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亞亞的回憶
序;看著曉雅的離去,想了很多。她曾問我,“戀家的孩子是不是很累?聽她說了很多,我的心裡有著淡淡的痛,心疼她的語言。那讓我感覺久違了的親情。
亞亞
火車緩緩的前行,載著一車廂的人,也載著站在月臺上所有前來送行的人的心離開,我和我的朋友們,目送著小雅的離開,揮動著自己的手,說著自己對她的祝福,很通俗的語言,很公式化的道別。但卻都只在訴說著一個事實,陸曉雅踏上了這個列車,將要離開這所城市,將要離開我們這些朋友。她在走之前,曾經問過我”戀家的孩子是不是很累?我只是陪她坐在地上喝著悶酒,聽著她的說話。當著她的聽衆。我想,陸曉雅是真的累了,曉雅的心永遠在漂泊。她是一個以家爲中心的人,她總說“她這輩子最想幹的就是掙好多好多的錢,讓家人生活的好一些。”她沒走之前,曾經這麼問過我,她說“我很幼稚,是不是,我一直都以爲自己很有很有能力的,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和自己的努力讓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可我也卻在一瞬間發現自己很可憐,什麼努力、什麼能力。呵,我,依然像個米蟲一樣;在父母給我創造的完美、安穩、避風的港灣的裡幸福的生活著。什麼想做個女強人,什麼自己可以支撐起一片可以遮風擋雨的天空。一切的一切,都在瞬間又變的那麼的無可奈何,卻也無奈的發現自己是那麼的不堪一擊,脆弱的禁不起任何的傷害和人生的曲曲折折。什麼是堅持,什麼是忍耐,什麼是人生必經的坎坷…………。
通向成功的門檻怎麼離我會有那麼遠的距離,我怎麼用我的眼睛純粹的去看,卻發現我離它的距離一次一次的比先前的遠啊,我曾經不只一次的給自己鼓勵,給自己加油,也不只一次的、一直的、不斷的告訴我自己,讓家人生活的更好些、更順心些、更安逸一些是我爲此奮鬥的目標。也是我這個作爲人子所揹負的責任,成長之前家人爲我奔波勞累,爲我四處忙碌,爲我、爲我、爲我……。誰不曾擁有過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守護,任誰都可以明白父母的付出有多少。我,這個和大家一樣的孩子還需要說的更清楚嗎?這所有的感動給我的動力,遠遠不及生活給我的艱辛。而爲什麼當我重新拾起信心又一次的朝著這個方向不斷的奮鬥時,它爲什麼要跑呢?我想我是被寵壞了,我也夠挑剔的,不去飯店,因爲體力太差。可是比我瘦弱的人提著很重的東西,氣都不喘.可我提一點東西,就累個半死,我有時候會想,這是不是我懶惰的一個藉口。我媽總是安慰我說:“我女兒不是乾重活的命。”我聽了,心裡特難受、特酸楚。我媽,我爸爲我忙碌了這麼多年,歲月的痕跡也毫無保留的在他們飽經風霜的的臉上留下了印痕。我想報答,卻發現自己那麼弱小,依然生活在他們的羽翼之下,每次看到爸爸媽媽忙碌的身影時,我總是一個人悄悄的躲在被子裡哭,辛酸,委屈都在心裡。卻又不敢很大聲的哭,所以心裡特堵的慌。有時,哭的時候,被路過我房門的我媽媽看到,媽媽總是很著急,很擔心的將手覆蓋在我的額頭,問我怎麼了,我看著母親的焦急,我該說什麼,還能說什麼?我看著母親,淚水忽然就增加了很多,我只能翻個身,把頭埋進了枕頭裡,儘量讓自己的聲音很平靜很平靜的說:“沒什麼,只是肚子不舒服”。我媽就把我的被子使勁掖了掖。並勸我都休息,母親那細心的舉動,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平常不過的舉動,卻讓我的心一陣一陣的顫動,有多久不曾有過這樣的一幕了。在外那麼多年,我漸漸失去了好多好多與母親的相處時間和深談。淚水不斷不斷的翻滾。我騙過了母親,因爲,我的胃真的不好。媽媽站起來準備離開時,我的身邊忽然的少了母親的氣息,我忽然的覺得心裡好空,好空的,我叫住了母親,讓我媽抱著我,媽媽抱著我,像小時侯那樣很自然的撫摩著我的頭髮。而我呢??我好像又找到了以前自己的影子。那時,我總膩著我媽,可卻在去外地上學以後,每半年才能夠見到我媽一次,好多好多的話都還來不及說,我又踏上了去往外地的列車,每逢過個節日,假日。我目送著別人一個一個提著大包小包的回家。看著門口擠滿了前來接孩子的家長,我看著門外的家長,總會想起,在家上學的時候,父母風雨無阻的徘徊在我學校的門外,還記得雨最大、伴同著狂颳著的風的時候,母親推著我在大風大雨中艱難的前行,每一步都那麼的辛苦,坐在車子後面的我,依然冷的發抖,我在雨衣裡問:“媽媽,冷嗎”?媽媽說“不冷”。可是母親顫顫的聲音卻戳破了母親給孩子撒的一個善意的謊言。到達學校門口的我,看到了渾身溼溼的母親,一直有好長時間,我都忘記不掉那一幕。記憶又拉回了現實,我看著他們牽著父母的手離開了學校,我一個人心裡沉沉的獨自一個人面對剛纔還熱熱鬧鬧的房間瞬間變的冷清。30人的大宿舍空空蕩蕩的就剩下了我自己一個人,心情可想而知。天色和時間一樣,時間不會因任何的原因而停止轉動,而天色也不會因爲任何的原因而不再遵循日出、日落的規律,所以,天依然會黑。每個夜晚,每個晝夜,天都會像以前一樣黑的可怕,黑夜還會夾雜著呼呼的風聲給一個人呆著的時候帶來一陣一陣的心悸、與恐懼。而我所能作的,只有抱著被子縮在牀角里哭,任風聲和雨聲、雷聲淹沒我哭的聲音。我不是個堅強的人,因爲當年我也只是一個17歲的孩子啊,你能要求一個17歲就離開家的孩子擁有過人的堅強嗎?不能,我也做不到,所以我會哭。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怎麼這麼脆弱,如果我要是個男孩子就好了。但我又想,爲什麼男孩子與女孩子總要有差別呢?所以有時候我對男孩子有些排斥,後來長大以後,覺得這種想法好幼稚,一個人靠的是能力,也許我真的不擁有能力吧!也許一個人最好什麼都不要想,因爲越想越難過,越想越覺得自己是個負擔,一個人在外地時,我想過要獨立,可是每當我回到家以後,我發現我的獨立,堅強在家人的面前忽然就那麼快的融化,也忽然的發現自己依然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媽媽的懷抱依然是那麼溫暖,依然是我受傷的港灣,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樣的,但我真的是個戀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