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三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

小廝上前去問,問得片刻就回來稟報:“主人,這些流民都是原武縣過來的,原武的河堤決口了。”

“什麼?又決口了?唉……黃河啊黃河……”王安石一邊說著,一邊搖頭。

黃河決口,在後世來說是少見的事情,在這個時代來說,那是時不時就要發生的,大小決口太過平常,甚至黃河改道也是經常發生的。前兩年,汴梁城都給淹了一半。

原武縣,屬於鄭州,鄭州與開封毗鄰,都屬於京畿路,鄭州在西,開封在東,相距很近。原武到開封汴梁,不過二百里內。這一線,都是黃河水道,汴梁在黃河南岸,原武縣在黃河北岸。

甘奇看著不遠方慢慢走來的無數流民,除了破衣爛衫拖家帶口之外,身無長物,一個個滿臉愁苦,行動遲緩,面帶菜色,可憐得緊。開口問道:“朝廷當要賑災,介甫兄怕是有得忙了。”

度支衙門,就是進出錢糧的地方,要賑災,自然就要忙碌了。王安石倒也不怕忙碌,開口說道:“忙碌算不得什麼,就是南方賦稅還未入京,府庫裡捉襟見肘了,也不知原武河道決口之事是否嚴重,若是受災區域太大,那就爲難了。”

黃河,長江,以及各處的大小江河,在這個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代,每年大小災禍無數。南方長江等河流,沒有那些大壩調節,一到雨季,必然洪水滔天,受災面積有大有小,全靠運氣。

黃河亦然,泥沙越來越多,河道越來越高,河岸堤壩也得越築越高,也就越來越容易決堤。

翻看史書,唐宋明清民國,到處都有賑水災的記載,幾年幾月,哪裡決口,哪裡洪澇,給錢給糧。朝廷一旦應對失度,記載中馬上就成了流民作亂之類,然後就是剿賊賑災。賊剿了,幾個字就記錄了。賊剿不了,那就麻煩了……

奈何農耕時代,大量的人口,又離不開江河之邊,江河旁邊,必有廣大的平原,所以江河纔是華夏的根基。一次一次接受江河帶來的滋養,也一次一次接受江河帶來的災難,這就是華夏。

王安石匆匆告辭,進城而去,該是他忙碌的時候了。

甘奇站在岸邊,看著流民從自己面前走過,一雙雙空洞的眼神,無數孩童在飢餓中的哭泣。

京畿附近,只要有災難,這些流民也都知道該往哪裡去,哪裡會有糧食。只是這些流民到得京城汴梁,卻也進不得城池,只能在城外等候賑濟。

碼頭上乞丐無數,相撲場外也聚集了無數。

城門口守城的兵丁也多了起來,因爲城門樓圍攏了許多討飯的流民,兵丁們要做的就是保證城門的暢通,也免不了揮舞著木棒鞭子驅趕流民們不要擁堵。

甘奇嘆著氣,看了許久的流民之後,甘奇也入城而去。

興許該爲這些流民做些什麼?甘奇起了一些念頭,一路也在想這些事情。救災,不僅是行善事,也是政治資本,這種事情不論是出於什麼目的,都是應該做的,對甘奇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就是得花錢。

甘奇捨得花錢,但是這個錢該怎麼花,也當有一些講究。

回到城內宅子中,甘奇提筆寫了許多帖子。

寫完之後派人發出去,然後甘奇往太學而去。

如今的太學,已然不知之前的太學,風氣不知從何時開始,有了一些轉變。

以往那些高談闊論的年輕人,如今都慢慢變得安靜了許多,變得沉穩了起來。讀書的氛圍好似都變了,這種變化有些難以形容,卻又是能切身感受到的,特別是胡瑗,明顯感覺太學裡這些學生變得敏而好學起來,少了跳脫,多了成熟。

這就好像一個少年從無憂無慮的青蔥歲月,到了真正開始思考許多問題的青年人。這種變化乍一看並不明顯,但也是要經過許多經歷才能如此。

以往甘奇到太學來,總能一進門就遇到到處走動的人,比如孔子祥,每次甘奇來,第一個上前來迎接的,多是孔子祥,這一次孔子祥也不知道去了何處。學堂裡的朗朗讀書聲並未傳來,卻是遠遠能看到一個個埋頭苦讀的身影。

甘奇也似乎能感受到這種變化,邁步往胡瑗的房間而去。

案前的胡瑗,時而奮筆疾書,時而又皺眉思索,就連甘奇在門口的拜見之聲,胡瑗都好似沒有聽到。

待得甘奇再開口:“學生甘奇,拜見先生。”

胡瑗並未擡頭,而是直接問道:“誰?誰來了?”

“學生甘奇,拜見先生。”

“甘奇?”胡瑗一擡頭,立馬露出了笑容,起身出得案前,口中說道:“道堅來了,快快進來,快快進來。”

甘奇作揖一番,走進房內,卻見胡瑗直接轉頭把案上的一疊紙拿了起來,又道:“道堅你快看看,看看老夫最近準備著書之文。”

甘奇接過書稿,翻看幾番,其實也真看不怎麼進去,所以擡頭說道:“先生,書稿稍後在看,學生此來有事相商。”

“道堅有事,那定是大事,道堅坐著說。”

甘奇落座,然後慢慢說道:“學生來時,在城外見得許多流民,成千上萬,是那原武縣河堤決口所置,學生是想與先生商議賑災之事。”

“又決口了?唉……天地不仁啊,賑災之事,老夫定會在御前去言,官家一向仁厚,朝廷也必然會竭盡全力,道堅放心,朝堂諸公,也會盡心盡力。”胡瑗有一些惆悵。

甘奇點著頭:“學生也想爲這些災民出一出力。”

胡瑗看著甘奇,心中大概也猜到了甘奇又要掏錢做好事了,便道:“道堅若是要出力,老夫也是支持你的,但這種事情當量力而行,災民何其多,你一人就算傾家蕩產又能救得多少,所以但求心安,不必過於強求。朝廷賑災之法有許多,青壯的會招入軍伍,如此可飽一口飯食,老弱婦孺,當會放糧,只待大水退去,返鄉繼續耕種。年年如此。”

要說大宋賑災之法,還真是天才的想法,把青壯流民招收入伍,一能避免這些青壯變成賊寇,二能補充軍漢,三還能起到賑災的作用,節約直接賑災的花費,一舉幾得。

但是這個辦法,看起來是真天才,每每都能解決眼前的問題,卻是後患無窮。

不過這個問題也不是現在的甘奇能解決的,便聽甘奇說道:“先生,學生一人之力有限,但是學生想到了一些其他的辦法,所以纔想請先生幫襯一二。”

“哦?什麼辦法,說來聽聽。”胡瑗開口問道。

甘奇心中,也有個一舉幾得的賑災之法,準備與胡瑗細細來說。此時的朝堂之上,諸多相公們也正在仁宗面前商議賑災之事。

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的措溫布與魚第三百四十八章 任大掌櫃忠義無雙第八十九章 好小夥,前途無量第二百四十三章 何爲家國?老淚縱橫!第三百五十九章 晏幾道要裝逼第四百八十五章 沒落的陳家第四百六十二章 安喜,戰爭是怎麼回事?第四百零三章 大哥就是厲害,動靜這麼大第六十八章 就在衙門之外第二百九十六章 學院派,講學派,甘黨第五百三十七章 狄將軍,這是……威武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都不想活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魂歸故里第三百二十二章 道堅書院之戰(大章節)第五百三十章 尸位素餐的西北局勢第九十六章 大兄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山人海的樊樓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開你甘霸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五百六十八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位可曾聽過樑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甘奇要攻心第二十八章 嚴肅的包龍圖(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乃何物?第一百八十七章 常州知州王安石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都不想活了第四百四十章 亂了亂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百里外,是燕京第三百二十二章 浮費彌廣,開源之法(感謝書友岱更衷萬賞)第五百六十七章 四海第三百六十九章 甘道堅,要鬥爭!(四千多字)第六百一十一章 抗旨不遵第三十章 今天一戰定江山第四百八十七章 讓羽箭飛一會第三百八十四章 張唐英,沈括,火藥,喜事第六十章 施恩情第六十八章 就在衙門之外第一百五十五章 包伯父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三百七十二章 此章內容很多,取不出章節名(一萬多字,超巨大章節)第二十六章 巡檢捕頭第四百四十二章 我要去完顏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三百章 父母之愛子,則爲其計深遠第五百九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十五章 娛樂大宋第六十章 施恩情第六百零二章 相公,見嗎?第四百零七章 都是良善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三百四十一章 崇政殿說書,差充開封商稅監主事第二十九章 把這刁民拿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嘿,瞧把你能的第十三章 謝包龍圖教誨第三百六十三章 沒有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豎子與匹夫,不得好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快到碗裡來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裡的女人們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戰,勇氣也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堅果然能謀大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東華門外唱名(五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讓他來見朕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衙門與見分曉第三十九章 梁山伯與祝英臺第四百二十六章 狄大爺可爽快?第二百六十四章 賑災,政治資本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全民選秀時代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頭痛哭,懷才不遇第四章 多謝大哥第五百零二章 皇帝成了皇帝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起第四百零九章 豬狗之智,不足爲伍。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領導甘奇第四百九十八章 煉獄在人間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廝高俅,治國本質第二百三十一章 逃跑的甘奇第六十八章 就在衙門之外第一百七十一章 哈哈……當真第二百二十七章 仁宗的幾十上百個宰相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位可曾聽過樑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癥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領導甘奇第七十八章 簽約與聯賽第四百零七章 都是良善人第四十六章 這他娘也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六十一章 招攬?站隊?第一百五十九章 辦講座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光棍,你打不打?第二百五十五章 虧大發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二十黨項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頭痛哭,懷才不遇第三十二章 兄弟,你開價!第十四章 幸運大轉盤與大哥三弟第三百二十二章 道堅書院之戰(大章節)第四百四十四章 兒子,爹來了
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的措溫布與魚第三百四十八章 任大掌櫃忠義無雙第八十九章 好小夥,前途無量第二百四十三章 何爲家國?老淚縱橫!第三百五十九章 晏幾道要裝逼第四百八十五章 沒落的陳家第四百六十二章 安喜,戰爭是怎麼回事?第四百零三章 大哥就是厲害,動靜這麼大第六十八章 就在衙門之外第二百九十六章 學院派,講學派,甘黨第五百三十七章 狄將軍,這是……威武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都不想活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魂歸故里第三百二十二章 道堅書院之戰(大章節)第五百三十章 尸位素餐的西北局勢第九十六章 大兄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山人海的樊樓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開你甘霸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五百六十八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位可曾聽過樑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甘奇要攻心第二十八章 嚴肅的包龍圖(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乃何物?第一百八十七章 常州知州王安石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都不想活了第四百四十章 亂了亂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百里外,是燕京第三百二十二章 浮費彌廣,開源之法(感謝書友岱更衷萬賞)第五百六十七章 四海第三百六十九章 甘道堅,要鬥爭!(四千多字)第六百一十一章 抗旨不遵第三十章 今天一戰定江山第四百八十七章 讓羽箭飛一會第三百八十四章 張唐英,沈括,火藥,喜事第六十章 施恩情第六十八章 就在衙門之外第一百五十五章 包伯父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三百七十二章 此章內容很多,取不出章節名(一萬多字,超巨大章節)第二十六章 巡檢捕頭第四百四十二章 我要去完顏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三百章 父母之愛子,則爲其計深遠第五百九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十五章 娛樂大宋第六十章 施恩情第六百零二章 相公,見嗎?第四百零七章 都是良善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三百四十一章 崇政殿說書,差充開封商稅監主事第二十九章 把這刁民拿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嘿,瞧把你能的第十三章 謝包龍圖教誨第三百六十三章 沒有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豎子與匹夫,不得好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快到碗裡來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裡的女人們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戰,勇氣也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堅果然能謀大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東華門外唱名(五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讓他來見朕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衙門與見分曉第三十九章 梁山伯與祝英臺第四百二十六章 狄大爺可爽快?第二百六十四章 賑災,政治資本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全民選秀時代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頭痛哭,懷才不遇第四章 多謝大哥第五百零二章 皇帝成了皇帝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起第四百零九章 豬狗之智,不足爲伍。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領導甘奇第四百九十八章 煉獄在人間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廝高俅,治國本質第二百三十一章 逃跑的甘奇第六十八章 就在衙門之外第一百七十一章 哈哈……當真第二百二十七章 仁宗的幾十上百個宰相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位可曾聽過樑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癥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領導甘奇第七十八章 簽約與聯賽第四百零七章 都是良善人第四十六章 這他娘也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六十一章 招攬?站隊?第一百五十九章 辦講座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光棍,你打不打?第二百五十五章 虧大發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二十黨項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頭痛哭,懷才不遇第三十二章 兄弟,你開價!第十四章 幸運大轉盤與大哥三弟第三百二十二章 道堅書院之戰(大章節)第四百四十四章 兒子,爹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石市| 文成县| 柞水县| 辽宁省| 富源县| 婺源县| 会同县| 武城县| 宣化县| 资兴市| 右玉县| 茌平县| 云浮市| 长治县| 旅游| 年辖:市辖区| 保德县| 庆阳市| 淳化县| 遂川县| 丰县| 富源县| 太仆寺旗| 酒泉市| 尖扎县| 淮安市| 布尔津县| 故城县| 南木林县| 高安市| 黄平县| 余江县| 新宾| 通江县| 扶风县| 布尔津县| 闻喜县| 唐山市| 金塔县| 隆林| 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