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不絕的人羣中,一個個都是滿面喜色,不時的揮動著手裡剛買到的物件,在那高聲呼朋喚友,更有幾個身材傲人的洋妞,戴著唱戲的臉譜,揹著二胡,看得王大少很是無語。
人羣不時的涌動,王大少倒是領著老黑老妖二人慢步向前逛去,反正今兒個就是專門來逛古玩市場的,既然來了,就好好的看看。
不過轉了向個攤位後,王大少還真來了些許的興致,沒想到這小東門古玩市場的高方瓷器製作得堪稱精緻,要不是用黃金眼進行鑑定的話,王大少還真很難一時間分出真僞來。
從其本身的燒製工藝來看,應該是按照古時燒製配方製造而成的。
說起來一些現代工藝品,特別是現代瓷器的製作水準已不亞於古時候的燒製水準,有的在品質上更是超出了不少,觀賞性藝術性也更加的強,但古董這玩意,就在於一個古字,沒有歷史傳承的話,製作得再精緻完美也是沒用。
轉了大半個小時,王大少本想著挑幾個高仿的不錯的物件,但是一心自個這次可是去藏西省,帶著也不方便,還不如等到時返程時,再過來挑選。畢竟這些高仿的瓷器足以以假亂真,要是擺放在新拿到手的別墅中,倒也是個不錯的擺設,要是再加上幾個聚光燈的話,那效果絕對的完美。
在人流的擠推之下,王大少很快就逛完了了一排攤位,不過因爲人實在太多,要不是後面有老黑老妖二人在那杵著,王大少根本就無法停留,不過就算有老黑老妖二人在,王大少在每個攤位前也看不了多少時間,已被後面不斷涌來的人羣推著向前走了。
好在有黃金眼,王大少也不用細看,只不過黃金眼一開之下,經過掃描的物件基本上沒一個是真品。
小東門古玩市場整體佔地面積達七千餘平,橫跨了整個街區,而其攤位是沿街道兩側而擺,不過這街道可不是筆真的,而是時而彎曲,時而上坡下坡的,當王大少拐過一個轉角,準備接著向前逛去時,卻見一家店面門口,圍著一圈人,看那架式,不知道會有什麼好寶貝。
好奇之下,王大少領著老黑老妖二人就擠了進去,不過這擠進去一看,王大少卻有些失望了,原來在這店面的門口擺了兩個攤位,出售的都是些陶瓷器。
對於這些在攤位上出售的陶瓷器,王大少還真不感興趣,畢竟真正的陶瓷器,誰會擺在這外面啊,這外面可是人多手雜,萬一給碰碎了,哭都來不及。
“老闆,你這個物件能不能再便宜點?。 ?
一個生硬的聲音傳入王大少的耳際,循聲看去,卻是一個白人老外,再往四周掃了一眼,這圍觀的人裡面,居然有一半是外國遊人。
“十萬米金,這可是皇帝老兒用過的玩意,就如同你們國家的那啥女王用過的一樣,所以這十萬米金已經很便宜了!”
擺攤的是個年約二十五
六左右的小夥子,一張嘴就開價十萬米金的價格,這換成華龍幣可是百萬啊!
在老外眼中,華龍國可是歷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國,而在絲路時代,瓷器和茶葉更是名揚世界,所以那些個老外們,在華龍國旅行時,只要碰到瓷器都是特別的留意。
說實話,王大少還真沒想到這小東門古玩市場,只是一件路邊攤上的瓷器都開價百萬,這讓他實在是大吃一驚。
擡頭向老外手中的瓷器瞄去,卻是一個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如意耳扁壺,高約五十三釐米,口徑七點五釐米,足徑爲十六乘十釐米。
扁壺蒜頭形口,短頸,口與肩之間對稱置如意形耳,圓腹,腹壁的兩側各凸飾一個鼓釘,長方形圈足。內施白釉,外壁通體繪青花纏枝蓮紋,輔以花卉、靈芝、梅花等邊飾。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這是一件清代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宮廷用瓷,其造型、紋飾皆源於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器,表現了乾隆時期在陶瓷器皿製作方面尚古之風的興盛。
從其造型和樣式王大少不難判斷出這是仿乾隆年的青花纏枝蓮紋如意耳扁壺。
因爲真正的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如意耳扁壺,那可是收藏在故宮博物館裡的,能擺在這攤子上出售嗎,再說那可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嚴禁出口的,就是老外買了也帶不出去。
王大少都不用黃金眼去鑑定,也知道這就一算是仿得不錯的仿品而已,那擺攤的小夥子純屬一口花花的大忽悠罷了。
不過古玩這行當,買賣買賣,有買纔有賣,純屬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純屬雙方自願而已。
再說那小夥子雖然是一大忽悠,但他忽悠的是老外,要真是能把這老外給忽悠成功了,那也是小夥子的本事,算是間接幫著國人在老外身上出了口氣,想想當年八國聯軍時,多少文物被他們掠奪。所以王大少乾脆雙手抱胸,在那看起了熱鬧。
不過這老外看來在華龍國混得時間也不短,雖然這普通話說得有些生硬,但這一張嘴,就讓王大少感到就是老外也懂得咱國人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的精髓。“四個千塊,愛賣就賣,不賣就算!”
“四千米金?”小夥子追問道,至於這物件是真是假,他自個心裡跟明鏡似的一清二楚,要是能賣四個千米金的話,那可是五十倍以上的純利潤??!
“華龍幣,不貶值只升值,比米金好!”
這老外不但懂得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的精髓,更懂得這討價還價的絕對技巧。
不過這一賣一買的兩人討價還價就跟對口相聲般,讓人鬨堂大笑。
“我去,你個老外也太摳門了吧,就這工藝,就這水準,堪稱世界一流,再看這個……”
好不容易能忽悠次老外,小夥子當然不甘
心了,雖然四千大洋也是賺大了,但按著老外不往死裡下血刀子,怎麼能對得起自個那狠宰老外而發家致富的報國之心呢!
就連站在王大少身後的老黑老妖二人,也是暗中向那小夥豎起了大拇指,老黑老妖二人可是特種部隊退役下來的,在他們的心中,非我簇類,其心必誅。
王大少看了一會,就覺得有些無趣了,招呼了老黑老妖二人,準備接著逛這小東門古玩市場。
“尼瑪!”
就在王大少轉身之際,眼角去瞄到了攤子角落裡擺放著一個陶罐,頓時就移不動腳了。
王大少所看中的是一個通體紅色的三足陶器罐子,上面佈滿了灰塵,整個表面全是紅色,沒有任何其他的色彩,並且包漿等都不明顯,整個看上去就像是做舊過的物件。
“喂,小夥子,把你邊上那個不起眼的東西給我看看吧!”王大少擠到陶罐旁邊,粗聲粗氣的喊道。
“你自個拿,不過我這可都是好寶貝,要是碰碎了可就算你的了!”那小夥有些不耐煩,心裡更是暗罵,這人怎麼這麼沒眼色啊,沒看到自個正與老外談著大生意嗎,掏個毛線亂??!
擺古玩攤子都是有講究有分類的,真物件和那些可以假亂真的高仿東西,一般都擺在離攤主最近的四周,檔次稍微差點的則放在外圍,再差點的就是處理貨了,一般都是胡亂堆在一起,或是擺個不起眼的角落裡頭。
而這個三足紅色陶罐看樣子就是個處理貨,被扔在角落裡不說,而且在它前面還堆了不少其他的小物件。
那擺地攤的小夥這會正鉚足了勁的在那跟老外白話,要賺外匯,根本就沒心思搭理王大少,再說那邊角落裡擺著的都是些不值錢的物件,而且王大少是國人,又是外地口音,像王大少這樣從外地來的遊客,基本上不會出什麼大錢買東西,所以就算忽悠到了,那也不如忽悠老外來得利潤高。
王大少將那三足紅色陶罐抓到手下後,仔細的翻動觀察著,這是個三腿粗,中間細,小口的陶罐,而在其口處卻有一道斜切面,將原本小口的口子切除了一大半,而且在其腰身處還有一個細把手,高約三十六釐米左右,口徑約二十釐米,通體紅色,在其三腿的罐身處有兩道細細的波紋,看上去就像是兩道裝飾紋似的,整個罐子的形獎如同古裝戲中經??吹接脕盹嬀朴玫拈住?
這物件一上手,王大少就心中暗喜,這物件看起來體積不小,但這重量卻是非常的輕,這麼大的罐子,重量也就在半斤左右,伸手在罐子裡部摸了摸,觸手很光滑,沒有一絲刺手的觸感。
它雖是紅色胎體,但成型後經過磨光工藝,對外表進行二次加工,使器身光潤亮澤而呈灰黃色,從而避免了在不施彩的情況下外觀的粗糙,幾顆零星分佈的乳釘紋和凸弦紋使整個器物更富有生氣,王大少也由此證實了自已的猜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