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6章 論曹

在過去的六月裡,中原並無什麼大事發生。

曹孟德終於和樑角兄弟對上了,小型的攻擊戰試探了幾次,張角和張樑皆敗於曹孟德之手,於是張角便如同在廣宗一般,死守城池,想以此讓曹孟德退兵。

荀彧的離間計已經顯出成效了,張角和張樑兩兄弟幾次相談都不歡而散,他們彼此的理念變得不同了,原本張角三兄弟都是貧民,相互依持,可以做到兄慈弟恭,如今卻身居高位,各自都有心腹手下,許多事情便變得身不由已,一旦這弟兄倆鬧翻,結果便可以預料。

另外,中原羣雄最關注的人可能就是當今天子劉宏了,這位天子命比蟑螂,在鬼門關走了兩遭都還不死,六月中旬,劉宏又病了一回,然後也被治好,不過這一次治好後劉宏暴怒不堪,因爲他不能人事了,對於這位好色如命的皇帝來說,這樣活著還有什麼生趣?

而在六月下旬,有方士進獻仙丹,劉宏不顧朝中大臣和許多近臣的勸阻,執意服下,當夜連御三女,劉宏的心思又活泛了,卻不知隨著他服下仙丹的同時,無數人已經對這位天子再不抱一點希望,連遠在幷州的荀彧在接到線報後都長嘆了三聲,近侍聽到這位王佐之才說了三次大漢危矣。

劉宏不知道這種所謂的仙丹是虎狼之藥麼?他其實是知道的,漢王朝境內千瘡百孔他不知道麼?他肯定也是知道的,但是他就是那麼一位皇帝,貪於享樂,要讓他像李世民或是秦始皇一般他真會大呼朕做不到啊。所以乾脆破罐子破摔了,他死了後兩腿兒一蹬,管那後人做甚,對這個時代的華夏人而言,攤上了這位無能的皇帝也是一種悲哀。

隨著劉宏日日服著仙丹。享受著生命最後的時光的同時,各州刺史把境內的黃巾該剿得也剿得差不多了,雖然黃巾把各州弄得一糊胡塗,但是不得不說也有好處,因爲剿滅黃巾便算是練了兵了,各州軍馬兵強馬壯。個個磨刀霍霍,就等著劉宏歸天,然後逐鹿中原,許多人把劉宏做成小人,天天用針扎。希望劉宏能像小人一樣被針扎死。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這個月中原各地顯得很平靜,但是底下的暗潮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一旦暴發,可比黃巾猛多了,黃巾的原身畢竟只是農民,而這些都是一州梟雄。

“如果劉宏在這個月死去,如果你是中原羣雄會怎麼做?”林北問卞吉。想考考他。

安忠直已經回去了,卞吉又到了臨江城,因爲木道鋪就。所以卞吉並沒有長途跋涉之苦。

卞吉苦思半天,才道:“入洛陽勤王!!”

“哦?爲何如此?”林北頗有興趣的問道。

“天子...劉宏如今只餘子嗣二人。”卞吉總算是直呼了劉宏之名,“長子劉辨,現年應該是九歲,而次子劉協卻纔四歲,一旦劉宏死去。羣雄肯定會入京,借勤王之名控制洛陽。號令諸雄。”

“可是現在皇室的威懾力不存,想以此號令諸雄。恐怕不行吧?”

“此及大義,就算諸雄不堪皇室之威,卻也定會縛手縛腳,所以學生認爲,誰若先入主洛陽,恐怕便會一躍成爲天下最有實力之人。”

林北想了想,點頭,認爲卞吉這話很有道理,別說劉辨才九歲,就算十五歲又如何,在羣雄眼裡都是小孩子,可以任意欺負的對象,董卓不就是把劉辨給鳩殺了麼,勤王是假,挾天子以令諸候纔是真。

“夫子,你挺厲害嘛,連這都能想到。”

卞吉有些不好意思:“大人,學生以前渾渾噩噩,不知那國事,跟隨大人日久才知學識淺薄,所以只有用心。”

身處什麼位置便會去想什麼問題,以前卞吉只是教人讀書識字便可,當然不會去關心國家大事,但是如今地位不同,如果再只管教書育人肯定是不行的,安忠直也是如此,以前只是亭長,管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如今得管望海城五萬餘人的內政,安忠直也在提高當中,至於最後能達到什麼程度,只看個人資質,如果安忠直資質出衆,最後說不定能成長爲荀彧一般的內政人才,如果卞吉資質驚人,最後說不定能趕上孔明,不過能到這種程度的機率相當小,林北也不敢奢望,只要安忠直能把一個城池管理得妥妥當當便可以了,而卞吉嘛,能出謀劃策更好,如果不能,以後當個書院院長也不錯。

“那夫子認爲想要入京勤王,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最大的障礙?”這次卞吉怎麼都想不出來了,只能問林北。

林北看著中原方向,長嘆了口氣:“曹孟德此人。”

“曹孟德?”卞吉不解:“大人,學生不知大人爲何會看重此人,以學生所見,此人實乃投機鑽營之輩而已。”

林北啊了一聲,投機鑽營之輩?林北無語,卞吉對曹孟德的評價如此的低?“夫子怎會認爲曹孟德乃投機鑽營之輩?”

卞吉道:“此人與大蠻子大戰幾次,皆敗,無能之極,後盧植和丁原趕到燕子口,此人無所作爲,導致燕子口一戰又敗於那大蠻子,盧植羞愧而死,反觀此人,卻無什臉皮,如若不是朝中無將,劉宏雖則荒誕,定也不會任命此人爲征剿黃巾的主帥,如今呂布和荀彧都頗具名聲,此人雖身爲主帥,反倒默默無聞,所以綜觀此人的作爲,卞吉看不到一絲梟雄之姿。”

林北聽得實在無語,不過細細聽來,發現卞吉說得好像還真有幾番道理,這位曹孟德從出現到現在一直都是戰敗,一個閃光點都沒有,而官軍大敗之後,盧植愧疚而死。已經讓世人覺得盧植雖敗,卻仍有可取之處,跟盧植相比,曹孟德的表現不免讓人不齒,現在身爲征剿黃巾的大帥。呂布勇武已經轟傳天下,荀彧因爲四計也初具盛名,曹孟德的表現就顯得很中庸,難怪會被人小看。

不過所有人都會小看曹操,林北卻不會,相對於林北知曉的曹操。此刻的曹孟德的起點要高得多了,按照原本的歷史進程,曹操會在董卓入京內潛逃後才揭竿,那是公元一九零年,也就是六年之後。而此時曹孟德便坐擁官軍十數萬,同時身爲大帥,帳下有呂布夏候淵這等猛將,一旦劉宏身死,這位曹孟德便成大勢。

現在曹孟德應該還忠於漢室,但是林北也不敢確定,這位梟雄從來都不會是愚忠之輩,說不定劉宏所爲已經傷了他的心了。

卞吉剛纔看到的是曹孟德的缺點。但是如果換個角度來看,便能看出曹孟德的優點,曹孟德是敗了幾次。但是並不是敗了就不打了,這就是所謂的敗不餒,盧植羞愧而死,曹孟德卻沒事,除了說他臉皮厚外,還有此人的大度和對敗仗的不以爲意。而荀彧和呂布都因黃巾一戰而打出了名聲,曹操反倒名聲不顯。這說明此人知人善用,不掠其下之功。也不羨虛名。

而在歷史上,曹孟德也確實如此,敗仗打了不少,但是屢敗屢戰,同時知人善用,任命了大批有才能的人,後面更是下了一道唯纔是舉令,言只要是人才,哪怕這人才有許多缺點也都能重用,這種見識和氣度相當的少見,真正能跟曹孟德相提並論的,三國時期只有一個,那就是劉備,孫權卻不行。

劉備起身低微,雖然他一直自稱是中山靖王的玄孫,但是相信的人並不多,前半生劉備都是在四處奔波逃亡,這個傢伙打的敗仗比曹孟德更多,如果每次都像盧植一樣羞愧而死,劉備早就死了千百回了。

直到劉備隆中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了出來,劉備纔算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著名的隆中對給劉備今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也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轉折點,這固然是諸葛亮謀劃的功效,但是如果劉備自己不爭氣,智近乎妖的孔明也無可奈何,就如那劉禪,孔明累得吐血而死,這位阿斗兄一輩子都沒有扶起來。

所以別管卞吉如何看待曹孟德,林北卻把曹孟德當做大敵來看,比任何人都要重視。

不過曹操這一世雖然起點甚高,但是正所謂有利也有弊,如果他要扶持漢室的話,估計下場得跟孔明一樣,劉辨和劉協都不是什麼好皇帝,如果不扶持漢室,那麼他手下的官員可能便會就此離心,最後能剩多少,只看曹孟德的手段如何了。

再有,如果曹操勢大,羣雄便會聯合起來,說不定就會來一個十八諸候會虎牢戰曹孟德,這種事情可說不準的,合縱聯橫本就是諸候爭鋒的時候常使手段。

談論一番中原羣雄之事後,林北的目光還是先關注眼前,也就是臨江和望海兩城。

土著人被押回去後,安忠直並沒有給土著人休息的時間,除了傷者和不能勞作的六歲以下孩童,所有土著每天都會被軍士押著去挖石,伐木和築路,這些都是重活,而且危險性也比較高,每天卯時中就讓土著起來,晚上酉時末才能停止,勞動時間達到了十三個小時,因爲怕土著累死,所以安忠直給這些土著的伙食還算是不錯,一天三頓,晚上的時候還有點肉,本來以爲這種待遇會引起土著們的反抗,安忠直都打算好了,如果遇到反抗的,便殺雞駭猴,殺上一些土著,哪知道這些土著居然並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這種待遇很棒,幹活也異常賣力。

安忠直摸不著頭腦,後來審問一些土著,才知道原來這些土著以前窮得要死,每天飢一頓飽一頓,有時候獵不著魚和野獸的時候吃些野菜便算渡日,王來財在瓦波部落中找到的魚乾還是因爲近些時日雨水增多好撈魚才存下來的,如今每天能吃著飽飯,這些土著便覺得日子很好,有些土著居然還因此長得更壯實了,更無語的是土著人要是受傷了就非常高興,因爲這代表著他們能白吃白住了,相當於放假。

安忠直把這種情況彙報給林北後,林北楞了半天,遲遲無語,心說這他瑪的也行?

“大人,我們是不是對這些土著太好了?”安忠直很糾結。

“給他們吃的是什麼?”林北問。

“豆渣和稍許的米食,要不然豆渣也沒什麼人食用,就是晚間有些肉食,我怕他們會累死。”安忠直道。

“這樣也高興?”林北真覺得不可思議。

安忠直苦著臉點頭,沒有反抗就沒有成就感啊。

林北始終不是心狠之人,又咐吩夥工給這些土著人每頓煮些骨頭湯或是魚湯之類的,不過把土著人的勞動時間又延長了一個小時,早上六點到晚上八點天黑。

對林北來說,望海城付出的東西相當少,骨頭和魚這兩種望海城現在要多少有多少,貯存極豐,用這種東西來換土著人的勞動力太劃算了,而且土著人也覺得不錯,反抗情緒幾乎沒有,這樣幹活效率就高,可以說是雙贏。

在土著人賣力的幹活下,石板路鋪得越來越長,如今已經鋪就了近百里的石板道,按照這種速度,最多再有半月,兩丈寬(這裡也統一下,以後一丈就統一是三米)的石板路就能鋪到a點,一個半月後就能鋪進森林中的b點。

也在這個時候,甄平乘船趕到了望海城,他過來買鹽。(未完待續)

第360章 懾服甘寧第93章 盛景第228章 世界變化得太快第116章 東山鄉的‘魚妖’第319章 自導自演的慘烈神之戰第33章 葡萄架第204章 火山小島第192章 海上航道第390章 猴王獻禮第47章 苦逼的奶爸第342章 浴血第368章 中/央集權制第209章 弟子名單第93章 盛景第320章 醫聖張仲景第255章 靜觀其變第255章 靜觀其變第202章 出海第331章 聚焦襄陽第258章 評價自已第282章 龍神幣發行第45章 辦法第24章 丟丟和奇奇第258章 評價自已第30章 隱姓埋名第259章 知人善用第110章 輿駕史第77章 不殺第38章 溝通第115章 吃食第102章 不可思議第245章 人口太少第96章 甄平的確認第66章 熊狗第134章 想活到21世紀第291章 各種政令發佈第148章 甄氏人的能耐第98章 皆大歡喜第137章 大漢疆域第179章 張遼第42章 轉變第26章 母豺第60章 送禮第216章 論曹第197章 益州王氏第298章 招攬甄平第194章 通信甄氏第354章 遷移中第154章 流水席第405章 胡商布爾第134章 想活到21世紀第96章 甄平的確認第231章 哈卡之角第273章 雜事第370章 災第233章 轉移第322章 修路到底第158章 逃第55章 南越書院第192章 海上航道第192章 海上航道第135章 大威龍王第329章 魚王之爭第388章 爲官之道第303章 賊過如梳,兵過如篦第17章 野豬羣的貢獻第261章 毒計第106章 選定養殖場第235章 巨鮎羣第391章 候元宵第304章 立誓第410章 御水第368章 中/央集權制第264章 特戰軍第279章 三個要求第398章 夢境第117章 泛舟而下第22章 神奇第298章 招攬甄平第206章 煤島第137章 大漢疆域第131章 越來越好第218章 要錢何用第104章 徐庶的好感第334章 蔡邕與蔡琰第258章 評價自已第158章 逃第38章 溝通第229章 雄心壯志第55章 南越書院第197章 益州王氏第249章 虛驚和驚喜第384章 上供第313章 覆雨翻雲第136章 卞吉的消息第205章 滅絕的生物第26章 母豺第1章 重生成蟒第99章 沼氣池的進展第54章 獵戶再臨
第360章 懾服甘寧第93章 盛景第228章 世界變化得太快第116章 東山鄉的‘魚妖’第319章 自導自演的慘烈神之戰第33章 葡萄架第204章 火山小島第192章 海上航道第390章 猴王獻禮第47章 苦逼的奶爸第342章 浴血第368章 中/央集權制第209章 弟子名單第93章 盛景第320章 醫聖張仲景第255章 靜觀其變第255章 靜觀其變第202章 出海第331章 聚焦襄陽第258章 評價自已第282章 龍神幣發行第45章 辦法第24章 丟丟和奇奇第258章 評價自已第30章 隱姓埋名第259章 知人善用第110章 輿駕史第77章 不殺第38章 溝通第115章 吃食第102章 不可思議第245章 人口太少第96章 甄平的確認第66章 熊狗第134章 想活到21世紀第291章 各種政令發佈第148章 甄氏人的能耐第98章 皆大歡喜第137章 大漢疆域第179章 張遼第42章 轉變第26章 母豺第60章 送禮第216章 論曹第197章 益州王氏第298章 招攬甄平第194章 通信甄氏第354章 遷移中第154章 流水席第405章 胡商布爾第134章 想活到21世紀第96章 甄平的確認第231章 哈卡之角第273章 雜事第370章 災第233章 轉移第322章 修路到底第158章 逃第55章 南越書院第192章 海上航道第192章 海上航道第135章 大威龍王第329章 魚王之爭第388章 爲官之道第303章 賊過如梳,兵過如篦第17章 野豬羣的貢獻第261章 毒計第106章 選定養殖場第235章 巨鮎羣第391章 候元宵第304章 立誓第410章 御水第368章 中/央集權制第264章 特戰軍第279章 三個要求第398章 夢境第117章 泛舟而下第22章 神奇第298章 招攬甄平第206章 煤島第137章 大漢疆域第131章 越來越好第218章 要錢何用第104章 徐庶的好感第334章 蔡邕與蔡琰第258章 評價自已第158章 逃第38章 溝通第229章 雄心壯志第55章 南越書院第197章 益州王氏第249章 虛驚和驚喜第384章 上供第313章 覆雨翻雲第136章 卞吉的消息第205章 滅絕的生物第26章 母豺第1章 重生成蟒第99章 沼氣池的進展第54章 獵戶再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广平县| 沾益县| 多伦县| 开江县| 宁津县| 腾冲县| 邳州市| 平和县| 龙井市| 盈江县| 中西区| 临朐县| 临沧市| 固镇县| 西畴县| 栾川县| 德化县| 鄂托克前旗| 衢州市| 苗栗市| 鄄城县| 孝义市| 衡阳市| 新民市| 永城市| 朝阳县| 滨州市| 德格县| 兴国县| 广汉市| 托里县| 博客| 齐河县| 兴国县| 商洛市| 舟山市| 康定县| 澎湖县| 济南市|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