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

“嗡……”

無能而又竊據高位,那叫餐位素食,而能幹,卻不肯幹,那就不是瀆職那般簡單了,這可是欺君罔上之大罪,按律當斬!只要是臣子,都斷然擔不起這等之評語的,別看弘晴言語平和,似乎僅僅只是詫異而已,可內裡的殺機卻是濃烈得驚人,諸般臣工們能位列朝臣之尊,又豈會是酒囊飯袋之輩,自是都聽出了弘晴這等言語的不善之所在,心驚之餘,自不免便竊竊亂議了起來,亂議的人一多,廣場上也就不免噪雜得有若菜市場一般。

“陛下明鑑,臣確已盡力,然,因無法問訊鬧事秀女,臣亦自無法對應諸方之口供,故而難有結案之可能。”

四爺當然不肯承認自己不用心辦案之指控,那可是要掉腦袋的罪名,好在四爺也算是有幾分急智,儘管心中頗見慌亂,可臉色卻是平靜依舊,不亢不卑地便回了一句道。

“哦?如此說來,朕下詔保被逼之秀女全家老少,倒是朕的不是嘍?”

四爺應對得倒是很快,可這等應對早在弘晴的預料之中,自不肯放過這等步步緊逼四爺的好機會,也不等諸般羣臣們又插話的機會,冷冷地一笑,已是不依不饒地追問道。

“臣不敢,只是按我大清律法,無受害人之口供對應,案確是難結,此一條,還請陛下明察則個。”

這一見弘晴如此蠻橫,四爺心中當真是又氣又急,卻又哪敢在這等朝議之際有甚失禮之表現,也就只能是強壓住心中的怒火,搬出了大清律法來加以搪塞。

“嗯,這倒也是個事兒,這樣好了,朕便準你盤問被逼之秀女及其家人,然,斷不可用刑,只可好生問訊了去,限時十日結案,想必以四叔之能應是辦得到的,且就這麼定了。”

四爺這麼一說,弘晴立馬毫不客氣地便給四爺套上了個嚼子,壓根兒就沒詢問四爺的意思在內。

“是,臣遵旨!”

面對著弘晴這等蠻橫無理的態度,四爺簡直快氣瘋了,可這當口上,又哪有他說嘴的餘地,也就只能是無奈地應了諾,至於案子該如何結麼,也只能回頭再去設法了的。

“如此甚好,就有勞四叔多多費心了。”

四爺既是應承了結案之時限,弘晴倒也沒再拿捏於其,反倒是和煦地安撫了其一番。

“陛下聖明,臣自當竭力而爲之。”

弘晴乃是帝王之尊,一開口便是金口玉言,就算心中再有氣,四爺也不敢有絲毫的流露,除了恭謹稱頌之外,還真就沒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戴鐸何在?”

敲打完了四爺,弘晴依舊沒去理會跪在正中的汪四祺,板著臉,聲線陰寒地便點了吏部侍郎戴鐸的名。

“微臣在!”

戴鐸乃是四爺早期的謀士,智算之能雖夠不上絕頂智者之列,卻也非等閒可比,只一聽弘晴此際點名,便知自個兒怕是要挨板子了,可明知如此,他也不敢在這等朝議之地有甚失禮之表現,只能是硬著頭皮從吏部隊列裡站了出來,疾步搶到了御前,一頭跪倒在地,恭謹地應了一聲。

“戴侍郎乃是三朝老臣了,朕若是沒記錯的話,爾在吏部一共幹了有十四個年頭了罷?”

弘晴並未急著發作戴鐸,而是一派拉家常狀地發問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話,微臣是康熙五十六年調去的吏部,到如今確是第十四年了。”

明知道弘晴這麼個問法後頭必有埋伏,可戴鐸又怎敢不答,也就只能是一邊謹慎無比地迴應著,一邊卻是腦筋高速地運轉了起來,以圖找出弘晴可能發難的方向。

“嗯,十四年了,說來卿家也是老吏部了,對吏部之諸般規矩應是熟稔已極了的,朕就不跟你多扯甚規矩上的事了,朕只問你一句,九江知府陳望玄與爾是何等之關係,嗯?”

弘晴壓根兒就沒給戴鐸留下甚思考的時間,聲線微寒地便轉入了主題。

“回陛下的話,此人與臣之兄長乃是兒女親家。”

戴鐸雖多智,可卻渾然不解弘晴此問的用意何在,又不敢稍有遲疑,只能是實話實說地迴應道。

“嗯,朕聽聞那陳望玄由知縣晉升知府的文函是卿家所批的,不知可有此事?”

弘晴點了點頭,並未對戴鐸之言提出甚異議,而是不動聲色地接著往下追問道。

“這……,陛下明鑑,微臣實是想不起來了,然,部裡文檔應是有所記載纔對。”

戴鐸到了此時,還是搞不清弘晴到底想作甚,回答起問話來,自也就謹慎得很,並不敢胡亂言事,而是推說記不清了。

“嗯,李德全,將此物遞下去,讓戴侍郎好生辨辨,看是否出自其之手筆。”

弘晴乃是有備而發的,自然不會因戴鐸推說記不清便作了罷論,抖手間,從寬大的衣袖裡取出了一份文檔,隨手丟在了李德全的懷中,語調淡然地吩咐道。

“喳!”

聽得弘晴有令,李德全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忙不迭地應了一聲,急匆匆地便下了門前的臺階,將那份文檔往戴鐸面前一亮,聲音尖細地開口道:“戴大人,好生辨辨,此處之籤批可是爾之親筆麼?”

“是。”

文檔上不單有戴鐸的簽字,還有著印章在其上,黑紙白紙,就算想否認都不可能,儘管明知事情可能要遭,可戴鐸卻還是隻能硬著頭皮承認了下來。

“是便好,爾可知那陳望玄是何等樣人麼?哼,爲官一任,不思報效朝廷,也不思體恤百姓,巧借名目,隨意攤派,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又草菅人命,肆意胡爲,竟自逼得九江地面十八洞熟苗再次舉旗,此等人面獸心之輩,爾居然保舉其步步高昇,朕問你,爾是何居心,嗯?”

戴鐸方纔剛應了聲“是”,弘晴已是猛然變臉了,怒不可遏地拍著龍案,指著戴鐸便怒叱了起來,聲色俱厲之下,殺氣就此勃然大起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臣識人不明,臣有罪,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弘晴所言之事尚不見於邸報,也尚不曾接到江西方面的奏本,戴鐸自是無從耳聞起,然則他卻是清楚弘晴既是敢在這等朝議的場合下說出,那十有八九便不會有假,這等情形下,無論是爲陳望玄辯解還是自辯,那絕對都是找死的行爲,唯有先行認了罪,方纔有一線之生機。

“哼,朝堂乃是法度之地,吏部規定中便有這麼一條,舉薦人爲被舉薦者之品行作保,爾既是老吏部了,想來是不會不清楚此規定,既如此,爾說說看,朕當如何處置爾纔是,嗯?”

弘晴此番就是要拿戴鐸來殺雞儆猴的,自然不會因其認罪的態度好便不予計較,而是不依不饒地追問個不休。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弘晴這話問得誅心無比,戴鐸哪敢胡亂應答,也就只能是磕頭如搗蒜般地苦苦哀告著。

“陛下息怒,臣有一疑問,不知當問不當問?”

這一見情形要遭,四爺可就穩不住了,沒旁的,戴鐸乃是他四爺門下最得用之奴才,若是真被弘晴就這麼收拾了去,後果著實是不堪得很,一念及此,四爺也顧不得先前剛被弘晴收拾得狼狽無比,緊趕著便從旁站了出來,高聲地打岔了一句道。

“四叔有甚話只管直說,朕聽著呢。”

弘晴早就料到四爺定會出頭打攪,道理很簡單,四爺手下如今可是有著不少依附的朝臣,若是連最親信之人要遭劫,他都不肯站出來說話,那些個依附的朝臣們豈不都會因此而寒了心,真若是如此,不用弘晴出手,他的四爺黨也就該風流雲散了去了。

“陛下,請恕臣直言,據臣所知,江西方面並無奏報到京,且不知陛下所言之九江十八洞熟苗舉旗一事從何而來?”

四爺好歹也是軍機大臣,儘管他實際上只是個掛名的軍機大臣,可架不住其在朝中黨羽衆多,消息自是靈通得很,有沒有江西方面的奏報顯然瞞不過四爺的耳目,這會兒暢暢而談之際,自也就頗顯自信之意味。

“四叔問得好,朕正要說起此事,嘿,下頭那些地方大員總喜歡報喜不報憂,此番九江出了如此大事,那幫狗才卻並不急報,而是想著等平息了暴亂,再連功一起報,以圖減輕責任,您或許不清楚這等慣例,可朕當年在揚州是幹過知府的,對這等慣例卻是心中有數得很,此番若不是‘麒麟商號’之九江分號將此事急報到朕處,天曉得江西那幫狗才要將此事瞞上多久,一旦彈壓有所不利,社稷豈不危矣?”

弘晴等的便是四爺此問,沒旁的,四爺不問的話,弘晴還真不好將國家安全局的重要性擺到檯面上來說,有了四爺的“拋磚引玉”,弘晴也就有了力挺國家安全局的正當理由。

“這……,陛下,臣以爲商號人等之言恐難以確信,終歸須得有江西之公文前來,方能作數罷?”

聽得弘晴這般說法,四爺瞬間便反應了過來,知曉自個兒是被弘晴好生利用了一把,心頭不由地便是一沉,但卻斷然不肯就此認栽,這便硬著頭皮地抗辯了一句道。

第586章 和爲貴(一)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187章 京師風雲亂(三)第286章 收網(三)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862章 西北警訊(一)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1095章 不老實就敲打(三)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287章 收網(四)第899章 烽火處處(一)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495章 嵐山伏擊戰(三)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521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二)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1064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一)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1018章 各方博弈(五)第1085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一)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523章 雙姝齊至第586章 和爲貴(一)第423章 究竟誰坑誰(一)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183章 協議達成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324章 彼此算計(一)第786章 力辭不受(一)第441章 南苑演武(一)第225章 大鬧刑場(二)第237章 四爺碰壁(二)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513章 利益均沾(二)第182章 分贓協定(三)第546章 巍巍太行(二)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379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二)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247章 城下之盟(五)第1108章 太后有召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485章 烽火連天(一)第1018章 各方博弈(五)第87章 一舉成擒(一)第423章 究竟誰坑誰(一)第1093章 不老實就敲打(一)第351章 隔空鬥法(三)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767章 幫理不幫親(二)第547章 巍巍太行(三)第578章 撲朔迷離(四)第1121章 沸騰的大洋(一)第130章 不整你整誰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233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443章 雙雄相爭(一)第1054章 沸反盈天(四)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56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四)第796章 決勝時刻(一)第361章 一朝權在手(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702章 煽風點火(一)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663章 老十三的請託第202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三)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280章 不齊的人心(四)第770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一)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106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1085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一)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1047章 開誠佈公(二)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273章 三爺的隱忍(二)第223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三)第586章 和爲貴(一)第621章 指東打西(二)第699章 順勢而爲(二)第270章 夜黑殺人夜(二)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691章 算與反算(三)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593章 各取所需(二)
第586章 和爲貴(一)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187章 京師風雲亂(三)第286章 收網(三)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862章 西北警訊(一)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1095章 不老實就敲打(三)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287章 收網(四)第899章 烽火處處(一)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495章 嵐山伏擊戰(三)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521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二)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1064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一)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1018章 各方博弈(五)第1085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一)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523章 雙姝齊至第586章 和爲貴(一)第423章 究竟誰坑誰(一)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183章 協議達成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324章 彼此算計(一)第786章 力辭不受(一)第441章 南苑演武(一)第225章 大鬧刑場(二)第237章 四爺碰壁(二)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513章 利益均沾(二)第182章 分贓協定(三)第546章 巍巍太行(二)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379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二)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247章 城下之盟(五)第1108章 太后有召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485章 烽火連天(一)第1018章 各方博弈(五)第87章 一舉成擒(一)第423章 究竟誰坑誰(一)第1093章 不老實就敲打(一)第351章 隔空鬥法(三)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767章 幫理不幫親(二)第547章 巍巍太行(三)第578章 撲朔迷離(四)第1121章 沸騰的大洋(一)第130章 不整你整誰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233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443章 雙雄相爭(一)第1054章 沸反盈天(四)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56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四)第796章 決勝時刻(一)第361章 一朝權在手(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702章 煽風點火(一)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663章 老十三的請託第202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三)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280章 不齊的人心(四)第770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一)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106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1085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一)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1047章 開誠佈公(二)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273章 三爺的隱忍(二)第223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三)第586章 和爲貴(一)第621章 指東打西(二)第699章 順勢而爲(二)第270章 夜黑殺人夜(二)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691章 算與反算(三)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593章 各取所需(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广平县| 盐池县| 海南省| 台东县| 科技| 芜湖市| 胶南市| 大悟县| 教育| 新源县| 灵武市| 刚察县| 屏东市| 孝昌县| 潜山县| 垦利县| 阳谷县| 桐柏县| 红安县| 黎城县| 鹤山市| 梨树县| 卓资县| 金塔县| 叙永县| 怀宁县| 乌鲁木齐市| 凌源市| 安平县| 理塘县| 垣曲县| 同江市| 双峰县| 石河子市| 门头沟区| 乐昌市| 吴川市| 理塘县| 平昌县|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