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2章 韓嬰使趙

韓嬰與一大批的官員來到了趙國。

他們是來填補空缺的,其中不少人都是出身太學的年輕士子,韓嬰在這些人裡算是比較有名望的,這一路上,諸多士子們圍繞在他的身邊,跟他詢問治理政務的道理。

韓嬰很欣賞他們的好學,可是並沒有什麼能直接告知他們的道理。

韓嬰是個學術性的官員,像這種在地方具體治政,不是他所擅長的。

他這次所擔任的官員,其實也不算是幹正事的,他擔任的是趙國通文司長史,說起來就是搞宣傳,負責報紙發行監察之類的事情。可誰都不知道,韓嬰這次前來,還帶著皇帝的命令,他是奉詔來罵人的。

陛下親自委派給他一個老儒,說是讓這個老儒多幫襯自己,這位老儒此刻就站在韓嬰的身邊,此人身材極爲高大,面色兇狠,模樣不是很和善,少言寡語的,連韓嬰都沒跟他多說幾句話,此人是齊人,因此韓嬰稱爲轅固公,此公跟太學裡的諸多士子也不親近,一路上都是翻閱著書,不與外人打交道。

韓嬰心裡也犯嘀咕,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喜歡招惹別人的人,雖然常常參與辯論,可那畢竟是學術上的分歧,陛下讓自己到趙國去欺負人,這還真不是自己擅長的事情。

這可要怎麼辦呢?

趙相袁盎對他們還是頗爲敬重的,袁盎的名聲在長安非常的不好,獨斷專行,欺君罔上,欺壓同僚,很多罪名都扣在了他的頭上,因此這些新任的官員們在看到他的時候,心裡也未免會有些害怕。但是此人來迎接這些官員們的時候,卻表現出了與傳聞裡截然不同的一面,他對這些廟堂親自委派的官員們很是欣慰。

他受夠了那些整日蠱惑大王胡鬧的羣臣,難得來了新鮮血液,心裡說不開心都是假的。

韓嬰只覺得自己渾身都在顫抖,可想起自己的使命,迎著轅固生的目光,他還是點了點頭。

劉如意舉起了酒盞,羣臣紛紛大拜。

轅固生看著衆人那通紅的臉,笑著嘲諷道:“沒什麼治國的學問,還效仿別人做什麼辯論呢?我還是那句話,你們倒不如派遣刺客暗殺,這纔是你們所擅長的,你們這些人,哪裡懂得什麼忠君忠國的道理呢?自以爲是守古之禮儀,守的全是些禮崩樂壞,挑唆君王,離間君臣,不過如此而已也難怪你們拼死拼活的留在趙國,就你們這樣的小人,在其他地方還能有什麼活路呢?”

他們將戶籍轉到清河,甚至是轉到代,唐等地,然後再來擔任趙國的官員,這種鑽空子的辦法同樣讓廟堂很是不滿。

韓嬰聽到這質問,整個人頓時就有勁了。

韓嬰卻繼續說道:“大王並非是要向我們認罪,而是要向陛下認罪,請大王領著羣臣拜謝陛下的恩德!!”

“您這.”

“是迎戰,趙國這些士人,大多都是儒家,若是無法戰勝他們,那整個儒家都要因爲他們的主張而遭殃,先前公羊的事情,您可莫要忘卻等他們真正鬧出事的時候,陛下可不會區分是什麼儒,所有的儒家都會一同遭受打壓.尤其是當今的太子,又不與儒親近.”

“這就是忠君的行爲嘛?!受到了君王的賞賜卻不報答,看到自己的主官有失禮的行爲卻沒有去勸諫,趙王今日的行爲,是最大的不忠行爲,你們卻視若無睹,任由自己的主官犯下大錯,現在還生氣的來質問我?這是什麼道理?!”

袁盎這一派佔據著上層,像國尉這樣比較重要的位置都是親近袁盎的,他們坐在最靠近趙王的地方,彼此低聲交談著,其餘那些被他們所隔開的官員們,通過眼神來彼此示意,跟袁盎等人不太親近,對這些新來的官員們也帶著些許的敵視。自從廟堂頒發律法,要求本地士人不能出任本地官職後,聰明的趙國人採取了很有效的辦法,轉戶籍。

在正式拜謝了陛下的恩德後,衆人方纔再次坐下來。

“什麼?!”

當天的宴席很快就召開了,這也是趙國內部的一個傳統,新的官員上任,就要先拜見趙王,由趙王擺宴來款待,成爲趙王之臣,然後再前往地方名義上,趙王確實是這片土地上的最高統治者,這樣的習慣也算不上是違背律法的,但是廟堂不喜歡趙國的原因大概也是因爲這些所謂的傳統。

他令人安排好了衆人的起居,同時派人將趙國內的情況講解給他們聽,讓他們儘快熟悉自己的差事。

“來人啊,將此人拿下!”

“今晚大王就要接見你們衆人,正式進行冊封,讓你們前往各地擔任官職”

宴席結束的時候,轅固生跟著韓嬰朝著驛舍返回。

袁盎的臉色變得不太好看,轉身就離開了這裡。

韓嬰的聲音鏗鏘有力。

轅固生半點都不怕,他繼續說道:“你們也就這點本事了,說不過韓公,就想要派人拿下,何必如此麻煩呢?等到韓公回府的時候直接派人刺殺不就好了嗎?你們趙人也就擅長這一套了,暗中傷人,小人之舉,除了這些,還能做什麼呢?!”

“哈哈哈,趙王不過是趙地之王,而天下的土地,皆是大漢之疆域,大王是陛下之臣,按著您的話來說,今日您在趙國當官,便是以趙王爲君,明日到了唐國,就要以唐王爲君,詆譭趙王?改日去郡,又該如何?以郡守爲君嘛?荒唐!天下之人,誰不是大漢子民?誰不爲陛下之臣?天下一統,已有新聖開元,大漢諸多郡國一體,衆人皆同胞,視陛下爲君父,便是放在過去的時候,也不曾聽聞諸侯麾下有人挑撥離間諸侯天子的人能被稱爲賢人的更何況是如今呢?”

“當真是壯士啊!!”

這一刻,趙人徹底炸開了。

一旁的轅固生忽然笑了起來,“韓公不輕視您,我們韓公所輕視的,是你們所有的趙國人!”

袁盎拉著韓嬰的手,眼裡都亮起了光芒,顯然,他是知道韓嬰來這裡要做什麼的。

劉如意坐在上位,看著面前的衆人,大聲的說道:“今日,寡人設宴,是爲了款待這些新來趙國的賢才們往後,你們便是同僚,要互相扶持,共同輔佐寡人,治理好趙國!!”

韓嬰越說越快,語氣越來越激烈,最初只是訓斥羣臣,後來直接連帶著趙王都給痛斥了一番。

說的趙國大臣們臉色通紅,幾個人險些就要上前劈了他。

韓嬰想要說些什麼,卻來不及說,看著袁盎遠去,他再次長嘆了一聲,許久都不曾開口的轅固生走到了他的身邊,平靜的開口說道:“韓君莫要多想,安心準備迎戰便是了。”

在衆人之中,最受袁盎重視的大概就是韓嬰了。

轅固生接上了話,隨即又盯著韓嬰,詢問道:“韓公,我說的可對啊?”

有官員嚴肅的看著韓嬰,詢問道:“韓公,您過去曾在燕國和趙國傳播學問,我們都很喜歡您的主張,從而敬佩您,可是您今日在趙國爲官,大王親自設立宴席來款待您,您非但不感激,卻要侮辱其他大臣,連大王都要羞辱,這是什麼樣的行爲呢?這也算得上是忠君的行爲嗎?!”

有趙人紅了眼,猛地朝著轅固生的方向衝了過去,袁盎大驚失色,急忙起身,而就在那一刻,轅固生一把抓住了那人的脖頸,隨即狠狠舉起,直接摔在了地上,只聽聞一聲巨響,那人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那些大臣臉色蒼白,什麼都說不出來,他們今日沒有做好準備,被這兩人給壓住了,看著那洋洋得意的兩張面孔,他們心裡都在想著,先忍了他這一次,明日召集國內大家,就不信對付不了你們這兩個人!

韓嬰很受孝仁皇帝的喜愛,不只是因爲他模樣俊朗,年輕成名,主要的就是他的性格很溫良,沒有其他儒生那麼的暴躁,尋常時候,跟劉盈其實很像,也有脾氣,但是更偏向君子袁盎的這番話,顯然是讓他在今晚就動手哦,不對,是動口。今晚羣臣都會來,那就是立威的第一步,他來趙國,可是爲了說服當地的這些有學問的人。

“轅固公啊,我們做的是不是有些太過了我們可是將趙國大臣都得罪狠了,沒有緩和的餘地了。”

趙王宮內,羣臣坐在兩側,彼此的關係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韓嬰看到這老儒的戰鬥力,心裡大驚,終於明白陛下爲什麼要死活讓他來跟隨自己了。

“當即天下一統,四海清平,黎民歸心,新聖懷九州之志,合天下之意,君臨四海,天下各地皆與聖人一身,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我看今日宴席,誰人敢不以漢人自居?!不爲漢,既爲敵,當誅!!!”

“袁相啊,今晚初次見大王,我若是在宴會上大放厥詞,會不會有些不妥當?”

就在他遲疑的時候,袁盎摸了摸鼻子,席內忽然有官員起身,冷笑著說道:“韓公啊,早聽聞您的威名,今日大王設宴款待,您不飲酒,也不吃飯,更不來拜見我們這些同僚,這是因爲什麼緣故呢?難道是輕視我嗎?!”

有人氣不過,反駁道:“您如今在趙國,就當以大王爲自己的君王,您坐在趙國的宴席裡,卻開口訓斥自己的君王,爲過去的君王所說話,這難道是正確的行爲嘛?”

韓嬰再次長嘆,“我知道了。”

劉如意隨即又吹起了自己治下的趙國,說起趙國是多麼的富裕,多麼的強盛之類,宴會正式開始,新來的官員們被介紹給那些老人,也有人來爲新人們介紹起那些老人,衆人互相拜見.韓嬰只是沉默的看著這一幕,心裡有些糾結,陛下的命令當然是不能違背的,可是要如何對這些人開啓罵戰呢?總不能起身就對他們破口大罵吧?

韓嬰雖然也挺能打,但是這樣單手抓著一個壯漢,將他直接舉起甩飛,自認還是做不到的。

皇帝冊封的官員,在地方上還要被諸侯王再冊封一遍,你這是什麼意思??

“迎戰??”

隨著一陣大笑,宴會的主角劉如意正式登場。

“這位就是韓公吧?久仰大名,今日有幸相見!”

這廝好大的力氣啊。

樑國的名士很排外,本身不團結,而趙國的學術家是最團結的一批人了,他們相互抱團,還沉浸在過去的那種傳統之中,四處鼓吹些不該限制王權,行春秋仁政之類的屁話,有這種觀點的官員也不少,雖然被劉長帶走了一批,但是這種主流思想卻沒有被動搖,韓嬰的使命就是打擊這種本土思想,讓自己的主張在趙國流行起來,可以說,他的任務很艱鉅,不允許他有半點的遲疑。

劉如意開心的坐在了上位,看著這些新來的官員們,臉上滿是喜色。

“寡人疏忽了,向兩位認錯!”

別的不提,光是這賣相,趙王還是相當不錯的,酷似高皇帝的模樣,讓他看起來威風凜凜的,不少新來的官員們都是忍不住的低下了頭。

“是壓根就不配讓我們輕視!”

韓嬰乾笑著,“袁相.不敢讓您稱有幸,您能親自來迎接,是我們的幸事纔對。”

長弟夠意思啊,知道我趙國人才不夠用,特意送來了一批人,自己還得想辦法回禮纔是!

看到韓嬰遲遲沒有反應,袁盎有些驚訝,問道:“可有什麼不妥?”

韓嬰一愣,自己還沒開始發難,怎麼這些人反而跟自己開罵了??

他清了清嗓子,拿起了面前的酒盞,“也並非是輕視您”

這麼大的力氣你當什麼大儒呢?不去長安挑糞都是可惜了。

他接著嘲諷道:“你們看起來也不像是能上戰場的,連我這麼一個老儒生都打不過,你們就繼續躲在這趙國,但是,有一點,莫要再出來丟人現眼了,做學問做不成,打架又沒這實力,你們除了吹噓,還能做些什麼事情呢?整日以治理趙國爲自己的功勞,你們治理了個什麼?若非廟堂的幫襯,唐燕的呵護,你們連一個裡都治不好!!”

韓嬰深吸了一口氣,心裡還是有些不安。

劉如意的心思完全放在了這兩人的身上,對著他們各種詢問,儼然已經將他們當成了自己國內的頭號賢才。

韓嬰急忙放在了酒盞,“不是輕視.”

劉如意沒有反駁,隨即領著那些大臣開始朝著長安的方向拜謝。

“你個老匹夫!!”

劉如意忽然感慨道,他站起身來,看向韓嬰和轅固生,拿著酒盞走到了他們的面前,一臉誠懇的看著他們,說道:“這是寡人的過錯啊,你們不說,寡人都沒有想到,確實不該吹捧自己的功勞,陛下對趙國相助很多,寡人是從心裡感激他的,若不是他,豈能有趙國的今日呢?!”

袁盎說著,隨即又低聲說道:“大臣們都會來的”

“大膽腐儒!安敢如此?!”

“寡人先爲諸公飲!”

袁盎沒有再多說什麼,卻對韓嬰本身的能力產生了些懷疑,剛見面時的喜悅頓時就淡了些,陛下派來的這個人,怎麼還是這般的軟性子?這樣的人能幹掉國內這些整日叫囂的大家嗎?

那些正在吃飯的趙人紛紛丟下了手裡的碗筷,憤怒的看向了韓嬰,還有人將手放在了劍柄上,連趙王都被驚的說不出話來。

被嚇到的不只是韓嬰,趙國那些大臣也被嚇到了。

原先還有些輕視他的袁盎此刻都是對他大改觀,陛下沒有選錯人,這人還是不錯的啊。

他說道:“我聽聞,趙國當初經歷戰亂,百廢待興,陛下派遣大量的物資來扶持趙國,使趙國有了今日的強盛,陛下覺得趙國的官吏不充足,特意挑選出賢才前往趙國任職,而大王今日操辦宴席,居然只是吹噓自己的功勞,在座的羣臣更是擺出得意的樣子,讓我們來拜見.若是說不知恩德的,諸位承受了陛下如此大恩,卻不懂得先朝著長安的方向叩拜,陛下閉口不談陛下的恩賜.若無陛下,能有這樣豐盛的宴席嘛?!”

你要是說挑釁找事,那還真的不是韓嬰所擅長的,但是你要開始辯論嘛,這個自己可就不怕了。

“就該這麼做,接下來,您就不必再去找那些人辯論了,他們會親自來找您的,您只需要一次次的擊敗他們,羞辱他們,讓他們無言以對,讓他們再也不敢胡說八道,最好是能說的他們自殺,這就夠了,其餘的事情,可以交給我來操辦,不出一年,我們就要肅清趙國內部的風氣,讓他們都不敢再說什麼忠趙君輕天下之類的屁話”

“自殺??何以如此?”

“韓公啊,若是不能改變現狀,趙國遲早會爆發戰亂,到時候,死的可就不是這些人.這些人也是罪有應得,您覺得他們爲什麼死咬著這一套?是因爲他們都真心相信這一套嗎?還不是因爲他們的利益都在趙國,不想被廟堂爭奪嗎?您只管去罵!!”

“您在這裡罵的越狠,陛下那裡便會越開心。”

第369章 我何其幸也第831章 生來如此第636章 大漢最強大的軍隊第846章 陳買的真正用法第481章 炮決之刑第497章 千牛侯第717章 唐國,你們的王回來了第707章 木案之肉第633章 阿嬰,你來真的啊第15章 尚方第515章 大概是真的不在了吧第193章 樂善好施的長大善人第481章 炮決之刑第820章 同類第741章 前去問好第248章 好兄弟,你的名字第129章 姐姐千萬不要嫁給他呀!第657章 家宴第548章 你什麼時候寫淮南子啊?第612章 瓜瓜水軍侯第200章 吾已壯,有變第638章 諸侯的職責第447章 真國相也第192章 著書立派的長大聖人第745章 熊羆第586章 公羊家的堪輿術第480章 揚眉吐氣!第212章 第二代的張不疑與召平第300章 不能起身的趙國周相第332章 羣賢將至第640章 霸王再臨第527章 曹窋不辱使命第903章 缺點棍棒第630章 完羝大父第838章 重點第201章 到底誰是蠻夷??第545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411章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第787章 還是得背鍋第744章 妙計第578章 逮住一隻羊使勁薅通知第473章 一時之利耳第380章 您準備什麼時候去挖留侯的鼻子?第46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17章 三個願望第162章 有府邸的諸侯王就是不一樣!第561章 你替朕去問一聲第358章 羣賢再至,君臣之禮第29章 黃老學說第561章 你替朕去問一聲昨天出了點事第377章 做官當做執金吾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495章 皇帝的徵北大將軍安第513章 來了個更狠的第511章 我非商賈!第167章 奸賊,吃老夫一柺杖!(感謝南粵蠻第893章 流放到長安!第337章 此間樂,不思長安也第141章 肯定是陳平乾的!!第133章 我不是不懂第533章 所謂勇士第458章 大漢長公主第537章 地動山搖!!第14章 大漢諸侯們的保護者第812章 何人知你?第322章 南北羣賢,一時瑜亮第635章 馬上皇帝第548章 你什麼時候寫淮南子啊?第610章 近墨者黑第675章 掛壁第539章 無人可取代第899章 賢人第474章 西庭王這個人很小心眼的第390章 這是廟堂,不是唐國!第833章 用人之明第764章 安息人所爲!!第356章 傳承有序,世代忠良第630章 完羝大父第857章 平城的天空第218章 我劉長一諾千金!!第378章 太子安的一生之敵第384章 豈有此理?!第332章 羣賢將至第483章 何不早來??第536章 水路第339章 撈人布第608章 未來的張不疑和晁錯第401章 世道循環周復始第661章 助攻第896章 不管是誰說的第624章 兩大聖賢的二度交鋒第816章 要被坐實的謠言第386章 大漢皇帝不是人第52章 這就叫戰術第491章 不類人第735章 物盡其用第347章 大漢君子張不疑
第369章 我何其幸也第831章 生來如此第636章 大漢最強大的軍隊第846章 陳買的真正用法第481章 炮決之刑第497章 千牛侯第717章 唐國,你們的王回來了第707章 木案之肉第633章 阿嬰,你來真的啊第15章 尚方第515章 大概是真的不在了吧第193章 樂善好施的長大善人第481章 炮決之刑第820章 同類第741章 前去問好第248章 好兄弟,你的名字第129章 姐姐千萬不要嫁給他呀!第657章 家宴第548章 你什麼時候寫淮南子啊?第612章 瓜瓜水軍侯第200章 吾已壯,有變第638章 諸侯的職責第447章 真國相也第192章 著書立派的長大聖人第745章 熊羆第586章 公羊家的堪輿術第480章 揚眉吐氣!第212章 第二代的張不疑與召平第300章 不能起身的趙國周相第332章 羣賢將至第640章 霸王再臨第527章 曹窋不辱使命第903章 缺點棍棒第630章 完羝大父第838章 重點第201章 到底誰是蠻夷??第545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411章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第787章 還是得背鍋第744章 妙計第578章 逮住一隻羊使勁薅通知第473章 一時之利耳第380章 您準備什麼時候去挖留侯的鼻子?第46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17章 三個願望第162章 有府邸的諸侯王就是不一樣!第561章 你替朕去問一聲第358章 羣賢再至,君臣之禮第29章 黃老學說第561章 你替朕去問一聲昨天出了點事第377章 做官當做執金吾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495章 皇帝的徵北大將軍安第513章 來了個更狠的第511章 我非商賈!第167章 奸賊,吃老夫一柺杖!(感謝南粵蠻第893章 流放到長安!第337章 此間樂,不思長安也第141章 肯定是陳平乾的!!第133章 我不是不懂第533章 所謂勇士第458章 大漢長公主第537章 地動山搖!!第14章 大漢諸侯們的保護者第812章 何人知你?第322章 南北羣賢,一時瑜亮第635章 馬上皇帝第548章 你什麼時候寫淮南子啊?第610章 近墨者黑第675章 掛壁第539章 無人可取代第899章 賢人第474章 西庭王這個人很小心眼的第390章 這是廟堂,不是唐國!第833章 用人之明第764章 安息人所爲!!第356章 傳承有序,世代忠良第630章 完羝大父第857章 平城的天空第218章 我劉長一諾千金!!第378章 太子安的一生之敵第384章 豈有此理?!第332章 羣賢將至第483章 何不早來??第536章 水路第339章 撈人布第608章 未來的張不疑和晁錯第401章 世道循環周復始第661章 助攻第896章 不管是誰說的第624章 兩大聖賢的二度交鋒第816章 要被坐實的謠言第386章 大漢皇帝不是人第52章 這就叫戰術第491章 不類人第735章 物盡其用第347章 大漢君子張不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昌市| 隆昌县| 绥阳县| 杂多县| 明溪县| 潞城市| 海南省| 长沙县| 同仁县| 金乡县| 广水市| 凉城县| 英德市| 梨树县| 正安县| 河西区| 凤翔县| 湛江市| 酒泉市| 景洪市| 库尔勒市| 滨海县| 城步| 仙游县| 广东省| 加查县| 图们市| 扶绥县| 新密市| 鹤山市| 于都县| 大丰市| 寿宁县| 玉田县| 申扎县| 萨迦县| 丹江口市| 新蔡县| 开原市| 当雄县| 马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