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逆轉

夏日午後,熱氣上浮,蟬聲都歇了,外頭還是吵鬧一片。

柳鎮姜家別院裡,栽著一排榆樹,繁密枝葉投下的綠蔭,恰好蓋在屋前廊下。

姜姒才重生回來一個上午,有些懨懨,眼簾低垂,懶懶靠坐這一片綠蔭下頭。

在聽見外頭聒噪時,她一擰眉,眼底便已結出幾分精緻的戾氣,不過遮在陰影裡,也看不清。

剛留頭的小丫頭端了水,從正屋裡出來。

姜姒聽見動靜,便平聲喚道:“八珍,帶牌子出去跟那些跟那官差們說,此處別院爲京城鴻臚寺少卿姜家所有,與他們寧南侯傅家乃是世交之族。這會兒我娘在屋裡養病,見不得誰吵鬧,請他們快些搜完走吧。”

八珍是這次唯一跟下來的小丫鬟,穿著青緞對襟小褂,捧著個簡陋木盆。

她剛走臺階前,便聽見姜姒吩咐,忙回頭去看。

姜姒坐在廊上,從八珍這裡只能看見她半片黛色影子,餘者都隱在紅色的廊柱後面,左手擱在膝上捏著條淺碧色絲帕,右手則擡起來按在額頭上,搭著眼,羊脂玉鐲子掛在腕子上,剔透水潤。

她一時還沒怎麼反應過來,四姑娘終於說話了?

沒見她動,姜姒撤了手,擡眼時清透眸光一轉,便道:“怎麼了?”

“沒、沒怎麼。”

八珍有些露怯,畢竟是才撥到姜姒身邊不多時的丫鬟,還不瞭解姜姒脾氣。

她這會兒才醒悟過來,放下手裡的木盆,便道:“奴婢這就去。”

說著,跑向了門口。

外面搜查的都是官差,吵吵嚷嚷了有半個時辰。

八珍定了定神,便將門拉開了一條縫兒,朝外頭望了兩眼。

上午柳鎮外折柳山響了道炸雷,驚了在山裡剿匪的官兵,原以爲是山崩,沒想到山裡竟然跑出去一個道士,一溜煙沒了影兒,官兵們這才知道是妖道做法,即刻便下令四處搜人去。

柳鎮靠折柳山最近,頭一個地方便是這兒。

開門時機正好,一隊搜查的官兵到了門前。

領頭的那個精壯男子按著樸刀,腰上掛著塊寧南侯府的銅製腰牌,剛發號施令下去,轉臉便見別院門開了,於是看向那一條門縫兒,卻是個瘦瘦小小的綠衣丫頭。

八珍有些害怕。

聞說往日四姑娘是個隱忍性子,也不知是不是受了夫人要被送莊子上這事兒刺激,性情有些變化。

她原不瞭解姜姒,也只能在心裡嘀咕。

一想起四姑娘方纔那波瀾不驚的語氣,八珍有樣學樣,將自家腰牌一亮,便對那領頭的男子道:“差爺,這裡是京城鴻臚寺少卿姜家的別院,夫人病了,我們家姑娘請諸位快些搜完了走,莫吵到夫人。”

那男子本不以爲意,看見腰牌便愣了一下,接著聽見“我們家姑娘”幾個字,差點嚇得趴下,忙急急問了一句:“可是姜源大人府上姜四姑娘?”

“正是。”

八珍進府時日不久,也不明白這男子怎麼驚慌起來,只懵懂道:“姑娘請你們搜完了趕緊走。”

那男子本是寧南侯府護衛出身的,早在聽見姜四姑娘的時候便知道自己犯錯了。

旁邊一名差役道:“周大哥,現在就這別院沒搜過了,咱們進——”

“進你個鬼!”

周姓男子嚇得不輕,一腳踹開他,竟然返身過來攔要關門的八珍,甚至帶了幾分討好道:“煩請這位姑娘告訴四姑娘,我等不知四姑娘在此,萬沒冒犯之心,還望四姑娘原諒則個。”

這一回,倒輪到八珍詫異,她小嘴微張,自家姑娘名頭這樣響亮?

不過見這五大三粗男子諂媚討好,卻是覺得彆扭,一點頭道:“我們家姑娘只說讓你們走,旁的我不知。”

說完這一句,八珍終於把門關上了。

外頭剛纔被踹了一腳的男子還納悶:“周大哥,你踹我幹啥?”

周姓男子啐他一口:“沒眼力見兒的東西,怪道你一輩子也就是個九流!這回來剿匪的是誰,你可記得?”

“記得啊,咱們侯爺跟世子,謝公子他們啊。”

“知道侯府跟姜家的關係嗎?知道咱們世子爺心尖尖上是誰嗎?”

“哎喲!我明白了!”

“說你沒眼力見兒你還鬧騰,個傻貨!走了,趕緊撤趕緊撤,這地兒不查了,咱回了世子爺去。”

來的時候吵鬧,走時候卻靜悄悄的,院內伸長了耳朵聽的八珍驚得瞪大了眼。

她算是想起來了,都說四姑娘跟寧南侯世子傅臣公子是青梅竹馬,如今世子年有十六,正是俊雅溫文,京中不知多少名媛趨之若鶩。京中才俊這年紀多已婚娶,只傅臣的世子妃之位好空著。明眼人看了都知道,這位子是給與他一塊兒長大的姜家四姑娘留的。

這一回,世子爺也跟著出來歷練剿匪,就在柳鎮附近。

而侯府的人,早把姜四姑娘看成準世子妃,現如今一亮腰牌身份,那些人自然連忙撤走。

想著,八珍只覺得四姑娘厲害,忙跳上來甜甜道:“姑娘,您太厲害,他們都走了。”

厲害?

姜姒略一彎脣,直覺周遭安靜,頭腦也清醒不少,淡道:“狐假虎威罷了。”

況且,狐貍未必不入虎腹。

看八珍一頭霧水,她也懶得解釋。

“我娘可醒了?”

“方纔醒了,還是腹中不適,升福兒出去請郎中,現不曾回。”

八珍說完,忽然想起自己放下的木盆,趕緊跑去端了起來。

不過這時候已經遲了,屋裡伺候夫人周氏的郭嬤嬤已經喊出來:“八珍!人呢!個小賤蹄子,做什麼下賤勾當去了?倒個水也要去那麼久嗎?”

八珍最怕郭嬤嬤,慌亂得很:“奴、奴婢這就去,這就去。”

今年八珍也不過才九歲,什麼下賤勾當,也虧得郭嬤嬤說得出這樣的話來!

姜姒聽了屋裡郭嬤嬤的話,便是暗地裡一聲冷笑。

瞥一眼院門口,升福兒還沒請來郎中。

上輩子是她不察,今生且讓她來看看,郭嬤嬤到底是怎樣個忠心爲主的奴才!

她暫沒言語,只挪步往屋裡去。

姜家乃是大族,三房老爺姜源如今任鴻臚寺少卿,挑著家裡大梁。周氏便是江源的正室夫人,可十幾年下來只生下四姑娘姜姒,而後肚子便再沒有動靜。

前些月府裡鄭姨娘懷了孕,老太太又給老爺指了年輕貌美的衛姨娘爲妾,周氏的日子便愈發不好過起來。

可誰也沒想到,幾日前周氏竟要暗害鄭姨娘腹中孩子,惹怒了老爺;衛姨娘火上澆油,不知哪裡找來個道士,說周氏不吉,礙著鄭姨娘的孩子,還是去庵堂修養的好。

周氏也不知怎麼想的,竟自請去莊子上過日子,連著四姑娘一塊兒帶走了。

此時此刻,姜姒便是重生在了從京城往莊子的途中。

半道上週氏腹中不適,在柳鎮姜家別院歇腳,便是此地——悲劇的起點。

因爲周氏體寒,腸胃也不好,在府裡的時候便時常氣脹,腹中不適。這一次,衆人都以爲還是腹中不適,並未多注意。

前世升福兒請了個郎中來,把脈之後也說是腹脹,給開了一劑藥。結果周氏纔到了莊子上便小產,那時方知她壓根兒不是腹脹,而是有孕!

一個孩子平白沒了,周氏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心中抑鬱,不三年便撒手人寰。

此後,姜姒這姜家三房唯一的嫡女,被接回了府中,從此便開始了堪稱悲劇的人生。

父親姜源去得早,姜家三房由庶出的大爺姜莫挑了大梁,朝堂上繼續支持太子。

姜姒十六出閣,嫁給青梅竹馬的寧南侯世子傅臣,以爲二人可舉案齊眉。萬沒想到,寧南侯傅家暗中支持七皇子奪位,而傅臣在婚期之前因事秘密出京,爲矇蔽太子耳目,不讓姜家發現其中端倪,侯府竟找了替身與她拜堂,乃至於圓房!

可笑她竟不曾發現箇中端倪,更不知自己夫君能使出這樣陰毒下作手段,使人辱了自己妻子,只爲功名利祿!

真正的傅臣歸來之後,姜姒這不知被誰污了身子還已然有孕的人,則被灌下落子湯,從此棄置。

而後,國師掐算,說她三姐姜嫵乃是上吉之人,與傅臣乃是天造一對,地設一雙。

於是姜嫵進府,姜姒被休。

那時,姜姒還不知傅臣爲什麼落掉她的孩子,也不知自己爲什麼被棄置,更不知她那庶出的三姐什麼時候與她傅臣成了良配。

直到臨死前,傅臣至交謝方知,纔將來龍去脈告知於她。

謝氏一門三代爲相,謝方知出身於相門,才入仕便被人稱爲“小謝相”。

這人與姜姒一樣,幾乎與傅臣一起長大,京中多傳此人風流之名,姜姒雖認識卻一向不喜此人。

沒料,事到最後,卻是這個毫不相干的人,憐憫了她,告知她真相,沒讓她姜姒當個冤死鬼。

謝方知說,七皇子已奪位,她三姐姜嫵出賣整了支持太子的姜府,保全了侯夫人的地位。至於事涉姜姒一事的人,都已經被傅臣秘密處死。而姜姒本人,會被傅臣送到莊子上修養。

姜姒從沒想到三姐竟也如此狠心,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出賣孃家,這樣的狠心薄情還真跟傅臣是一對兒。

被處死的人裡,肯定包括給傅臣當替身的那個,至於去莊子上修養——

姜姒已與活死人無異,又有何要緊?

那時她整個人都似在夢裡,待謝方知目光復雜,長嘆一聲離開後,她才恍惚淚下。

自己這一生……

終究錯付。

最後,是她三姐容不下她,一杯鴆酒,送她進了閻羅殿。

可姜姒終究死得不甘心,去閻羅殿裡轉了一遭,竟然又重新出現在這昭昭日月、朗朗蒼穹下!

萬千心緒縈繞心頭,似是潮起,然而轉瞬已潮落。

在踏進屋門之前,姜姒忽然回頭看了一眼,日頭已斜,霞光甚美。

不過屋內可不那麼寧靜。

郭嬤嬤穿著一身深赭色錦緞對襟褂子,手裡捏著青色絲帕,還在責斥八珍:“伺候夫人也不緊著點心,腿腳這樣慢,還使喚不動你了不成?再不聽話,看我不發賣了你!”

八珍嚇得臉色蒼白,瑟瑟發抖。

周氏歪在有些泛黴味兒的榻上,才醒轉過來,按著自己腹部,額頭上有細密冷汗,也沒心思去搭理下頭的事。

倒是姜姒進來,溫聲道:“嬤嬤莫如此疾言厲色,方纔是我叫八珍出去趕外頭抓人的官差官兵了,吵吵鬧鬧,娘這邊可受不了。”

郭嬤嬤尖利的嗓音一頓,跟卡住了一樣,訕訕停下來:“原來這樣,是老奴沒長個眼色,反是錯怪這小丫頭片子了。”

“也不是什麼大事。”姜姒往前兩步,半跪在周氏牀前腳踏上,頭也沒回,便道,“八珍出去看看,升福兒請大夫回來了沒。”

“是。”

八珍平日見了郭嬤嬤就恨不能縮成一團,得了姜姒的吩咐,一溜煙兒就跑了。

郭嬤嬤一時語塞。

周氏淺笑一聲:“小丫頭倒是伶俐……唉,我這體寒胃虛的毛病早年已調養過,三五年不曾犯,今次也不知怎的竟然發作起來,可給我熬得……”

聞言,姜姒心頭一跳,原來是這一句!

她下意識看向郭嬤嬤,果然看見郭嬤嬤眼底暗光一閃,怕也是想到了什麼。

三五年不曾犯,沒道理現在犯起來,若犯起來,未必是舊日的病。

念頭剛轉過一茬,外頭八珍便叫起來:“郎中來了!”

郭嬤嬤忙起身道:“老奴去迎大夫來。”

第56章 所謂執迷第61章 大老鼠第47章 肺腑之言第107章 番外 蕭化凡謀反日常第13章 及時雨第108章 番外 御史升官日常第64章 君子之交第60章 折弓第61章 大老鼠第103章 冬日第105章 風雨長第60章 折弓第39章 狗急跳牆第97章 徽州第11章 嫡女歸來第6章 謝乙第93章 前世今生第86章 歸來第87章 秉性第83章 石沉水底第57章 裂痕第104章 探病第25章 暗斟酌第68章 說漏嘴第97章 徽州第55章 護短第75章 一步錯第72章 吉日第44章 黑鍋第77章 酒與色第82章 傘與人第85章 親事第79章 坦誠第96章 夢話第85章 親事第79章 坦誠第50章 心懷不軌第99章 治病救人第79章 坦誠第47章 肺腑之言第93章 前世今生第26章 計上心來第17章 伽羅香第80章 風滿樓第104章 探病第105章 風雨長第70章 慈母心第24章 牀下美人第35章 謝銀瓶第98章 莊閒第102章 了緣之死第20章 奪中饋第35章 謝銀瓶第6章 謝乙第61章 大老鼠第62章 矛盾第11章 嫡女歸來第49章 陳防己第76章 緣散第51章 耳墜第27章 三箭射聯第41章 吞金第45章 雞同鴨講第37章 倒黴姜嫵第20章 奪中饋第18章 端倪第102章 了緣之死第55章 護短第25章 暗斟酌第48章 傘第56章 所謂執迷第74章 舊日軌跡第27章 三箭射聯第18章 端倪第102章 了緣之死第14章 表白第99章 治病救人第92章 紅燭高燒第3章 奪棋第56章 所謂執迷第41章 吞金第72章 吉日第8章 傅臣第50章 心懷不軌第40章 敗露第26章 計上心來第83章 石沉水底第106章 謀反第40章 敗露第68章 說漏嘴第81章 山雨第65章 來信第50章 心懷不軌第97章 徽州第76章 緣散第18章 端倪第60章 折弓第26章 計上心來第6章 謝乙第66章 蕭化凡
第56章 所謂執迷第61章 大老鼠第47章 肺腑之言第107章 番外 蕭化凡謀反日常第13章 及時雨第108章 番外 御史升官日常第64章 君子之交第60章 折弓第61章 大老鼠第103章 冬日第105章 風雨長第60章 折弓第39章 狗急跳牆第97章 徽州第11章 嫡女歸來第6章 謝乙第93章 前世今生第86章 歸來第87章 秉性第83章 石沉水底第57章 裂痕第104章 探病第25章 暗斟酌第68章 說漏嘴第97章 徽州第55章 護短第75章 一步錯第72章 吉日第44章 黑鍋第77章 酒與色第82章 傘與人第85章 親事第79章 坦誠第96章 夢話第85章 親事第79章 坦誠第50章 心懷不軌第99章 治病救人第79章 坦誠第47章 肺腑之言第93章 前世今生第26章 計上心來第17章 伽羅香第80章 風滿樓第104章 探病第105章 風雨長第70章 慈母心第24章 牀下美人第35章 謝銀瓶第98章 莊閒第102章 了緣之死第20章 奪中饋第35章 謝銀瓶第6章 謝乙第61章 大老鼠第62章 矛盾第11章 嫡女歸來第49章 陳防己第76章 緣散第51章 耳墜第27章 三箭射聯第41章 吞金第45章 雞同鴨講第37章 倒黴姜嫵第20章 奪中饋第18章 端倪第102章 了緣之死第55章 護短第25章 暗斟酌第48章 傘第56章 所謂執迷第74章 舊日軌跡第27章 三箭射聯第18章 端倪第102章 了緣之死第14章 表白第99章 治病救人第92章 紅燭高燒第3章 奪棋第56章 所謂執迷第41章 吞金第72章 吉日第8章 傅臣第50章 心懷不軌第40章 敗露第26章 計上心來第83章 石沉水底第106章 謀反第40章 敗露第68章 說漏嘴第81章 山雨第65章 來信第50章 心懷不軌第97章 徽州第76章 緣散第18章 端倪第60章 折弓第26章 計上心來第6章 謝乙第66章 蕭化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临海市| 平凉市| 新竹县| 白玉县| 政和县| 嘉峪关市| 鲜城| 福清市| 彝良县| 阜南县| 新和县| 云阳县| 唐河县| 黄浦区| 青河县| 建阳市| 富蕴县| 邢台市| 岱山县| 寿光市| 沾益县| 延庆县| 湄潭县| 阿克| 铜鼓县| 东阿县| 普兰县| 河西区| 平和县| SHOW| 溧阳市| 石嘴山市| 泸西县| 嘉荫县| 大新县| 洛扎县| 雷州市| 古浪县| 和顺县|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