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

政事堂的一些機要成員,算是明白了行省的概念,其實就是負責地方的政務,範圍變大,但是權力也被分離出來一些。

比如軍權,地方戍衛軍不再受行省執政官的管轄,軍方系統由軍隊把控,受樞密院調動,武將則由兵部考覈升遷等,軍政分離,免得擁兵自重。

司法、刑獄這方面,也被分離出來,雖然刑獄官吏在地方任職,受到巡撫官的節制,但刑獄方面的事,可直接上奏京城的大理寺、刑部等,獨立的系統,巡撫不得干涉。

如此一來,地方官既有相互管轄、協同配合的工作,也有獨立的系統,可以將本系統內的重要大事,及時上奏,避免地方官一手遮天,徇私枉法。

“陛下打算設置多少個行省?”

“全國可設立三十至四十個行省,十個總督軍區,行省負責政務,軍區負責練兵,戍衛,保衛一方。行省下面,各領數個州,幾十個縣,每個行省巡撫直接對中央負責,加強朝廷對地方的層層管控。”

“爲了避免擅權,每個行省巡撫,定期要輪換,五年爲一任,兩任必須更換,各州去掉刺史稱謂,更名知府,管理地方政務。除此之外,置安撫使、刑獄使、常平使,分掌兵、刑、市場平與鹽鐵專賣,爲了確保賦稅運送,各地再設水陸轉運使,負責稅收倉稟轉運與調配,彌補各行省、州縣的盈虧。”

這裡面混合了唐宋元明,不同時期的制度要點,去繁就簡整合在了一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爲每個時代的制度,都有優點和缺點,羅昭雲把認爲對的,或是對歷史有貢獻的官職、制度拿出來使用,就打造一個相對更完善、實用的政令。

“知府、安撫使、刑獄使、平常使、轉運使......”

這些政事堂的骨幹們,都在咀嚼陛下提到的而這些官名,以及對應職責。

雖然開始聽起來彆彆扭扭,比較新鮮,但是仔細琢磨,越發覺得官名稱謂,與相關職責,都恰到好處的契合了。

“諸位卿家覺得如何,有什麼說什麼,坦誠交流,此處非朝堂金殿之上,哪怕頂撞了朕,也不會怪罪。再說,只要道理說得通,朕倒是樂得聽到不同聲音!”羅昭雲不想把政事堂變成一言堂,需要聽一聽這些肱股之臣的建議,畢竟需要他們去配合推行。

魏徵猶豫道:“陛下,這些變更一改前朝,雖然更細緻了,但是官員們接受,也需要一個過程,何況這麼多部門,暫時沒有那麼多可用之人,如果貿然開設,恐怕會使得官吏隊伍臃腫起來,官僚隊伍龐大,俸祿與職田自然就多了,加上官紳的田不上稅,又照顧部曲、佃農,最後稅收和俸祿開銷,恐怕會落在百姓身上,最後官僚冗繁沉重,會出現積貧積弱的局面。”

高士廉順著道:“不錯,臣也同意魏大人所言,貿然設置如此多的機構和部門,人手實在不夠,一旦放開官員品質和能力的選拔,很容易造成更多無能之輩,巧言令色之人,混入官吏體系,使得貪官污吏增多,日後不好管理,容易爛在各地司衙內,難以根除。”

長孫順德、房玄齡等人也都點頭,覺得兩位說辭大有道理,不得不慎重考慮在內。

羅昭雲沉吟片刻,說道:“這個問題,朕也曾思量過,所以纔打算儘快推行胥吏制度,擴大官吏晉級和銓選,把俸祿、職田、住舍待遇等,都規定好,確保制度的穩定執行。同時,在立國之初,許多讀書人還沒有用武之地,正好連開三年的科舉,選拔各地人才,用舉人、進士等,來填補這些地方、京城的官吏,三年之後,再將科舉改爲三年一考,定爲常規!”

“同時,在京師設置太學院,醫學院、工學院、商學院、武學院等,選拔年輕人才,傳授我大華最新知識,也就是說,除了科舉之外,還有另一個學院模式,從學院裡不斷考試,優中選優,最後能夠學業完成,成爲甲等生者,可由朝廷授官,補實缺!”

魏徵、高士廉、長孫順德、房玄齡、杜如晦、諸遂良、長孫無忌等人,全都有些愣住了,一個想法還沒有消化完,陛下另一個計劃又拋出來了。

得了,還需要繼續琢磨、思考,跟住陛下的思路才行!

彼此相互對望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光中的苦笑,心想咱們的陛下,這些奇思妙想,治國理念究竟從哪裡學來的,怎麼他們在古書上從來沒有學到過呢!

“好是好,但似乎要做的事情更多了.......”長孫無忌無奈道出了苦楚。

羅昭雲微微一笑,對著衆人道:“當然了,你們以爲,朕只懂帶兵打仗,不懂治國之道嗎?要知道,我當年可是前朝皇帝的福將和心腹之臣,親自見證過楊廣登基,大業開始,建東都,平漢王,鑿運河,下江南,修長城,徵遼東,西蕩吐谷渾,北巡邊塞大漠,解雁門之圍,抗拒吐蕃入侵,西域通商......”

“這些年,朕參與前朝的大事太多了,經歷也豐富,看到繁華興盛的大隋,一度衰敗下來。朕就京城思考,大隋滅亡究竟是因爲什麼?當皇帝需要做什麼?制度有哪些需要完善?朕可不願像文帝那樣,親手建立朝廷,被下一代斷送,也不想像煬帝那樣,肆意折騰,將國家引向覆滅。”

衆人聽了,都心有感觸,大隋當年已經逐漸強盛,國庫充盈,若不是出現隋煬帝,或許還能持續十幾代下去,國柞百年不成問題。

許多官員私下也議論,如果隋文帝不廢掉楊勇,早些看清楊廣剛愎自負、愛瞎折騰性格,真該先一步掐死算了。

魏徵拱手道:“陛下的確慎重思考過,那是臣等多疑了,不過這些想法夠好,需要一個實施過程,請陛下能夠戒急戒躁,臣等自當鼎力支持。”

“臣也是這個意思。”高士廉也跟著回答。

羅昭雲點了點頭道:“恩,朕明白你們的想法,那就制定一個實施計劃,按部就班推行,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能消極怠工。立國之初,百廢待興,需要一番大刀闊斧改制,祛除毒瘤,只要對朝廷、對百姓有益,我們君臣當竭盡全力去做,爭取開創一個盛世出來!”

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蕭後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會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嚴懲不貸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伏擊得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施計謀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八百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四十七章 榮歸故里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八百零五章 敘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四十九章 袍澤兄弟情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伐提前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各不同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九百五十三章 慘烈之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佳人有約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謀狠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一千零三章 任用欽差大臣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定軍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二十章 飼養新技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九百三十四章 風雲將起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零一章 重陽之日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反攻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朝議(下)第四百零一章 計中計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戰洛陽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八十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傷第四百六十三章 獻身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一百三十九章 仁壽宮變 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冊封婕妤第六百六十九章 列陣交鋒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欠更補章說明第三百四十六章 話離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圍而出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八百一十四章 開科取士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京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八百零四章 參議軍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戰將至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逃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二百六十章 征討吐谷渾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廟堂之途第八百七十九章 宮內溫情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兇化吉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二百七十三章 協議生效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七百七十一章 生死鏖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今朝與君狂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九百一十八章 莫待無花空折枝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軟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塞上曲
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蕭後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會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嚴懲不貸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伏擊得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施計謀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八百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四十七章 榮歸故里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八百零五章 敘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四十九章 袍澤兄弟情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伐提前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各不同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九百五十三章 慘烈之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佳人有約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謀狠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一千零三章 任用欽差大臣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定軍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二十章 飼養新技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九百三十四章 風雲將起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零一章 重陽之日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反攻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朝議(下)第四百零一章 計中計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戰洛陽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八十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傷第四百六十三章 獻身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一百三十九章 仁壽宮變 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冊封婕妤第六百六十九章 列陣交鋒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欠更補章說明第三百四十六章 話離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圍而出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八百一十四章 開科取士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京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八百零四章 參議軍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戰將至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逃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二百六十章 征討吐谷渾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廟堂之途第八百七十九章 宮內溫情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兇化吉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二百七十三章 協議生效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七百七十一章 生死鏖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今朝與君狂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九百一十八章 莫待無花空折枝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軟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塞上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鄄城县| 西平县| 三台县| 福清市| 辽源市| 岳阳县| 乌恰县| 丰城市| 扶绥县| 墨江| 东莞市| 思茅市| 乐亭县| 宁陵县| 泽库县| 旬邑县| 乾安县| 桐庐县| 安阳市| 溆浦县| 内丘县| 鲜城| 游戏| 正定县| 扎鲁特旗| 滁州市| 南城县| 左云县| 客服| 措勤县| 万宁市| 金华市| 金昌市| 九龙县| 阳西县| 太白县| 南康市| 南安市| 山丹县| 孝昌县| 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