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自西周時就被燕國作爲京都稱之爲”燕京“。後秦始皇一統(tǒng)六國後,開始設燕京爲薊縣,爲廣陽郡郡治。
漢高祖五年,燕京被劃入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爲廣陽郡薊縣,屬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親分封於此,故更爲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爲廣陽郡駐所。
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爲燕國,而幽州遷至范陽。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爲燕郡,歷經(jīng)前燕、前秦、前燕、後燕和北魏的統(tǒng)治而不變。
隋開皇三年廢除燕郡。但很快在大業(yè)三年,隋朝改幽州爲涿郡。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複稱爲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後北平成爲范陽節(jié)度使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在北京稱帝,建國號爲“大燕”。唐朝平亂後,復置幽州,歸盧龍節(jié)度使節(jié)制。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裡建立地方政權(quán),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與遼戰(zhàn)鬥,北宋大敗,對燕雲(yún)十六州從此望眼欲穿;遼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qū)建立了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
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平稱爲中都。以此北平正式作爲京都出現(xiàn)在歷史的舞臺。
元朝是,在1215年 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元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爲大都路。以此北平正式作爲元朝的首都定了下來。
元朝過後,(洪武元年)9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將徐達北征,攻佔元朝都城大都,並將大都改名爲北平府。
隨後朱元璋一統(tǒng)天下,以應天府(今南京)爲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爲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爲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天,朱棣從鳳陽回到南京,受命就藩北平。他的府邸就是元朝的舊宮,其規(guī)制如同天子。按照規(guī)定,藩王的府邸“亞天子一等,正是如此,燕王府纔沒有重建。
當蕭琴跟著朱高熾長途跋涉有南京逃至北平時,朱棣正在享受元朝留下的京都,燕王府位於北平城內(nèi)最中心,故又名爲北平府。
蕭琴跟著朱高熾的身後自山海關(guān)叩關(guān)人北平城,受到守關(guān)將領(lǐng)的熱烈歡迎,一邊使人飛報燕王府,又調(diào)來數(shù)匹駿馬,免去了他們跋涉之苦,直抵北平府,一早回城的朱高熙等人早率著燕王府一干重臣,在北平府外等候,氣氛非常隆重。
朱氏三兄弟想見,既歡欣若狂,恍若隔世;想起燕王發(fā)瘋的事實,百感交集!兄弟三人拉著手說過不休。
北京城蕭琴雖然來了不少次,但古代的北京城還是頭一次見,一時不免好奇了起來,四處張望,此時正北平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眼下正是午時,北平城內(nèi)大街小巷雖人不多,但店鋪林立,各種叫賣上彼此起伏,更多的車輛穿插而過,一時將這個北平府烘托得熱鬧非凡。蕭琴看了一陣,漸漸有些感嘆,心道:“難怪朱棣登基後立馬遷都,以眼下的盛況,遠非南京所能及!”
就在蕭琴左顧右盼之際,忽聽的人羣裡,一個聲音衝著他喊道:“小兄弟!你也來了!“蕭琴一愣,順著聲音望了去,但見道衍站在角落裡,一臉笑意的望著他!”
蕭琴心中大喜,急忙下馬大步迎了上去,一把抓住道衍的手道:“大哥,你進來可好,可想死小弟了!”
道衍同樣激動,抓著蕭琴的雙手,正想說話,忽聽的城南一扇大門“轟”的一聲被打開,跟著門內(nèi)傳來一陣由遠及近的哭喊聲,那聲音極大,將正蜷縮在城門洞內(nèi)打盹的小卒們被響聲驚醒。原本還滿臉笑意的朱高燧忽然臉色大變,一言不發(fā)衝著那扇打開的大門奔了過來。衆(zhòng)人真感驚奇,移目光望去,只見那扇華麗的大門內(nèi),一個身材魁梧,但神態(tài)極爲落魄的中年男子滿臉縞素的從門內(nèi)衝了過來,他一身白衣,但白衣的周身早已沾滿了贓物,看上去倒有些像要飯的乞丐。蕭琴等人尚未反應過來,便聽到朱高燧帶著哭腔喊道:“父王!”
蕭琴吃了一驚,暗道:“不會吧,這就是歷史上的永樂大帝?”
朱高熾、朱高燧臉色大變,紛紛迎了上去。
鄭和臉上神色淡定,衝著一動不動的道衍微微一笑,一絲狡猾一閃而過。
“啊,王爺又發(fā)瘋了!”路上的行人望著滿臉傻笑的朱棣竊竊私語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