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擂臺周圍有一百張黃褐色圓木椅子,其中津天市武道家與東瀛空手道手佔據了多數,另有一些人則是有身份有來頭的人。
莊雲與莊德仁父子倆知道今天紀發要挑戰小田切二郎,特意找人弄了這麼兩個位子。兩個人對紀發都比較看重,所以想要在現場看看紀發與小田切二郎的戰鬥過程。
當然,在戰鬥開始之前,莊雲與莊德仁對紀發的看法與旁人也相差不了多少,對紀發都是擔憂多過希望。
可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紀發竟然勝利了,而且勝得如此漂亮,勝得如此灑脫。
小田切二郎前面的一些話衆人沒有聽到,最後一句話卻說得非常清楚響亮。
在戰鬥的最後一刻,小田切二郎說華夏的“仁”纔是無敵於天下的,而非拳腳。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小田切二郎最後一番話不得不讓人們重新審視紀發。
紀發對小田切二郎的恨意不比旁人少,勝利慾望顯然也不會低。因爲賽前兩人已經簽署了免責聲明,所以小田切二郎即便從擂臺上不小心掉下去,也和紀發沒有關係。可就在小田切二郎要掉下去的時候,紀發偏偏抓住了小田切二郎的腳,試圖救他。
一念及此,莊德仁喃了一句,道:“這大概便是‘仁’了吧。”
莊雲微揚白眉,道:“紀發仁義,是個不錯的小子,以後多請他來家裡坐坐。”
莊德仁聽到了心裡,更堅定了與紀發稱兄道弟的心意。
除了莊雲與莊德仁父子倆,坐在莊雲不遠處的楊副局長也微微揚起了眉頭。
楊副局長不懂武學,但也知道小野次郎與小田切二郎間有多麼大的差距。紀發麪對小野次郎的時候都要耗盡全部氣力才能勝利,面對小田切二郎時依然能夠勝利,可見他在這期間裡付出了多少人們難以想象的代價。
回想起剛認識紀發時的場景,楊副局長呼了一口氣,沒有說什麼,目光卻牢牢地落在了紀發
身上。
人羣裡,向陽、丁帥、凌溪三人全都瞪大了眼睛。
向陽臉上的神色先是被驚異充斥,接著被驚喜取代。
“沒想到。”
“萬萬沒想到。”
向陽幾乎要哈哈大笑起來,道:“我萬萬沒想到,紀發居然能勝!原本我幾乎都以爲喚醒紀發的鬥志是一件錯誤的事情了,現在看來,這個決定並非錯誤的!紀發用實力證明了他自己!紀發用拳頭告訴了大家,津天武道界是不容被踐踏的啊!好傢伙!紀發啊紀發,你不愧是紀發!”
丁帥見恩人如此英明神武,也激動不已。
凌溪看向紀發的眼睛裡也掠過一抹異色。
對於丁帥,凌溪心存愛意;而對於紀發,凌溪則心存崇拜之意。無論是初次見面的針鋒相對,還是後來因紀發的表現與爲人而心生折服,凌溪都對紀發有了一個深刻的瞭解。凌溪眼中的紀發,與許多人眼中的紀發是一樣的,那是英雄的代替品。同時,凌溪眼中的紀發還多了一絲浩然正氣。
圓木椅上,小田切二郎死後,端木峰上前看了看,想看看小田切二郎是否死得透徹。然後,端木峰便坐回了圓木椅子,靜靜地坐著,表情淡然,彷彿死去的人不是他的師父而是一個普通人。
變了。
端木峰已經變了。
自從上次在教室裡當著一衆校領導的面,當著王小乖的面,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端木峰被紀發一腳踹飛後,就變得有些冷血了。
他一直冷著臉,誰也看不透他在想什麼。
端木峰並非覺得這樣很酷,而是習慣性擺出了一張冷臉。
如今在他眼中,紀發纔是最明亮的。
明亮的紀發並不會讓端木峰生出崇拜之心,只會讓端木峰生出吞噬之意。
就像一顆小星星吸收了太陽的能量,最後取而代之變成新的太陽。
紀發在各個領域的位置越高,有朝一日端木峰擊敗他的時候,所能獲得的也就更多。
端木峰冷冷地看著紀發,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
一名東瀛空手道手走了過來,皺眉道:“端木峰,你師父死了,你不去看看,在這兒做什麼?”
端木峰冷冷地看了那空手道手一眼。
野獸。
於那名空手道手而言,端木峰的目光就像野獸看到了獵物,可怖之極,身子都猛地一顫。
在這空手道手害怕之時,端木峰又恢復了少年人該有的朝氣,笑了笑道:“咱們去看看。”
他爲什麼會笑?那名空手道手並沒有因爲端木峰恢復了朝氣而心情有所緩和,反而因爲端木峰面對師父死亡這件事情竟然還能如沐春風地笑起來,令他渾身發寒,不戰而慄。
端木峰與小野次郎等人看著小田切二郎的屍體,而圓木椅上還有一人也看著小田切二郎的屍體。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不知從哪兒而來的神秘少女。
此刻神秘少女已經重新將諾大的蛤蟆墨鏡戴到了眼睛上,精美的臉上浮出一抹古怪之色來,道:“哇哦,第一次與老紀見面,就看到他殺人的樣子了?嘖嘖嘖,不管如何,他實力倒是不遜。雖說他這能耐與隱世豪門裡的高手相比差遠了,但是在這俗世間倒也算是一等一的高手了。這樣的人只要不遇到隱世豪門裡的高手,在俗世間都能橫著走了,小姨真是關心則亂,硬是讓我來找他,還怕他出了什麼事不成。得嘞,這第一面我是見到了,第一印象也有了,得去找一個好用的身份接近他才行。”
言罷,神秘少女站起身子,扶了扶鼻樑上的蛤蟆鏡,鑽進人羣,很快便消失於人海間了。
與此同時,紀發已經從擂臺上面爬了下來,索性擂臺雖然不甚穩固,但直到最後也沒有坍塌,否則紀發不死也得重傷了。
隨著紀發從擂臺上下來到地面,場間再次發出一陣興奮的喧譁之聲。
人們萬萬沒想到紀發會贏。
所以,人們在爲紀發而喝彩。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