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三章 主帥人選

安靜沉悶的氣氛壓抑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衆臣都在心中盼望著,快點有人站出來打破這種讓人難受的沉悶氣氛吧!

就在大家的期盼中,終於有人說話了。只見安平君對著衛王一拱手,朗聲說道:“臣薦一人!”衆人的目光一下子被安平君的話吸引過去,齊刷刷地都朝著安平君看去。去歲衛冉獲罪之時,安平君因替其求情,已然令衛王十分不滿了,而今安平君再舉薦新軍主帥,衛王還會相信他嗎?這是衆人關注安平君的主要原因。

“說!”衛王面無表情,朝安平君示意一下說道。

“我府中新招錄之門客,衛王新加封之客卿----寧忠!”

其話音一落,立刻引起了衆臣地轟然議論,沉靜的大殿頓時嗡嗡聲一片。緊接著便有一名武將拱手問道:“安平君所薦之人可是最近在濮陽名聲鵲起的那位‘寶劍認主’之人?”

“正是!”安平君正色答道。

“聽說此人的修爲並不算太高,而且只是一個十八九歲還未加冠的少年,安平君不是在說笑吧!”又有一人開口問道。此人的問聲剛落,大殿中衆臣竟轟然大笑起來。

“啪啪啪!”王座前的玉案又被衛王拍得震天響,待衆人安靜下來,衛王纔有些不耐煩地對安平君說道:“看看,我說什麼來著,你當日舉薦這個寧忠之時,我就不同意,如今你來與衆愛卿解釋吧!”說完,衛王竟故意瞇起眼睛,當起了局外人。

於是安平君向羣臣問道:“列位臣工,‘寶劍認主’一事可是事實?”

羣臣默然不語,只是微微點頭表示沒錯。

安平君繼續說道:“凡是修煉之劍士都知道,這‘寶劍認主’之事是百年難道一遇,就算列位臣工不是修煉的劍士,相信也或多或少地聽說過修煉之事,對‘寶劍認主’一事應當也不陌生。列位臣工,是也不是?”

羣臣仍是默然點頭。

“好!”安平君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如此百年難得一見之事,出現在了當朝,豈非天意使然?”

在當時的大衛國,雖然劍士修煉當道,但大數人還是對天命之事深信不疑的。因此,安平君的話音剛落,便立刻有人說道:“安平君此話不假,可是這跟寧忠又有什麼關係?”

“有什麼關係?”安平君故意擡高了聲調,而後微微一笑朗聲對衆人道:“當然有關係,蕓蕓衆生、天意昭昭,‘寶劍認主’一事,爲何會選上這位寧公子,而不是你、也不是我,更不是別得任何一人?”

衆臣仍是默然,但目光卻都仔細地盯著安平君,等待著他的下文。

在衆臣的期待中,安平君說出了連衛子嶺都不相信的一番話:“我近日來,夜觀天象,發現東方紫微星旁不知何是出現了一顆隱隱放光的小星,而那顆小星所正對的方位,恰是寧忠所居之所。”

然則,就是這番沒有什麼根據的話,卻讓羣臣都啞口無言了。因爲當時的大衛國對天象一事的理解還處在一個剛剛朦朧起步的階段,心中既對天象一事有了萌芽的認識,又懵懂不知、捉摸不清。怕是安平君也正是借衆臣的這一心理,才說出這個理由的吧。

可就在衆人都愕然之際,公子蕩卻接著開口了:“兒臣也以爲安平君所說有理,既然沒有更合適的主帥人選,不妨就以寧忠爲帥,此人真能夠逢兇化吉,也未可知呀!”

“兒臣也贊同安平君和兄長之意,兄長與我都曾親往安平君府拜訪過那個叫寧忠的門客,寧忠之長確在其氣運,兒臣相信其定能帶領我五萬新軍大破狄族,凱旋而歸!”太子建此次竟破天荒得與公子蕩站在了一起,衛王在聽完太子建的話後還真拿不準主義了。

“臣等也贊同兩位王子和安平君之意!”大殿之下呼啦啦倒下一片,雖然當中有很多大臣都是***和公子蕩一黨之人,但更多的是真正相信了“祥瑞”、“氣運”之說。

衛王這下真得懵懂了,以往都是他這個王上在執行新國策之時纔會以“祥瑞”、“氣運”之說來迷惑國人,其中真假衛王本人最清楚了,然這次卻被自己的臣子們反將了一軍。

“退朝,再議!”衛王撂下一句話便踽踽地離開了王座回後宮了。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在愣怔之際三兩一夥地也離開了大殿。

而作爲當事人的衛子嶺,在整個過程中一言不發。當然,他也沒有發言的機會,只能靜靜的聽著。不過,通過朝會上的所見所聞,衛子嶺倒是越發覺得自己的平叔叔並不像姐姐口中所說那般,“看來姐姐與平叔叔之間定然是產生了什麼誤會,待將他們之間的誤會弄清之後,自己一定要當面向平叔叔致謝,他對我衛家的恩情這輩子也報答不完。”衛子嶺一邊在心中如是想道,一邊隨衆臣退出了大殿。

一連過了三日,對於新軍主帥一事,也未傳出任何消息。三日之後,衛王傳下第三道王書:令安平君府門客寧忠,於正月十六準時參加殿試,王欲親自考校寧忠之才能。

王書下達之日,整個濮陽城都沸騰起來了,國人們所熟知的寧忠竟然要被衛王拜爲上將軍了,理由當然是寧忠能爲衛國帶來“祥瑞氣運”一說,一時間國人奔走相告,彈冠相慶。

其實真正的知情人安平君纔不信什麼“祥瑞氣運”一說,他之所以在如此危機時刻推薦“寧忠”來做五萬新軍的主帥,是因爲安平君早已在心裡認爲,“寧忠”就是自己那生死兄弟衛冉的兒子---衛子嶺,至於衛子嶺爲何身在府中卻不與自己相認,他雖還未想明白,但卻認爲衛子嶺這樣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既然衛子嶺不表明身份,他也只能裝作不知。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平君相信,衛子嶺在紫陽山修習的十三年中,定會秉承其父“日每讀兵書一卷”的教誨,雖然其還不具備實戰經驗,然龍生龍、鳳生鳳,衛冉的兒子不可能只會紙上談兵。而事實正是如此,衛子嶺天生就是一個將帥之才,只不過因其一直是絕脈之身,又長久地遠離軍旅,他身上的將帥之能未被發現而已。

如今衛子嶺得知安平君舉薦自己爲新軍主帥後,頓時精神百倍般認真籌劃起對關外狄族用兵之事來,對三日後的殿試肯本不在乎。因爲這是他爲父親昭雪的唯一機會,他相信自己定能帶領新軍大破關外狄族,到時就可逼迫狄族首領道出父親十萬邊軍遇害的真相,到那時再以上將軍衛冉之子的身份向衛王討說法。

三日後,王城大殿內文武兩班大臣早已分列站好,然今日兩列大臣所佔位置卻是往大殿兩側靠了許多,正對王座的中間位置竟空了起來。很快衛王便慢步登上王座,對著安平君微微示意,安平君那中氣十足的聲音便在大殿中蕩起:“殿試開始,宣客卿寧忠上殿!”

只見衛子嶺身穿藍色短裝,腰佩赤紅色古劍,頭上三寸有餘的玉冠在幽深的大殿中倍顯光亮,腳踏一雙步雲履,身形前行之際沒有一絲聲音,眨眼間便從大殿門口來到了玉階之下。其微微欠身略一拱手,朗朗道:“客卿寧忠,見過衛王!”

衛王有些模糊的目光中突然閃現出了已故上將軍衛冉的模樣,驚嚇之中險些摔倒在王案上,待其凝神細看之際,卻又發現眼前之人只是與衛冉有幾分想像而已,這才定了定神開口道:“起來吧!”隨之向安平示意,讓其開始今日之殿試。

安平君繼而對著衛子嶺和衆臣說道:“今日殿試共三道題目,其一,由中軍司馬考校寧忠軍旅常識;其二,由前將軍考校寧忠劍士修爲;其三、由寧忠詳述用兵之法,當庭共議。”

隨著安平君話聲一落,中軍司馬便跨步向前,開始了對衛子嶺的相關考校。

時間很快過去,對於中軍司馬問答,衛子嶺可謂是不假思索、張口就來,不僅能夠準確無誤地答出軍中常識,往往還能更進一步的指出軍中現存的問題及整改意見,每每說到此處都引來衆臣的一片喝彩聲。

接下來便是對衛子嶺的劍士修爲進行考校了,也許在別得國家領軍主帥可以沒有修爲,不懂武技。然在尚武的衛國不行,原由則是第一高手衛冉任上將軍期間衛國軍隊所向披靡,國人在不期然之際自然就形成了對上將軍一職的新態度和新看法,那就是上將軍必須是修爲能在衛國站得住腳的高級劍士,否則便當不得衛國的領軍主帥。

負責考校衛子嶺劍士修爲的是軍中目前修爲最高的前軍主將,現已是氣脈後期的修爲,近幾日正在嘗試突破到劍脈級,如若不是衛王決定用兵,再假以時日其肯定能順利突破至劍脈級,成爲衛國軍中自衛冉之後的第二個劍脈級高手。

只見前軍主將一身銀光閃閃的鎧甲在行走間沙沙作響,手握一把近五寸寬的短身闊劍,真氣運行間,劍身已經能夠發出微弱的嗡鳴之聲,這就是將要在劍身中鍛造出劍脈的徵兆。前軍主將略一拱手,硬梆梆地從嘴中倒出三個字:“動手吧!”

衛子嶺自幼受父親的影響,就喜歡與軍隊中的豪俠之士交往,當其見到前軍主將這偉岸英挺的氣質之時,心中早已對對面的將軍暗生敬服之心,所以他也恭敬地施了一個劍士禮:“請將軍接招!”話音未落整個人便如同一團火霧般朝著前軍主將瀰漫了過去。此招正是《火雲掌》第一式“雲繞火起”中的一招,自春節過後衛子嶺體內的氣魂竟突然變得無比聽話起來,主人只要向其傳達意圖,氣魂馬上遵照執行,毫不遲凝滯澀。而且在氣魂的積極配合下衛子嶺施展武技之時真是如魚得水,此時這一式“雲繞火起”便被衛子嶺發揮出了十二分的火候,那威力與之前施展之時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前軍主將未想到衛子嶺說動手便動手,而且一出招就如此凌厲,其抽劍、轉身、騰挪、縱躍、出劍幾個動作一氣呵成,在躲避衛子嶺這一掌的同時竟又向衛子嶺攻出了一劍。看得衆人無不叫好喝彩,僅僅這一個回合,便立刻顯現出劍士高手的與衆不同來。

只一瞬間衛子嶺便由主動進功變爲被動防守,而且要在身形還處在空中之時完美躲過這一劍看似已經不可能了。

就在對方那刁鑽的一劍已然貼到衛子嶺前胸之際,衛子嶺體內氣魂倏忽尖嘯一聲,當然這聲音只是衛子嶺本能的感應到得,外人並不可能聽得到,其立刻調集大量真氣一招火龍騰雲以極不可能的姿勢由衛子嶺施展開來,衛子嶺整個身體在空中突然來了一個大轉彎,如一條赤龍般垂直向高空升去。

第一個回合就這樣結束了,雖然交手時間短,但卻足以證明兩人都不是平庸之輩了。

第八十九章 交手中突破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與衆爲敵第二百零二章 六人歸降第七十三章 又見黑衣男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化元陣第三百零八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八十六章 道別第二百一十六章 動手第一百二十八章 詳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越級突破第二百三十六章 續命訣第三百章 幽魂殿殿主第五十六章 國葬第一百七十四章 回濮陽第二百四十四章 脫身第一百二十三章 飄渺宗第一百四十六章 慘勝第二百六十章 古玉“天月劍”第二百四十六章 緣分第七十七章 聚元殿第七十章 講解測試步驟第七十七章 聚元殿第一百七十四章 回濮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劍轟殺?第一百八十四章 授劍訣第七十八章 變故第十六章 安平府大小姐第一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次進級第一百零一章 責任第二百一十七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知不覺突破至劍聖級第五十六章 國葬第七十章 講解測試步驟第六十四章 密林之談第一百三十五章 吃白蘭花第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零五章 破綻第一章 紫陽山聞惡訊第九十一章 外門弟子風波第一百九十四章 終解疑團第一百四十一章 偶遇第二百一十七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五十六章 歸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雲的真實身份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邀巨猿第二百二十六章 同出一源 互不傷害第一百四十章 古老的威懾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正的“先天真火”第四十三章 木英現身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雷電六訣第二百二十四章 連斬四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化元陣第二百七十九章 化氣訣第一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二章 客棧巧遇第九十章 勢均力敵第四十三章 木英現身第五十三章 朝堂公審第一百二十章 再遇靈獸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生意外第二百四十六章 緣分第一百二十三章 飄渺宗第二百八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苦戰第二百章 一對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道別第一百一十八章 結盟第七十五章 試練場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界來者第二百四十八章 兩難第二百九十七章 牛刀小試第二章 客棧巧遇第一百五十八章 探視父親第八十一章 楊修敗走第五十五章 浩然正氣第二百九十八章 驚人的實力第三十六章 攤牌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正的“先天真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遇巨猿第四十四章 身遭遺禍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宗主回宗第二百九十五章 火山爆發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殺四方第四十一章 母子相見第二百零七章 終到瀛洲島第三百零八章 前因後果第七十一章 匆匆月餘第六十一章 線索斷第六十五章 紫衣劍士第一百七十章 強敵第二百八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五十三章 朝堂公審第一百九十七章 漁人部族第四十五章 火燒殘雲第一百八十五章 與巨猿交戰
第八十九章 交手中突破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與衆爲敵第二百零二章 六人歸降第七十三章 又見黑衣男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化元陣第三百零八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八十六章 道別第二百一十六章 動手第一百二十八章 詳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越級突破第二百三十六章 續命訣第三百章 幽魂殿殿主第五十六章 國葬第一百七十四章 回濮陽第二百四十四章 脫身第一百二十三章 飄渺宗第一百四十六章 慘勝第二百六十章 古玉“天月劍”第二百四十六章 緣分第七十七章 聚元殿第七十章 講解測試步驟第七十七章 聚元殿第一百七十四章 回濮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劍轟殺?第一百八十四章 授劍訣第七十八章 變故第十六章 安平府大小姐第一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次進級第一百零一章 責任第二百一十七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知不覺突破至劍聖級第五十六章 國葬第七十章 講解測試步驟第六十四章 密林之談第一百三十五章 吃白蘭花第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零五章 破綻第一章 紫陽山聞惡訊第九十一章 外門弟子風波第一百九十四章 終解疑團第一百四十一章 偶遇第二百一十七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五十六章 歸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雲的真實身份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邀巨猿第二百二十六章 同出一源 互不傷害第一百四十章 古老的威懾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正的“先天真火”第四十三章 木英現身第一百五十七章 練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雷電六訣第二百二十四章 連斬四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化元陣第二百七十九章 化氣訣第一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二章 客棧巧遇第九十章 勢均力敵第四十三章 木英現身第五十三章 朝堂公審第一百二十章 再遇靈獸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生意外第二百四十六章 緣分第一百二十三章 飄渺宗第二百八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苦戰第二百章 一對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道別第一百一十八章 結盟第七十五章 試練場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界來者第二百四十八章 兩難第二百九十七章 牛刀小試第二章 客棧巧遇第一百五十八章 探視父親第八十一章 楊修敗走第五十五章 浩然正氣第二百九十八章 驚人的實力第三十六章 攤牌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正的“先天真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遇巨猿第四十四章 身遭遺禍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宗主回宗第二百九十五章 火山爆發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殺四方第四十一章 母子相見第二百零七章 終到瀛洲島第三百零八章 前因後果第七十一章 匆匆月餘第六十一章 線索斷第六十五章 紫衣劍士第一百七十章 強敵第二百八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五十三章 朝堂公審第一百九十七章 漁人部族第四十五章 火燒殘雲第一百八十五章 與巨猿交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嘉善县| 万宁市| 新绛县| 鲁山县| 海丰县| 临泽县| 永登县| 巴马| 中宁县| 东方市| 西充县| 惠来县| 黄石市| 浏阳市| 涟水县| 宁河县| 油尖旺区| 本溪| 兴仁县| 资溪县| 龙岩市| 泾源县| 兴化市| 施秉县| 聂荣县| 宿州市| 乌兰县| 弋阳县| 永城市| 华池县| 上杭县| 雷波县| 金秀| 长子县| 化州市| 楚雄市| 葫芦岛市| 西安市| 怀来县|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