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3章 唐王府?不,賊窩!

宣義擡起頭來一看,這府邸沒有關門,牌匾大大方方的寫著“唐王府”三個字,宣義坐立不安,仔細看了許久,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府門寫著的兩個字是,賊窩!

當廷尉得知唐王擁有自己的府邸之後,他就明白,來大活了。

果然,當宣義很快就從唐王府抓出了數(shù)個“罪犯”。

夏侯竈格外的憤怒,他大叫道:“我?guī)椭诮值郎蠏哐@是義舉!你不來獎賞我們,還要抓走我們,賞罰不明!我一定會告訴阿父,讓他好好治治你!”

宣義瞥了他一眼,“你掃雪我不管,但是你把積雪堆在曹府大門外,讓曹公只能翻牆出來查看,這就是你的問題了。”

“我要見阿父!”

“讓我來這裡抓人的,就是你阿父.你阿父此刻正在曹府掃雪,親自向曹相請罪。”

樊伉有些不悅的問道:“他堵了曹府的門,你抓他也就罷了,我們不過就是玩滑冰,也沒有去堵誰家的大門,爲何連我們也要一起抓呢?”

“你和呂祿滑冰我不管,可是你們往建成侯家的門前灑水,在那裡滑冰,那我就得抓你了.也就是建成侯身體結實不然現(xiàn)在呂則就要變成建成侯了”

“啊?阿父摔著了?”

呂祿瞪大了雙眼。

宣義又看向了張偃,無奈的長嘆,“你爲什麼也要跟他們混在一起呢?堆雪的有你,滑冰的也有你.跟我走吧。”

張偃可不像這些人,他沒有經(jīng)驗,滿臉驚恐,看著劉長,叫道:“舅父救我!”

劉長小手一揮,“別怕,我等會便讓欒布去撈你!沒人敢把你怎麼樣.宣公啊,我這猶子身體虛弱,我大姊正跟太后在一起,若是傷了他,只怕這廷尉可要換人啦!”

宣義冷冷盯著劉長,又對衆(zhòng)人問道:“若是你們?nèi)鐚嵔淮铱梢苑胚^你們,唐王也參與了這些事情,對不對?”

“不對!都是我一個人乾的!”

樊伉最先叫道,在他之後,衆(zhòng)人也是紛紛大叫,張偃一愣,也急忙說道:“這與我舅父無關!要懲治便懲治我!”

宣莫如也叫道:“對,我們絕不出賣大王!”

宣義瞪了他一眼,“來人啊,把這個豎子也給我?guī)Щ厝ィ。 ?

羣賢被抓走了一半,可劉長並不慌,這方面,他已經(jīng)是行家了,上至廷尉,下至甲士,他都混的很熟了,照常讓欒布去幫忙叫人,讓其餘賢才們回家,劉長又跟季布聊起了那些墨者們的安排事宜。

正聊著,張不疑便帶著一羣人來到了唐王府。

這些人便是原先在尚方的那些墨者與儒者。

劉長笑呵呵的起身,請那位老秦墨坐在了一旁,很是客氣,而陳陶這些人就只是站著,凍得渾身發(fā)抖。

劉長不屑的看著他們,“我聽聞,當初墨家的鉅子帶著墨者們?nèi)ブv學,冬天也穿著單薄的衣裳,不穿鞋履,與百姓同,依不怕嚴寒,你們?nèi)缃襁€穿著冬衣,怎麼連這點冷風都扛不住啊?”

陳陶咬著牙,“大王,我們是楚墨啊楚人!”

“哦,寡人明白你的意思了,楚墨最弱,因此扛不住.”

“我”,陳陶氣的說不出話來。

“算了,進內(nèi)屋吧!”

劉長揮了揮手,領著衆(zhòng)人進了內(nèi)屋,衆(zhòng)人分別坐在兩側,劉長便問道:“陳陶?聽聞又來了一批楚墨,也是你的人?”

陳陶無奈的說道:“大王.這些人聽聞吾等被困在長安,故而前來解救.在我解釋之後,他們便留了下來。”

“留下來也好,看你們最近做出的東西,你們楚墨也不是一無是處啊,如果你們能痛改前非,或許在唐國,墨家能得到復興的機會。”

陳陶等的就是這句話,他急忙上前拜謝。

陳陶等人之所以留這麼久,當然不是因爲劉長那簡單的激將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墨家落寞了,基本沒有一個貴族能看得起墨家的,齊墨完全消失,秦墨隨著秦滅亡而淪爲罪犯,楚墨也是漸漸消亡。

唐王是唯一看重墨家的人,他解救了很多被關押起來的秦墨,甚至還將一部分秦墨派往唐國講學,楚墨自然也不想放過這樣的機會。

張不疑起身說道:“大王,昨晚尚方別府來了兩個人,自稱能幫助大王改善農(nóng)具。”

“哦?人呢?”

劉長詢問之後,便有兩人起身,朝著劉長行禮,這兩人皮膚黝黑,年紀也不大,相貌平常,不像是有什麼才能的。

“趙利拜見大王!”

“趙人?你能改善農(nóng)具?”

開口那人擡起頭來,笑著說道:“臣乃農(nóng)家之人,精通數(shù)算,也知農(nóng)具改進之法。”

劉長大驚,農(nóng)家他當然是知道的,這也是諸子百家之一,生命力極其頑強,這學派沒有沒落,因爲他壓根就沒有興起過,屬於那種不上不下,卻一直存在的,沒有像墨家那麼顯赫過,但是墨家不在了,他依舊存在。

“什麼?農(nóng)家之人!”

那一刻,坐在右側的幾個儒生猛地跳了起來,破口大罵:“悖上下之序的奸賊!”

在百家爭辯之時,儒家跟墨家總是過不去,見面就互掐,可儒家跟農(nóng)家就更過不去了,關係極其惡劣,惡劣到雙方見面基本就幹架,沒有緩和的餘地。

劉長卻不在乎,笑著說道:“農(nóng)家?好啊,我正缺這方面的人才!你不去唐國,怎麼卻直接來找寡人呢?”

“額張相乃儒家.”,趙利隱晦的提了一句,隨即又說道:“何況,我與大王有親。”

“你我有親?”

劉長滿臉的困惑,趙利急忙說道:“臣乃是恆山真定趙.與大王.”

“荒謬!”,季布忽然打斷了他,嚴肅的說道:“我家大王祖籍沛縣,出生與長安,不曾與趙地有關聯(lián)。”

趙利一愣,恍然大悟,急忙俯身說道:“是我記錯了,主要就是擔心張相不肯收留,故而前來。”

跟墨家不同,農(nóng)家一直都活躍在各地,各諸侯國裡也有不少的農(nóng)家,他們會採用農(nóng)家的技術,但是不會聽取他的治政理念,爲什麼呢?因爲農(nóng)家提出,所有人都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們以神農(nóng)等人爲先例,想讓君主和大臣們停止對百姓的稅收,讓他們自己去耕作,養(yǎng)活自己。

因此,儒家認爲他們想讓君臣在土地裡耕作,儒家復古,想要回到堯舜的年代,而這些人則是直接想回到原始社會,君王和大臣們一起在耕地裡幹活,簡直就是無禮到了極點!

那爲什麼在秦朝時他們還能活下來,沒有遭受始皇帝的迫害呢?

因爲農(nóng)家除了這個政治主張,還有一個耕戰(zhàn)的政治主張,他們獎勵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問題,在這方面頗有造詣,而這與秦朝的治國理念不謀而合,秦國最看重的就是耕戰(zhàn),因此他們活到了現(xiàn)在。

那爲什麼在大漢他們還能繼續(xù)度日而不沒落呢?

那是因爲大漢抄..咳咳,在暴秦滅亡的基礎上吸取了教訓,吸納了一小部分的治政理念,剛好就包括耕戰(zhàn),巧合,完全就是巧合!

儒家講究禮法等級之類,而農(nóng)家想要廢等級,基本上就是喊人人平等,大家都要下地幹活,自食其力,儒家講究仁政,農(nóng)家卻說耕作是爲了戰(zhàn)爭,戰(zhàn)爭是爲了耕作,儒家講復禮,農(nóng)家卻覺得堯舜是開了君主不事,迫害百姓的先例.雙方算不上是相親相愛,也能算是你死我活了。

因此,幾乎在得知對方身份的那一刻,儒生們便勃然大怒,險些要與他們動手。

劉長卻笑呵呵的,讓那人坐在自己的身邊。

季布低著頭,欲言又止。

“你是真定人啊?哎呀,這地方寡人熟啊!聽聞這裡民風彪悍,數(shù)百年後,這裡肯定會出猛將!”

趙利卻什麼都沒有說,只是說道:“我略懂農(nóng)利之法,在唐地曾看到大王所製作的新農(nóng)具大王,請看!”

趙利從懷裡拿出了設計圖,劉長拿起來,認真的看了起來,這設計圖很簡單,是在劉長所製作的耕犁的基礎上所改進的,劉長打量了片刻,問道:“這是利用耕犁來播種?”

“是啊,這是我等在看到大王的耕犁之後所做出來的”

趙利解釋起自己的思路,劉長聽的很是開心,而遠處的儒者們就有些坐不住了。

“大王!”

“勿要中了小人之計!”

“農(nóng)家悖序之賊,豈能與大王同席?!”

最先吹起進攻農(nóng)家號角的,乃是孟子,在孟子之後,儒者們便沒有放下這恩怨,不斷的抨擊農(nóng)家,在歷史上,到東漢中期,儒家終於全面獲勝,農(nóng)家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劉長看了一眼儒生們,問道:“若是你們看不慣農(nóng)家,便證明自己比農(nóng)家更有用啊,怎麼還藉助寡人之力呢?當初百家爭鳴,衆(zhòng)人都來證明自己的學派,這才涌現(xiàn)出了諸賢,你們既然厭惡農(nóng)家,爲何不去證明呢?”

“用自己學派的標準去指責,還不如在農(nóng)家所擅長的事情上擊敗他們!”

“你們農(nóng)家也是這樣,不要想我會幫你們,扶持你們,寡人最是公正,從不偏袒,你們要證明自己,才能在唐國謀取出路!”

“唯!”

趙利答應的很快,儒生們漲紅了臉,自然也是急忙應允。

看著神色不善的兩夥人,劉長卻瞇起了雙眼,競爭也是有利有弊的,看來,自己不能倒向任何一方,要利用好他們內(nèi)部的這種不和,讓他們更加賣力的爲唐國付出!

劉長又看著楚墨,“你們看看,農(nóng)家之人冒著風雪來到長安,只是爲了振興自己的學派,你們呢?你們這個樣子,如何能振興墨家啊!”

劉長自然是不會放過那設計圖的,他交給趙利一份信,讓趙利帶著這書信前往唐國,言有這封信,張相就不會爲難他。劉長知道,其實就是沒有這書信,師傅也一定不會爲難他,因爲張蒼壓根就不在乎這些,他用人從不看他的學派,好用就行。

將楚墨等人安排自己的府邸後,劉長便坐著馬車,跟著季布等人離開了府邸,前往皇宮。他本來是想要直接住在這裡的,奈何,阿母不許,只能白天來府邸待上一會,晚上還是得回皇宮。

“季布啊那人爲什麼說與我有親啊?”

劉長忽然詢問,季布卻低著頭,“胡言亂語罷了。”

“那你爲什麼要那麼激動呢?”

“臣有難言之隱。”

“我最討厭別人騙我!”

“大王,等你回到封國,我就將這件事告訴你。”

劉長看了季布一眼,卻沒有再逼他。

當劉長歡喜的回到了椒房殿的時候,劉樂正激動的跟呂后說著什麼,看到劉長進來,兩人頓時就停下了,劉樂笑著看了劉長一眼,正要說什麼,可是看了看劉長的身邊,劉樂有些詫異的問道:“張偃呢?”

“啊?你們沒去廷尉撈他嘛?”

“廷尉?!!”

劉樂瞪大了雙眼,劉長猛地拍了一下額頭,“哎呀,寡人忘了讓欒布來通知你們!快派人去將張偃接過來吧!”

劉樂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急急忙忙的就衝出了椒房殿,劉長搖著頭,“嗨,這天寒地凍的,也不知道我那猶子遭了多少罪.”,他說著,轉過身來,正好看到阿母輕輕用木棍拍打著左手。

“不管我的事啊!是周勝之他們帶著偃去堆雪,滑冰!”

當晚,舅侄兩人就趴在牀榻上了,張偃委屈的說道:“其餘衆(zhòng)人都被接走了,就我一個人在廷尉凍得瑟瑟發(fā)抖.也沒有人來.”

“咳咳,猶子啊,我是很早就告訴了大姊的,她就是想讓你長個記性,所以去晚了一些。”

“舅父,我想回家。”

“哎,不過一頓打,大丈夫,捱打又如何?你看看我,我這些年裡,最少也是打斷了六根木棍,越打越壯,再過幾年,他們就打不過我了!”

就在兩人閒談的時候,劉樂卻走了進來,她看了看周圍,問道:“阿母不在?”

“不在.幫兄長處理公文去了.有急事。”

劉樂坐在了劉長的身邊,神色肅穆的說道:“長啊,有一件事,非要你來幫我不可。”

“偃,你去外殿。”

“啊?”,張偃一愣,還是乖乖的起身,他挨的沒那麼重,起身什麼的還是沒有啥問題,在他離開之後,劉長迫不及待的問道:“大姊,你說吧,要寡人怎麼幫你?!”

劉樂認真的說道:“阿母想要將嫣嫁給燕王。”

“啊??這不是亂了輩分嘛,那以後我見到燕王,要喊他兄長,還是讓他來喊我舅父?”

劉樂搖著頭,“燕國苦寒之地,何況,他們兩人有親.我和你姐丈,其實早就有了人選。”

“啊?有了人選?誰啊??”

“這個人你應該是知道的,是張相最傑出最優(yōu)秀的弟子。”

劉長大驚失色,叫道:“要嫁給我?不妥!不妥!我可是她的親舅舅啊!”

“我呸!你這豎子,說什麼呢!”

“是你自己說的啊,我就是張相最傑出最優(yōu)秀的弟子啊!”

劉樂不屑的瞥了他一眼,說道:“我說的是另外一人,比你還優(yōu)秀。”

“比我還優(yōu)秀?胡說八道,我力比霸王,智勝留侯,荀子親傳,黃老未來之聖人,誰能比我更優(yōu)秀?”

劉樂不想再爭這個問題,她說道:“這人叫賈誼,年幼時就曾被張相收入門下,如今跟你四哥一般年紀,卻有才名,誦詩書善文,點評天下大事,無不精通,他的父親曾跟隨景王,你姐丈非常的喜歡他,想要將女兒嫁給他。”

劉長不屑的擡起頭來,酸酸的說道:“聽起來也不怎麼樣啊,能點評天下大事算什麼,我也整日跟著長安羣賢點評天下局勢啊,誰不會啊!”

“好,好,遠不如你.不過,你得幫我啊,絕不能讓張嫣嫁到燕國去!”

“好!這件事,就交給我吧!”

劉長做好了準備,等待阿母回來,到了很晚的時候,呂后這才小心翼翼的走進了椒房殿內(nèi),她看起來有些疲倦,雙眼通紅,當她輕輕走進了椒房殿的時候,劉長猛地起身,雙手撐著自己,叫道:“阿母!”

“沒睡?”

“沒有,我有要事與阿母商談.”

呂后進內(nèi)屋,換了衣裳,便來到了劉長這裡,開始吃飯,“什麼事?”

劉長努力的回憶著自己的舍人們勸諫自己時的樣子,板著臉,嚴肅的說道:“阿母,我聽聞,古時的賢人說:同姓不婚.”,他說了幾句,只覺得彆扭,實在是編不出來,他索性直接開口說道:“你要是將嫣嫁到燕國,我就亡了燕國!”

呂后瞇起了雙眼,“今天打的輕了?”

“額,阿母啊,你平日裡最喜歡嫣啊,爲什麼要將她嫁到那麼遠的燕國呢?”

“燕王一表人才,難道配不上嫣嗎?”

“倒也不是,只是,還是得看大姊的意思啊。”

“她是我生的,我還活著,還輪不到她來負責這些事情。”

劉長不悅的說道:“這就是最大的問題,阿母,你總是覺得我們年幼,哪怕大姊已經(jīng)成了家,孩子都要嫁人了,你都要管著,難怪兄長到現(xiàn)在也受制與羣臣!阿母是想要管他們一輩子嘛?!”

“豎子!我難道是在害你們嘛?!”

呂后勃然大怒,憤怒的瞪著劉長。

“我們都長大啦!難道就不能自己來決定一件事嘛?!”

“我也就算了,大姊都多大了,爲什麼連她孩子的婚事,阿母都要插手呢!”

兩人大吵了起來,呂后冷著臉,“好,好,你們都長大了,以後,我就不管你們了,你自己好好活著!有事也別來找我!”

劉長冷哼了一聲,轉過頭去,叫道:“本來就長大了!我明天就回自己的府邸!再也不來了!再也不來了!”

近侍們低著頭,一言不發(fā),全天下,也只有劉長敢跟呂后吵架了,這也不是他們第一次吵架,隨著劉長的年紀越來越大,跟呂后吵架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多,不過,這不重要,反正最後都能和好,這與他們無關。

次日,呂后正在吃著飯,劉長卻笑嘻嘻的走到了她的身邊。

“阿母,吃什麼呢?”

“阿母~~”

呂后別過頭去,不去理會他,劉長就摟著她的脖子,在她臉上親了幾口,“阿母,別生氣啦~~”

“你的東西我都準備好了,搬出去吧。”

“阿母~~你怎麼捨得我走啊?”

當劉長發(fā)動撒嬌大法,不斷的獻殷勤之後,呂后的臉色纔好了一些,她皺著眉頭,罵道:“我那都是爲了你們好!沒了我,你們能做好什麼事?吃了幾碗粟,就來跟我叫板?!”

“沒有啊我知道阿母都是爲了我們好阿母最好啦!”

“那張嫣的事情?”

“你去告訴劉樂,她愛怎麼辦怎麼辦!遇到什麼事也再也不要來問我了,都讓她自己去拿主意!”

“阿母~~不要生氣嘛.來,我給你唱歌吧?”

看著纏著自己獻殷勤的劉長,呂后冷哼了一聲。

“豎子。”

第688章 劉長式想辦法第189章 姨父!你冷靜點啊!!第842章 君復何求第57章 蓋公第662章 諸侯王的反應第132章 完美詮釋什麼叫雁過拔毛第22章 問個明白第546章 爲什麼不學學四哥呢?第242章 困擾史官的第一大難題第769章 童言無忌第832章 此酷吏也第443章 您看我這印好看嗎?第68章 差點以爲是岳丈坐我身旁呢!第853章 論孝第753章 來我夏國吧!!第359章 吉!!大吉!!!第547章 會開船的猴子第600章 夏侯竈第895章 合葬第273章 何不食肉糜第720章 同行啊第49章 誰去喊一下太醫(yī)令?第49章 誰去喊一下太醫(yī)令?第1章 這娃一點也不像朕第652章 學我者死,類我者也死第250章 拯救齊王劉肥第761章 太過優(yōu)秀第694章 非外王也第477章 羣賢再畢至請假第338章 爲阿父報仇!第280章 挑釁也不是這麼個挑法第286章 樂善好施的安大善人第289章 事事要跟秦皇看齊第781章 劉家豎子初長成第767章 二賢王第283章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第151章 想復仇嗎?長?第690章 鍋侯呂慘第385章 您以爲您對線的人是誰?!第355章 匈奴西遷第142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880章 不許離開第227章 衆(zhòng)正盈朝第74章 我劉長從不說大話第775章 人傑地靈通知第128章 驢廷尉第848章 隨汝陰侯衝鋒第172章 天下苦唐久矣第831章 生來如此第762章 辦法第835章 清靜無爲晁國相第472章 一丘之貉第272章 那般強大的王怎麼會哭呢?第457章 大丈夫第376章 我就是楚太子第456章 不能成海,亦能解渴第838章 重點第443章 您看我這印好看嗎?第260章 你嘛時候登基啊?第455章 悔不當初第386章 大漢皇帝不是人第300章 不能起身的趙國周相第772章 準沒好事第743章 神行將軍夏侯竈第51章 請務必要看!第271章 大道之行也第81章 你就給我看這個?第863章 夏侯國相請假第303章 再不辭官,遲早要進佞臣傳第104章 賢王正式上線第71章 諸侯王之死第291章 奸相周昌第134章 你誰啊??第847章 喪家之犬第39章 彭越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890章 豈敢無禮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647章 皇帝的回答第720章 同行啊第60章 這很值得!第40章 公子長的一生之敵第822章 聽名字就知道是好人第59章 劍聖公子長第111章 太子妃第848章 隨汝陰侯衝鋒第810章 另找他人第412章 四世三公張不疑第158章 陛下到底想殺誰?第813章 遇強則強第409章 《家豬圈養(yǎng)手冊》第667章 王恬啓第703章 這是軍功!!請假第470章 君臣之重擔第698章 誰能繼之?第601章 溫暖的寒冬
第688章 劉長式想辦法第189章 姨父!你冷靜點啊!!第842章 君復何求第57章 蓋公第662章 諸侯王的反應第132章 完美詮釋什麼叫雁過拔毛第22章 問個明白第546章 爲什麼不學學四哥呢?第242章 困擾史官的第一大難題第769章 童言無忌第832章 此酷吏也第443章 您看我這印好看嗎?第68章 差點以爲是岳丈坐我身旁呢!第853章 論孝第753章 來我夏國吧!!第359章 吉!!大吉!!!第547章 會開船的猴子第600章 夏侯竈第895章 合葬第273章 何不食肉糜第720章 同行啊第49章 誰去喊一下太醫(yī)令?第49章 誰去喊一下太醫(yī)令?第1章 這娃一點也不像朕第652章 學我者死,類我者也死第250章 拯救齊王劉肥第761章 太過優(yōu)秀第694章 非外王也第477章 羣賢再畢至請假第338章 爲阿父報仇!第280章 挑釁也不是這麼個挑法第286章 樂善好施的安大善人第289章 事事要跟秦皇看齊第781章 劉家豎子初長成第767章 二賢王第283章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第151章 想復仇嗎?長?第690章 鍋侯呂慘第385章 您以爲您對線的人是誰?!第355章 匈奴西遷第142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880章 不許離開第227章 衆(zhòng)正盈朝第74章 我劉長從不說大話第775章 人傑地靈通知第128章 驢廷尉第848章 隨汝陰侯衝鋒第172章 天下苦唐久矣第831章 生來如此第762章 辦法第835章 清靜無爲晁國相第472章 一丘之貉第272章 那般強大的王怎麼會哭呢?第457章 大丈夫第376章 我就是楚太子第456章 不能成海,亦能解渴第838章 重點第443章 您看我這印好看嗎?第260章 你嘛時候登基啊?第455章 悔不當初第386章 大漢皇帝不是人第300章 不能起身的趙國周相第772章 準沒好事第743章 神行將軍夏侯竈第51章 請務必要看!第271章 大道之行也第81章 你就給我看這個?第863章 夏侯國相請假第303章 再不辭官,遲早要進佞臣傳第104章 賢王正式上線第71章 諸侯王之死第291章 奸相周昌第134章 你誰啊??第847章 喪家之犬第39章 彭越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890章 豈敢無禮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647章 皇帝的回答第720章 同行啊第60章 這很值得!第40章 公子長的一生之敵第822章 聽名字就知道是好人第59章 劍聖公子長第111章 太子妃第848章 隨汝陰侯衝鋒第810章 另找他人第412章 四世三公張不疑第158章 陛下到底想殺誰?第813章 遇強則強第409章 《家豬圈養(yǎng)手冊》第667章 王恬啓第703章 這是軍功!!請假第470章 君臣之重擔第698章 誰能繼之?第601章 溫暖的寒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西县| 体育| 鄂托克旗| 延长县| 蒲城县| 昌都县| 临桂县| 浦北县| 怀柔区| 阳西县| 江永县| 石楼县| 琼海市| 巍山| 特克斯县| 镇平县| 乌恰县| 巍山| 马边| 呼图壁县| 朝阳区| 宁城县| 廊坊市| 克拉玛依市| 乌拉特后旗| 梓潼县| 台中市| 关岭| 嘉善县| 当雄县| 宁明县| 汾西县| 聂拉木县| 潼南县| 阿坝县| 牟定县| 凤山市| 邳州市| 沈丘县| 上林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