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章 坦誠

竇世英給女兒請的西席姓姜,名禮,字有恭,是個年過六旬的老舉人,曾在內(nèi)閣大學(xué)士,也就是竇世英的師座何文道家做過十五年的西席,因年老體衰精力不濟請求辭館回鄉(xiāng),被竇世英說動,到竇家坐館三年。

“……竇修撰說,是個女童,也不拘學(xué)什麼,知道些大道理就行了。”姜有恭言詞客氣,語氣裡卻透著倨傲,“又有竇侍郎說項,我礙臉面不過,雖然知道自己學(xué)識淺,也只好硬著頭皮來了。”

竇家僅京官就有三個,他只好以官職相稱。

竇世榜連聲道謝,請了杜夫子出面相陪,又親自安排姜有恭在西竇的外書房住下,撥了兩個小廝,兩個丫鬟,兩個粗使的婆子給他用,請了竇昭出來給姜有恭禮了行,定下了開課的日子,這纔回東竇。

二太夫人問兒子:“這人如何?”

竇世榜苦笑:“學(xué)問倒是一等一的好,可這脾氣……也不知道留不留得住?”

二太夫人皺眉。

竇昭則是氣得想罵人。

父親爲什麼就不能好好的呆著,這個姓姜的哪裡是來給她做西席的,分明是來敷衍了事的!

明明已是耳順的人了,還在謹守什麼男女大防,講課的時候要支個屏風(fēng)將自己和竇昭隔開,還動不動就說他在何閣老家如何如何。講課的時候也不管竇昭聽不聽得懂,自顧自地坐在那裡講,講完就走人,彷彿竇昭是個榆木疙瘩,他講的再好竇昭也沒辦法領(lǐng)會,他講的再差竇昭也不知道,課講的十分勉強。而竇世英還許了他一年四季的衣裳之外,還有一百兩銀子的束脩。

不過是欺她是女孩子罷了。

正好那天竇啓俊在家,姜有恭給竇昭講《孟子?滕文公下》,竇昭叫了崔十三過來,請竇啓俊以“周公兼夷狄。驅(qū)猛獸。而百姓寧”作了一篇制藝,第二天早上放在姜有恭的安頭。姜有恭先是匆匆地瞥了一眼。隨即“咦”了一聲,拿起來細細地讀了半晌,問竇昭:“這是誰作的?”

竇昭面不改色心不跳地道:“是學(xué)生戲作。”

姜有恭“嗤”一個聲。把文章丟到了一旁。然後藉著《滕文公》給她講起妾婦之道來。

竇昭一聲不吭,每天上學(xué)下學(xué),一刻種也不耽擱。

陳曲水聽說竇家七爺給女兒從京都請了位西席,不由哈哈大笑。寫了封信給竇昭,說承蒙她看得起。他決定即日起就前往真定縣,在竇家坐館。

竇昭請了一天假,在田莊迎接陳曲水。

陳曲水看著馬車繞過真定縣城往郊外的田莊馳去,難掩驚訝,問來接他的趙良璧:“我們這是要去哪裡?”

趙良璧笑道:“自然是崔姨奶奶的田莊了!”又怕陳曲水不明白,解釋道,“崔姨奶奶早就發(fā)下話來,這田莊是要留給四小姐的,七爺也答應(yīng)了,以後這田莊就是四小姐的了。”

陳曲水默然。

難怪竇四小姐說請他給她自己做西席。

莫非竇四小姐早就知道竇七爺會給她從京都請個西席回來?

他原只是想小小地爲難一下竇昭,讓竇昭知道,竇家未必就輪到她說話,許諾,也是要講實力的!

現(xiàn)在看來,自己的這點調(diào)侃之意在竇家四小姐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竇家四小姐爲什麼要找個講經(jīng)史的西席呢?

陳曲水第一次認真思考竇昭找他的目的。

竇昭請了一天假,在田莊的宅子門口迎接陳曲水。

陳曲水沒有看見大人,有些詫異。

竇昭只當沒看見,笑著將陳曲水請到早已準備好的書房。

三間的青磚瓦房,一明兩暗。東邊是內(nèi)室,後面帶個暖閣;西邊是書房,後面帶個套房。門前種著一株海棠,一株杏樹,屋後種著一片竹子。青磚鋪,高麗紙糊窗,黑漆傢俱上擺著青花瓷的茶盅,宋白瓷的花觚裡插著一高一低兩枝大紅芙蓉花,卻有股清怡之氣撲面而來。

陳曲水頓時眼睛一亮。待端起茶盅,見那茶水湯色燦黃,香味清雅,喝到嘴裡,滋味醇厚,回甘悠久,竟然是今年秋天剛上的鐵觀音,喜悅之情躍於眉上,高聲讚了聲“好茶”。

竇昭微微一笑。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之交,以其無真氣也。

陳曲水半世坷坎,還能被一片景,一杯茶打動,可見其真性情。

她低頭喝了口茶,讓鐵觀音甘鮮的味道在心肺間打了個滾,這才笑道:“不知先生以後有何打算?”

陳曲水眉角微揚,似在詢問她的用意。

竇昭也不隱瞞,坦然地道:“久在蘭室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不聞其臭。東巷街少了別館主,只怕非陳先生久居之地,我欲請先生在田莊住下,隨時請教學(xué)問,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陳曲水目光微凜。

竇四小姐的話是有深意的。

他剛到東巷街的時候,曾遇閒幫敲詐,若不是別剛毅出手,他哪能毫髮無傷地脫身!

陳曲水想到了大限在即的別剛毅和即將投靠竇昭的別氏姐妹,隱隱有些動心。

他早已認命,現(xiàn)在別無所求,只希望能平平靜靜、安安穩(wěn)穩(wěn)地走完餘生。

而且他還有些放心不下別氏姐妹,希望能報答別剛毅這些年對他的照顧之情。

陳曲水沉思良久,正色地問竇昭:“女子無才便是德,不知道竇四小姐爲何執(zhí)意要請坐館先生在家講經(jīng)史?”

既然有些事要託付給陳曲水,有些事還是開誠佈公的好。

這是竇昭用人的原則。

“我的事,陳先生想必都打聽清楚了。”她沉吟道,“從前我很肯定,王氏既然已經(jīng)爲妾,竇家爲著名聲,無論如此也不會把她扶正的。結(jié)果我錯了。曾貽芬的起復(fù)。王行宜的得勢,五伯父的野心,王氏不僅被扶正,我,也成爲了王、竇兩家較量的棋子。”說到這裡。她端起茶盅來慢慢地喝了一口。聲音也顯得有些黯然,“我常常想。年幼時我無力掙扎,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長大了,難道還要繼續(xù)過著那種‘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的日子不成?而且最多十年。王、竇兩家就會分出勝負,到時候我又將何去何從呢?”

前世,王行宜和竇世樞只用了九年,就分出了勝負。

這一世。雖然情況有變,但誰又能保證竇世樞能改變歷史。成爲贏家呢?

前世,她只是個可有可無的草芥尚被王映雪嫉恨,這一世,她名下有西竇一半的財產(chǎn)……

竇昭放下茶盅,茶蓋和茶碗輕輕撞擊,響起清脆悅耳目的碰瓷聲,在這寂靜的書房裡顯得格外的響亮。

“從前,我只知道竇家待我不好,王氏和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我從來沒有仔細想過,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的?”她聲音清亮,“現(xiàn)在我纔看清楚,廟堂雖遠,可一個小小的風(fēng)浪打過來,都會演變成驚濤駭浪,傾刻間就能讓我陷入滅頂之災(zāi)。從有我只盯著身邊的一些人和事,看著風(fēng)生浪起也不知道與自己有什麼關(guān)係,更不要說如何的躲避了……”

前一世,她直到做了侯夫人才慢慢了解到廟堂和內(nèi)宅的關(guān)係。這一世,王、竇兩家的恩怨讓有了更深的體會。她受閨閣女子身份的限制,註定只能通過其他的人來了解外面所發(fā)生的一切,這讓她萌生了找一個人來代替她的眼睛替她觀察的想法,陳曲水無疑是她目前能找到的最好人選了。

陳曲水恍然,道:“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

“不,不,不。”竇昭笑道,“我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我只是想保住我現(xiàn)在的所有,不被人窺視,不被人覬覦,不被人利用,不被人出賣,不被人擺佈……而已。”

陳曲水不解,含蓄地道:“可四小姐今天所擁有的一切,不就是竇家給的嗎?”

“陳先生可能還不知道,”竇昭含笑地望著陳曲水,“王氏扶正之前,我舅舅替我作主,西竇將一半的財產(chǎn)劃到了我的名下作爲陪嫁,目前由東竇二房的三堂哥幫我打理。”她將趙、竇兩家的協(xié)議告訴了陳曲水。

豆大汗珠從陳曲水的額頭滴落。

他住的地方是東巷樓,潑皮閒幫的聚集地,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半點風(fēng)聲。

這說明什麼?

他駭然睜大了眼睛。

有人不希望這件事傳出去。

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會對哪些人有好處?

“竇四小姐,”陳曲水自詡是個冷靜的人,此時也忍不住用手擦了擦額頭,“你的處境……實在是……堪優(yōu)……”

“這就看你怎麼看,怎麼想了。”竇昭不以爲然,輕鬆地笑道,“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至。好事有時候可以變成壞事,壞事有時候呢,也可以變成好事。把那筆財產(chǎn)握在手裡,再培養(yǎng)一批能頂?shù)蒙鲜碌娜耍覀兇罂牲S鶴樓上看翻船,不管是王家贏了還是竇家贏了,他們恐怕都奈何不了我吧?”她朝著陳曲水盈盈地笑著,“我與其是想請陳先生做我的西席,不如說是想請陳先生當我的老師,教我如何避兇趨吉,過上舒心暢快的小日子。”

如果竇昭是個男孩子,陳曲水毫不猶豫就答應(yīng)了。可竇昭是個女孩子……

他猶豫道:“不知道竇四小姐訂親了沒有?”

竇昭笑道:“我沒準備嫁人!”

陳曲水愕然。

竇昭笑道:“竇家人丁興旺,我有目前已經(jīng)有十一個侄兒了,而且以後還會越來越多,我又何必嫁人?”

嫁了人,她會生兒育女,是某一個人的妻子和母親,能依靠的只有丈夫和兒子;不嫁人,她永遠是竇家的姑娘,能依靠竇家所有的人,選擇更大!

“但是……”陳曲水沒有辦法贊同,“你總不能一輩子孤孤零零的吧?”

她已經(jīng)結(jié)過婚,已經(jīng)生兒育女,不過如此。

但這些事,竇昭沒辦法向人解釋,她只能說:“目前爲止,這是最好的辦法吧?天下的事哪有一成不變的呢?等我們站住了腳根再說吧!昂首挺胸地活著,可比嫁人更重要。”

這章寫得很不順利,這是第三稿了,時間拖得有點晚,非常的抱歉,今天的更新大家還是明天早上起來看吧!

PS:這文結(jié)構(gòu)比較大,然後我設(shè)定了幾個政治事件做背景,後來發(fā)現(xiàn)太複雜了,寫的時候就合併了一些,有些很快檢查出來了,有些可能還沒有發(fā)現(xiàn),年份上出現(xiàn)了些問題,有疑問的大家可以在評論區(qū)裡留言。

目前把宮變的時候統(tǒng)一改成了承平二十年,這樣閱讀起來可能會清晰些。

第295章 陳嘉第517章 報應(yīng)第191章 教訓(xùn)第117章 主意第235章 出宮第132章 見面第129章 說話第140章 鬥法第356章 中饋第493章 慶祝第36章 暫居第91章 捅破第451章 漆黑第102章 春聯(lián)第219章 進退第59章 弔唁第189章 出手第264章 突然第124章 報信第98章 挑撥第177章 往來第511章 獎賞第130章 避暑第91章 捅破第147章 孽障第197章 籌謀第160章 禮物第519章 離開第91章 捅破第2章 分歧第141章 驚駭第241章 子嗣第2章 分歧第121章 出謀第439章 弟媳第95章 反悔第40章 敲山第4章 重生第77章 進府第517章 報應(yīng)第129章 說話第119章 談判第66章 做伴第119章 談判第108章 生氣第411章 走動第489章 被迫第114章 投宿第142章 善後第247章 雙朝第295章 陳嘉第394章 端午第474章 推論第148章 質(zhì)問第284章 失望第191章 教訓(xùn)第181章 變卦第196章 願望第104章 提親第495章 朝賀第263章 夫人第130章 避暑第238章 催妝第321章 所託第313章 親臨第456章 投奔第420章 東西第454章 分家第474章 推論第476章 忌諱第109章 來遲第392章 女色第172章 差錯第155章 條件第237章 過問第57章 祖父第396章 黎家第465章 親事第234章 連軸第196章 願望第404章 怒火第454章 分家第80章 喜悅第37章 夜語第160章 禮物第392章 女色第118章 動手第195章 變化第196章 願望第86章 田莊第279章 攔路第111章 酒樓第131章 朋友第380章 結(jié)盟第430章 定親第104章 提親第162章 會試第271章 遷怒第506章 抵擋第495章 朝賀
第295章 陳嘉第517章 報應(yīng)第191章 教訓(xùn)第117章 主意第235章 出宮第132章 見面第129章 說話第140章 鬥法第356章 中饋第493章 慶祝第36章 暫居第91章 捅破第451章 漆黑第102章 春聯(lián)第219章 進退第59章 弔唁第189章 出手第264章 突然第124章 報信第98章 挑撥第177章 往來第511章 獎賞第130章 避暑第91章 捅破第147章 孽障第197章 籌謀第160章 禮物第519章 離開第91章 捅破第2章 分歧第141章 驚駭第241章 子嗣第2章 分歧第121章 出謀第439章 弟媳第95章 反悔第40章 敲山第4章 重生第77章 進府第517章 報應(yīng)第129章 說話第119章 談判第66章 做伴第119章 談判第108章 生氣第411章 走動第489章 被迫第114章 投宿第142章 善後第247章 雙朝第295章 陳嘉第394章 端午第474章 推論第148章 質(zhì)問第284章 失望第191章 教訓(xùn)第181章 變卦第196章 願望第104章 提親第495章 朝賀第263章 夫人第130章 避暑第238章 催妝第321章 所託第313章 親臨第456章 投奔第420章 東西第454章 分家第474章 推論第476章 忌諱第109章 來遲第392章 女色第172章 差錯第155章 條件第237章 過問第57章 祖父第396章 黎家第465章 親事第234章 連軸第196章 願望第404章 怒火第454章 分家第80章 喜悅第37章 夜語第160章 禮物第392章 女色第118章 動手第195章 變化第196章 願望第86章 田莊第279章 攔路第111章 酒樓第131章 朋友第380章 結(jié)盟第430章 定親第104章 提親第162章 會試第271章 遷怒第506章 抵擋第495章 朝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礼泉县| 永登县| 岳池县| 正镶白旗| 烟台市| 龙门县| 葵青区| 青铜峡市| 奉化市| 武宣县| 胶州市| 温宿县| 吉林省| 九龙城区| 乌苏市| 曲松县| 桂平市| 崇左市| 通州区| 宜兰市| 望江县| 凉山| 宁远县| 商都县| 三台县| 林口县| 尼木县| 弋阳县| 张家港市| 磴口县| 韶山市| 平泉县| 陆丰市| 商洛市| 梅河口市| 湛江市| 凤翔县| 秦皇岛市| 汤阴县|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