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6章 三十而立

唐國跟長安是不一樣的。

在長安,你若是說要外出打仗,除卻那些將軍們和某些甲士出身的大臣們,其餘人定然是會反對的,什麼窮兵黷武啊,桀紂之君的冠直接就扣在你頭上,可是在晉陽,你說要外出打仗,從三公九卿到底層甲士,無不嗷嗷亂叫,恨不得現在就出徵。

多虧了劉長這位大王,導致軍功制在唐國是深入人心的,當初劉長爲了抵禦匈奴,長期在這裡推行軍功制,培養出了大批的地方官員,幾乎都是殺出來的,中原那些官員已經很久沒有打過仗了基本都是通過政績來升遷,唐國可就不同了,那都是砍頭砍出來的,頗有高皇帝剛立國時的那個味道。

不只是大臣們,百姓們更是如此,唐國跟中原不同,是遊牧和農耕同時進行的方式,況且疆域遼闊,故而每次出征,無論賞賜土地還是賞賜牛羊,那對百姓們來說都是好東西啊,何況唐國民間胡漢交融,好武成風,能騎射左右開弓的都不少,塞外的敵人自從匈奴失敗後一蹶不振,外出對他們來說那就是「天降軍功與是人也」。

在這種極度的好戰氛圍下,劉安提出要開疆擴土,這些羣臣實在是太激動了。

他們一直都想要開疆擴土,奈何啊,他們的大王去長安做那什麼皇帝去了,沒有人領著他們外出征戰,身爲大臣又不能像燕王那樣主動請戰,故而他們只能看著燕國不斷的擴張,疆域越來越大,他們也只能派兵去撿個漏什麼的。

如今,劉安在這裡,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外出征戰了。

當李左車激動的將自己的戰略構想講述給劉安聽,並且將一大堆的奏章放在了劉安面前的時候,劉安都驚呆了。

您這是圖謀了多久?。??

國相張想如甚至即刻請辭,說是要爲大軍籌備足夠的糧草,馬不停蹄的離開了唐王宮。

至於那位本該勸諫大臣的御史,此刻也是滿臉的肅穆,他認真的說道:「殿下不必擔心!臣定然全力督戰!各地將領官員都將死戰不退!」

劉安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

唐國的廟堂,沒有什麼規矩可言,兩位將軍正在爲誰擔任先鋒而爭砂,最後,他們想出來的辦法就是公正的來一次角抵,其中一位將軍甚至還是深目高鼻的胡人,兩人也不廢話,直接在王宮內就擺開了駕駛,扭打在一起。

而御史朱建看都不曾看他們一眼,還在認真的爲劉安講述著各地官員和將領們的情況。

劉安聽著他的勸諫,目光卻時不時的看著那兩位肉搏的猛漢。

而劉安的四位舍人就站在劉安的身邊,也是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幕。

馮唐看起來有些驚訝,毛萇絕望的搖著頭,張夫臉色平靜,劇孟眼裡亮著光。

那兩位猛漢終於分出了輸贏,贏了的那位月氏人將軍要擔任先鋒了,當他開開心心的來跟劉安請戰的時候,劉安發現自己甚至都叫不出他的名字來,劉安抿了抿嘴,只能是笑著說道:「將軍真乃壯士也!有您這樣的壯士,我也能安心等待你們凱旋了!」…

馮唐在一旁眨眼示意。

劉安即刻醒悟。

「來人啊賞將軍百金!」

將軍大喜過望,再三拜謝,劉安又問了他家裡的一些情況,就是不好意思問他的名字,劉安有些挫敗感,這些月氏人的名字實在是太難記了,阿父是如何記住這些人的名字呢?還能跟他們成爲好兄弟,自己怎麼就記不住呢。

整個廟堂都帶著一種無禮灑脫,這種氛圍與劉安是有些格格不入的,劉安向來都是比較安靜和不茍言笑的人,他看著一旁的李左車,認真的說道:「太尉,我有四位舍人,可堪大用?!?

「可以讓他們帶兵出征?!?

劉安指了指自己身後的四位舍人,對於強行將自己的舍人安插在軍隊內撈取軍功這件事,李左車表示很欣慰,不愧是大王的兒子啊,當初大王也是這麼搞,不只是安插在軍中,甚至還要直接安插在廟堂裡。

馮唐等人有些驚愕,卻沒有多說什麼。

直到朝議結束,衆人三三倆倆的喧譁著走出了宣室殿的時候,四位舍人方纔跪坐在了劉安的面前。

「殿下,您這是.」

馮唐年紀也不小了,可直到如今,他也沒有什麼戰功,爵位也不高,他這個年紀給太子當舍人,等到太子正式執權,只怕他再有雄心壯志,也沒有能力來實現了,而如今,劉安忽然要讓他領兵,年邁的馮唐心裡猛地燃燒起了一股火焰,可是在這個時候,他又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該說什麼,該去做什麼。

劉安認真的說道:「我知道您是有大志向的人,只是沒有機會來施展自己的才能,這次,我要封您爲唐國車騎都尉,讓您單獨率領一支軍隊,去建功立業!」

「不知,尚能飯否?」

馮唐笑了起來,他站起身,朝著劉安俯身行禮,後退了幾步,拔出了佩劍,頓時開始在殿內舞劍,他的劍法凌厲,迅速,身體靈活,劍光四射,寒光冷冽,劇孟都有些看呆了,毛萇也是忍不住的點頭稱讚,唯獨張夫這廝依舊是面無表情,不過,那眼神裡對馮唐還是有些敬意的,他並不知道,自己在馮唐這個年紀的時候,是否也能如此健壯。

馮唐收劍的時候,甚至都沒有喘氣,無比的平靜。

「好,我沒有看錯,那就請您出戰!既然出戰,就不能弱與唐國其餘將領,要拿些軍功纔是!」

「唯?。。 ?

劉安隨即看向了自己的另外三位舍人,首先就是張夫。

對於人狠話不多的張夫,劉安其實也不必多說什麼,這廝原先就在南北軍都任過職,若不是被劉安討要到自己身邊來,此刻或許早就是中高級軍官了,而且這廝膽大妄爲,性格惡劣,適合在外當將軍,就是不適合在內。

唯獨劇孟和毛萇這兩個人,劉安還是有些擔心的。

劇孟年紀太小,不懂得打仗,而毛萇呢,這位偏執的儒生在劉安看起來也是不擅長戰事的。…

馮唐看出了劉安的遲疑,開口說道:「殿下,可以讓毛萇給我做副將,讓劇孟給張夫做副將。」

張夫一愣,打量了一下劇孟,倒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

張夫不喝酒的時候話很少,喝酒了就一定會罵人。

平日裡跟同僚們相處的也非常不友好,總是得罪他們。

這是一個嚴於律人,寬於律己的人。

劉安看著面前這些激動的舍人們,笑著說道:「我也不能待在這晉陽,我要跟著太尉一同出戰,也看看那塞外的風光!」

毛萇大驚失色,「殿下!這如何能行?!您身爲太子,豈能親自前往征戰?」

劉安頓時不悅,「這有何不可?」

「當初我大父身爲皇帝,也曾外出征戰,我阿父也曾外出征戰,怎麼到了我就不行呢?我阿父只率領十餘騎士,就敢衝殺滇國大軍,斬殺滇王,如今我身邊有數萬唐國大軍,難道還不如阿父身邊的那十幾個騎士嗎?!」

毛萇頓時無法反駁,急忙看向了一旁的馮唐。

可馮唐並沒有要勸諫劉安的想法,他只是點著頭說道,「身爲太子不可不知兵?!?

「那若是出了什麼事…」

「無礙,有太尉和諸將在,就不會出事。」

毛長嘆了一聲,也只能認了。

「哈哈哈~~~」

劉長看著手裡的奏章,忍不住的哈哈大笑了起來。

張不疑頓時也開心的笑了起來。

雖然不知道陛下是因爲什麼事如此高興的,但是陛下高興了那就一定是好事。

劉長將奏章遞給了張不疑,「你看,那豎子要親征塞外了,說是召集了十餘萬軍隊,要討伐塞外諸部,他總算是長大了啊,能親自出徵了,好啊,果然,讓他去唐國是對的,只有在唐國,他才能學會如何當一個賢明的君王!」

呂祿忍不住想要吐槽,合著賢明的君王都得窮兵黷武是嗎??

對於兒子的改變,劉長是非常開心的,只有戰場最能磨練人,等他在戰場上走了一圈,他也就長大成人了,等他返回之後,大小事情就能交給他來操辦了,自己就能領著騎兵,帶著火藥,前往身毒那邊轉一轉了,去砍敵人的頭顱,攻破自己所看到的每一座城池,入最好看的美人!

劉長是真的有些激動,多年的夙願啊,看來總算是能有實現的機會了。

這廝大概一年後就能從唐國回來吧,到那個時候,自己也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做一些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了!

就在皇帝開心的幻想著未來的時候,張不疑卻有些不忍心打斷他。

唐國是什麼德性,張不疑最是清楚,而如今皇帝爲什麼這麼高興,他也很清楚,就怕太子這次去了唐國,被那些唐人給同化,開始像陛下這樣不願意再返回長安,滿門心思的留在唐國外出打仗取樂啊……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張不疑是不會說的,若是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一定會想辦法爲陛下解決!

劉長又接過了下一個奏章,看了片刻,再次笑了起來。

「夏侯嬰上書,說想讓朕給他們送些火藥過去!「

呂祿有些驚訝,「可夏侯嬰是如何知道火藥之事的呢?」

「這哪裡是夏侯嬰需要啊,這分明就是我老師想要,他就是不願意開口,知道吧,特意讓夏侯嬰上書索要,哈哈哈,老師的這點伎倆,如何能瞞得住朕呢?朕一眼就能看穿!」

劉長得意的說道:「朕弄出來的東西,連老師都要開口索要呢!」

「不疑啊,派人去送一些給淮陰侯吧!」

交代好了幾件事,劉長方纔朝著長樂宮趕去。

他倒不是有事要求助於太后,只是他的大姊來了,他得過去看看。

當他到達壽殿的時候,曹姝她們正圍坐在劉樂的身邊,劉樂抱著小劉,笑呵呵的跟衆人說著什麼,劉樂也很不容易,就在上上年的寒冬,劉長的姐丈張敖逝世了,爲宣平武侯,張偃也繼承了他的爵位,成爲大漢新的宣平侯,這件事對劉樂的打擊還是挺大的。

自從張敖逝世之後,劉樂變得有些沉默寡言,下人偶爾能聽到她在屋內自言自語,也不怎麼外出,實在是有些嚇人。

好在張敖還留下一個庶出的兒子叫張侈,年紀還很小,就陪在劉樂身邊,讓她不至於那麼孤單。

呂后也曾寫信,希望劉樂能直接搬到長安來定居,劉樂也婉拒了。

這是張敖逝世之後,劉樂第一次返回長安。

「大姊!!」

劉長咧嘴傻笑著站在了劉樂的面前,劉樂愣了一下,正要開口,眼淚卻先掉落了下來,劉長頓時就慌了,急忙坐在了劉樂的身邊,「大姊???誰欺負你了??哭什麼呢?莫不是阿母又罵你了??」

「阿母現在都糊塗了,朕這般賢明,她都要罵,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聽著劉長的胡扯,劉樂甚至都沒能哭下去,哭著笑出聲來。

呂后抿了抿嘴,卻沒有訓斥劉長。

劉樂罵道:「豎子,胡說什麼呢?我都是年半百的人了,連孫子都已經開始求學了,阿母還能罵我嗎?」

「那可說不好,阿母說我七十了她都要揍我呢!「

劉樂笑了起來,「你那是活該!你就該捱揍!」

當初那美麗動人的大姊,此刻已經變得有些慈祥了,臉上滿是歲月所雕刻過的痕跡,沒有了那種從前的活力和暴躁,尤其是這兩年,或許是張敖逝世帶來的打擊,使得這位大姊頓時有了一種年邁的感覺,說起話來,都有點阿母的那種味道了,不急不慢。

看著大姊,劉長瞬間驚醒。

自己似乎也三十歲了。

「這時日過的是真快啊…」

他伸出手來,撫摸著自己的鬍鬚?!?

劉樂倒是沒有再提起良人的事情,只是逗弄著懷裡的小傢伙,溫和的跟呂后聊著以前的事情,如今她的年紀也大了,對呂后,沒有了年輕時刻的那種疏遠和敬畏,言語很是平靜,而呂后同樣也是如此,兩人就像是一對朋友,而非母女,曹妹她們就圍在周圍,聽著她們講述趣事,聽的津津有味。

唯獨劉長不太樂意。

「阿母,你還記得嗎?當初長跟勃差不多年紀的時候,已經開始往大儒的臉上吐口水了!」

「是啊,當時請來的就是毛亨,他至今見到長都要捂著臉…」

「有一次他往阿父的酒盞裡撒尿,被阿父打的半死,您還記得嗎?」

「記得,那時你剛回來,你阿父舉辦宴會」

曹姝等人聽的目瞪口呆,而劉長老臉一紅,對她們這種揭老底的行爲表達了強烈的抗議。

「阿父可是被這豎子給折騰慘了,阿父每次舉辦宴席,這豎子都要搶阿父的肉吃…阿父每次教訓他,他都要想辦法報復,還用石頭丟阿父的窗口,我記得曹夫人就被砸中了一次,阿父氣的大半夜追他,一路追到了椒房殿.」

「是啊,這廝爲了滑冰就在寢宮前灑水,你阿父摔得躺了整整六天啊…每天都給我念叨著要打死這個豎子…」

聽著她們說著過去的那些事情,劉長不由得皺了皺眉頭,有些事情,他已經記不清了,似乎都是很小很小的時候做的了,隨著兩人的敘說,這些記憶緩緩甦醒,劉長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曹姝卻有些驚訝,劉長每次欺負劉安的時候,總是會說,你大父當初就是這麼對我的。

可如今看來,這純粹就是放屁了。

合著自己這位是年少時欺負阿父,年長後欺負兒子,從小到大都是一個頂級的惡霸??!

劉長提醒道:"咳咳,這些事情,都是年幼時的事情了,可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說啊」

「比起你,你的孩子已經是非常乖巧了!」

從壽殿出來的時候,劉長緊鎖著眉頭,眺望著那連綿不絕的宮殿羣,心情忽然有些惆悵,劉長就這麼一路走過去,不知不覺的,當他再次看向前方的時候,已經是來到了祖廟裡。

守在祖廟的甲士急忙讓開了道路,低著頭。

劉長大步走進了廟內,看著擺放在上位的靈位,劉長遲疑了許久,隨即靠著廟宇的牆壁,直接箕坐了下來,垂著頭。

「當初年少無知…」

「若是能再見你一面就好了?!?

劉長有些無禮的背靠著牆壁,也不看那靈位,自言自語道:「當皇帝確實挺難的…事情怎麼都辦不完,一個接著一個,百姓怎麼都吃不飽,災害更是接連不斷…我當初給你說的盛世,我是真的想把它打造出來…可我如今已經三十歲了,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我可不像跟你一樣,做了個開頭,就把事情都丟給自己的孩子…自己跑去享樂去了。」

「我想,如今的辦法,只能是從外獲得足夠的資源,用以內,不然,光是靠著尋常的辦法,是難以實現盛世了…你開創了這麼大的帝國,我怎麼也不能丟了你的臉啊…」

劉長側著頭,看向了靈位。

「若是能再見你一面就好了」

風吹進了祖廟,溫柔的吹過劉長的身體,輕輕吹起了他的頭髮。

彷彿父親撫摸著他的兒子。

第375章 不好!是宣義!!第594章 成家立業第372章 都是被曲逆侯所欺第170章 真正的長安是什麼樣的?(感謝七哥第226章 人傑地靈的大唐第270章 兼職做諸侯王第789章 三面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第433章 倭在韓東南第358章 羣賢再至,君臣之禮第726章 天資愚鈍第344章 定遭後人唾棄第897章 諸王歸來第750章 當刮目相看第487章 安陵第409章 《家豬圈養手冊》第194章 欺善怕惡第330章 誤入正途第815章 點石成金第598章 大漢鴻烈第212章 第二代的張不疑與召平第868章 大智若愚第547章 會開船的猴子第557章 無用之物第787章 還是得背鍋第482章 豎子欺人太甚第278章 略有棘手第883章 坑兄專業戶第863章 夏侯國相第274章 吾王蠻夷也第48章 正要找你第22章 問個明白第883章 坑兄專業戶第222章 這是如意乾的!第596章 可怕的墨家第543章 太尉打人了?。?/a>第879章 未來第668章 自古法家不善終第311章 張釋之第48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73章 何不食肉糜第367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158章 陛下到底想殺誰?第383章 我們實在是太強了!第101章 你給不給吧?第255章 我攤牌了,我反了!第733章 失道者第314章 就是拿來給你炫耀一下父親節第460章 前仆後繼第447章 真國相也第692章 我召郡守,就爲了三件事第898章 襁褓裡的嬰兒第11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26章 這叫舍人?第188章 賀唐王喜提新舍人第802章 雙重打擊第187章 你是秦王那般的暴君!第91章 兄長!你學學我??!第270章 兼職做諸侯王第461章 那甲士能做郎中令嘛?第818章 不像話第106章 唐王的治國策略第149章 冒頓的信第240章 過秦論第107章 哥,你別走第402章 是丈育不是傻第79章 這是爆竹!第343章 做人要大度,不能貪圖虛名!第541章 阿母第637章 自從秦國滅亡,大漢來了三任皇帝第280章 挑釁也不是這麼個挑法第868章 大智若愚第86章 你們可差遠了第474章 西庭王這個人很小心眼的第778章 還不快開口求我?!第330章 誤入正途第783章 長安的天空第484章 有朋自遠方來,鞭二十,驅之別院第97章 給老子滾回來!第537章 地動山搖?。?/a>第362章 阿長與黃老帛書第453章 爲王事也,無懼第407章 我只是天生神力而已第695章 認同套認同第689章 雖是陋室第43章 公子高義!!第384章 豈有此理?!第403章 改國號爲唐,我就是唐始皇!第854章 搬進來,擡出去第497章 千牛侯第807章 惡名昭著第102章 根在這兒呢!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275章 遇強則弱,遇弱則強第36章 未來是你的第131章 爭執永遠都不會消失第587章 天高三尺第119章 長啊,朕要走了第245章 唐國最危險的職業,樵夫第303章 再不辭官,遲早要進佞臣傳
第375章 不好!是宣義?。?/a>第594章 成家立業第372章 都是被曲逆侯所欺第170章 真正的長安是什麼樣的?(感謝七哥第226章 人傑地靈的大唐第270章 兼職做諸侯王第789章 三面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第433章 倭在韓東南第358章 羣賢再至,君臣之禮第726章 天資愚鈍第344章 定遭後人唾棄第897章 諸王歸來第750章 當刮目相看第487章 安陵第409章 《家豬圈養手冊》第194章 欺善怕惡第330章 誤入正途第815章 點石成金第598章 大漢鴻烈第212章 第二代的張不疑與召平第868章 大智若愚第547章 會開船的猴子第557章 無用之物第787章 還是得背鍋第482章 豎子欺人太甚第278章 略有棘手第883章 坑兄專業戶第863章 夏侯國相第274章 吾王蠻夷也第48章 正要找你第22章 問個明白第883章 坑兄專業戶第222章 這是如意乾的!第596章 可怕的墨家第543章 太尉打人了??!第879章 未來第668章 自古法家不善終第311章 張釋之第48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73章 何不食肉糜第367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158章 陛下到底想殺誰?第383章 我們實在是太強了!第101章 你給不給吧?第255章 我攤牌了,我反了!第733章 失道者第314章 就是拿來給你炫耀一下父親節第460章 前仆後繼第447章 真國相也第692章 我召郡守,就爲了三件事第898章 襁褓裡的嬰兒第11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26章 這叫舍人?第188章 賀唐王喜提新舍人第802章 雙重打擊第187章 你是秦王那般的暴君!第91章 兄長!你學學我啊!第270章 兼職做諸侯王第461章 那甲士能做郎中令嘛?第818章 不像話第106章 唐王的治國策略第149章 冒頓的信第240章 過秦論第107章 哥,你別走第402章 是丈育不是傻第79章 這是爆竹!第343章 做人要大度,不能貪圖虛名!第541章 阿母第637章 自從秦國滅亡,大漢來了三任皇帝第280章 挑釁也不是這麼個挑法第868章 大智若愚第86章 你們可差遠了第474章 西庭王這個人很小心眼的第778章 還不快開口求我?!第330章 誤入正途第783章 長安的天空第484章 有朋自遠方來,鞭二十,驅之別院第97章 給老子滾回來!第537章 地動山搖!!第362章 阿長與黃老帛書第453章 爲王事也,無懼第407章 我只是天生神力而已第695章 認同套認同第689章 雖是陋室第43章 公子高義!!第384章 豈有此理?!第403章 改國號爲唐,我就是唐始皇!第854章 搬進來,擡出去第497章 千牛侯第807章 惡名昭著第102章 根在這兒呢!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275章 遇強則弱,遇弱則強第36章 未來是你的第131章 爭執永遠都不會消失第587章 天高三尺第119章 長啊,朕要走了第245章 唐國最危險的職業,樵夫第303章 再不辭官,遲早要進佞臣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海兴县| 鄂托克旗| 新龙县| 新邵县| 大悟县| 海林市| 汉阴县| 澄迈县| 安图县| 长武县| 蛟河市| 康定县| 嵩明县| 东丽区| 金湖县| 黎平县| 陕西省| 商丘市| 大关县| 宜兰县| 方正县| 合川市| 邻水| 宜良县| 巴中市| 宣恩县| 濮阳县| 南江县| 丹江口市| 岳阳市| 乌拉特前旗| 财经| 全州县| 绥芬河市| 姚安县| 广州市| 隆化县| 泊头市| 澄迈县|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