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番外篇 第一章 龍遊天下

宋高宗趙構在建元二十年退位讓賢,將皇位傳於皇長子趙擎蒼。此時,趙構年逾五詢開外,正值壯年卻甘心將皇位傳於趙擎蒼。在大宋國內掀起一陣驚天巨浪,衆人難以置信。

趙構習練佛道兩家內力,中氣十足,哪怕是知天命年紀,也看不出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任何痕跡。此時,朝中那些老臣一個接一個的死去,趙構覆滅金朝分封九王鎮山河。

現如今九王之中的岳飛已經在蒙古中的金朝餘孽手中死去,他的位置由長子岳雲繼承,卻不想岳雲也在不久之後的戰役中死去,尚未留下子嗣,後來由次子嶽雷承襲爵位。

涪王吳玠在建業十二年病逝,鄜王劉光世在建元二年病逝,九王死之三人,僅餘下九人,而張浚也是重病纏身,難以下牀,更別說領兵作戰,太醫診治只能靜養,難以徹底好轉。

張浚也從前線退下來,要不是趙構選賢舉能,差點讓大宋王朝的軍隊後繼無人,之後趙構又從朝廷之中挑選人才,將楊萬里、陸游等人提拔至將領,而高寵也榮升至九王之一。

現如今朝堂之上,李綱已經病逝,趙鼎病逝,潘良貴也病逝,真正能獨當一面的只有李光、胡銓二人。趙構大興科舉選拔制度,從中再次選出優秀的人才,就有范成大、尤袤等人。

“皇上,您真的決定傳位於太子?”

趙構笑道:“不錯,聖旨已經下達了,日後的大宋江山社稷全仰仗於太子,以及諸位大人,而朕便放下這個擔子?,F在大宋王朝蒸蒸日上,無論是東瀛、高麗,還是其他列國都無法與之比擬,朕也安心將天下交給太子?!?

胡銓已經成爲左丞相,右丞相依舊是趙有恭,不過他已經準備卸任,交給李光代爲執掌樞密院。因此,李光、胡銓等人在朝堂上聽到趙構宣佈退位,這讓他們很是驚訝,這才留下勸說趙構將退位之事緩一緩。

“太子尚且年輕,皇上乃是春秋壯年,要是將皇位傳於太子,怕是大宋周邊的國家又會蠢蠢欲動。大宋王朝這些年鼎盛時期,四海臣服,全賴於皇上坐鎮京城,大宋有皇上才能鎮住邊陲小國?!?

“胡丞相,你多慮了!”趙構打斷胡銓要說的話,他笑著說道:“現如今大宋王朝正值上升階段,朕退位傳於太子,亦是多番考慮之下才做得出的決定。縱然大宋王朝少了朕坐鎮,不過還有太子擎蒼在,又有秦王擎宇,胡相擔心的事情不會發生。”

“太子的能力,朕不必多說,胡相以及其他大人都清楚。再說了,他現在已經加冠,而朕當初繼承皇位不過加冠之齡,比之朕他要老練許多,朕將大宋江山交給太子,朕放心!”

“至於周邊邊陲小國又如何與大宋王朝相提並論?若是他們不願意遵從,又或是撕毀曾經的國書,那便給予痛擊,這些年大宋蒸蒸日上,少有戰事,那些國家也安分守己?!?

“若是有絲毫的舉動,不必留情,也好讓他們長長記憶。大宋軍隊也不是酒囊飯袋之徒,哪怕是鄂王、涪王、鄜王三人已經不在,循王又重病在牀,一字並肩王也退下來,可是大宋人才濟濟,豈是蠻夷等小國與之抗衡的,這些都不必擔心,朕心意已決,丞相就不必多言了!”

胡銓、李光等人唉聲嘆氣的起身告辭離去,他們實在是不明白趙構到底如何作想!縱然君臣已有三十年,仍然猜不透趙構心思,尤其是在鼎盛之年便傳位於太子,這讓衆人很是不解。

正如胡銓所說那樣,高麗、大理、吐蕃、蒙古等國甘願臣服,皆因爲趙構尚在。他們最忌憚之人乃是趙構,要是趙構這個皇上退位,只怕這些小國會有所動作,而趙構在他們這些人心中就像是神魔一樣,給予本國恩惠,卻又將軍事大權掌握。

任何一個國家的皇帝都不可能真的答應,也就是陽奉陰違,暗度陳倉。趙構對此事也知曉,卻沒有做什麼,只因他決定將皇位傳給太子,這些事情將是趙擎蒼應該去做的。

縱然趙構退位,那些人也不敢在這個時候有任何動作,唯有等到趙構徹底不理朝政,影響漸漸地失去時,他們纔敢有所行動。趙構當初建立起來的組織已經秘密收編成朝廷的隊伍,這個事情只有皇上一人知曉,哪怕是趙有恭等人都不清楚。

當初,宋金大戰,這個組織就是專門探查情報所用,也死了不少人。後來,趙構徹底覆滅金朝後,又將這些人重新編制,尤其是年紀較大之人,或是受傷的將他們全部安頓好,這個組織被趙構納入都察院之中,而都察院本就是監督百官,只不過需要調動這些人,需要皇上手諭,或是金牌令箭才行。

“皇上,你真的決定這麼做?”

“二哥,這個事情你不是早就知道?”趙構淡淡的說道,“在位三十三年,是時候退下皇位。若是加上之前皇兄的一年把持朝政,也有三十四年之久,已經足夠了。”

“若是一直霸佔著這個皇位,對大宋又有何好處?現在的大宋王朝蒸蒸日上,而我一直坐在龍椅上,那麼太子登基,那便什麼事都不需要操心,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沒有危機,又如何讓太子真正掌控大宋王朝,又如何震懾四海,也是一種考驗!當初,我本來就不太願意做這個皇帝,什麼自由都沒有。若是可以的話,我還真的想與皇兄那樣雲遊四海,現在正好是個機會,一切都交給太子處理?!?

“爲君者當仁則仁,當殺則殺,剛柔並濟才行。太子的性子本以爲像他母親,沒想到他的骨子裡性子還是與我相似。至於擎宇,他的性子隨你,你家那個小子性子倒是與擎蒼有些相似。”

趙有恭想起擎宇那個嗜武成癡的模樣,苦笑一聲:“與其說擎宇性子像我,倒不如像我父王!至於我家小子,還不是跟你家擎蒼一直玩到大,耳聞目染之下,性子當然如此?!?

“兒孫自有兒孫福,是好是壞皆有他們自行決定!”趙構自信滿滿的說道,“我相信擎蒼不會讓我失望,因爲他是我的兒子,焉能沒些手段。”

“若想找個人與擎蒼相匹敵,只怕只有你家的那個小子了!”

趙有恭也是一陣感嘆,趙擎蒼是雙胞胎長子,在他年滿二十歲便加封爲王,現如今做太子已經有四年時間,趙構終日將他帶在身邊,言傳身教,更是指點,甚至有些奏章,國事都是趙擎蒼參與決策,趙構只是旁觀者。

當趙擎蒼做了正確的決策,趙構沒有任何的賞賜;當他做了錯誤的決策,那就受到懲罰。趙有恭提及的那個小子,正是趙構與方金芝的孩子趙懷英,趙構與他沒有見過面,趙有恭倒是見了不少次。

由於趙有恭是琥珀山莊的莊主,更是麒麟令主,與江湖上人物打交道,而趙懷英也與趙有恭發生爭鬥。那個時候,趙有恭因爲江湖事,這才作爲麒麟令主出面干預,偏偏遇到了趙懷英,二人大打出手,而那個時候趙懷英只有十八歲,武功比之趙有恭差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他的智謀也不差,這讓趙有恭很是驚喜,最後二人相認才發現是烏龍事件。

此事,趙有恭說與趙構聽了,他也是很欣慰。趙懷英一直流落至江湖上,十六歲便獨闖江湖,攪動風雲,挑戰各門各派。十年時間,趙懷英一路挑戰各路英雄,無論是名門正派,還是綠林首領都知曉他的名號。

趙懷英長大成人,趙構因爲忙於國事,再也沒有見過這個流落在外的長子,而他的消息也都是趙有恭告訴他的。從心裡來說,趙構對趙懷英有些愧疚,每當聽聞趙懷英的消息,他都會想到方金芝。

方金芝獨自一人將趙懷英培養成爲頂天立地的梟雄人物,這讓趙構很欣慰,卻是有些無奈。當初,趙構也派人前去將方金芝接回皇宮,方金芝委婉拒絕,她寧願流落在外,也不願意留在宮中。

當趙構宣佈傳位詔書時,衆人都愣住了,而趙有恭倒是清楚。趙構百般無奈之下登基爲帝,那是大勢所趨,大宋處於生死邊緣,不得不有人站出來,統領大宋百姓抵禦外敵入侵。

現在國泰民安,四海昇平,大宋王朝之名揚名海外,這些年坐在皇位之上,趙構的心累了,他的確是想要好好休息,毫無徵兆的宣佈傳位詔書。趙構有自己的打算,當他退位讓賢,將江山交託於太子趙擎蒼之後,便決定帶著自己的妻子四處雲遊,還有見見那久違未曾看過的方金芝母子二人,將方金芝一併接走,從此雲遊四海,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

趙有恭從右丞相之位卸下來,也是爲了考慮此事,他這些年也是真的累了。從當初不懂得管理樞密院,到後來井井有條,上下對他非常佩服,趙有恭也學會了各種手段,這讓他有些厭倦官場生活。

於是,趙構傳位詔書宣佈後,趙有恭果斷響應,請辭右丞相以及樞密院的職務,甘願做個閒雲野鶴,就像是他的父親那樣,自在逍遙。趙構沒有反對,直接同意下來。

趙構宣佈傳位詔書,當天晚上將趙擎蒼、趙擎宇二人喊到書房中,又與他們說了一番話後,便讓趙擎宇離去了。趙擎蒼是太子,也是未來的儲君,趙構叮囑他一些事情,然後便讓他好好準備登基。

三日後,大宋王朝迎來了新君登基大典,趙擎蒼登基爲帝,從胡銓手中接過傳國玉璽,端坐在龍椅上,接受文武大臣的朝拜,而他的模樣與趙構有七分相似,這讓衆人產生一種錯覺,彷彿像是看見了年輕的趙構一樣。

當趙擎蒼正式登基爲帝,改元號爲‘建平’,又稱‘世宗’,趙構帶領著邢秉懿、李詩詩,又與趙有恭夫妻二人一同離開了京城,徹底將大宋江山交給趙擎蒼管理,他們一行人云遊四海,沒有政務纏身,心情自然大好,當真是龍遊天下,自在逍遙。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215章 任重而道遠第244章 逼宮(三)第367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466章 平分秋色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487章 險死還生第200章 凌遲處死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437章 看兒媳婦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140章 殺!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67章 重整樞密院第385章 雞蛋裡挑骨頭第69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524章 損失慘重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31章 趙構拜師第48章 周侗病逝,趙構回京第96章 兩軍交鋒(四)第43章 武舉考覈(二)第446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513章 銀面戰神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234章 迷霧重重第250章 父子相見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427章 承認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353章 指點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515章 英雄冢帝五百六十三章 鎮守邊關第474章 快走第129章 炮火連天第284章 好險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183章 婉拒入朝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473章 刺殺第155章 大破歙州城第444章 人生如茶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518章 收復軍心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130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一)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92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二)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388章 下落第291章 憤怒第361章 查無所獲?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195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515章 英雄冢第180章 刁難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128章 不打不相識第六百三十章 海闊憑魚躍第446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415章 賴上不走了第30章 決心收徒第五百八十八章 商業藍圖第161章 主帥之戰(二)第421章 悸動第六百一十八章 驅逐離京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224章 取證據第366章 主考官是誰?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六百一十章 大婚之喜 1第426章 你是我的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372章 投其所好第187章 再見傾城第63章 妙手回春,埋下隱患第51章 我要入朝爲官第510章 三路夾攻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六百四十五章 滅白蓮,清君側
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215章 任重而道遠第244章 逼宮(三)第367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466章 平分秋色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487章 險死還生第200章 凌遲處死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437章 看兒媳婦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140章 殺!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67章 重整樞密院第385章 雞蛋裡挑骨頭第69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524章 損失慘重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31章 趙構拜師第48章 周侗病逝,趙構回京第96章 兩軍交鋒(四)第43章 武舉考覈(二)第446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513章 銀面戰神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234章 迷霧重重第250章 父子相見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427章 承認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353章 指點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515章 英雄冢帝五百六十三章 鎮守邊關第474章 快走第129章 炮火連天第284章 好險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183章 婉拒入朝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473章 刺殺第155章 大破歙州城第444章 人生如茶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518章 收復軍心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130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一)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92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二)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388章 下落第291章 憤怒第361章 查無所獲?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195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515章 英雄冢第180章 刁難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128章 不打不相識第六百三十章 海闊憑魚躍第446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415章 賴上不走了第30章 決心收徒第五百八十八章 商業藍圖第161章 主帥之戰(二)第421章 悸動第六百一十八章 驅逐離京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224章 取證據第366章 主考官是誰?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六百一十章 大婚之喜 1第426章 你是我的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372章 投其所好第187章 再見傾城第63章 妙手回春,埋下隱患第51章 我要入朝爲官第510章 三路夾攻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六百四十五章 滅白蓮,清君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饶河县| 贡嘎县| 建平县| 石家庄市| 海林市| 滁州市| 玛纳斯县| 万全县| 丰台区| 玛纳斯县| 廊坊市| 宾阳县| 沾化县| 灯塔市| 丹寨县| 谷城县| 滦南县| 贵州省| 黔东| 沂南县| 明星| 宿州市| 东兰县| 福海县| 鄂托克前旗| 汝阳县| 志丹县| 济宁市| 黄龙县| 叙永县| 商洛市| 崇文区| 丹东市| 平遥县| 大洼县| 峨山| 登封市| 东光县| 张掖市|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