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赴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左手扭了過來,歪歪斜斜的完成了這式反撩劍……
若是姬衛(wèi)見到風赴懷現(xiàn)在的樣子,一定會驚訝的叫出來:“你丫耍誰呢?”但事實確實是風赴懷已經(jīng)用盡了全力在舞這早已大成的基礎劍式。
之前風赴懷自行練習基礎劍式的時候都是右手出劍,左手劍指。如今換成左手出劍,右手劍指後不光左手,連以前靈活的右手都覺得極不自在。就像一個人習慣了右手拿筷子,左手端碗?,F(xiàn)在讓他右手端碗,左手拿筷子,那他左手拿不好筷子自不必說,靈活的右手做端碗這種粗活居然會覺得尤其彆扭。
這就是風赴懷目前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不過他右手的粗活換成了劍指。
千萬不要以爲劍法就只是劍了,另一隻手的劍指亦可謂重要非常,甚至可以說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劍本身。
首先,劍指前伸可以擾亂對手的視線,近身時還可以直接進攻,如刺喉,戳眼,點穴等。其次,劍指可以推,擋,還可以趁機抓握、搶奪對方兵器。第三,劍指還能增強刺劍、劈劍的力量,協(xié)助身體平衡。如果說劍乃翻舞騰飛的銀龍,那麼劍指便是伺機而動的毒蛇,說不定就能一招致命。
換成左手舞劍後,風赴懷右手劍指甚至比左手舞劍的誤差還要大……
呂鈄面無表情的在一旁自我安慰道:“看來他悟性的確不差……”
他看得明白風赴懷每一式都記得軌跡與發(fā)力,但是偏偏卻舞不出,這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實在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小半個時辰之後,風赴懷終於將這十幾式基礎劍式全部舞完,他滿頭大汗,有些尷尬的望著呂鈄。殊不知這位大師兄此時看得也是滿頭大汗:“天賦不好的恆山派有,悟性差的恆山派也不少,只是這身體不協(xié)調(diào)的,該當如何教?”
風赴懷休息了一小會兒,發(fā)現(xiàn)呂鈄仍然在一旁直愣愣的看著他,他小心的叫了句:“大師兄?”
呂鈄這才反應過來,面無表情的說道:“你繼續(xù)熟悉這些基礎劍式,我一個時辰之後回來。”說罷高深莫測的走了,甚至連基礎劍式的要點都忘了說,若是風赴懷沒有熟知基礎劍式,豈不是越練越錯……
呂鈄走了,風赴懷只得一個人繼續(xù)在竹林中練習左
手劍,他生性執(zhí)著,原本他用左手舞劍只是突發(fā)奇想,不過這次發(fā)現(xiàn)用左手使劍原來這般困難之後,他還真開始有想法把左手劍練好了。
只是他如今並不知曉,正是他的這個突發(fā)奇想省了他今後很多功夫。人體內(nèi)的奇經(jīng)八脈乃是武學的至難點,只有打通了所有這八脈才當?shù)蒙鲜侨珶o破綻這四個字。
奇經(jīng)八脈中任督二脈乃是人體前後兩條中軸線,前面是任脈,背後爲督脈。由中軸線至兩邊肩外側(cè)依次是衝脈、陰維脈、陰蹺脈、陽蹺脈和陽維脈,帶脈繞腰間一週。
若風赴懷此時不練左手劍,到時他想要打通陽維脈和陽蹺脈將會十分困難,因爲左邊手臂用得少的話,這兩條脈處於左側(cè)的部分便更會堵塞難通,完成不了一整個周天。這也是爲何當日周武雄和伯熙發(fā)現(xiàn)曹敬陽維脈和陽蹺脈全部打通後會如此忌憚。這可是奇經(jīng)八脈中修煉難度僅次於任督二脈的??!
呂鈄一個時辰之後回來了,有弟子見他急匆匆的到後山找彭洪師叔……
他回來時看見風赴懷仍在用心的練劍,心底微微點頭,想起方纔師叔與自己說的話:“風赴懷天賦、悟性、心性都當?shù)闷稹^佳’二字。身體協(xié)調(diào)不好不要緊,一個字,練!”
他直到現(xiàn)在還記得師叔一個時辰之前說到“身體協(xié)調(diào)不好”時微微抽搐的嘴角,不由得忍俊不禁,但臉上絲毫沒有表現(xiàn)出來。恆山派大師兄只要是在教授弟子之時永遠都很嚴肅。
想到這裡,他叫停風赴懷,將基礎劍式詳細講解了一遍,甚至比姬衛(wèi)當初講的還詳細。姬衛(wèi)畢竟生性跳脫,不適宜教授武功,而呂鈄不同,他嚴肅而有耐性,若他收徒一定會是個好師傅。
此後兩個月,呂鈄日日帶風赴懷來竹林練劍,一來清淨,二來離住的地方又不遠。剛開始的十日,風赴懷的基礎劍式舞的都是慘不忍睹,豪無進步,呂鈄都開始懷疑他師叔了,“這就是天賦悟性‘絕佳’?”
但是等到風赴懷漸漸開始熟悉並習慣用左手舞劍之後,這進步就是飛快了。雖然與當初右手學基礎劍式時的速度沒法比,但是比起一般人來這進步卻足以用迅猛來形容,簡直是一天一個樣,看得呂鈄暗暗咋舌,“師叔就是師叔,看人這般準……”
當初風赴懷掌握基礎劍式
花了三日,練至完美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如今他用左手掌握基礎劍式花了十五日,時間整整多了五倍!兩個月後呂鈄看向風赴懷的眼神徹底不一樣了,因爲在他看來風赴懷的基礎劍式已經(jīng)完美了。“兩個月啊……當初我可是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但是兩個月也已是當初右手練劍時的兩倍了。
最重要的是,在風赴懷自己看來,他的左手劍基礎劍式並未完美,他用左手與用右手舞起這十幾招基礎劍式仍有極細小的差別!這個差別無論他怎樣努力都收效甚微,而且用左手舞劍時心中劍意不夠圓融。沒錯,就是劍意。
他用右手舞劍之時心中有一種暢快淋漓之感,而用左手舞時彷彿只是徒具其表,好像只不過把劍術動作完成一樣。無奈,風赴懷只得繼續(xù)練。
這兩個月內(nèi),風赴懷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練劍,偶爾會去後山彭洪師叔那看一看李銳武功練成怎樣了。令呂鈄奇怪的是,一向嚴厲的師叔對這風赴懷好像格外照顧,並不阻止風赴懷過去看他教李銳練功。
而風赴懷則發(fā)現(xiàn)李銳很刻苦,比他更刻苦!每次他過去李銳不是在練氣就是在練劍,沒有一刻休息的。他還發(fā)現(xiàn)自從李銳練劍之後,他的眼神更加銳利了,配上他棱角分明的臉,整個人彷彿有一種氣勢,這種氣勢風赴懷只能找到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劍”!
風赴懷略感到驚訝,他這還只是在練基礎劍式而已啊……只能說李銳似乎天生便是爲劍而生。他還有一種錯覺,每次過去都感覺彭洪師叔看著李銳練劍似是在笑,揉揉眼再看又好像不是……
其實風赴懷並未看錯,彭洪確實在笑,不光看李銳練劍時,他睡覺時也在笑。因爲李銳對劍的天賦實可說是萬中無一,彭洪時常這樣想:“如果他像風赴懷這麼大時就開始學劍的話,如今必定早已名滿江湖了,甚至劍術或許已超過自己也未可知?”
由於李銳的父親是鑄劍大師的關係,他自小與各種劍抱在一起,就像風赴懷自小抱著玄武玉一樣,因此劍對他彷彿天生就有一種親近之感,並且越是好劍似乎就對他越親近。
風赴懷看見李銳如此刻苦,也暗自努力修煉左手劍。不過直到第三個月,他仍未將左手基礎劍式練至完美之時,他真正的師傅,恆山掌門曹敬回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