爲與大上海共享榮耀的國際大都市。

1911年,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標誌著辛亥革命的全面爆發,成就了中國推翻帝制、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

在1926年後,三鎮分別對應著漢口特別市(直轄市)、武昌市(湖北省省會)和漢陽縣。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至武漢,首次將漢口、武昌、漢陽三鎮合併爲京兆區,總稱武漢,開三鎮合併之先河。

此時的武漢,還是中國第二大城市,在中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自武漢會戰之後,日軍佔據了武漢,也就佔據了這個華中地區的中心城市,武漢,陷入日寇的魔掌已有數年時間。

武漢外圍多山,多水,不過,武漢本身卻處於一片平原地帶,四周並沒有什麼有利於防守的地理,所以,武漢會戰時,在武漢外圍失守之後,國民政府果斷放棄了武漢,以免類似於南京屠城悲劇的重演。

此時的煙俊六在得知武漢外圍失守後,也只是長嘆一聲,他知道,武漢的地理是不可守的,一片平原,特別有利於新一軍與新六軍機械化部隊的展開,而不利於自己部隊的部防,所以,煙俊六此時已在考慮放棄武漢了。

然而,放棄武漢,是個重大的戰略決定,煙俊六自己也不想負這麼大的責任,於是,他寫了一份放棄武漢,退守湖南的計劃,交到了大本營,將皮球踢給了大本營。

日本的大本營,都是一些狂妄自大的傢伙,他們根本不顧實際情況,立即叫囂著要反攻合肥。

煙俊六在得到大本營反攻合肥的命令之後有些哭笑不得,反攻合肥,哪裡來的士兵,軍艦,大炮?

難道,讓我用嘴去反攻合肥嗎?

煙俊六簡直是氣壞了,心想,大本營這些狂妄自大的傢伙,整天就知道吹牛皮,一點也不顧實際情況,於是,他給大本營又去了第二封電報,在電報上,煙俊六將自己的實際情況反覆的陳述,核心之有一個,武漢都且不保,更何況反攻合肥,中國派遣軍無論是兵力還是武器上,現在,已經虛弱到了極點,已經無力保衛武漢了,只有撤退到湖南或者北上河南一途了。

大本營中還是有一些明智之人的,他們知道,煙俊六是一個很頑固的人,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他也不會發這樣的電文。

於是,經過緊急搓商之後,日軍大本營給了煙俊六兩個方案,一個是北上河南,一個是南下岳陽,北上河南,就意味著日軍放棄整個武漢,在河南進行防守,從而放棄整個兩湖地區。

另一個方案,就是退到河南嶽陽,集中兩湖與江西的兵力,與中國軍隊再做較量。

對於這兩個方案,雖然心照不宣,但無論是煙俊六,還是大本營,都傾向於第二個方案,撤到岳陽,雖然丟了湖北,但卻可以依託湖南與江西,與中國軍隊再做較量,可是如果回到河南,那麼,湖北的軍隊可以撤回到河南,但湖南的軍隊,必然寡不敵衆,最終退往江西。

而一旦退往江西,江西則成爲了絕地,以一省之力,又怎麼能敵得過中國百萬大軍?

最終,不過是撤到廣東,然後乘船撤離而已,如果真是這種情況的話,那麼,雖然能保存有生力量,但是,華中三省與廣東將全部丟失,這對於日軍在中國的戰略是極爲不利的,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麼,中國將重新佔領淮河以南一線,然後揮師北進,到了那個時候,恐怕整個中國,就不復爲日本所擁有了。

所以,無論是大本營,還是煙俊六,都有一絲賭博性的心理,那就是,集中兵力在湖南與中國軍隊一戰,如果戰勝,那麼,華中局面必可一戰而改,如果失敗,那麼,再撤離華中也不遲。

在統一了意見之後,煙俊六終於開始了行動,他下令放棄武漢,於是,日軍開出了武漢,放棄了沿線的城鎮,一路向湖南嶽陽前進。

新一軍與新六軍此時依舊在不緊不慢的向著武漢前進著,然而,他們的前方抵抗甚是微弱,孫立仁與廖耀湘敏感的捕捉到一個信息,那就是,日軍要逃。

二人當即將這個消息通知了李學坤,李學坤微微一笑,日軍要逃,以現在自己的實力也無法阻止,那就讓他們逃好了,不過,進入武漢的功勞,自己是不會與孫廖二人去爭的。

孫廖二人大爲感動,立即揮師疾進,向著武漢大步前進。

一九四四年二月四日,新一軍與新六軍的先頭部隊終於成功的進入了武漢城,這也宣示著,武漢,這個中國第二大城市成功光復。

自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漢失陷之日算起,此時,武漢已經被日軍佔領了五年零四個月,現在,終於重新回到了中國的懷抱。

消息傳來,普天同慶,無論人奔走相告,武漢的收復,是抗日戰爭第一次收復中心城市,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它標誌著,中國軍隊已擁有足夠的力量收復被佔領的中心城市,抗日戰爭的勝利,必將最後屬於中國。

“號外號外,武漢光復!”

重慶,成都,昆明,南寧,桂林,貴陽,蘭州,西安,街頭巷尾,無數的報童四下奔走,揮舞著手中的報紙大叫著。

而他們手中的報紙,往往是被一搶而空,在昆明,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看著武漢光復的消息後,喜極而泣,泣不成聲。

在桂林,一羣學生在得知武漢光復的消息後,走上街頭,舉行了盛大的勝利大遊行。

在重慶,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無論是官員還是平民百姓,這一天,都格外的高興,好像家裡有什麼喜事一樣。

延安,楊家嶺的窯洞裡,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投到了這裡,毛xx走出了窯洞,伸了個懶腰,這時,警衛員將一份新華日報送到了毛xx的手中。

毛xx拿起了報紙讀了起來,看報是毛xx的一個習慣,早在井岡山時期,毛xx就利用一切的機會讀報,每打一座縣城,他的士兵第一件事就是爲他蒐集報紙,幾十年下來,已經成爲了習慣。

在毛xx看來,報紙是一個情報的重要來源,而只有掌握了情報,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毛xx特別重視報紙,逢報必看。

所以,當警衛員拿過報紙的時候,毛xx樂呵呵的接了過來,一邊吸著煙,一邊看著報紙。

報紙是《新華日報》,頭版頭條上寫著武漢光復的大標語。毛xx不由一愣,以爲自己看錯了,再仔細看看,確實不錯,正是武漢光復。

毛xx將菸頭兒的捏,立即讀了起來。

片刻之後,毛xx已將報紙讀完,武漢光復的全過程他已盡在心底,原來是這樣,想不到新一軍與新六軍的戰鬥力這麼強大,竟然將日軍逼的放棄了武漢,這倒是難得了。

不過日軍下一步想什麼做呢?

從日軍行動的路線上來看,他們是不會北上河南的,那麼,他們只剩下了一條路,那就是南下岳陽!

毛xx立即回到了屋中,在地圖上看了起來,半晌,他要眼眸之中精芒一閃,神色有些激動起來。

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啊!

第134章 鬼子潰敗三百一十九章 全殲第六師團下第72章 鏖戰滁洲三百六十二章 重慶假期三百二十四章 世界輿論第24章 滅寨第195章 仗義出手第10章 闖天雲寨四百零五章 歸途四百一十八章 東北逸事2第13章 上山當大王第352章 大膽的蔣夫人第86章 小克虜伯三百二十五章 偉人氣度二百三十八章 初見史迪威第147章 報社女記者第209章 再次說媒第61章 大阪第四師團二百四十四章 敲英國佬的竹槓第45章 滕縣悲歌第110章 開辦兵工廠第73章 虛張聲勢三百一十二章 安慶前哨戰三百七十章 最後的瘋狂1四百三十二章 幕後交易第129章 日軍爭功三百九十九章 戰前準備三百五十三章 訪美之行第197章 冬季攻勢第143章 雨花臺的軍火庫二百二十四章 英國準將三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261章 血戰於邦2第186章 德國最後的使者二百三十五章 血戰二百四十八章 大國之魂三百六十一章 擴編第11章 過三關四百一十五章 尋人啓示第212章 蔣夫人的心事四百一十章 東陵大盜三百三十七章 打的就是親王三百五十七章 美援美援第196章 日軍的掃蕩四百一十一章 進展神速二百九十四章 衡陽大捷第111章 巢湖風雲三百七十三章 南京危城三百七十四章 暴動上三百八十六章 拔刀二百二十二章 二戰轉折四百零七章 悲催的小鬼子四百三十八章 最後的抉擇二百六十五章 英帕爾失守第93章 小克虜伯的禮物第99章 全殲菊字組第83章 委員長的家宴三百四十二章 日軍末日三百七十九章 戰前偵察第41章 兵發滕縣二百八十章 愚蠢的指揮四百二十四章 出關首戰第72章 鏖戰滁洲第201章 孔二小姐第278章 前方吃緊 後方緊吃第118章 困島四百二十章 東北逸事3二百七十六章 戰場一角第57章 重整旗鼓第83章 委員長的家宴第30章 全椒大捷三百二十九章 未來的軍閥三百六十八章 雨花臺下第187章 先進武器三百八十章 德川喪鐘四百零三章 目標關島三百八十六章 拔刀第98章 上海風雲第74章 俘虜日軍少將三百七十八章 寶山風雲第228章 叢林伏擊四百零六章 機械化裝甲軍四百二十三章 空降山海關第31章 加官進爵二百六十七章 鏖戰胡康河谷1二百七十四章 女記者的心意第33章 揮師參戰第13章 上山當大王四百三十五章 枕戈待旦二百七十七章 坦克大決戰第63章 勝利返回第114章 訓練狙擊手二百四十章 記者招待會第115章 機器被劫第115章 機器被劫第159章 血戰滁洲1第144章 德國將軍第67章 鐵路伏擊第41章 兵發滕縣三百七十四章 暴動上
第134章 鬼子潰敗三百一十九章 全殲第六師團下第72章 鏖戰滁洲三百六十二章 重慶假期三百二十四章 世界輿論第24章 滅寨第195章 仗義出手第10章 闖天雲寨四百零五章 歸途四百一十八章 東北逸事2第13章 上山當大王第352章 大膽的蔣夫人第86章 小克虜伯三百二十五章 偉人氣度二百三十八章 初見史迪威第147章 報社女記者第209章 再次說媒第61章 大阪第四師團二百四十四章 敲英國佬的竹槓第45章 滕縣悲歌第110章 開辦兵工廠第73章 虛張聲勢三百一十二章 安慶前哨戰三百七十章 最後的瘋狂1四百三十二章 幕後交易第129章 日軍爭功三百九十九章 戰前準備三百五十三章 訪美之行第197章 冬季攻勢第143章 雨花臺的軍火庫二百二十四章 英國準將三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261章 血戰於邦2第186章 德國最後的使者二百三十五章 血戰二百四十八章 大國之魂三百六十一章 擴編第11章 過三關四百一十五章 尋人啓示第212章 蔣夫人的心事四百一十章 東陵大盜三百三十七章 打的就是親王三百五十七章 美援美援第196章 日軍的掃蕩四百一十一章 進展神速二百九十四章 衡陽大捷第111章 巢湖風雲三百七十三章 南京危城三百七十四章 暴動上三百八十六章 拔刀二百二十二章 二戰轉折四百零七章 悲催的小鬼子四百三十八章 最後的抉擇二百六十五章 英帕爾失守第93章 小克虜伯的禮物第99章 全殲菊字組第83章 委員長的家宴三百四十二章 日軍末日三百七十九章 戰前偵察第41章 兵發滕縣二百八十章 愚蠢的指揮四百二十四章 出關首戰第72章 鏖戰滁洲第201章 孔二小姐第278章 前方吃緊 後方緊吃第118章 困島四百二十章 東北逸事3二百七十六章 戰場一角第57章 重整旗鼓第83章 委員長的家宴第30章 全椒大捷三百二十九章 未來的軍閥三百六十八章 雨花臺下第187章 先進武器三百八十章 德川喪鐘四百零三章 目標關島三百八十六章 拔刀第98章 上海風雲第74章 俘虜日軍少將三百七十八章 寶山風雲第228章 叢林伏擊四百零六章 機械化裝甲軍四百二十三章 空降山海關第31章 加官進爵二百六十七章 鏖戰胡康河谷1二百七十四章 女記者的心意第33章 揮師參戰第13章 上山當大王四百三十五章 枕戈待旦二百七十七章 坦克大決戰第63章 勝利返回第114章 訓練狙擊手二百四十章 記者招待會第115章 機器被劫第115章 機器被劫第159章 血戰滁洲1第144章 德國將軍第67章 鐵路伏擊第41章 兵發滕縣三百七十四章 暴動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明光市| 曲松县| 会东县| 西畴县| 荔浦县| 郑州市| 浦江县| 武邑县| 宝鸡市| 成武县| 都安| 三亚市| 海伦市| 三亚市| 陈巴尔虎旗| 沧州市| 云梦县| 无极县| 靖安县| 镇雄县| 巨鹿县| 安吉县| 邵阳市| 怀远县| 瑞金市| 万源市| 徐水县| 安国市| 娱乐| 通辽市| 东至县| 亳州市| 建昌县| 双鸭山市| 鄂托克前旗| 罗田县| 休宁县| 竹北市| 留坝县|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