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現場有些尷尬起來,竇文韜笑道,“咱們這聊的就有點深了。”
“看來陳導確實是對莫巖先生了解很多,各種信息信手拈來啊。”
陳麟風搖搖頭,“沒有刻意去了解,只是記憶力好點,這些內容稍微一彙總就能得出來了。”
“要不說天賦呢,”竇文韜恭維道,“以您這智力水平,各種信息典故隨手就有,怪不得能創作出這麼多優秀作品。”
陳麟風知道他在岔開話題。
《鏗鏗三人行》雖說因爲是在鳳凰臺的緣故,經常會聊的比較深一些。
可作爲主持人,也得稍微收著點,這點能夠理解。
陳麟風見好就收,隨了竇文韜的意,沒有繼續多說的意思。
鄭培芳作爲擔任過多期嘉賓的人,也很懂,配合著談笑。
可當三人默契的要轉換聊天話題的時候,於華反倒又提起來。
他像是終於緩過來,還想最後嘗試幫朋友解釋一下。
於華勉力道,“作者寫作,並不一定必須要自己親身經歷,有的時候,所見所聞,別人的經歷,也是可以作爲寫作素材的。”
“這一點,小陳你應該最是知道的,因爲你的作品,多是此類,譬如其中文學價值最高的《她》,通篇都是對於未來的暢想,但現在看來,最具真實性的,反而是這部作品,不是嗎?”
陳麟風有點懷疑這位是不是天然黑了。
他嘆了口氣道,“如果是真實的發生過的事,不管是從誰那裡聽來的,莫巖先生實實在在的說出來就是了,也沒人要求他一定要寫自己經歷過的事。”
“但是,他爲什麼非要說,這些是自己小時候經歷過的呢?”
陳麟風話有未盡之意,沒有繼續往下說。
於華卻聽明白了他沒說口的。
是啊,何必非要說是自己經歷過的事,明明說成是聽說的也可以。
想來無非是想要增加一層說服力。
至於爲什麼要增加說服力,當然是因爲那劇情描寫……
於華心想,自己寫《許三觀賣血記》,可從沒想過這些。
因爲真的就是真的,根本不用多解釋。
哪怕人人都知道,他寫的主人公是一個虛構人物。
但事情是真實不虛的。
文人的想象力足夠豐富,於華在一瞬間想了很多,心裡頗有些意興闌珊,再也不想幫著辯解了。
陳麟風也鬆了口氣。
心說您可千萬別再幫著辯解了,越說越黑,我都有點不落忍。
竇文韜心中大樂,他本來都想收著來了,沒想到於華這麼猛,順著把話題就往深了說。
比他本人都好使。
不過如今到這確實是差不多了,他聊起別的話題。
“這個聊的夠多也夠深刻,再往下聊,就不太合適了,咱們聊點其他的吧。”
竇文韜轉向陳麟風道,“陳導,咱們十年前做節目,當時說到了您初次來港島,見到房龍的經歷。”
“我那時候還說,您這個經歷和心態,很像是漢高祖遇秦始皇,還說要容後再看。”
“如今,十二年過去了,您覺得當初的‘大丈夫當如是’,現在‘如是’了嗎?”
他立馬制止陳麟風發言,而是轉頭先問別人。
“兩位,先說說你們倆的看法。”
鄭培芳先說,“當年我直觀感受就是,這小孩在說大話,心裡其實是抱有一點好笑的情緒。”
“不過如今回頭再看,那其實是自信。
就目前的成績來看,房龍大哥還是很優秀,《颶風營救》之後,達到了事業的第二次高峰。”
“但這部作品,正好是陳導導演的,不僅如此,陳導的其他作品同樣優秀,甚至有更優秀的。”
“從作品的角度來說,陳導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房龍大哥。”
這限定詞迭的夠多的。
鄭培芳畢竟是娛樂圈人士,不太敢得罪圈內大佬。
哪怕心裡知道,傳聞陳導和房龍兩人關係很好,說這話不會讓人生氣,但她還是小心翼翼。
鄭培芳說完,輪到於華。
他相對就沒有那麼複雜的想法,都不是一個行業的,根本不怕得罪人。
於華直截了當的說,“小陳不僅‘如是’,甚至可以說是超越了房龍。”
“國際知名度這塊,我不太懂,這個不好說,但作品方面,無疑是小陳更優秀一些。”
“哪怕我不怎麼看電影電視劇,也知道《大唐帝國》《夕陽》《你的名字》《盜夢空間》這幾部作品,都是非常優秀的頂級作品。”
“而相應的,房龍的作品,就差的有點遠了。”
竇文韜幫忙挽尊,“房龍大哥的《醉拳》《警察系列》《A計劃》《紅番區》這些,也都是很經典的作品。”
於華點點頭,“可能吧,這些作品應該也不錯,但單純的商業片,到底是不如雅俗共賞之作。”
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幫朋友說話。
“總之,我認爲現如今,小陳作爲一個電影人來說,幾乎到頂了,更別說,他還有作家方面的成績。”
竇文韜瞧著於華說完了,扭頭笑道,“怎麼樣,陳導,您怎麼看待兩位的評價。”
陳麟風尷尬不已,平常聽人誇他,畢竟隔得遠,如今面對面的聽別人這麼吹他,著實讓人坐立難安。
“我覺得吧,兩位有點小看房龍大哥的成就,時代不同,明星藝人所能達到的成就極限也就不同。”
“八九十年代那會兒,能夠做到火遍東亞、東南亞,隨後享譽世界,和如今再達到這一成就,難度其實是不同的。”
“我一直覺得,電影人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看國家的強弱,現如今,條件好太多了。
不說別的,光是國內這麼大的電影市場,作用就非常大,我能有現在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是依託於國內市場給我的底氣。”
“而且,我們這代人,還是站在前輩的肩膀上,繼續往上爬的,我現在的成績,本身也有他們一份功勞。”
竇文韜笑了,“所以你還是沒說,有沒有覺得自己……用媒體的話說,就是有沒有超越房龍。”
說到這,在場所有人都盯著陳麟風。
“這個話題炒了少說有十年了,年年都有人討論,”竇文韜道,“要不你在我們這個節目上給出個結論吧。”
陳麟風想了想,“如果按照總成績來說,那我應該是超了。”
“對嘛,”竇文韜一拍手,滿臉微笑道,“要是再推辭,就有過度謙虛的嫌疑了。”
在場所有人,包括節目組的幕後人員,都有種塵埃落定之感。
彷彿一個時代終於過去,現在是新的時代一樣。
竇文韜心中欣喜,不枉他等了十二年,這期節目肯定還會成爲經典。
不過聊天肯定還是要繼續。
“您剛纔說,國內市場給了您很大幫助,能聊聊這個嗎?”
“這個好理解,好萊塢也要考慮,不對,應該是尤其要考慮收益問題,電影市場大了之後,爲了爭取國內票房,過去對於內地電影人的壓制,就會逐漸放寬。”
“比如呢?”
“比如演員的選擇上,亞裔,尤其是華人,就成了可選項,所以我能夠出演《神探夏洛克》和《無限世界》。
再比如劇本編寫,只要不冒犯好萊塢的某些敏感點,那麼規避掉一些國內觀衆討厭的劇情,也就說的過去了。
如此種種,還有很多。”
“劉茜茜、石小龍他們,現在能在好萊塢混的風生水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這個,對吧?”
“嗯,是的。”
……
此後,衆人聊了電影行業的現狀和未來前景,又聊了文學方面的一些話題,還有不少圍繞著當年節目中的一些觀點,進行再一次討論的。
大家聊的都很起勁。
到錄製的末尾,竇文韜起了最後一個話題。
“十二年前,您預言說,等到了國家體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能得諾貝爾獎了。”
“如今看來,這個預言是已經應驗了。”
陳麟風點頭,“沒錯,GDP超過霓虹,成爲了世界第二,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甚至超越漂亮國,體量確實大到一定程度了。”
“那我就有話要說了,”竇文韜饒有興致的提議,“當年你預言的很準,如今節目臨近結束,你要不要再隨便預言一個。”
他有些興奮的揮手,“等過個十幾二十年,再再聚一次,繼續暢談古今,對一下您今日的預言是否實現,豈不美哉。”
兩位嘉賓眼前一亮。
“這是個好主意。”
“是啊,小陳,來一個。”
陳麟風無語,不過作爲一個噱頭,竇文韜的這個提議,倒挺有趣的。
只是……
“總得有個目標吧,如果我預言,華國的電影市場肯定會進一步擴大,超過艾美麗肯,這沒有意義不是,早晚必定發生的事。”
“嗯?您覺得國內電影市場能超越北美?”衆人一驚。
陳麟風眨了眨眼,這還不相信是怎麼的。
竇文韜一樂,“要不就以這個爲目標?”
陳麟風搖頭,“還是算了,換一個吧,你隨便換個電影人來,他都能預想到這個。”
竇文韜古怪的看了看陳麟風,“我總覺得您高看了‘電影人’這三個字。”
“那要不就從軍事、社會、文化,嗯,就電影吧,這三個方向,各暢想一條。
隨便哪一條實現了,如果我到時候還在做節目,到時候肯定再邀請諸位上我的節目,咱們再聊聊這事,怎麼樣?”
他看向另外兩人道,“要不你們也可以試著預言一下。”
“還是算了,我不擅長這個。”“我也不太會。”
兩人都否決了。
於是,衆人又看向陳麟風。
陳麟風思考一陣,說道,“可以,我已經想好了。”
“軍事上,我覺得,十幾年後,華國有可能出現,大型武器裝備,如飛機、坦克、艦船等,領先大洋彼岸一代的情況。”
“社會方面,過去《讀者》《意林》等文學雜誌塑造的理想中的漂亮國,徹底破滅。”
“電影的話,國內單一市場,出現10億美元量級的作品。”
如此三條說出來,驚的三人瞠目結舌。
實在是這三條,都跟異想天開一樣。
第一三條還能理解,在遙遠的未來,說不定有可能實現。
只是,國內如今很多武器,都還落後不止一代呢,更別說限定大型武器裝備。
第三條也是離譜,現在國內十億rmb的電影,都沒幾部。
你這直接給翻了好幾倍。
那得到猴年馬月纔有可能啊,未免太有自信了點。
第二條比較虛,但就是如此,才最難實現。
燈塔國畢竟是燈塔國,現場衆人,都沒有燈塔破滅這個概念。
竇文韜苦笑道,“您要是不想再上我的節目,可以直說,我也不是不信這些事能實現,只是那得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後了吧,到時候我還在不在都是一回事。”
陳麟風想了想,“那再加一條,再一個12年,到時候你可以再邀請我上節目,我肯定接,如果到時候一條都沒實現,甚至連接近的跡象都沒有,那直接算我失敗。”
“也好。”
竇文韜立馬答應。
不管能不能實現,先答應下來再說,總歸是一個噱頭。
而且以陳麟風如今的成就來看,哪怕一點不長進,甚至就此息影,12年後,人家照樣是一方大佬。
真要邀請過來做節目,照樣是很受人關注的。
一期《鏗鏗三人行》就此結束。
不得不說,這期節目和當年的感覺有點不一樣。
陳麟風心想,最大的差別,應該就是鄭培芳了。
這位當初給他的印象,是很明顯的不看好內地,連帶著也有點看不上他的意思。
如今再看,涉及國內的話題,她基本都不怎麼說話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如今地位變了,而她知道自己的態度和立場?
陳麟風不確定。
他站起身,衝於華笑道,“於老師,剛纔我說話有點直,你別介意。”
於華想到一開始的那段,嘆了口氣,“直抒胸臆是好事,我沒什麼好介意的。”
他頓了頓,又道,“你和莫巖,哎,算了,我不說了。”
於華終究還是止住了心思。
這兩位態度觀念截然不同,還是別想著讓這倆湊一塊,緩解矛盾了。
不現實。
朋友的朋友,不一定就是朋友,這一點,他也懂。
陳麟風鬆了口氣,於華對他實在夠意思,他也不想跟人鬧僵。
這樣就好。
竇文韜等他倆聊完,先是感謝了一番陳麟風能上他的節目。
接著很是小心的確認了一下,“陳導,咱剛纔聊的,12年的這個事……”
“沒事,你記著,到時候聯繫我就好。”
竇文韜一顆心落下,臉上露出由衷的笑意。
有些人只是在節目裡客套客套,下來之後,認不認,還真不一定。
如今陳導再次肯定,以他的地位,想必是不會不認賬的。
……
隨後,節目組以最快的速度,加班剪輯製作後期。
當然,其實也沒剪多少。
陳麟風,陳大佬哎,好不容易上一次節目,哪捨得多剪。
除了一些實在沒意思,影響整體節奏的話題。
精華部分基本都保留了下來,最後剪成了超長集,準備連著播。
連後面的節目都被影響,要調整時間。
電視臺支持,進行了特批,真就準備這麼播了。
本來吧,談及莫巖的部分話題,這種聊的過於深,不太合適的內容,是要合理剪輯的。
不過這話得看是誰說。
以陳麟風這種級別的作家導演,只要不是明著反對上面,說些過去的內容,都是無傷大雅的。
шшш ●тt kān ●Сo
這點就不像那些苦逼網文作家,寫點真事也要被砍。
僅僅只用了兩天,陳麟風參與的這期節目,直接加塞播出。
就是爲了趕上如今的話題熱度。
也正巧,正好莫巖因爲天氣原因,飛機延誤了一天。
雙方時間趕到一塊去了。
上午,莫巖剛在機場,通過解釋,說服了很大一部分網友和讀者。
此後的輿論,幾乎有翻轉的趨勢。
畢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頭一次。
某種程度上,大家還是很敬重這樣的人的。
放在過去,這都是文學家啊。
對於莫巖的說法,創作初心不變,寫作皆是真實,大家還是很信任的。
所以壞的是諾貝爾獎,莫巖是自己人,沒必要上綱上線。
更有一大批人,在網上以之爲圭臬,瘋狂聲討此前批評莫巖的網友。
結果,到了晚上11點,新一期的《鏗鏗三人行》播出。
有陳麟風作爲嘉賓,此前幾天又做了充分的預熱。
關注這一期節目的觀衆特別多。
結果等正式看到節目,聽到他在節目中說到的關於莫巖的話題。
整個輿論再一次翻轉。
這次跟以前不一樣,陳麟風所說的那些,很多是有證據的,而且證據鏈很清晰。
這下,莫巖的說法有點落不住腳了。
因此,諾貝爾獎的光環不在,本就因爲頒獎詞一事,恨屋及烏的網友們,又一次展開聲討。
這次,他們信念堅定了很多。
儘管還是有很多人幫著洗地,以混淆視聽,人身攻擊,拉扯其他等手段,想要將水攪混。
“你說那是假的,只是因爲你沒見過。”
“過去那麼黑暗,還用編造,真是天真。”
“五毛天天只會噴自己的同胞,印尼還屠殺過華人,怎麼不跟印尼去算這筆賬?”
“不敢直面事實,也不會真正意義上關心自己的同胞。”
“……”
但這些話術,解決不了一個核心問題。
爲什麼要把明明不是自己經歷過的事,說成是自己的經歷。
其實類似的疑問,過去也有零星網友提到過。
但聲量太小,根本不能讓大衆聽到。
如今,這話是陳麟風說的,明顯就不一樣了。
此後幾天,莫巖一直沉默,不做回覆。
這事就這麼僵著,成了一段公案。
此後每每被網友拿出來說,這是後話。
至此,莫巖的諾貝爾獎不說白得,反正增加的榮譽,說不定還不如身上的髒水多。
著實是有點尷尬。
因爲陳麟風戳破的不僅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光環,還有其創作態度的問題。
作品不真誠,在文學作家身上,是很大的不道德。
而想要百年之後,被人稱爲文學家,一般是不能背上這個名頭的。
不是誰都有胡某人那麼多孝子賢孫的。
這話有些扯遠了。
《鏗鏗三人行》的這期節目,不光有關於莫巖得諾獎的討論。
還有“房龍與陳麟風孰強孰弱”這個娛樂圈常年的熱點話題。
如此,算是有了一個當事人的正面答覆。
有好事的記者專門去採訪了房龍,詢問他的看法。
鏡頭下,房龍看起來倒是挺灑脫。
“還在糾結這個話題啊,這兩年基本上很少有人再爭論這個了吧,我感覺先對比已經比較分明瞭。”
“小陳導演都來到全球影史第五的位置了,我怎麼去跟他比。”
“節目我也看了,他說的挺委婉的,也很給我面子,我在這裡謝謝他。”
記者:“您心裡就沒有不滿嗎?”
“有什麼可不滿的,一代新人勝舊人,這是好事,只有這樣,華國電影才能越來越強。”
“再說了,小陳我們倆關係很好,怎麼可能因爲這點事不滿。”
一番話說的敞亮異常,陳麟風知道後,哪怕他明白這是在有意示好,仍是忍不住心生好感。
這前後的新聞,引起了網友不小的討論。
“前後不過十二年,從當初一個新秀作者,發展道如今的成績,真牛逼啊。”
“樓上,你指的是發售之後,幾個月銷量超過200萬的新秀作者嗎,我真想咱們國家再多幾個這樣的新秀啊。”
“小陳從初次亮相,就是個怪物。”
“如今看來,陳麟風很輕易的就超越了房龍,但明明房龍現在還是國內唯二的國際巨星。”
“……”
除了這兩段,這期的《鏗鏗三人行》裡,還談到了不少話題。
比如文學方面,陳麟風說他的新目標是jk羅琳,也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被網友直呼“壞了,小陳盯上。”
“不知道jk羅琳能不能撐12年啊。”
這段新聞甚至被國外給注意到,轉載到了歐美的一些文學類媒體,作爲新聞報道出來。
同樣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此外,節目的最後,陳麟風給出的三個暢想,被網友們稱之爲“麒麟三問”。
從暢想變成了疑問。
類似當年民國人對於未來華國的疑問一樣。
被認爲頗有些想象色彩,只是太不現實。
“未來如果真要實現了,想必那個時候,華國應該就超越漂亮國了吧?”
“離趕上人家現在的水平都至少還有20年,更別說人家也在快速發展,也只能是做夢了。”
“陳麟風一向對國家很有自信,從他各種作品裡,基本都能察覺到,我很喜歡他這一點。
但不得不說,他這次有點過於樂觀了,還只給了12年,基本不可能,應該一條都實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