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年華未待

依舊是飄雪的冬天,依舊是那個院子,一眨眼,十年的時間已流去。當東面的天空出現白色的光亮時刻,小屋的門被推開了,一個身著白色棉襖的少年走了出來,伸了一個懶腰,看著滿院的大雪,不滿的跺了跺腳。

“昨晚風颳得那麼起勁就知道會下雪,趕緊把院子掃乾淨了,不然吳媽會滑倒的。”想到這,趕緊拿起一邊的掃帚走進院中,深吸一口氣,以掃帚爲媒介一邊練功一邊掃起雪來。

這個少年正是劉風,十年時間已經長成一個翩翩少年,這段時間裡竇寅已經將自己所學全部傳授給了劉風,甚至都到了無所可教的地步了。

劉風除了龍吟功法在兩年前卡在了第五層,其他的詩詞歌賦,兵法謀略都已經有所成就,特別是在武技的領悟上,劉風大有青出於藍而甚於藍的趨勢。

小鎮依然是那個簡單的小地方,十年來雖然部分地方發生衝突卻還沒有波及到這裡。但是有見識的人都知道,因爲這裡是爲數不多的可以通往東禹的陸地通道,戰爭遲早會到來的。

這十年裡西漢皇帝大力推行改革,國力不斷增長,就連軍隊數量也空前龐大起來,漢禹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大戰貌似一觸即發,所以這裡的居民除了能搬的都搬走了,剩下的只是重土難遷的老人和一些流民。

但有人走,又有人來,所以小鎮並沒有衰敗下來。茶館的主家卻在幾年前舉家遷移了,竇寅索性將它買了下來,顧了幾個夥計替他經營著。沒事便在那坐坐,聽往來南北的人說說奇聞異事,扯扯往來見聞也算是一種消遣吧。

天剛破曉,劉風終於將院中的雪掃乾淨了,還好雪已經有停的跡象,不然待會劉風還得繼續舞動掃帚。

剛剛的熱身運動使得劉風身體溫暖了起來,將掃帚放到一邊,開始在院中打起拳來。不是劉風忘記了去給竇寅請安,只是他在一個月前剛過完元宵節便出去了。這是十五年來竇寅第一次出門,走的時候什麼也沒有說,只是留下一封讓他繼續好好修習,不用掛念的信。

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竇寅不在身邊劉風有些不適應也有些擔心,但是想到憑竇寅的身手保自身平安還是不在話下的,這才安下心來,照舊每日的練功與學習。

待劉風一套拳法打完,東面的紅日已經看到小半個身影了。擦了擦額頭前的汗水,盤坐在檐廊的臺階上,開始龍吟心法的修習,那塊蘊含著紅色五爪龍的玉佩則被他握在了手中。

五年前在衝刺第三層的時候,他無意發現這塊玉佩居然可以吸收自己聚氣的靈氣,劉風覺得很詫異。詢問竇寅時,竇寅仔細看了看玉佩後什麼話都沒說,只是讓劉風不要在意繼續修習。不過劉風在功法修習的道路上越來越困難,每次感覺到自己的靈氣很充足可以衝刺下一層次時,都會發現靈氣很快被這玉佩所吸收。

劉風也曾氣惱過,但是這個玉佩是關係自己身世,也下不了決心去丟棄它。說不定這還是以前自己看小說中說的神器,劉風覺得這樣想心裡纔有所安慰。不然如果它一無是處,還把自己辛辛苦苦花了幾個月聚集在丹田的靈氣一下子就吸光,劉風都覺得自己是不是該一口吞了它,以泄心頭之恨。

打定主意以後,劉風就抱著先餵飽玉佩再修習下一層功法的心態,停在第五層的關卡後,每天便吸收靈氣在自己的小循環內貯存著,然後在全部讓玉佩吸收。

半個時辰以後,劉風停止運功,深深的吐納幾次,睜開雙眼檢查其玉佩。自己剛剛壓縮在內循環裡的兩個多月的靈氣再次被一耗而光,可是自己手中的玉佩還是沒多大變化。如果略去裡面的游龍更加的紅豔,可是它在幾年前就是這個樣子了,劉風感覺到無奈再次涌上心頭。

算了,劉風搖了搖頭,這種事強求也沒用。站起來活動一下手腳,這個時候吳媽應該準備好了早餐了,還是早點過去免得讓她心急。剛纔入定的時候,劉風可以感覺到身後不遠處吳媽已經來了好幾次了,也許是不敢打擾自己所以每次都沒出聲。

前廳外,吳媽依舊在那等候,亦如以往,看到劉風趕緊迎了上去,滿臉的關切的。這一世劉風對自己的生母已經沒有了印象,但是吳媽卻真的是給了自己切切實實的母愛的感覺。在劉風心中,吳媽已經成爲自己的母親。笑著安慰吳媽,拉著她的手兩個人一起走進前廳,屋裡小月兒笑著看著進來的兩個人。

十年來,小月兒已經成了標準的美女了,劉風慶幸還好小月兒不是在後世,不然一出門肯定會引來轟動。那是一種精緻與靈動結合的美,柔弱卻性子中藏著堅毅,要不然也不會在短短的十年內可以將丹行逆脈修煉到第六層。

再過幾個月就是小月兒就成人禮了,也是就是笄禮,這一世對這個禮儀還是很注重的,就算是很貧窮的人家也會慶祝一下,以示對子女的疼愛。行了笄禮以後的女孩就可以正式被之前定了媒妁之言的人家娶回去了。

可是小月兒至今都沒有應許婆家,不是沒有人請說客來,只是都被吳媽和竇寅打發走了。他們的心思小月兒和劉風都大致的明白,竇寅也半認真的和小月兒提過,只是這小丫頭以提到這事就紅著臉跑開了。她應該是願意的,劉風感覺的出來,但是自己對小月兒是什麼感覺卻說不出來,雖然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是到底在自己心裡是愛情還是兄妹之情,劉風還真的分不出來。

午飯過後,廊檐裡臺階上,劉風看著竇寅爲自己蒐集來的各派學說,其實大多已經看過了。不過在這裡看書也是一種不錯的消磨時間的方法了,特別是冬天曬著太陽,安逸而又舒適。不過這幾天劉風點心神不寧,總覺得哪裡會出事,難道是叔父?最近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了,劉風有點煩亂的將手中的書放到一邊。

“哥,又擔心叔父了?喝點茶吧,叔父人那麼好,武功又那麼高,應該不會有事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小月兒在旁邊出現,遞來一杯茶水。劉風接了過來,稍泯一口,“月兒,叔父都走了一個多月了,一點消息都沒有,最近我總有不好的感覺,我生怕。。。。。”其實劉風心中對當年的陰影一直在的,那應該是個龐大的勢力,叔父會不會遇上麻煩,但是他不能小月兒說,不然擔憂的人又多了一個。

“沒事的,哥,我想你是多慮了,叔父就算遇到麻煩憑他的機智一定可以化險爲夷的”,在劉風身旁坐下,小月兒輕輕的說,“我想哥應該是最近太緊張了,要不小月兒陪你去茶館散散心,這樣就不用功整天胡思亂想了。”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劉風站起來拍了拍衣服,“也罷,叔父經歷的可比我們多多了,應該這幾天就快回來了吧。走,小月兒,哥帶你去轉轉。”看著身邊臉上露出笑容的小月兒,劉風突然覺得有些溫暖,這些天自己肯定也讓她擔心了。雖然不曾流露出來,但是劉風還是能感受到的,這份情啊,劉風心裡暗暗的感嘆著。

以前劉風是不怎麼願意帶小月兒出來的,因爲茶館魚龍混雜,小月兒又是小美人胚子這樣會出事。但是近幾年卻不一樣了,雖然這丫頭越來越水靈了,可自己學了功法以後,一般的人都能對付,何況這小妮子自己也算半個高手了。所以閒來無事也喜歡帶著她出來轉轉,畢竟劉風是前一世的人,沒有那種一直讓女孩子悶在家裡,一輩子不能見幾個外人的思想。

茶館裡依然是小鎮上最熱鬧的地方,天南地北的人操著各色的口音交談著,劉風和小月兒剛走進去就引來了一片目光。畢竟論長相論氣質二人都是極佳的,不過沒人敢上來招惹,因爲這個茶館有一條規矩周圍人都知道的,就是不要在這生事。

否則不要看新主家很溫文爾雅,對來往客人很和氣,但是誰觸及到這個規矩下場會很慘的,一些外地來的流犯就做了很好的反面教材。待茶館的夥計將二人接到樓上的雅間,樓下又恢復了剛纔的人聲鼎沸。

揮手退下送來茶水點心的夥計,二人便一邊喝茶吃點心一邊聽著樓下衆人的胡扯海吹,也算是一個很不錯的休閒場所了。突然一個人大聲說道:“諸位,明天是東禹玉邴城瀾親王掌上明珠的笄禮,而這瀾親王乃東禹皇上的親弟弟。據說此人一表人才,不僅愛民如子,治下以仁而且還能征善戰,故鎮守著這與西漢接壤的玉邴城,其麾下瀾江鐵騎那可是東禹兵中無數不多的路地上精銳之師啊。明天玉邴城可是舉城歡慶,且不用說瀾親王家的小郡主貌美天仙,就是那熱鬧非凡的場面也定是讓人嚮往啊!”

樓下頓時圍繞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和無盡遐想的猜測,劉風回首看了看小月兒,見她眼中似乎有點期待,不過稍閃即逝。反正索性無事,玉邴城地理不遠,劉風心中打定主意,還是帶小月兒去看看吧。自己長這麼大也沒見過那麼熱鬧的場面何況是小月兒這個姑娘家,叔父的離開讓自己心中總是有些擔憂,全當是散散心吧。

第三百六十四章 飛躍第二百四十二章 協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協議第三百二十二章 抵達戰場第十三章 那一夜的風波第二百八十一章 警惕第二百五十八章 別第四十九章 較量前夕第三百二十八章 時哀第五十四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百零八章 遇匪第一百零六章 韓君生第二百零九章 玄閣第三百二十一章 戰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封王第一百八十四章 帝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算計第九十三章 龍鳳刺第二百六十七 得薛易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襲第二百九十八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三十章 草原亂第六十章 解圍第一百五十四章林若弦的手段第二百零七章 戰!第一百零四章 逃出長安(終)第二百二十七章 造勢第三章 諸子百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匈奴(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應付老丈人(一)第三十四 熱火朝天第七章 年華未待第一百七十章 段淳于(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奪舍第二百八十五章 國殤第一百五十二章 危局第六十八章 孤夜亂將起第二百二十二章 臨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再見仙華第三百六十三章 凝聚(二)第四十九章 較量前夕第四十六章 風語者的盤算第十三章 那一夜的風波第一百三十三章 平匈奴(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別第三百五十八章 戲中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收拾第一百七十八章 年話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機襲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平匈奴(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平匈奴(一)第二十四章 前往石頭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應付老丈人(二)第八章 玉邴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散第三十三章 會胡遠第七十三章 重操舊業第二百八十七 見張邈第一百三十二章 平匈奴(二)第一百章 謀劃第六十三章 以囚入京第三百一十五章 救人第四十六章 風語者的盤算第七章 年華未待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平匈奴(十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獨領風騷第三百四十八章 舉國之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淡然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手轉風聲第三十七章 平一波揭一波第十九章 奇計爲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懲第一百七十章 段淳于(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談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回武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春分第一百五十五章 敗衛莊第二百八十一章 警惕第三百二十六章 岱巖失守第一百零八章 遇匪第三百四十七章 看不清的局第四十九章 較量前夕第一百五十四章林若弦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退敵第四十五章 擒達倫燃風暴第二百三十四章 偶得第一百零二 逃出長安(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發難第七章 年華未待第二百一十三章 話別第三百零四章 破釜沉舟第七十六章 臨行前夕第十六章 蛻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險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匈奴(十三)第一百零五章 逃亡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應付老丈人(二)第一百二十六 放蛇歸原(求收藏!)
第三百六十四章 飛躍第二百四十二章 協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協議第三百二十二章 抵達戰場第十三章 那一夜的風波第二百八十一章 警惕第二百五十八章 別第四十九章 較量前夕第三百二十八章 時哀第五十四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百零八章 遇匪第一百零六章 韓君生第二百零九章 玄閣第三百二十一章 戰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封王第一百八十四章 帝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算計第九十三章 龍鳳刺第二百六十七 得薛易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襲第二百九十八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三十章 草原亂第六十章 解圍第一百五十四章林若弦的手段第二百零七章 戰!第一百零四章 逃出長安(終)第二百二十七章 造勢第三章 諸子百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匈奴(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應付老丈人(一)第三十四 熱火朝天第七章 年華未待第一百七十章 段淳于(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奪舍第二百八十五章 國殤第一百五十二章 危局第六十八章 孤夜亂將起第二百二十二章 臨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再見仙華第三百六十三章 凝聚(二)第四十九章 較量前夕第四十六章 風語者的盤算第十三章 那一夜的風波第一百三十三章 平匈奴(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別第三百五十八章 戲中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收拾第一百七十八章 年話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機襲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平匈奴(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平匈奴(一)第二十四章 前往石頭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應付老丈人(二)第八章 玉邴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散第三十三章 會胡遠第七十三章 重操舊業第二百八十七 見張邈第一百三十二章 平匈奴(二)第一百章 謀劃第六十三章 以囚入京第三百一十五章 救人第四十六章 風語者的盤算第七章 年華未待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平匈奴(十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獨領風騷第三百四十八章 舉國之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淡然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手轉風聲第三十七章 平一波揭一波第十九章 奇計爲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懲第一百七十章 段淳于(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談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回武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春分第一百五十五章 敗衛莊第二百八十一章 警惕第三百二十六章 岱巖失守第一百零八章 遇匪第三百四十七章 看不清的局第四十九章 較量前夕第一百五十四章林若弦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退敵第四十五章 擒達倫燃風暴第二百三十四章 偶得第一百零二 逃出長安(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發難第七章 年華未待第二百一十三章 話別第三百零四章 破釜沉舟第七十六章 臨行前夕第十六章 蛻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險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匈奴(十三)第一百零五章 逃亡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應付老丈人(二)第一百二十六 放蛇歸原(求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宜川县| 疏勒县| 平阴县| 江达县| 融水| 治多县| 潼关县| 芦山县| 商水县| 嘉鱼县| 青浦区| 新乐市| 石河子市| 保山市| 三台县| 项城市| 库伦旗| 开江县| 乌兰察布市| 南京市| 防城港市| 上高县| 博客| 上高县| 壤塘县| 长垣县| 柯坪县| 晋城| 杭州市| 武城县| 襄城县| 安化县| 三穗县| 轮台县| 礼泉县| 大兴区| 仙游县| 嘉祥县| 济宁市|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