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下)

回到秦朝當皇子

【二更完畢】

除了這些中央軍,在扶蘇手下的大秦,也開始恢復二級軍隊。//這個二級軍隊,寓意是預備、守城兵馬。這些守備軍,就組成而言,一般是府兵組成。

也就是說,平時務農。只是抽取一部分的府兵進行訓練當值,到了農閒,便集合全部,進行軍事訓練。

這些兵馬,在組建上,相當於以前大秦的郡兵。接受天子、樞密院、並不和郡尉的數重領導,接受御史臺的督查。這些兵馬,性質上屬於二線甚至三線部隊。從負責的任務來說,也只是負責本地鎮守,訓練新兵進入中央軍,以及緊急時刻進入戰場,負責城守任務。

在作戰序列上來說,中央軍是第一線,守備軍是第二線。當然,還有扶蘇的四營親衛軍,宮中宿衛軍。還有特科這個天子親軍。樞密院的文職!

其中,大軍團一般規模在十萬人左右。當然,如果面對的是攻滅楚國這樣的大國。軍團會合並其他行營軍,乃至鎮軍組成。合併建立大戰役指揮結構。這一點,扶蘇參照的是蒙恬北伐匈奴的故事。

當時蒙恬任統帥,下設前後左右中將軍。各個將軍根據作戰任務不同,領不同多寡的部。在部一下,便是和平時期維持的部曲千百屯什伍的規制了。

大軍團以下,一般就是鎮軍。鎮軍的兵力規模大約在三萬到五萬,比如銀川鎮加上週勃的兵力是四萬餘加上輔兵約莫五萬的樣子。這是兵力最多的,還有九原鎮,鎮軍規模就要少一些了,只有區區三萬。再加上因爲定北鎮即將建設完畢,故而九原鎮的軍事作用會得到減輕,這樣算起來,約莫會有一萬到兩萬不到的樣子抽調到定北鎮,震懾異族。

還比如隴西的狄道鎮,作爲咸陽西部的側翼,前期在扶蘇的指揮下,集合了銀川鎮,已經聯手教訓了一頓月氏人。而今兵馬約有兩萬餘,加上輔兵,有三萬出頭的規模。

不算鎮軍,還有蒙毅曾經以御史大夫銜掛都督晉南行營時負責的晉南行營。在扶蘇和王離在上郡河南地九原郡大打出手的時候。爲了防止晉陽受到偷襲,給扶蘇來一個圍魏救趙。

故而,扶蘇一方面命令邯鄲行營對向東負責壓制燕趙齊三國,至少也要保護住晉陽往東的安全。另一方面,面對實力極其強強勁的章邯驪山軍和實力不錯的李斯三川郡郡兵。

蒙毅,領了四個部,以及在晉陽的三個部。合起來,一起編成了晉南行營。這個在扶蘇麾下,聲名不揚的晉南行營同時還手握大秦最強大的樓船士,這些樓船士,承擔了相當大的轉運任務和對內史的襲擾任務,對王離大軍進攻晉陽攔截的任務。

故而,戰畢。扶蘇也有多次嘉獎晉南行營。同時,這也是諸行營之中,兵馬最多的一個行營。光是中央軍主力,就達到了七個部的規模。再加上輔兵,二線地方守備軍,人數規模一度達到七萬人。當然,隨著戰爭結束,南線壓力下降。整個國家軍事正常化,扶蘇著手調整戰區,重新調配軍事設置。晉南行營的兵力也減弱到而今只有五個部,依舊聯合邯鄲行營,負責對章邯、李斯的壓制。

其他的,便如邯鄲行營中央軍主力維持在三萬,加上府兵以及二線守備部隊,可用戰力達到了五萬。秣陵鎮的中央軍主力山越營,編制一萬兩千人,但一旦逼急了。呂雉可以編壯丁山越人兩萬。集合起來,也達到了三萬餘。再加上在秣陵鎮駐紮的樓船士,總兵力達到四萬餘。

粗粗一算,中央精銳軍團十萬,銀川鎮五萬,狄道鎮三萬,定北鎮兩萬,九原鎮三萬,晉南行營加上樓船士四萬餘,邯鄲行營五萬,秣陵鎮中央軍加樓船士兩萬餘。巴蜀,秦隴之地的二線守備軍五萬。整個帝國,扶蘇手下,已經控弦三十五萬之巨!

光是中央軍主力,也達到了三十萬之巨。

雖然在總兵力上,扶蘇比起東方五國尚不能佔據優勢。畢竟,光是楚國。項氏在擊敗秦嘉的時候已經兵馬十數萬。而今幾乎控制了整個國家,用著整個楚國的資源來發展自己的嫡系力量。項氏手中兵力,已經發展到精銳敢戰之兵不下五萬,總兵力十萬。

而劉邦,也在遇到項氏之後,可戰之兵超過兩萬,兵馬五萬。至於宋義,更是佔據了蒼頭軍殘部,加上召平、鄧宗以及定陶一戰逃出生天的殘部。整個兵力也有十數萬,只不過因爲派系鬥爭,內部混亂,再加上楚國國內不穩。

故而,這十數萬並不能發揮出應有的戰力。能夠被宋義如臂揮指的嫡系,也不過五萬左右。而且單論精銳,宋義根本不能和吳中子弟兵組成骨幹的項氏部曲相比。

若是不然。算起來,整個楚國的兵力已經和扶蘇中央軍主力相平。而更不用說,燕趙齊加起來,也有個二三十萬兵力了!之前被章邯辛苦滅掉的魏國,更是帶甲之兵十萬。

同樣,也正是因爲章邯拼著損失不小滅掉魏國後已經成了疲兵傷兵,主力的整體實力下降,這纔會被東阿一戰擊敗。

如是換剛剛穿越那會的扶蘇,的確會絲毫不吝惜兵力,不顧念民生,四十萬大軍頃刻之間舉國東征。用雷霆手段掃蕩一切,殺項羽,誅劉邦,滅田榮斬田氏。碾壓燕趙!

這樣下去,扶蘇勝面的確不小,至少超過了五成。可代價卻是扶蘇不可以承受之高昂,那意味著,扶蘇至少要付出二十多萬甚至三十萬將士的傷亡。整個中原,山東之地一大半要打成白地!

別以爲不是死三十萬人就高興了,對於帝國而言,傷兵有時候遠遠比戰死者更加恐怖。因爲扶蘇的軍隊福利體系下,傷兵是要奉養的,一次性接受十萬戰死十數萬傷殘,光是爲了對付這極其龐大的軍費,就能夠讓蕭何吐血三升而死。

而且,除非削減福利,甚至取消福利。不然,短時間驟然地冒出如此之多的負擔。將成爲帝國不可承受之重。再者,一旦進行四十萬規模的大戰,甚至連綿長達數年的大戰。

整個帝國的稅賦,無論扶蘇怎麼想減免,怎麼想著減輕民衆負擔。也會不可避免地大幅度上升,也許平攤到十數個郡縣的壓力會小些,但也絕對會再一次淪落得民生凋敝,國家殘破!

到那時,可能皇家馬車連個八匹顏色一摸一樣的馬都找不出。帝國的經濟,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而那時,恐怕西北方的月氏人甚至匈奴人已經成長成了中原帝國難以面對的強大敵人。

就如漢初時漢朝面對北方匈奴一般,用了整整西漢最鼎盛的數十年,這纔將北方變換減輕,匈奴人的遺禍,甚至到東漢都沒有落下。更不用提,東漢三國內戰後,漢人死了千萬,胡人由此坐大。五胡亂華……嗚呼哀哉!

“王上!”李左車看著扶蘇檢閱著騎卒發呆,小心翼翼地過來輕喊了一聲。

扶蘇臉上的表情重歸生動,哦了一聲,道:“李愛卿?”

“王上,該檢閱全軍了!”李左車提醒道。

扶蘇點點頭,步入校場高臺。看著真正十萬列隊入場的大軍,十萬大軍啊。以一個曲一個方陣來計算,就是整整六十七個方陣。這一個曲方陣就約莫橫豎將近十丈。

而今,十萬大軍盡在扶蘇眼底。看著這副場面,扶蘇胸中狠狠吸進了一縷清新涼意,吐出去,道:“京師衛戍軍,即日起,正式組建完畢。你們的表現,讓寡人頗爲滿意。用了帝國千萬戶稅賦供養的你們,沒有給寡人丟臉。沒有讓帝國的稅賦白白花費!”

“養軍千日用在一朝!”扶蘇轉眼又道:“爾等,可用否?”

“願爲天子效死!”校場內外,十萬將士,自贏忠以下將官,齊齊拜服,齊聲高吼。

扶蘇伸手輕輕一按,全軍聲音平復。

扶蘇有些陶醉於這種掌控的美妙,這就是權勢的滋味!

看著一干大軍,道:“全軍備戰,大秦……必勝!”

“大秦必勝!”

“大秦必勝!”

……

全軍怒吼,聲若雷霆。這一刻,蟄伏已久的扶蘇再一次朝著東方六國餘孽,再次出手!

“此次任務,是快速通過函谷關。將京師軍團給我在保持戰鬥力的基礎上,用最快的速度到達三川郡,給我平定三川郡亂局!”扶蘇看著地圖,重重按在了函谷關的位置上。

說罷,又一手按住晉南黃河,道:“晉南行營和邯鄲行營給我聯動此來,此次,我不希望章邯再能插手過來。同樣,我也不想再漏掉任何一個餘孽在外!”

“諸將,可有聽明白?”扶蘇目視衆人,神色嚴肅。

“明白!”衆將官齊聲高喝。

我聽著沒有力氣,扶蘇掃視衆人,一股子壓力徒然爆發。

此刻,衆將官將全身力氣爆發出來,高喝道:“敢不效死!”

“諸君,祝福你們!”扶蘇用玉璽重重在一張錦帛上按下,這一刻,大秦的國家機器再次高速運轉起來!

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55章 私錢公用名不順第6章 定陶勝敗夜銜枚(上)第19章 梅花鹿黑熊,一箭雙得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上)第13章 三星連珠第49章 彭城一戰天下易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上)第59章 男兒豈怯鬥第18章 官人來做偷兒事(上)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下)第78章 檄文起烽煙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上)第21章 月芷脫險 周校李由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上)第101章 樓煩騎襲傷兵營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28章 以力爲尊強者勝第42章 雷霆曉諭賊驚悚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1章 徒然崩亂國紛擾(下)第10章 驚險刺殺,內訌交易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下)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下)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下)第52章 晉之故事下克上第23章 混入醫官 千里北上第10章 王門貴閥任一人(下)第51章 風雲變幻燕趙地(下)第55章 初師克城降舊將(上)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下)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下)第82章 練兵長城兩不誤第95章 螳螂捕蟬誰居後第83章 西北奇兵仗諜行(上)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下)第14章 兩相無奈怎生忍?(下)第45章 老辣陳澶 冒頓吃癟第24章 刺秦欲成霸業始(上)第22章 風雲激盪卷兵鋒(下)第111章 第一道血光第69章 釜底欲抽薪第112章 大秦雄獅威武哉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22章 月芷的憂思,匈奴亂第109章 打草再引蛇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下)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下)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下)第39章 束手無策白髮翁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上)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上)第5章 秦楚兵鋒韓信處(下)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上)第54章 叛者誅之范陽勝(下)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下)第34章 競相出血 事由隱秘卷終章呂家有女要當官二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上)第7章 殤楚樑死內憂生(下)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83章 應是凜然有正氣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下)第74章 使君權勢忒顯赫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14章 晉陽新政煥然新(上)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下)第73章 手寬猶當身板橫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37章 霸權強權克項羽(下)第57章 小吏俸薄常憂食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上)第4章 純眸善睞得誰傾(下)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上)第10章 王門貴閥任一人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33章 狡詐季福 屏外刀斧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上)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上)第61章 狄道哪處平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67章 打草欲驚蛇卷終感悟詞第57章 小吏俸薄常憂食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下第92章 膚施城外變幻事(下)第6章 定陶勝敗夜銜枚(下)第58章 何事遣憂愁第35章 帝王終有隕落時(下)第14章 晉陽新政煥然新(上)第88章 陽光下那個男子(下)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3章 復仇之戰第28章 底牌盡出殺伐現(上)第36章 刺眼的陽光
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55章 私錢公用名不順第6章 定陶勝敗夜銜枚(上)第19章 梅花鹿黑熊,一箭雙得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上)第13章 三星連珠第49章 彭城一戰天下易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上)第59章 男兒豈怯鬥第18章 官人來做偷兒事(上)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下)第78章 檄文起烽煙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上)第21章 月芷脫險 周校李由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上)第101章 樓煩騎襲傷兵營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28章 以力爲尊強者勝第42章 雷霆曉諭賊驚悚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1章 徒然崩亂國紛擾(下)第10章 驚險刺殺,內訌交易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下)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下)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下)第52章 晉之故事下克上第23章 混入醫官 千里北上第10章 王門貴閥任一人(下)第51章 風雲變幻燕趙地(下)第55章 初師克城降舊將(上)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下)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下)第82章 練兵長城兩不誤第95章 螳螂捕蟬誰居後第83章 西北奇兵仗諜行(上)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下)第14章 兩相無奈怎生忍?(下)第45章 老辣陳澶 冒頓吃癟第24章 刺秦欲成霸業始(上)第22章 風雲激盪卷兵鋒(下)第111章 第一道血光第69章 釜底欲抽薪第112章 大秦雄獅威武哉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22章 月芷的憂思,匈奴亂第109章 打草再引蛇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下)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下)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下)第39章 束手無策白髮翁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上)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上)第5章 秦楚兵鋒韓信處(下)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上)第54章 叛者誅之范陽勝(下)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下)第34章 競相出血 事由隱秘卷終章呂家有女要當官二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上)第7章 殤楚樑死內憂生(下)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83章 應是凜然有正氣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下)第74章 使君權勢忒顯赫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14章 晉陽新政煥然新(上)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下)第73章 手寬猶當身板橫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37章 霸權強權克項羽(下)第57章 小吏俸薄常憂食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上)第4章 純眸善睞得誰傾(下)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上)第10章 王門貴閥任一人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33章 狡詐季福 屏外刀斧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上)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上)第61章 狄道哪處平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67章 打草欲驚蛇卷終感悟詞第57章 小吏俸薄常憂食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下第92章 膚施城外變幻事(下)第6章 定陶勝敗夜銜枚(下)第58章 何事遣憂愁第35章 帝王終有隕落時(下)第14章 晉陽新政煥然新(上)第88章 陽光下那個男子(下)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3章 復仇之戰第28章 底牌盡出殺伐現(上)第36章 刺眼的陽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衡阳县| 伊通| 昭苏县| 湄潭县| 福安市| 石泉县| 开江县| 河津市| 兴宁市| 徐州市| 本溪| 磐安县| 丰原市| 桂东县| 高雄市| 沁源县| 安义县| 锡林郭勒盟| 成武县| 宜兴市| 龙泉市| 舞钢市| 大洼县| 邛崃市| 迁西县| 苗栗市| 富平县| 溆浦县| 恩平市| 开封县| 志丹县| 常州市| 榕江县| 竹北市| 岫岩| 郯城县| 威信县| 五大连池市| 沂水县|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