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袁珙乃是老衲多年好友,今日老衲有幸請到他,不如讓他面相一番如何?”道衍小心翼翼的問了句。
朱棣面色陰晴不定,目光入電一般在袁珙的身上打量了一番,良久才說道:“昔日本王聽聞袁珙袁大師相人無數(shù),百無一謬。本王還道是市井之徒傳而言之,不足爲(wèi)信,如非軍師一再推薦,本王本也不想面見袁大師,剛纔你能在十人之中認(rèn)出本王,足見世人所言不虛!”
袁珙心頭大喜,慌忙謙虛道:“王爺太擡舉小人了!能爲(wèi)王爺面相實乃小人的榮幸!“
朱棣點了點頭捻了捻胸前的長鬚,好一會兒才說道:“也罷,本王今日就讓袁大師面相一番,還作何究竟!“
袁珙點了點頭,略一沉思,盯著朱棣道:“王爺請起!“
“大膽狂徒,王爺乃千金之軀,豈能有你這鄉(xiāng)下村野匹夫隨意呼喝?”朱能面帶怒色。大聲喝道。
袁珙不爲(wèi)所動,面色如常,盯著朱棣依舊命令道:“王爺請起!”朱能怒不可數(shù),幾乎衝了過來,忽聽的朱棣喝道:“朱將軍,稍安勿躁!本王相信袁大師此舉必有深意!”言罷,雙足一點底,從虎皮長椅上站了起來,盯著袁珙道:“袁大師有何賜教!”
袁珙一動不動,目光深邃將朱棣一一打量了一番,忽然道:“王爺請走幾步讓小人好生瞧瞧!”
“你……?”朱能本想叫罵,但瞧朱棣臉色一沉,想罵的話語又吞了回去。
朱棣呵呵一笑,道:“走幾步也無妨!”言罷,身形一轉(zhuǎn)便沿著圓桌走了幾步。
袁珙一動不動,道衍和朱能二人站立一旁看了半響,忽覺袁珙臉色有陰轉(zhuǎn)晴,二人都是絕頂聰明之人,瞧這神色如何不知結(jié)果呢?二人相視一笑,果然這時袁珙收了目光,雙腿跪地抱拳便道說:“我看殿下龍行虎步,日角插天,是一個太平天子。年四十,鬍子過肚臍,就必登皇位。”此話一出,朱棣面色一喜,心道:“本王果然是天命所歸,如此一來區(qū)區(qū)建文帝,還能是本王對手!”道衍見朱棣臉露喜色微微一笑,走了上前,道:“恭喜殿下天命所歸,南下之舉,望殿下早作準(zhǔn)備!”
朱棣拂鬚長笑了幾聲,忽然扭過臉來目光入電般在袁珙的臉上一掃而過,袁珙沒料到朱棣會突然望過來,陡然見到兩道閃電一般的目光頓時吃了一驚,換忙喚了聲:“殿下,剛纔小人所言句句屬實,還望殿下……?”袁珙身子微微大顫。
“本王當(dāng)然知道大師剛纔所言是真言!不然大師子自認(rèn)爲(wèi)還能活到現(xiàn)在!“朱棣語氣冷如寒冰,就連站在一旁的道衍和朱能二人也感到那股冷意,二人相視一望,不覺一股冷意涌上心頭。
袁珙鬆了口氣。躬著身子卻不敢答話。
偌大的王府氣氛頓時變得有些古怪,道衍和朱能對視了一眼,面上均露出疑惑之色,似乎二人也不知朱棣此刻要幹什麼。
朱棣背對著三人,臉上神色陰晴不定,只是嘴脣微微噓動,似乎有難以決定的事情在心頭揮之不去一般,三人不敢答話,目光隨著朱棣高大魁梧的身材微微移動,府內(nèi)的氣氛一時之間變得有些古怪,朱棣似乎渾然不覺,亦然背對著三人。好一會兒,朱棣才緩緩的轉(zhuǎn)過身來,兩道利劍一般的目光再次落在了袁珙的臉上。
袁珙心中一緊,躬著身子低聲喚道:“殿下……?“
道衍、朱能目光雖既一動,落在了朱棣的臉上。二人追隨他多年,早已知曉燕王的秉性,此刻見燕王臉色大變,心中暗叫不妙,卻不知接下來朱棣要幹什麼。
朱棣盯著袁珙的臉看了好一會兒才收回了目光,臉上的那股殺氣,也在瞬間消失不見,眉宇間恢復(fù)了往日那種仁和之氣漸漸顯露了出來,整個人在瞬間想變了一個人一般。道衍、朱能就連剛剛還緊張萬分的袁珙這會兒也鬆了口氣,神情頗爲(wèi)輕鬆,他噓了口氣,擡起衣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剛纔的那一刻,彷彿置身在一個冰冷的冰窟一般,“這燕王果然是非常之人!“袁珙吐了口氣心中暗自讚賞道。
朱棣微微一笑,目光變得柔和,輕聲道:“剛纔嚇著大師了,還望大師見諒!“
袁珙摸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尷尬的笑了笑,道:“殿下說笑了,小人初識龍威,被嚇著也是理所當(dāng)然,殿下不必掛懷!“
朱棣“嗯!”了聲,目光一緊,再次落在了袁珙的臉上,只看得袁珙剛剛鬆弛的心,瞬間又緊張了起來,他直覺一個心快要從胸腔裡蹦出來,就在這會兒耳旁才聽朱棣說道:“大師大才,剛纔本王乃親眼所見,但如今天下局勢一片混亂,剛纔大師所言,本王牢記於心,他日若本王正如大師所言,今日面相之恩,本王自當(dāng)重謝!”
“多謝王爺厚愛,小人……?”袁珙鬆了口氣躬身道。
朱棣揮了揮手,打斷的他的話語,聲音忽然冷冷道:“今日本王放你回鄉(xiāng)韜光晦跡,剛纔之事再不可對人說起,若是他日本王真如大師所相之言,定當(dāng)厚謝!”說著揮了揮手。
袁珙如臨大赦一般,忙跪地叩謝。正欲轉(zhuǎn)身離去,忽然間身後有一個聲音再次響了起來,
“袁大師請留步!“
道衍、袁珙身子一怔,聽得聲音來自朱棣之口,袁珙心中暗暗叫苦,心道:“今日我命休矣!“但眼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雖不情願,但還是轉(zhuǎn)過身來,躬身道:”殿下還有何吩咐?“
備註:
《通鑑》上說了一段明朝初的往事:“自帝爲(wèi)太孫,中外屬望,獨燕王棣心不平,常懷窺覬。及帝即位,削藩議起,僧道衍勸棣爲(wèi)逆。棣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安問民心?’乃進相士袁珙及卜者金忠。自是棣陰事一切與道衍謀,久之,事益露。”
珙諦視曰:‘龍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須過臍,即登大寶矣’。已見藩邸諸將校,卒皆許以公侯將帥,棣由此益自喜,逆謀遂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