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3章 人是最寶貴的

這時已經是大宋鹹淳元年初夏的時候了,茫茫的渤海之濱上,目之所急一片翠綠。在溫暖的氣候和幾場春雨滋潤之下,海河兩岸的田野當中,莊稼的長勢居然還算不錯。只是這些莊稼的主人,大多已經被迫離開了家園,集中到了海河入海之口,塘沽城的建築工地上。

包括尼科洛和馬泰奧兄弟在內的五萬多人,在過去一個月中,彷彿從人間墜入了地獄,失去了原有的家業和工作,成了幾乎一無所有的無產者。大部分身強力壯的男子,只能靠在塘沽城工地上勞動換取食物養活他們的家人和自己。據說會做琉璃的尼科洛和馬泰奧兄弟也不例外,也被編入了一個“民伕營”,由一個排的北伐軍看押,在塘沽南城的工地上挖壕溝。

午餐的時間終於到了,這也是民伕們大休息的時候。陳德興雖然剝奪了這些人的自由,但並不打算將他們當成“一次性”工具使用。這個時代北中國的人口太珍貴了!珍貴到了陳德興這個成長在“人口衆多”時代的靈魂都無法想象的地步。

根據李璮提供的情報,整個北方漢地,登記在冊的人口,只有700多萬!不是戶口,而是人口!而北方漢地的範圍,大概就是後世山東、河南、陝西、陝西(不含漢中市)、河北、甘肅六個省,還有北京、∠長∠風,◎。△。n◎et天津兩個市,還包括江蘇徐州市和安徽的淮北地區!

這麼大一塊地皮上,人口只有700多萬!當然,這是賬面數。實際上肯定要多一些,估計有1000萬以上。比後世天津市的常住人口還有少幾百萬!

而就是這麼一點兒人口所支撐的工農業生產。卻讓漢地北方成了大蒙古帝國範圍內,經濟最發達的區域!歷史上的忽必烈就靠這區區千萬人口的支撐。擊敗了阿里不哥,成爲大蒙古國的共主,又南下伐宋,徹底斷了漢家大統。

成爲有史以來滅亡中國的第一人!

而在陳德興這個反抗四海歸一和民族融合的大漢族主義強盜帶兵擄掠海河兩岸的這個時期,忽必烈控制的人口肯定還不到1000萬,還需要減去益都李璮和他的盟友掌控的近300萬人,還要扣掉態度不明的史天澤等人控制的100餘萬河南人,還有將要割讓給阿里不哥的陝西、鞏昌和西夏故地上的100多萬人口。剩下的恐怕還不足500萬,現在一下就被陳德興殺掉了好幾千(主要是色目士兵)。搶走了5萬,真是足夠讓忽必烈心疼上一陣子了歷史上,忽必烈沒有在江南推行大範圍的種族滅絕政策,估計和北地人口叫成吉思汗、窩闊臺殺得太多有關。人口太少,財賦自然就少,堂堂一個蒙古大汗,這日子其實苦哈哈的,整天爲了幾個小錢頭疼……

而陳德興現在也一樣非常珍惜好不容易搶來的幾萬人……殺掉一個能夠生產勞動的活人只需要幾秒鐘,而生產一個這樣的活人。最起碼要十幾年!這不珍惜一些可是不行的。

所以,這些替陳德興築城的民伕,都得到了足夠的伙食供應,每天供應三餐。而且是按照北伐軍的伙食標準供應。保證每個在工地上幹活的勞工得到二十四兩米麪的主食,還有少量的肉食和泡菜。另外,每天下工之後還會發一份家屬伙食。讓他們帶回去餵飽家屬。

至於這些民伕晚上休息的所在,便是在塘沽南北兩城之內搭建的窩棚。颳風透風,下雨漏雨。凡是有家庭的民伕。都和家人住在一起。不過被打入奴籍的色目奴隸,還是沒有得到許可和家人共處色目婦孺都被亢起來,成了人質,凡是有色目奴隸逃跑,他們的家人就會被處死!

不用說,所有的民伕和奴隸都被編組成了“勞動營”,在北伐軍的軍事化管理下工作生活。

對於這樣的遭遇,無論是漢人還是色目人,都叫苦連天。他們好端端的生活,被陳德興這個賊子完全破壞!現在被迫從事著他們根本不想幹的重活兒。將來還不知道要被裹挾到哪裡去。如果允許他們,哪怕是漢人來去自由,恐怕不到一天,他們就會跑回忽必烈那邊兒去吧?

畢竟,他們已經習慣了蒙古的統治,他們的家園就在那裡。

從某種意義上說,郝經、劉孝元的觀點也沒有錯,北地漢人已經接受了蒙古人帶來的秩序,而在可以茍且著活下去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反抗。因爲……敢於反抗的人都被蒙古人殺光了!

所以,現在也沒有人敢反抗看上去比蒙古人更野蠻的陳德興。他們只能忍受陳德興帶來的新秩序,同樣茍且的活下去。

這個時候陳德興頂盔貫甲,在親衛和趙復的跟隨下,在用餐的民伕當中轉圈。每個“民伕營”自成一個伙食單位,圍坐著野戰鍋竈在那裡吃飯。雖然吃得還不錯,但是每個人都愁眉苦臉。看到威風凜凜的明王殿下,都不自覺的底下腦袋,臉上顯出的都是恐懼的表情。

陳德興揹著手對趙復喟然嘆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是真沒有說錯啊!”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趙復微微皺眉,他沒有聽說過這話這是元代官僚張養浩的肺腑之言,這位現在還沒有出身呢。

“大王,爲君王者不能有婦人之仁。”趙復神色淡淡地道,“而且北地漢兒苦一點也沒什麼,以區區千萬之民要養數十萬蒙古虎狼,數十萬色目幫兇還有數十萬漢侯之兵,差不多是七個民就要養一個官兵,如何還能不苦?他們早就苦慣了,受不了的不是去了南朝就是被蒙古人殺了。可是到了南朝又怎樣?還不是一樣受苦?凡人想要出頭,就必先吃苦,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北地漢人要從三等漢變一等漢,吃苦是免不了的!所以,大王不必介懷。”

介懷是不會的,陳德興本來就是奸的,爲了阻止大蒙古統一中國,他可是無所不用其極了,自然不會再乎北地漢民多吃些苦了。

“安置的計劃可有了?”陳德興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問起了這裡的5萬民人到遼東後的安排。

這些安排是跟隨陳德興到海河口的政務司官員做的,不過趙復這個外交司判官也參與其中。

“已經有了。”趙復說,“根據情報司的調查,金州大黑山以南之地,方圓300裡,可以耕之地約有40萬畝。”

趙復說的數據都是金國金州府的賬目上的數據,陳德興早就將原來金國的金州之地,當成自己的大本營所在。自然讓劉陽去進行調查了。這劉陽腦子活絡,沒有去金州實地查看,而是直奔燕京花錢買通了燕京諸路行尚書省事衙門的書吏,直接到庫房中去查看金國留下來的資料,還把和東京道、上京道有關的重要資料都抄錄了一份。40萬畝耕地就是來自金國遺留的資料。

“其中30畝預備分成1000個莊子。”趙復接著說道,“這些莊子自是分給我北伐軍將士的。剩下的10萬畝地就分給3000家農戶,同時這些農戶還需租種一定數量的莊田。”

“3000農戶得10萬畝地……”陳德興沉吟了一下,笑道。“每戶可得33畝有餘,另外還需租種莊田100畝,合計133畝……這可夠累的。”

“北地和江南不一樣,”趙復笑道,“現在的北地是人少地多,農戶多蓄養牲畜,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耕種,而是草田輪作,富庶之家還多用牛馬耕種,種起來沒有那麼累的。”

“原來如此。”陳德興點點頭。

原來北地招討司的政務司已經制定了一個《招討司戶籍制》,會對屬下的百姓進行分戶,原則上一對夫妻極其未成年子女是一戶,只有長子長媳婦才能和家中長輩合爲一戶。實際上就是要拆散大族,實行小戶。

同時,還在制定強制給無業民戶分配土地的《招討司授田制》。當然,強制分配的不僅是土地,還有承租武士莊園的義務!根據這個“授田制”,凡是年滿18週歲,漢族,無業,無田(名下田土不滿20畝),也沒有從軍或在招討司認定的各種書院、學校中就讀,且身體健康的男子,都會被強制授田,同時攤派租種田莊!

當然,田租和田賦都很低,在得到土地和承租田莊的前三年還豁免賦稅田租,第四年、第五年租稅減半。而且招討司還會無償提供一套農具和兩匹耕馬。如果此男子尚未婚配,招討司還會幫著解決個人問題。

實際上,這套《授田制》是爲了解決“田莊”無人耕種的問題,畢竟陳德興封的那些士,都還要長期在軍中服役,根本不可能回去種地。

而土地必需要人去種,士也必須得到土地。黃智深、趙復、任宜江等人就想出了這麼一個分田加攤派的招兒,將一部分不想參軍打仗,只想安安穩穩種地過日子的民戶暫時束縛在了土地之上!……

第789章 上了賊船第52章 隨營武校 、第455章 智取第512章 空頭不死第269章 火煉真金 上第773章 致命錯誤第459章 不甘心的李璮第273章 顧命大臣 拼了,上第15章 驚變又起第420章 誰如曾國藩第612章 賊有陳禮,我有海禁第81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847章 在香港第217章 朝氣暮氣第423章 江國藩和文倫布 、第445章 忽必烈去哪兒了?第762章 象牙兵來了第115章 陳成功?第380章 宿命之敵(五)第475章 現在是非元即明瞭第186章 軍閥難指揮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527章 舉旗第53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678章 老忽在幹啥呢?第215章 炮第113章 弱智和弱者共天下第8章 紅襖銀刀踏陣來第492章 登天梯 滿第218章 凱旋需要儀式第849章 和蒙古人的生意第875章 索倫全和朱重八第385章 唐宋元明 五 奉上第549章 一個尼姑引發的血案第582章 三千八百門銃第107章 年入百萬 ,第79章 站好了,挨炸了第117章 奸雄和公主第338章 堵上門兒打臉 五第21章 攻心和內應第59章 誰是漢奸?,第165章 殺汗(二)第835章 帝國的界限第220章 要黃了?第616章 宋國女王?第141章 密謀 ,第446章 忽必烈在這兒呢 ,第277章 忽必烈的決斷第60章 漢奸來了 ,第587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 三 滿100票第453章 燕京,陷阱第453章 燕京,陷阱第40章 鐵證如山 、第371章 飛天火箭第537章 天堂很近,南番很遠第852章 坐穩農奴的時代第778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五)第110章 讀書人 ,第323章 螳螂,黃雀 二第54章 家伎、孌童、諜影第195章 公主,俘虜第59章 誰是漢奸?,第397章 中國人忽必烈 奉上第606章 天道教的蒙古和糊塗的金帳汗第393章 天與地 補上昨天的第876章 亡元三策第46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440章 蠻荒之王 四第464章 三國殺 四 掘墓人第577章 十萬火急第742章 邊疆無人區第605章 海都汗第651章 殺一驅百第438章 蠻荒之王 二第119章 御街遊 ,第819章 北明十六國第827章 都不是好人第91章 天雷還能手投第839章 朱四九來了第366章 封建強兵 ,第374章 百分之二十第392章 日本,不能放過! 奉上第347章 炮斃第644章 滅宋是場社會革命第666章 圍城攻城第712章 苦命的征服者第41章 炮軍第65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39章 蒙綠在聯手第65章 就打一發第378章 宿命之敵(三)第191章 比吃苦,比堅韌第36章 地主老財第861章 總有百年太平第618章 天道的武士第850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234章 最壞的打算 月票榜又告急矣!第776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三)第539章 走出去更好第623章 劍和劍鞘
第789章 上了賊船第52章 隨營武校 、第455章 智取第512章 空頭不死第269章 火煉真金 上第773章 致命錯誤第459章 不甘心的李璮第273章 顧命大臣 拼了,上第15章 驚變又起第420章 誰如曾國藩第612章 賊有陳禮,我有海禁第81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847章 在香港第217章 朝氣暮氣第423章 江國藩和文倫布 、第445章 忽必烈去哪兒了?第762章 象牙兵來了第115章 陳成功?第380章 宿命之敵(五)第475章 現在是非元即明瞭第186章 軍閥難指揮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527章 舉旗第53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678章 老忽在幹啥呢?第215章 炮第113章 弱智和弱者共天下第8章 紅襖銀刀踏陣來第492章 登天梯 滿第218章 凱旋需要儀式第849章 和蒙古人的生意第875章 索倫全和朱重八第385章 唐宋元明 五 奉上第549章 一個尼姑引發的血案第582章 三千八百門銃第107章 年入百萬 ,第79章 站好了,挨炸了第117章 奸雄和公主第338章 堵上門兒打臉 五第21章 攻心和內應第59章 誰是漢奸?,第165章 殺汗(二)第835章 帝國的界限第220章 要黃了?第616章 宋國女王?第141章 密謀 ,第446章 忽必烈在這兒呢 ,第277章 忽必烈的決斷第60章 漢奸來了 ,第587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 三 滿100票第453章 燕京,陷阱第453章 燕京,陷阱第40章 鐵證如山 、第371章 飛天火箭第537章 天堂很近,南番很遠第852章 坐穩農奴的時代第778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五)第110章 讀書人 ,第323章 螳螂,黃雀 二第54章 家伎、孌童、諜影第195章 公主,俘虜第59章 誰是漢奸?,第397章 中國人忽必烈 奉上第606章 天道教的蒙古和糊塗的金帳汗第393章 天與地 補上昨天的第876章 亡元三策第46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440章 蠻荒之王 四第464章 三國殺 四 掘墓人第577章 十萬火急第742章 邊疆無人區第605章 海都汗第651章 殺一驅百第438章 蠻荒之王 二第119章 御街遊 ,第819章 北明十六國第827章 都不是好人第91章 天雷還能手投第839章 朱四九來了第366章 封建強兵 ,第374章 百分之二十第392章 日本,不能放過! 奉上第347章 炮斃第644章 滅宋是場社會革命第666章 圍城攻城第712章 苦命的征服者第41章 炮軍第65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39章 蒙綠在聯手第65章 就打一發第378章 宿命之敵(三)第191章 比吃苦,比堅韌第36章 地主老財第861章 總有百年太平第618章 天道的武士第850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234章 最壞的打算 月票榜又告急矣!第776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三)第539章 走出去更好第623章 劍和劍鞘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阳市| 涿鹿县| 开江县| 红原县| 阿瓦提县| 卓资县| 孝义市| 河津市| 秀山| 湟源县| 资兴市| 嘉荫县| 斗六市| 弥勒县| 南丹县| 陈巴尔虎旗| 平陆县| 九江市| 右玉县| 长治县| 宁安市| 中宁县| 桓仁| 淮北市| 庆云县| 龙南县| 乃东县| 竹北市| 亚东县| 乌拉特后旗| 额敏县| 建昌县| 枣阳市| 临潭县| 溧水县| 延津县| 凌云县| 乐业县| 靖远县| 栖霞市|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