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人家兒子花娘的錢,關你什麼事啊?有這空,你還是趕緊回家一趟,準備點禮金比較靠譜。”
步承啓把脖子一歪,眼珠子撇到了天上,一副我懶的搭理你的模樣。
“兒子花娘的錢,我是他姥爺!這事莫非真輪不到我管?”
孫老頭被步承啓繞的頭暈,扒拉著手指頭在那算計他們祖孫三代的親戚關係。
“你姓畢嗎?”
步承啓見孫老頭被自己忽悠暈了,知道第一個反對派快被自己解決掉了,趕緊追問了一句,準備把孫老頭徹底弄混亂了再說。
“老夫應該姓孫不姓畢吧!”
“那不就結了,我告訴你,你只要不姓畢,就少操外甥的心,看見大門了嗎?”
“看見了。”
“認識回北京的路嗎?”
“認識!”
“認識就好,我跟你說啊,押運財物的事,你已經辦完了,現在你的任務,是趕緊出了大門回北京,跟太后娘娘說說字條的事,然後準備點禮金,喊著李實一起回來,明白了嗎?”
“明白了!”
“重複一遍!”
“財物我都送到了,跟太后娘娘說說字條的事,回家拿點錢,喊著李實一起回來。”
“好,你可以走了!”
步承啓拍了下手,終於忽悠挺一個了。
“如此事不宜遲,老夫這就告辭了!”
“路上小心,速去速回!”
“老夫省的!”
孫老頭一邊說話,一邊把雙手一拱,身子一轉,昂首挺胸撅屁股,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出了大門,走出了城門,朝著北京的方向,飛奔而去。
步承啓見孫忠已經走遠,用手把臉一呼喇,一臉嚴肅的走回了大廳,衝著吐沫星子亂飛的楊善笑瞇瞇的走了過去,
“楊大人,你過來,我跟你商量點事!”
“奧!和我商量事?”
楊善一愣,拿手指頭指著自己的鼻子,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的步承啓。
“是啊,大事!”
步承啓眨著眼睛,衝楊善一個勁的使眼色。
“哦!頭前帶路。”
“您看看這個!”
步承啓故技重演,把朱祁鈺寫的字條給楊善遞了過去。
“太上皇暫緩回京!這?”
楊善看完了字條,也象孫忠一樣,一下子愣在了那裡。
“楊大人,皇上讓您去瓦剌的時候,就專門告訴過您,不能讓太上皇回來,對嗎?”
“對!”
“您想想您得到的旨意,再看看我收到的字條,能感覺出點什麼東西來嗎?”
“唉!”
楊老頭號稱大明第一辯手,腦袋瓜子不是一般的好使,看到字條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朱祁鎮回到了京城是多麼的危險,可這也不能說啊!只好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算是回答了步承啓的問題。
“您抗了一次旨了,還打算再抗一次嗎?”
步承啓陰陽怪氣的把問題撇給了楊善。
“這!就算是在紫荊關成親,太上皇還是要回京城去啊!”
楊善可不是孫忠,一聽步承啓把事推到了自己身上,當時就反駁了回去。
“現在回去是您接回去的,成完親回去那是看望父母,關你屁事啊?”
“可太上皇明明是用我給換回來的啊?”
“胡說,太上皇回來是爲了迎娶娜仁公主,也先讓太上皇回來的原因,是在紫荊關迎娶他的妹妹,對不對啊?”
“對!就是這麼回事,誰也沒讓太上皇回來,是也先爲了嫁妹妹,自己把太上皇送回來的。”
楊老頭聽的這裡,徹底悟了,感情還真有辦法誰也不得罪啊!唉!後生可畏啊!
“太上皇,娜仁公主,你們可知道自己的婚禮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嗎?”
忽悠完了楊善,自然就輪到了兩個準新人,步承啓鼓起餘勇,回到了大廳。
“朕倒是聽你說過,可是這跟在紫荊關成親沒什麼關係吧?就算是朕答應了,太后也不會答應啊!”
朱祁鎮爲難的看了看娜仁公主,一臉苦澀的回答著步承啓的問話。
“太上皇,您是真不明白還是假不明白啊!咱兄弟們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我說句話,你可別生我的氣啊!”
“說什麼呢!你我二人情同手足肝膽相照,沒有你,朕早就餓死在草原上了,有什麼話,你直說就行,朕絕不怪你!”
朱祁鎮把胸膛拍的當當響,用實際的行動,表達著自己的感激之情。
“衆所周知,太上皇迎娶娜仁公主,不是爲了自己享樂,不是爲了你們兩個人的幸福生活,而是爲了明瓦兩國能夠和平共處共同進步,而是爲了兩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得享太平,這是一件兩國朝廷共同關心的大事,是和兩國百姓的幸福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所以,我們絕對不能等閒視之。咳咳咳!”
步承啓咳嗽了幾聲,見大家沒什麼反對的聲音,知道開篇說的不錯,趕緊正了正神色,把忽悠繼續了下去,
“我認爲,在紫荊關成親,是符合兩國百姓意願的,是兩國百姓喜聞樂見的,雖然北京是大城市,雖然在北京可以顯示出帝王的威儀,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沒有明瓦兩國百姓共同的祝願有意義。”
“紫荊關,是一座英雄的關隘,是一座歷史的豐碑,在這裡,涌現出過無數的英雄,也倒下去過無數的好漢。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在明瓦兩國領導人的關心愛護之下,偉大的太上皇迎娶了娜仁公主,紫荊關將會結束它的歷史使命,由一個防備外敵入侵的關隘,變成一座迎娶新娘的幸福之城。”
“大家不妨閉上眼睛,好好的感受一下歷史人物的哀鳴,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才能換這裡片刻的安寧,英雄的紫荊關多麼希望從此沒有戰火從此沒有紛爭,可無數的英雄倒下了,它卻從來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和平。”
“但是今天不一樣了,今天的紫荊關已經成爲了幸福之城,明瓦兩國不再有紛爭,大明的武士扔掉了手中的大刀,拿起了心愛的鋤頭,瓦剌的勇士放下了手裡的長槍,揮舞起了久違的馬鞭,他們幸福的歌唱,他們高興的舞蹈,共同祝福著這一切的締造者,太上皇陛下和娜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