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1章 拼消耗了

加上原本屬於關東軍總部直轄的一個坦克中隊,一直臨時劃歸第十四師團指揮沒有歸建,據守姚南的第十四師團雖然缺少了一個騎兵聯隊,但是卻多了三個坦克中隊,實力只增不減。

?民國二十二年秋,佔領齊齊哈爾的北方軍高桂滋軍團開始南下,前鋒和挖壕死守的張海鵬部僞軍發生激烈交火。

??也許是知道如果丟了姚南,就會成爲喪家之犬,再也不復往日的花天酒地,張海鵬部的僞軍終於開始拼命了。

??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張海鵬悍然吞併了當初從齊齊哈爾南撤的僞軍殘部,又瘋狂招兵買馬,重新建立了五個旅的步兵部隊,並且還組建了一個二十四門三八式75毫米野炮的炮兵團,總兵力達到四萬多人。

??依託姚南北部經營良久的半永備工事,張海鵬用督戰隊提著大刀壓陣,居然在鋪天蓋地的炮火面前,用人命死死地扛住了北方軍的連番進攻,讓高桂滋也是咋舌不已。

??在姚南南部,則是以二萬二千多人的第十四師團爲主構築的野戰工事,準備迎接北方軍鄧寶珊軍團的北上夾擊。

??關東軍總部也沒有含糊,直接調動了第八、第十兩個師團,西進遼源,但是卻沒有北上救援,而是伺機而動。

??遼源以西是通遼,而再往西雖然沒有大路,但是沿著河邊小路往前,就是開魯了。開魯正是熱河往姚南的必經之路。

??萬一鄧寶珊軍團北上姚南作戰的過程中,屯兵在遼源的兩個日軍師團抽調精銳翻山越嶺西進,突然截斷開魯後勤線路,主力再北上夾擊鄧寶珊,那就麻煩大了。

??鄧寶珊手中的一線作戰力量只有九個旅,除了必須留下三個旅以及軍團直屬力量駐守熱河南部外,能夠投入北線作戰的只有三個混成旅和二個裝甲旅。

??僅憑五個旅四萬多人的力量,是無法同時對抗三個滿編日軍師團,近七萬人的三路夾擊的。

??得知空中偵查結果後,鄧寶珊馬上有了新的應對。中部軍團六個直屬炮兵營立即從承德被抽調出來,編成一個炮兵羣,會同一個混成旅和一個裝甲旅,組成二萬多人的北上作戰羣,狠狠紮在姚南南部。

??北上作戰羣唯一的任務,就是在日本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前,瘋狂搶築工事,形成一個環形防禦圈,內中就是整整九個炮兵營。

??無論是第十四師團,還是伺機而動的第八、第十兩個師團,卻是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

??原本第十四師團一直嚴陣以待,就等鄧寶珊軍團北上作戰羣發動攻勢,偏偏幾天過去了,始終沒有動靜。等待一線防禦的第十四師團反應過來,就已經只能叫苦不迭地看著對方一個縱深防禦圈已經形成。

??構築了防禦陣地的北上作戰羣,拉開炮衣後,對著第十四師團就是一陣猛烈的炮轟。雙方的炮戰隨之打響,顯然北方軍除了打炮戰之外,沒有任何發起進攻的意圖。

??而鄧寶珊本人,則親自掌握兩個混成旅和一個裝甲旅,進駐卡魯,牢牢護住了後勤補給,也警惕遼源之敵的突襲行動。

??擁有足夠的裝甲機動作戰力量,這就是北方軍最大的優勢。

??姚南至開魯五六百里路,夏爾b1坦克只要加滿油甚至可以一次性從開魯跑到姚南,所需時間不會超過十二小時。這在大部分已完成新式坦克換裝的鄧寶珊軍團來說,完全不是很難的事情。

??中部軍團作爲北方軍總預備隊,新式裝備換裝必然是具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除非是前線迫切需要,否則肯定是優先換裝的。

??像去年的p-12戰鬥機,就是在前線已經開打的高桂滋軍團優先換裝了。但是這回的夏爾b1坦克,因爲運輸也需要時間,反而是鄧寶珊軍團首先完成了三個裝甲旅的換裝。

??這完全是取巧罷了。

??進入民國十九年以後,也就是西曆三十年代以後,日本的鍊鋼業開始大跨步發展,邁入了年產三百萬噸鋼材的行列,但是卻依然始終沒有超過美國人的十分之一。

??中國的鍊鋼業更是慘淡經營,關內的年鍊鋼能力只不過四萬噸左右,要不是北方工業公司在全國瘋狂收購鋼材,刺激了鋼鐵需求,說不定年產鋼材還要更低。

??反倒是當年張雨亭手上的東北還有幾萬噸鍊鋼產能,不過現在都被日本人佔去了。北方軍政府的北方工業公司纔是真正的產鋼大戶,東北和關內加起來還沒有一家公司產鋼量來得多。

??無論如何,北方工業公司的年產鋼材也不會超過日本人的二十分之一。

??但是日本人年產三百萬噸鋼材,首先要滿足數十萬噸的艦船生產,然後才能輪到火炮、飛機、坦克等等,再加上生產過程中的廢品和必要的耗損,平均年產坦克四百多輛也就不足爲奇了。

??蘭州機器局生產的軍火也有廢品和相當的耗損,可是陳安的軍火車間沒有廢品的概念,以及固定的大約百分之十的莫名消失,其他都是成品了。

??這就是最無恥的作弊了。

??同樣的一萬噸鋼材,日本人真正用在成品的坦克身上的只有五千噸,折算下來也不過三百多輛**式甲型坦克而已。

??而陳安軍火車間運進去一萬噸鋼材,卻有百分之九十被利用掉了,也可以生產三百多輛夏爾b1坦克,但是夏爾b1坦克重達25噸,遠不是**式甲型坦克12.7噸可以比擬的。如果生產日本人的**式甲型坦克,那就可以省六百多輛了。

??不需要生產軍艦的北方工業公司,足夠將絕大部分的鋼材產量,投入到陸軍和空軍裝備的改進過程中,再加上差不多國內產量類似的對外採購優質鋼材,事實上形成了遠超過日本軍事工業對陸軍的支持力度。

??已經升級爲第九權限的階州大本營軍火車間,每日生產係數達到超過三百二十噸軍火,爲了運送足夠的原材料以及將成品軍火運出去,陳家莊甚至專門開了一條六車道的寬闊水泥路,專門用於汽車運輸。

??階州大本營軍火車間每天就可以提供一箇中隊十二輛夏爾b1坦克,一個月就可以滿足一個裝甲旅的坦克需求,遠遠超過日本年均四百輛坦克的產能,這也是浪費嚴重的日本軍工體系難以彌補的最大差距。

??在飛機生產方面,因爲可以使用大量的木頭、皮料代替,所以日本方面的年產能還是比較大的,按照現在的水平每年可以提供一千五百多架。

??但是階州大本營軍火車間的產能就更可觀了,純粹以重量爲生產計數標準的產能,瘋狂生產的話,一天就可以提供超過十個飛行中隊二百四十架p-12戰鬥機。

??如果不是階州訓練大營每年至多隻能培養出一千名飛行員,估計北方軍政府上空早已經是飛機滿天飛了。當然,軍政府儲備的汽油也是遠遠不夠的,中國至始至終是一個貧油國,絕大部分汽油都要靠進口。

??這些都是大規模戰爭的底蘊所在。

??在姚南地區,眼見只能被動挨打的第十四師團心有不甘,鼓起勇氣發起了一次強有力的反擊作戰。

??三十多輛**式甲型坦克分成三個三角形梯度,在後方一個步兵大隊,以及聯隊直屬炮兵中隊的支援下,悍然衝出姚南南部,向鄧寶珊軍團發起快速反擊作戰,力圖衝進北方軍防禦圈內摧毀規模龐大的北方軍炮兵部隊。

??坦克反擊戰剛一打響,雙方的戰鬥機部隊就已經糾纏在一起,再次進行漫天飛舞的空中格鬥。北方軍的p-12戰鬥機羣憑藉著龐大的數量,已經逐漸開始取得制空權。

??鄧寶珊軍團北部作戰羣指揮官,當機立斷,也派出陣地最前沿的一個坦克營進行反衝擊,防止日軍的坦克部隊一舉突入防禦圈。

??作戰結果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夏爾b1坦克最厚裝甲25毫米的優勢,終於徹底發揮出來。日本人**式甲型坦克雖然使用鍛壓鎳鉻合金裝甲,防彈性能略高於滲碳鋼裝甲,但是隻有17毫米。

??差別過於懸殊的結果,就是第十四師團的坦克部隊還在衝擊的半路上,就被北方軍的反擊坦克一一擊毀,北方軍只損失不到一半的數量。

??但是馬上就輪到北方軍的夏爾b1坦克悲劇了。跟進的日軍步兵部隊,立即組織了大批的敢死隊員,毫不顧惜傷亡,利用人命繞開正面衝鋒,居然使用集羣手榴彈將剩下的夏爾b1坦克摧毀了大半。

??最後幾輛夏爾b1坦克,只是在後來緊急增援的另外一個坦克營的支援下,才僥倖逃得生天。

??地面攻擊和反擊時間不長,幾乎是一逝而過,但是雙方都是傷亡巨大,尤其是日軍的步兵大隊,差點被後來增援的北方軍坦克連給打殘了。

??北方軍證實了自己的坦克遠勝於日軍,日本人證實了使用人彈戰術完全可以剋制坦克突擊,雙方頓時都大鬆一口氣。

??根本就是迥然不同的判斷。

??北方軍更是堅定了發展裝甲力量的決心,同樣的兵力可以成倍的增加戰鬥力罷了。日軍則再次忽視了裝甲力量的研製,更癡迷於乃木希典發明的人彈戰術。

??第十四師團坦克力量被殲滅之後,無論是對據守姚南的日軍還是僞軍士氣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種情勢下,第八、第十兩個師團被迫放棄了伺機而動的戰略,緊急增援姚南。姚南戰役最終演變成了雙方的消耗戰。

第203章 意外第97章 花馬池向東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91章 一千萬銀元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24章 金積堡第92章 收復首戰第81章 慘痛代價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11章 招聘技師第163章 巨型炸彈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146章 美國尼森公司第14章 撤離新民第174章 沙河阻擊第85章 岷縣慘敗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129章 雪夜兵變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116章 步兵班戰術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159章 搖搖欲墜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135章 倒黴的機槍第177章 德軍的東線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6章 紅色恐怖第33章 府中小事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190章 反攻第24章 金積堡第115章 標準防空武器第114章 倒黴的慄原第83章 蘭州投降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42章 救世安國第44章 保定精英第33章 秘密援助第15章 擺脫追兵第192章 交鋒第20章 災難降臨第75章 滿清終結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49章 案子告破第87章 緊急補給第205章 交易第164章 妥協的殖民地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4章 撤離新民第146章 淪陷的國土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174章 沙河阻擊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82章 戰鬥機中隊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31章 開始生產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172章 天生被包圍第25章 哈爾哈河第62章 到處饑荒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28章 手提箱升級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36章 空降奇兵第34章 奉系內訌第125章 遲疑的後果第127章 遭遇攻擊機第108章 新任陝督第83章 蘭州投降第20章 災難降臨第13章 打了就跑第59章 強援趕至第91章 一千萬銀元第108章 新任陝督第102章 精英軍官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211章 空襲第169章 迷路戰機第48章 連環刺殺第69章 新光復軍第187章 深夜走脫第194章 曾經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125章 救援伊犁第118章 捷克步槍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97章 數量問題第17章 劫收山寨第50章 英國商人第115章 參謀本部第126章 再戰德惠第27章 空中優勢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202章 數據第133章 合作研發第191章 閃擊第19章 遙遠的請求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156章 最後防線
第203章 意外第97章 花馬池向東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91章 一千萬銀元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24章 金積堡第92章 收復首戰第81章 慘痛代價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11章 招聘技師第163章 巨型炸彈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146章 美國尼森公司第14章 撤離新民第174章 沙河阻擊第85章 岷縣慘敗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129章 雪夜兵變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116章 步兵班戰術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159章 搖搖欲墜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135章 倒黴的機槍第177章 德軍的東線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6章 紅色恐怖第33章 府中小事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190章 反攻第24章 金積堡第115章 標準防空武器第114章 倒黴的慄原第83章 蘭州投降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42章 救世安國第44章 保定精英第33章 秘密援助第15章 擺脫追兵第192章 交鋒第20章 災難降臨第75章 滿清終結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49章 案子告破第87章 緊急補給第205章 交易第164章 妥協的殖民地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4章 撤離新民第146章 淪陷的國土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174章 沙河阻擊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82章 戰鬥機中隊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31章 開始生產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172章 天生被包圍第25章 哈爾哈河第62章 到處饑荒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28章 手提箱升級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36章 空降奇兵第34章 奉系內訌第125章 遲疑的後果第127章 遭遇攻擊機第108章 新任陝督第83章 蘭州投降第20章 災難降臨第13章 打了就跑第59章 強援趕至第91章 一千萬銀元第108章 新任陝督第102章 精英軍官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211章 空襲第169章 迷路戰機第48章 連環刺殺第69章 新光復軍第187章 深夜走脫第194章 曾經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125章 救援伊犁第118章 捷克步槍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97章 數量問題第17章 劫收山寨第50章 英國商人第115章 參謀本部第126章 再戰德惠第27章 空中優勢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202章 數據第133章 合作研發第191章 閃擊第19章 遙遠的請求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156章 最後防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白玉县| 海丰县| 景洪市| 江孜县| 玉溪市| 长寿区| 安陆市| 龙海市| 南开区| 中牟县| 通渭县| 韶关市| 隆化县| 黄梅县| 本溪| 若羌县| 靖江市| 观塘区| 汾西县| 高雄市| 古浪县| 玛纳斯县| 澳门| 兴化市| 喀喇沁旗| 浠水县| 手机| 水城县| 永靖县| 大邑县| 五大连池市| 精河县| 庄浪县| 新沂市| 遂平县| 郁南县| 育儿| 馆陶县| 福清市|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