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六章 國葬

安平君的突然暴走,讓衛子嶺在內心深處不期然對安平君產生了那麼一絲,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不好的感覺。

片刻的沉默過後,衛子嶺突然向武青綾問道:“平叔叔真得不懂修煉嗎?”

“當然不懂了!”武青綾對於衛子嶺問出的這個“白癡”般的問題很是覺得無趣,“爹爹是文臣,在大衛國可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難道這也有假不成?”

面對武青綾的回答衛子嶺不置可否,但卻在心裡嘀咕起來:“平叔叔不懂修煉是事實,確實不可能有假,可是他爲何對修煉一事如此在行?試問,一個不懂修煉的文臣,不僅能夠將《火雲劍》這套劍法改爲掌法,還能對自己體內的陰寒兩股邪氣想出壓制之法?這個道理無論到哪裡講,都講不通呀!可是,事實就擺在眼前,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武青綾見衛子嶺傻傻地愣在那裡發呆,不禁噘著小嘴嘟囔道:“子嶺哥哥!你幹什麼呢?怎麼傻了?”

“啊,沒什麼。”衛子嶺的思緒被武青綾一打斷,便連忙掩飾起自己心中的疑問來,“對了,綾妹,既然平叔叔不懂武技,那羊皮紙上所記載的《雲水訣》中的《火雲劍》和《碧水劍》,又是從哪裡來的呢?”與武青綾相處了近大半年,衛子嶺還是第一次問武青綾這個問題。

武青綾一聽衛子嶺問到了《雲水訣》中兩部劍法的來歷,不禁也有些撓頭了,因爲她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只聽武青綾有些爲難地說道:“這個,這個我就不知道了,要不,要不你去問爹爹?”

一聽說得去問安平君,剛剛安平君暴走之時生氣的樣子又突然浮現在了衛子嶺腦海中,衛子嶺立刻渾身一激靈:“那還是算了吧!”

武青綾哪裡肯放過這個逗弄衛子嶺的機會,立刻出語逗弄道:“怕不是你這個新女婿,怕見兵不岳丈大人吧!哈哈哈……”

衛子嶺向來是說不過武青綾了,只得連連告饒:“好妹子,你就別拿哥哥尋開心了!”

但武青綾哪裡肯依,接下屋中便傳出了兩人打鬧的嬉笑之聲,連守在屋外的僕人聽到了,都握著嘴偷笑跑開了……

半月之後,衛國爲蒙冤而死的上將軍衛冉舉行了國葬。國葬是衛國專門爲對國家立下大功或有較大貢獻的朝臣死後所舉行的葬禮。在衛國來講那當然就是最高規格的葬禮了,功臣家屬無不以獲賜國葬而倍感榮耀。

然在衛子嶺卻一絲一毫的榮耀感都沒有,因爲在其心裡什麼也比不上父親的生命生要。他甚至很多時候都更覺得,父親不應該爲這樣的國家而盡忠盡責,衛王那醜惡齷齪的行爲實在不值得父親去那樣做。

整個國葬的程序異常繁多,從靈車的製作,戰馬的馴化,送行軍士的遴選,以及各種孝服、靈幡和所用的紙錢等等,都需要有專人負責,同時也都必須提前準備。光是準備這些東西就將近花了整整十天的時間。

好在是衛冉的屍體,在安平君的特意安排下,一直安存在冰窖之中,倒還不至於腐化潰爛。一切都進行的特別順利,但衛子嶺欲開館見父親最後面的要求,卻遭到了安平君的極力反對。無奈之下,衛子嶺也只能含淚與盛放著父親的棺槨作最後道別了。

九月初九這天,隨著國葬司儀的一聲高喊,近萬人組成的送行隊伍便在戰鼓的隆隆聲中出發了,遠遠觀之,恰似一條白龍徐徐遊動。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一個千人長矛方隊,士兵們人手一把一丈有餘的青銅長矛,森森然的殺氣讓一切擋路者立刻閃開,以避其鋒芒。千人方隊後面是由八匹無半點雜毛的雪白色陰山戰馬所駕拉的超大豪華靈車,靈車上放著足有兩丈長、五尺寬、七尺高的紅木棺槨,衛子嶺雙手捧著其父衛冉的畫像,站在棺槨的正前方,其母木夢茹和安平君府大小姐武青綾分別站在兩旁。

本來按衛子嶺的意思是不想讓武青綾來爲父親送行,然武青綾不僅堅持要來,而且竟還是以兒媳的身份來戴孝的。衛子嶺見武青綾待自己如此深情厚意,不禁淚之盈盈,一句話沒說便捧起父親遺像上了靈車,然他卻在心裡暗暗發誓,這輩子定要對綾妹好,絕不能辜負綾妹的一片真情。

在靈車的後面則是由太子建親領的文武百官,百官無論官職大小,人人縞素。百官之後則是大衛國最爲精銳的騎士護衛隊,護衛隊成員大多數都是在最後這次與狄族大軍作戰時,斬敵人首級五人以上者,可以說人人都是戰功赫赫。整齊的騎士護衛隊,旌旗烈烈、馬蹄踏踏,其威儀、其陣勢無不彰顯著衛國軍隊的最高水準,自古以來,凡被衛王賜爲國葬,有如此護衛隊護衛送行,這還是第一遭。

晨時初刻,送行隊伍已離開王城,準備前往由安平君親選,衛王下詔賜給衛家的墓地。然則送行隊伍剛出王城南門,便被自發前來送行的濮陽百姓攔住了去路。

浩浩蕩蕩的近幾萬人的濮陽百姓可謂全部出動,黑壓壓跪倒在送行隊伍前面,擋住了隊伍的去路。所有送行之人都被濮陽百姓們的舉動感動了,在此之前任誰也沒想到,已故上將軍衛冉在濮陽百姓們的心中竟有如此的地位。一時間衆人無不感動流淚、唏噓不已。

安平君從百官隊伍中快步走到送行隊伍的最前面,登上旁邊的一個小山包,高聲對濮陽百姓喊道:“父老鄉親們,你們對上將軍的一片心意,老夫代王上、代衛家、代百官,謝謝你們了,不過還請大家行個禮後就把道路讓開,咱們不能誤了上將軍下葬的時辰呀!”

安平君的喊聲夾帶著浩然正氣,悠悠地傳遍了整個城南平原,百姓們人人聽得透徹、明白。然片刻過後,卻沒有一個人起身,仍是黑壓壓一片地跪著。

“父老鄉親們,你們爲何長跪不起呀?有什麼事跟老夫講,老夫一定代爲轉告王上!”安平君浩然正氣之聲又喊了起來。

此時,一位看至耄耋的老者,拄著龍頭柺杖,顫巍巍站起,對著安平君說道:“老朽代庶民一問,衛王爲何不許百姓爲上將軍送葬?”

原來,在司禮大臣向衛王上奏國葬的各項事宜之時,衛王連看都沒看就一切照準了。待司禮大臣方欲邁步離開大殿內書房時,衛王又突兀問了一句:“先王國葬時,送行百姓幾多?”

司禮大臣略一回憶說道:“近千人之數!”其實司禮大臣清楚,就是這一千人還是官府強行徵發的,如若不然,恐怕先王國葬連一個自發送行的百姓都不會有。原因無他,先王待民過於薄恩苛刻,民又怎會愛戴之。

今衛王所提百姓送行之事,所擔心者唯恐衛冉之國葬,送行百姓之數超過先王,那王族的面子還往哪裡擱!

衛王沉吟片刻命令道:“衛冉之國葬不允百姓送葬,違者以聚衆作亂罪處之。”說完衛王便迷起朦朧睡眼昏昏睡去。其實,衛王之所以作如此想,是因其非常清楚衛冉在濮陽國人心中的地位和影響,一位忠孝、重義、愛民的上將軍,帶領衛國軍隊十幾年來爲大衛打下了多少疆土,立下了多少不世之功。這樣一位將軍又怎能不受國人民衆之擁護、之愛戴。

而衛王這道王令卻並沒有引起什麼軒然大波,衛子嶺和安平君誰都未曾多想,因這道王令恰與兩人之本意不謀而合,他們亦不想因衛冉國葬一事而攏民之正常生活。

可誰曾想到,濮陽百姓竟不惜冒“聚衆作亂”之罪來爲他們的上將軍送行,一瞬間安平君淚眼婆娑了,一時語塞竟不知如何作答了。

恰在此時,衛子嶺飛身掠至安平君身旁,對著數萬民衆深深一躬,大聲喊道:“老鄉們的心意,子嶺代父謝過了,還請大家都回去吧,父親如果泉下有知,也定然不希望大家這樣做的!”衛子嶺以真氣傳聲,雖與安平君的浩然正氣之聲大相徑庭,但效果卻差不多,整個城南平原上的黑壓壓百姓們都聽得清清楚楚。

然又是一刻鐘過後,所有百姓還是長跪不起,衛子嶺和安平君都愣證無措了。他們總不能因此事而特意回去要衛王一道王令吧!何況即使是可以這樣做,憑衛子嶺的性格也不屑於去求那個昏聵的衛王。

衛冉之國葬的送行隊伍就這樣與數萬濮陽民衆僵持起來,堪堪半個時辰過去,任誰也沒有辦法勸說濮陽民衆起身讓行。大衛國的喪葬民俗,是非常講究的,非但要按指定時辰下葬,在送葬的過程中還不許中途停留,甚至連在下死的時候都必須是一氣呵成,否則會被認爲是死者命太硬,那可是要剋死者之後代的。

雖說如衛子嶺這般修爲的劍士,根本就不會把這種民俗之事當真,但也不能與自發送葬的民衆一直僵持下去呀!

第五十七章 再次魔化第二百零六章 滋養氣脈第二百七十章 王者之威第四十九章 一招退敵第七十一章 匆匆月餘第一百零七章 再授《寒冰咒》第二十五章 掛帥第二百三十七章 兩次動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姐弟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破危局第七十四章 資質待定第二百四十二章 處境第八十九章 交手中突破第一章 紫陽山聞惡訊第四十一章 母子相見第一百零六章 真慕容白第一百五十八章 探視父親第二百六十二章 硬闖第一百五十四章 淵源第二百五十五章 死守第二百四十章 脫身第三百章 幽魂殿殿主第二百八十二章 首次交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與衆爲敵第七十章 講解測試步驟第四十四章 身遭遺禍第一百四十章 古老的威懾力第七十八章 變故第二百三十三章 到天劍盟第一百九十七章 漁人部族第五十六章 國葬第二百三十九章 果有所圖第三百零九章 震懾羣雄第三十二章 木英的恐懼第二百零五章 再次進級?第五十一章 一路逃亡第一百三十五章 吃白蘭花第六十九章 紫陽真經第十三章 公子蕩第八十八章 宗門大會第一百一十章 不是氣靈第二百三十五章 化元陣第三十七章 劍脈級高手對決 一第三百零四章 被追殺第二百零一章 反水內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回雍城第三十章 真相第八十五章 百里雲的懷疑第二百四十二章 處境第四十五章 火燒殘雲第一百四十一章 偶遇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遇巨猿第三十一章 異象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氏三兄弟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心第八十章 百里雲第一百四十八章 祭拜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氏三兄弟第二百四十三章 棕衣劍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啓動“化元陣”?第三百零七章 再去結界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雲的真實身份第二百六十章 古玉“天月劍”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界來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與巨猿交戰第六十五章 紫衣劍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雷電六訣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衛國的大事第九章 是敵是友?第九十六章 殺人第十四章 初回濮陽第二百三十九章 果有所圖第三百一十四章 劍氣縱橫第四十六章 周老施救第一百一十章 不是氣靈第一百四十章 古老的威懾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詳情第十八章 古劍認主?第十章 雲繞火起第一百六十章 破危局第六十九章 紫陽真經第二百二十章 再訪瀛洲島第二百二十六章 同出一源 互不傷害第一百四十九章 盟軍訓練要訣第二百五十六章 歸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猿父回憶第十八章 古劍認主?第一百三十章 傳衣鉢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指獸王內丹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衛國的大事第八十八章 宗門大會第四章 冰洞中的遭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得已交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實力比拼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雲的真實身份第二百九十章 《化元陣》啓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全力以赴第六十八章 氣靈第七十四章 資質待定
第五十七章 再次魔化第二百零六章 滋養氣脈第二百七十章 王者之威第四十九章 一招退敵第七十一章 匆匆月餘第一百零七章 再授《寒冰咒》第二十五章 掛帥第二百三十七章 兩次動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姐弟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破危局第七十四章 資質待定第二百四十二章 處境第八十九章 交手中突破第一章 紫陽山聞惡訊第四十一章 母子相見第一百零六章 真慕容白第一百五十八章 探視父親第二百六十二章 硬闖第一百五十四章 淵源第二百五十五章 死守第二百四十章 脫身第三百章 幽魂殿殿主第二百八十二章 首次交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與衆爲敵第七十章 講解測試步驟第四十四章 身遭遺禍第一百四十章 古老的威懾力第七十八章 變故第二百三十三章 到天劍盟第一百九十七章 漁人部族第五十六章 國葬第二百三十九章 果有所圖第三百零九章 震懾羣雄第三十二章 木英的恐懼第二百零五章 再次進級?第五十一章 一路逃亡第一百三十五章 吃白蘭花第六十九章 紫陽真經第十三章 公子蕩第八十八章 宗門大會第一百一十章 不是氣靈第二百三十五章 化元陣第三十七章 劍脈級高手對決 一第三百零四章 被追殺第二百零一章 反水內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回雍城第三十章 真相第八十五章 百里雲的懷疑第二百四十二章 處境第四十五章 火燒殘雲第一百四十一章 偶遇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遇巨猿第三十一章 異象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氏三兄弟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心第八十章 百里雲第一百四十八章 祭拜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氏三兄弟第二百四十三章 棕衣劍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啓動“化元陣”?第三百零七章 再去結界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雲的真實身份第二百六十章 古玉“天月劍”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界來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與巨猿交戰第六十五章 紫衣劍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雷電六訣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衛國的大事第九章 是敵是友?第九十六章 殺人第十四章 初回濮陽第二百三十九章 果有所圖第三百一十四章 劍氣縱橫第四十六章 周老施救第一百一十章 不是氣靈第一百四十章 古老的威懾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詳情第十八章 古劍認主?第十章 雲繞火起第一百六十章 破危局第六十九章 紫陽真經第二百二十章 再訪瀛洲島第二百二十六章 同出一源 互不傷害第一百四十九章 盟軍訓練要訣第二百五十六章 歸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猿父回憶第十八章 古劍認主?第一百三十章 傳衣鉢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指獸王內丹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衛國的大事第八十八章 宗門大會第四章 冰洞中的遭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得已交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實力比拼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雲的真實身份第二百九十章 《化元陣》啓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全力以赴第六十八章 氣靈第七十四章 資質待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江区| 上栗县| 台东县| 琼结县| 固安县| 乌拉特中旗| 河南省| 射洪县| 桃源县| 邳州市| 财经| 普洱| 信阳市| 运城市| 博客| 双辽市| 云南省| 徐闻县| 巴彦县| 中卫市| 东阿县| 临泉县| 仪陇县| 城步| 定陶县| 施秉县| 新和县| 盘山县| 民权县| 独山县| 垫江县| 忻州市| 潜山县| 鸡东县| 始兴县| 册亨县| 台安县| 永新县| 逊克县| 姜堰市|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