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倔老頭楊漣

第19章 倔老頭楊漣

“劉侍郎,聽聞淮北饑荒,不知道有沒有這回事?”

幾筵殿門口,一個抱團的人羣中,一名工部的員外郎詢問著戶部的官員,那戶部官員也嘆氣道:

“唉、多事之秋啊……”

“十天前、餉司楊文弱奏言,說淮北居民食盡草根樹皮,甚或數家村舍,合門婦子,並命於豆箕菱稈。”

“南直隸戶部撥糧讓百姓南下,不曾想渡江後,竈戶在搶食稻,饑民在搶漕糧,所在紛紜。”

“鎮江一地,鬥米飆漲至百錢,蘇州和松江等地,更是飆漲至百三四十而猶未已。”

“江南的糧商盼不到四川和湖廣、江西的糧食,店鋪罷市,小民紛紛屯糧,惹得江南人心惶惶。”

“照這樣下去,估計今年的漕糧恐怕要延期了。”

那戶部的劉侍郎一邊說話,一邊搖頭嘆氣,旁邊的官員也是愁眉苦臉。

這一小團人、顯然是憂國憂民的官員,而在他們不遠處,還有三四團談笑風生的官員,似乎對淮北大飢並不在意。

略顯尷尬的是,這小團人,正是後世人人喊打的東林黨,而旁邊那三四團官員,則是齊、楚、浙、秦等幾黨的官員。

“眼下快要入冬,將士們連去年的餉銀都沒有拿到手,萬歲就不覺得羞愧嗎?!”

“本來萬歲調御馬監兵馬給予五殿下修建皇陵,已經是違反祖制了,眼下又要調羽林三衛給五殿下。”

卻不想楊漣更來勁了,直接繼續作輯隆聲道:

“臣不知道萬歲有沒有看臣遞上去的奏疏,九邊欠響近三百萬,老奴又在遼東北部接連叩邊,六月更是出動數萬大軍,“黃蓋映日,旌旗映空”直逼瀋陽。”

幾筵殿內響起了推金山倒玉柱的聲音,朱由檢聽到後,連忙把嘴裡的糕點嚥了下去,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糕點粉末,便向著殿內走去。

合著眼下的東林黨還是白蓮花,還沒有變成之後的貪官污吏。

“數萬兵馬的調動,居然給予一名十歲黃口小兒,萬歲不覺得太過分了嗎?!”

朱由檢好不容易擠進來,立馬就看見了身著素服的朱由校,以及跟在他身後的王安和魏進忠。

方從哲還想回答朱由校的問題,卻不想被人打斷,朱由檢從十幾名官員外圍擠了進來,舉著手提醒著自己的位置。

幾筵殿內、朱由校看了一眼四周,疑惑開口。

此刻的羣臣都眼觀鼻、鼻觀心,魏進忠的眼神更是恨不得把楊漣活剮了。

看著眼前的一幕、朱由檢心中只覺得憋屈。

“吾聽聞御馬監的兵丁缺額,只有不足兩萬人,想來這點人修建皇陵是不夠的。”

同爲東林黨的內閣次輔的劉一燝更是隱晦的踩了踩楊漣的腳,想提醒他新皇剛剛繼位,別落了新皇的面子。

“任何黨派前期都是想著爲國爲民的,偉人這句話誠不欺我啊……”

“吾不僅看了,還是與皇五弟一同看的。”

看到了這樣的風氣後,心裡也不由感嘆,怪不得楊漣等人被殺時,京城百姓會紛紛落淚了。

“若不是總兵官賀世賢守城有功,瀋陽已經被叛軍攻下了。”

“不可!”突然、又有人打岔了他的話,而站出來的人還是那麼熟悉。

明明上直二十六衛是皇帝的親軍,結果眼下朱由校調其中的三衛,還需要告訴一聲兵部尚書,真讓人覺得憋屈。

朱由校見到朱由檢,臉上掛起了笑意,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吾等一下要和方閣老還有諸位臣工前往文華殿處理政事,幾筵殿就拜託弟弟你了。”

朱由檢就坐在椅子上,吃著糕點,喝著茶水,打量著這羣人。

朱由檢見狀點了點頭,作輯道:“皇兄操勞國事,請多多注意身體,千萬別累著。”

好在明武宗朱厚照牢牢抓住了御馬監的四衛一營,不然估計眼下朱由校得做一個光桿司令。

這就是晚明的真實寫照,明朝皇帝從明孝宗朱佑樘開始,就慢慢把屬於自己的上直二十六衛兵權給分給了文官。

“楊給事中的奏疏,吾自然是看過了。”

“……”楊漣的話,讓幾筵殿內的羣臣無語了。

“吾想要調羽林三衛前往昌平修繕皇陵,不知道張尚書以爲如何?”

“最後向吾獻策,可按照每人發欠響二兩,先渡過今年,來年爭取漕銀到了再補全。”

“我朝自成祖以來,便限制了藩王手中兵馬。”

“吾皇萬歲……”

“好了、都起來吧。”

朱由檢心裡感嘆著,而這時幾筵殿內部也響起了刺耳的聲音。

“臣弟在這裡。”

“對於發欠響一事,皇五弟向吾陳述了九邊各地的編制和兵馬,又梳理了北直隸的上直二十六衛兵馬和三大營、五城兵馬司兵馬。”

“臣……”張問達見朱由校開口,連忙作輯想要答應。

“嗯,弟弟放心。”朱由校笑的很開心,隨後不知道想起了什麼,突然對兵部尚書張問達開口道:

悲哀……

一些官員還在想是誰這麼沒有禮數,卻在轉頭看到是朱由檢時,連忙推開,給他讓出了路。

由於眼下地點是外廷,並且四周還有大臣,朱由校也就沒有說我,而是用了吾來做自稱。

“五殿下正在……”

倒是朱由校,雖然微微皺眉,但緊接著又語氣和善的開口道:

“皇五弟呢?”

楊漣的話裡話外,都是爲國爲民的憤慨,但他的語氣著實有問題,連朱由檢這個後世被數落的跟孫子一樣的扶貧幹部,都有些皺眉,更別提朱由校了。

站出來的人,還是兵科右給事中楊漣,而他也在站出來後,義正言辭道:

“但諸位也應該知道,我朝九邊共七十二萬九千人,哪怕一人發二兩銀子,也是一百四十五萬八千兩。”

“年初皇祖父發響兩百萬,上月,皇考又發響兩百萬兩,眼下兵部與兵科又要吾發響一百四十五萬八千兩,內帑確實有些吃不消。”

“眼下御馬監各地皇莊、皇店還有內承運庫金銀花的稅銀都沒有運到京城,因此吾認爲,可以往後延遲一個月。”

“一個月後御馬監和金銀花稅銀運到京城,再發響一百四十五萬八千兩。”

(本章完)

第466章 終末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307章 天啓七年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60章 謀劃草原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163章 齊王黨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203章 晚明全名將陣容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8章 初嘗權力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179章 出兵第46章 佈局西南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540章 揣著明白裝糊塗第34章 奸宦毒婦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561章 破屋太子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412章 開發東北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32章 百般無奈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99章 爭鋒相對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114章 整頓畢節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聖第415章 南征北討敢當先第92章 點醒楊漣第296章 南征北討內安民生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337章 多方雲動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
第466章 終末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307章 天啓七年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60章 謀劃草原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163章 齊王黨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203章 晚明全名將陣容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8章 初嘗權力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179章 出兵第46章 佈局西南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540章 揣著明白裝糊塗第34章 奸宦毒婦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561章 破屋太子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412章 開發東北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32章 百般無奈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99章 爭鋒相對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114章 整頓畢節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聖第415章 南征北討敢當先第92章 點醒楊漣第296章 南征北討內安民生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337章 多方雲動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航空| 合肥市| 武陟县| 玉树县| 鹤山市| 武穴市| 黄浦区| 十堰市| 东兰县| 雅江县| 霸州市| 高青县| 苏尼特左旗| 沂源县| 正定县| 龙陵县| 大名县| 登封市| 澄迈县| 宝清县| 开化县| 合肥市| 华容县| 长沙县| 诸暨市| 江达县| 长泰县| 洞头县| 柏乡县| 麟游县| 襄垣县| 洛南县| 张家港市| 色达县| 前郭尔| 汨罗市| 习水县| 景宁| 宜川县|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