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駱天完全沉浸在吸收古玩修復(fù)的知識上,他現(xiàn)在欠缺的只是實踐,大賽離報名終止只有七天了,駱天心裡的底氣總是少了那麼一點,對於報名還有一些遲疑不決。
駱天開始了實踐,他選擇價值不算很高的瓷器,摔碎,然後修復(fù),直至達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他拿著修復(fù)後的瓷器放到周伯齋面前時,完全瞞過了他,駱天終於放棄在瓷器方面同的鑽研,又轉(zhuǎn)向玉器。
玉器收藏者、愛好者,把玩精雕細刻的玉器,一般都很小心。但也有有人以爲玉的硬度高,牢固而不會破裂。其實,玉跌落在地上,有時表面看像無損傷,實際上已含裂紋,只是一情況下這種裂紋非常細微,肉眼不易察覺而已。皮後若再發(fā)生碰撞,隱患暴露,驟然斷,那時就悔之莫及了。玉器破損,其價值就會大減,當然可惜。所以中國古代就有對破損玉器在修復(fù)的,從出土文物的玉器件考證中,每一代的玉器都有修復(fù)之例。
對於玉器來說,修復(fù)一般有幾種傳統(tǒng)的方法,比如一分爲二,有些玉器碰壞後,設(shè)計師、雕刻師總是根據(jù)其破損情況,剖析它原來的造型,經(jīng)過一番巧思,然後在原件基礎(chǔ)上巧妙分割,一分爲二,把原來的雕件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獨立或關(guān)連的小件。這樣的修復(fù),因爲一般不作大的捨棄,所以減少或彌補了原來的損失,甚至修復(fù)後的玉器價值,有時還不遜於原件。
打一個例子,高水種翡翠掛件很珍貴。可一旦跌壞,很難再恢復(fù)成掛件,但可以利用一分爲二的方法將其打造成一對耳墜,一對高水種的耳墜價值也絕不亞於掛件,這就是修復(fù)的力量了。
第二種修復(fù)方法就是金玉鑲嵌,金平鑲嵌在珠寶首飾行業(yè)裡是一種普遍使用的工藝,例如嵌寶戒指、鑽石戒指、嵌寶項鍊掛件、嵌寶耳飾等等。金玉鑲嵌,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小說《紅樓夢》中的“金玉良緣”之說,那是吉祥的徵兆,況且金玉、金石都非常名貴,在色彩上的搭配也十分和諧。所以,古今中外金玉鑲嵌的器皿、飾件始終受到青睞。
金玉鑲嵌既是一種傳統(tǒng)工藝,作爲一種技巧又被運用到玉器的修復(fù)上,例如翡翠、白玉手鐲,原本都是光潔潤圓的整體,只有被撞碰折斷纔會出現(xiàn)圓環(huán)上包一段金箍。有些損傷的玉器、翡翠飾品,經(jīng)過鑲嵌,甚至可以達到完美精緻,不露一絲缺陷的程度;它的傷痕、裂痕被華美的雕金外表和金玉統(tǒng)一和諧的組合完全掩蓋。
一件明末清初用高綠翡翠雕 琢的龍鳳菸嘴,傳說這曾經(jīng)是一位老將軍的隨身用品。由於年久變遷和戰(zhàn)亂 ,其嘴尖部碰失一塊。老將軍很懊惱,召來幾位玉匠商量如何修繕,當時提出兩個方案,其一是重新整修後,菸嘴變短,整體形象不成比例;其二是在菸嘴、菸頭兩端嵌金,既維持原件的大小尺寸,又不影響使用。老將軍支持第二個方案。結(jié)果,這件昂貴的玉器被修復(fù)爲金龍頭、金鳳嘴,色調(diào)和諧,且不露半點修繕痕跡,仍不失稀世珍品的風貌。
第三種修復(fù)方法是重新修整,主要包括“去高補低”、“去肥補瘦”、“以壞補壞”、“以破補破”等等絕技。曾在玉雕界傳爲佳話的一個特例是,一件巧雕白玉蟹盆,是件難得的佳作:盆是白色的,蟹殼爲桔紅色;盆質(zhì)細薄透光,螃蟹生動逼真,雕 琢十分精緻??上璧子幸槐淮┐恋男《?,顯然是遭意外戳擊而致,這樣整體作品價值驟然下降。後來放到藝術(shù)大師面前,藝術(shù)大師仔細琢磨後,突破常規(guī),將白玉盆變成了“藤條”編制的扁簍:煮熟了的蟹放在“藤條”編制的工藝器皿上,民俗氛圍更爲濃郁,也合情合理,並且不留一點修改的痕跡。
第四種修理方法是斷口粘合,一般來講,玉器破損後考慮到一分爲二的修整不合算,不稱意,或者不能重新雕琢,纔會想到粘合。這種粘合方法的大致操作過程是:先將裂面仔細清掃乾淨,再用高效粘合劑(聚醋酸乙烯浮劑或環(huán)氧基樹脂)均勻地塗於其上,然後細心地對準原來的部位,用力粘合,擠出裂口的粘合劑,再用丙酮擦除,粘合劑凝固的過程中,最好用膠帶固定,或以重物壓住,以免錯位。
第五種修理方法是缺處添補,玉雕佩掛件不慎跌落,也有不斷裂而只碰缺一小塊的,但畢竟“破相”了。於是人們想到如何爲它“整容”,其辦法就是添補。添補的方法有二:一是填補,玉雕的填補,一般都用合成樹脂摻滑石粉,塗於缺失部,以塑刻方式修飾。爲了使修補部位的顏色與其周圍玉器的顏色相一致,先要用修復(fù)玉器的同種、同色原料研磨成粉末,如孔雀石、青金石等;也有用相同顏色的原料調(diào)於填料中,然後再填補。
上述蟬飾的填補沒有用合成樹脂,它是以封蠟調(diào)配色料充填,然後用燒燙的小刀抹平蠟面,稍作拋光即成。由於缺塊細小,所以很難察覺。
除了填補,還可新補。有些玉器長年置放,不經(jīng)心之時,丟失或碰落其中一個很微小卻是關(guān)鍵的“零件”,於是造成殘缺不全之感。彌補的辦法是重新制造一個與玉器上一樣的“零件”,用合成樹脂滑石粉補劑或當今科學的替代劑,翻模注出或用高溫吹氧銜接的辦法,銜接到缺失的部位。由於“零件”細微,放上去倒也能“濫竽充數(shù)”。
除去玉器的修補方法,駱天又繼續(xù)研習其它類別古玩的修復(fù),比如古錢幣,古傢俱、青銅器等等,等所有的知識記在腦內(nèi)之後,駱天知道要著手購置工具了,古玩的修復(fù)缺不了工具,駱天拿出來一本記事本,將要購置的工具寫在上面,現(xiàn)在還需要有一個人來幫忙,想來想去打給了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