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4章 洛京亂局(下)

滎陽郡王皇甫芥今年六十餘歲,是留在洛京不多的皇族之一,在永安皇帝時代,他曾經(jīng)風光一時,曾任太常寺卿,但在皇甫玄德時代一直被冷落,沒有入仕,他生性貪財,尤其好佔有土地,幾十年來他佔有土地三千多頃,是洛京有名的土豪。

在大前天晚上的抄家中,他損失最慘,不僅四座糧庫的近五十萬石糧食被充軍,還從地窖中被抄走二十萬兩銀子,使他憤恨異常。

昨天晚上,他的管家告訴他外面的傳言後,一大早他便來找皇甫恆告狀。

“陛下,外面已經(jīng)說得沸沸揚揚,老臣覺得非常有道理,那張縉節(jié)的兩個兒子都在南方,次子張容還是皇甫無晉的高官,聽說他妻子也在江寧府,他自己卻一個人京城,大家都說他其實已經(jīng)投降了皇甫無晉,只是奉皇甫無晉之命保衛(wèi)京城罷了,卻慷陛下之慨,還有他買官賣官,私貪國庫,陛下不要以爲他是忠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爲皇甫無晉效力。”

皇甫恆陰沉著臉,他已經(jīng)看了張縉節(jié)寫給他的軍費度支報告,裡面的開支讓他感到異常震驚,一個士兵,一天要付五兩銀子,戰(zhàn)死一人,在撫卹一百兩銀子,這些簡直是不可思議,難怪自己的國庫被耗費殆盡,難怪他還要抄家,連皇族都不放過,是誰給他的權(quán)力?

皇甫恆並不準備追究張縉節(jié)耗盡國庫的罪責,儘管他心中惱火之極,但畢竟是他給了金牌,而且張縉節(jié)也替他守住了洛京,但外面的傳言卻引起他的警惕,他也認爲有道理,張縉節(jié)之所以不離開,極可能是他已經(jīng)投降了皇甫無晉,主動守城,是爲了將皇甫忪的大軍拖在洛京,無法返回齊州,所以皇甫無晉才能在齊州從容得手,將這些細節(jié)聯(lián)繫在一起,張縉節(jié)就非常可疑了。

皇甫恆又想到,張縉節(jié)本來就不是自己的心腹,在所有官員,甚至包括自己的心腹都逃走之時,他卻留下來,確實非常反常。

皇甫恆猜忌之心極重,一旦他認定的事情,誰也勸說不了他,在做太子時,皇甫恆的猜忌之心還有所收斂,但他登基後,他的疑心便開始越來越重,總覺得所有人都不可信任,此時皇甫恆已經(jīng)不想再聽下去,他安慰皇甫芥幾句,勸他退下去了。

皇甫恆揹著手在御書房內(nèi)來回踱步,他在考慮怎麼樣處置張縉節(jié),他肯定不會再用他,就算自己再缺人,也不會再他,皇甫恆已經(jīng)決定了,他只是在考慮用什麼藉口罷免張縉節(jié),畢竟他替自己守住了城池,如果就這麼罷免他,會被人說自己容不下功臣。

就在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楊太師在宮外求見!”

楊太師就是皇甫恆的外公楊晟,也是他最信任之人,他一直以爲楊晟還在病中,沒想到他已經(jīng)康復(fù)了,皇甫恆頓時大喜,連聲道:“快宣太師進來!”

皇甫恆當時罷免楊晟,也只是擺個姿態(tài),爲了平息大臣們的嚴重不滿,其實他心中明白,楊晟之所以兵敗,根本原因是齊軍從東路突破了滎陽防線,洛京告急所致,若不是自己命他撤軍,就這麼相持下去,楊晟未必會兵敗。

大臣們都說楊晟昏庸無能,但皇甫恆卻看中了他的忠心,而且皇甫恆也知道,這個時候,必須要任命一個老持穩(wěn)重,經(jīng)驗豐富的主將,所以他還是決定讓楊晟爲主帥,率大軍去迎戰(zhàn)雍州軍,儘管最後大敗,全軍覆沒,但皇甫恆骨子裡並不認爲楊晟有罪,現(xiàn)在他決定罷免張縉節(jié),正發(fā)愁沒有人用之時,楊晟來了,這讓他怎麼不喜出望外。

片刻,楊晟走了進來,其實楊晟早就在宮外等候了,他就等皇甫芥出來,從皇甫芥的表情很愉快來看,楊晟就知道,他已經(jīng)成功了七成,皇上已經(jīng)對張縉節(jié)生疑了。

皇甫恆是楊晟的外孫,楊晟很瞭解他,知道他猜忌極重,張縉節(jié)這次做得太過分,就算立下大功,皇甫恆也容不下他了。

楊晟跪下泣道:“聽說陛下焦困無助,臣只恨自己有罪之身,不能替陛下分憂。”

皇甫恆連忙上前扶起他,“太師,你是朕的外公,怎麼能給朕下跪,快快請起!”

他隨即命宦官,“給楊太師搬張椅子來!”

楊晟坐了下來,皇甫恆又看了看他,見他雖然消瘦很多,但氣色頗好,精神也矍鑠。

“太師現(xiàn)在身體好嗎?”

“多謝陛下關(guān)心,臣現(xiàn)在身體很好,一天能吃一斗米,喝酒吃肉,完全沒有問題。”

這當然是誇張之言,但楊晟就是要讓皇帝知道,他還能大用。

皇甫恆微微嘆息一聲,“上次罷免太師官職,朕也是迫於壓力,朕其實心裡明白,澠池兵敗,其實和太師無關(guān),是京師形勢危急,讓太師受委屈了。”

楊晟連忙躬身道:“其實臣確實才疏學淺,臣唯一的好處就是謹遵聖命,絕不會做有違人臣之道的事情,更不會心怨陛下,只是臣昨日受市井小人之辱,心中很難受。”

皇甫恆一怔,怒形於色,“誰敢辱太師!”

楊晟便將昨天他去茶樓的遭遇說了一遍,最後嘆息道:“一介商人,爲國出力是他的本份,陛下竟然封他上柱國,哎!害了多少士人之心。”

楊晟爲人極爲狡猾,他了解皇甫恆,他知道,說張縉節(jié)貪污受賄,說張縉節(jié)私通皇甫無晉,這些殺傷力都不夠大,真正讓皇甫恆無法忍受的,是張縉節(jié)擅行君事,柱國、上柱國之勳爵只有皇帝才能授予,張縉節(jié)竟然擅自做了,這纔是打倒張縉節(jié)的殺手鐗。

果然,皇甫恆勃然變色,他的臉陰沉得可怕,眼中迸射出殺機,他終於忍無可忍,“太師,你能重掌守城之軍嗎?”

楊晟傲然答道:“臣雖愚鈍,但總比一介書生要強!”

皇甫恆緩緩點頭,這話說得很對,楊晟再不濟也比張縉節(jié)這個書生要強,但他卻不敢強行廢除張縉節(jié)的兵權(quán),怕引起張縉節(jié)造反。

他想一想便道:“傳朕的旨意,封張縉節(jié)爲豫州安撫使,即日出京。”

皇甫恆是想讓張縉節(jié)自行前往楚州,這樣張縉節(jié)就坐實私通皇甫無晉的罪名,並不是自己嫉恨功臣。

.........

滎陽郡,齊王並沒有走遠,他就駐軍在滎陽糧倉,耐心等待洛京事變。

洛京城內(nèi)有申國舅佈下的暗探,將洛京城發(fā)生的事情都一一告訴了邵景文,從張縉節(jié)的所作所爲,邵景文便知道,皇甫恆肯定不會容忍他,只是戰(zhàn)事緊,不得不用他,一旦戰(zhàn)事稍緩,必定會罷免他,而皇甫恆又無人可用,偏巧楊晟已經(jīng)病癒,那麼楊晟取代張縉節(jié)就順理成章了,邵景文便設(shè)局,佈下這反間之計。

皇甫忪已經(jīng)得到著洛京的消息,張縉節(jié)被改任豫州安撫使,一氣之下病倒了,楊晟接手洛京防禦總馬兵使,李彌被調(diào)爲洛京治安使,改去抓捕盜賊。

皇甫忪忍不住呵呵笑了起來,他不得不佩服邵景文的厲害,竟然看透了皇甫恆會猜忌功臣,他們佯以退兵,實施反間之計,皇甫恆果然自毀長城。

這時,一名士兵奔來,高舉一封信,“殿下,雍州申王爺有信過來了。”

‘申王爺’三個字讓皇甫忪聽得異常刺耳,但現(xiàn)在他也顧不上對申濟的反感,接過信拆開看了一遍,信中約定九月二十日,兩軍重新進攻洛京,也就是明天。

皇甫忪大喜,點點頭下令道:“全軍整備,準備作戰(zhàn)!”

........

九月二十日,雍、齊兩軍在退兵四天後,重新捲土而來,包圍了洛京,再次對洛京發(fā)動了猛烈的進攻。

這一次,四十萬雍齊聯(lián)軍全部壓上,晝夜不停進攻洛京東西兩城,雲(yún)梯高架,攻城槌猛擊城門,城上城下箭如疾雨,石頭木頭如冰雹般砸下,死傷累累,屍體堆積如山,鮮血再次染紅了護城河。

新任主將楊晟管兩頭作戰(zhàn),忙得不可開交,他年事已高,加上大病初癒,體力和腦力都跟不上,三次暈倒在城頭,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爲了鼓勵三軍作戰(zhàn),楊晟竟然一連擅自任命了二十名大將軍,而他就是用這一條彈劾了張縉節(jié)。

但精神鼓勵此時已經(jīng)沒有用,他否定了張縉節(jié)的一切獎勵制度,將每天五兩銀子的軍餉削減爲每天一兩,同時改日結(jié)爲月結(jié),對陣亡士兵的撫卹也從一百兩現(xiàn)銀改爲十畝土地,殺死一名敵軍也不再有獎勵。

這引發(fā)士兵們的強烈不滿,軍官們也對這種大將軍頭銜嗤之以鼻,守軍士氣低迷,作戰(zhàn)都不願效死命,軍官們紛紛自保,再加上楊晟指揮不力,中午時分,洛京的外城已被攻破。

死亡十萬人、耗時半個月也未能攻下的外城,一個上午便被攻下了,城外聯(lián)軍士氣大振,勢如破竹,城內(nèi)守軍卻軍心崩潰,開始大規(guī)模逃亡,守城士兵從三萬人銳減到不足六千,洛京大勢已去。

楊晟目瞪口呆地望著如蟻羣般攻上內(nèi)城頭的雍州士兵,他怎麼也想不通,士兵們爲什麼不肯效忠皇帝,不肯賣命?

最後他得出結(jié)論,是因爲張縉節(jié)用銀子養(yǎng)壞了士兵們,他們只認錢,責任不是他楊晟,而是張縉節(jié),所有的責任都是他。

一名士兵跌跌撞撞奔來,“大帥,雍州軍已經(jīng)攻上西城,弟兄們守不住了!”

楊晟長嘆一口氣,下達了的最後一個皇甫恆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命令。

“傳令三軍,放下武器投降!”

.........

洛京端門大開,守軍已經(jīng)全部換成了雍齊兩軍的士兵,雍州軍主將申濟和齊王皇甫忪在二十萬大軍的護衛(wèi)下,列隊進入洛京城,維持了僅僅半年的東寧王朝就此覆滅。

紫薇宮冷冷清清,宮女、宦官和侍衛(wèi)們皆逃亡殆盡,大宮內(nèi)一片蕭條,在皇甫恆的御書房內(nèi),一名小宦官正在偷盜一點值錢的東西,絕大部分值錢的東西都被偷光,剩下的都是拿不走的笨重物品,這時他的目光落在一間小屋,那是皇上的地圖房,他頓時記起一幅全國地圖上鑲有黃金。

小宦官便立刻向地圖房跑去,費了好大勁才推開門,摸進房間,他忽然若有所感,一仰頭,望向房樑,頓時嚇得他尖叫一聲,亂滾帶爬奔逃而去。

“皇上崩了!皇上崩了!”

小宦官驚恐的聲音在空空蕩蕩的大殿內(nèi)迴盪。

........

第86章 真正的善事第195章 鳳凰會(四)第8章 清河軍營第301章 申濟之死第277章 城破(下)第1章 東海少年郎第92章 齊府壽宴(一)第23章 刺史家宴(下)第127章 破解西涼軍困局第88章 仗義救人第45章 書妹妹(上)第85章 軒然大波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231章 維揚之行(上)第95章 齊府壽宴(四)第166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中)第194章 鳳凰會(三)第100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三)第3章 嫡庶爭選第155章 先發(fā)制人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200章 鳳凰會內(nèi)訌(上)第286章 小皇帝的煩惱第262章 奇襲滎陽第83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下)第111章 科舉考試(下)第269章 皇甫忪的夢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24章 羅家秀才要入股第62章 夜戰(zhàn)影武士(下)第33章 橫財並非天上來第297章 漁翁之利第93章 齊府壽宴(二)第151章 齊府夜宴(上)第290章 宮廷政變(上)第42章 關(guān)公門前耍大刀(下)第78章 修橋風波(一)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66章 這樣子怎麼能評卷?第49章 情報突來第255章 乘虛而人第173章 黃老牙第284章 查抄莊園(下)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180章 鳳舞進門(上)第53章 戶曹主事爲何重要第28章 皇甫渠的命根子第51章 漁人之利第259章 皇甫恬的憂思第46章 太子的警告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10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84章 誕生第181章 鳳舞進門(下)第90章 生病了第223章 落子何處第139章 軍營暫避第261章 政治優(yōu)勢第57章 認祖歸宗(下)第284章 查抄莊園(下)第288章 場內(nèi)場外的較量(下)第141章 初到江寧第55章 海藍色金剛石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23章 齊瑞福的危機(下)第48章 芝麻雖小也是官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91章 宮廷政變(中)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18章 藏身何處?第88章 仗義救人第70章 請問芳名第133章 成婚(五)第73章 這就是第一桶金嗎?第70章 齊王的決定第243章 擺個姿態(tài)談條件第88章 仗義救人第155章 先發(fā)制人第228章 收網(wǎng)白衣兵(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十年往事如煙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138章 殺機暗藏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79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五)第65章 相約天積寺(中)第114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147章 大都督府長史第118章 最後的較量(六)第83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下)第60章 張相國第4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160章 一筆交易第115章 進京前夕第56章 認祖歸宗(上)第二十二章 刺史家宴上第206章 備戰(zhàn)(上)第92章 無利不起早第6章 以牙還牙
第86章 真正的善事第195章 鳳凰會(四)第8章 清河軍營第301章 申濟之死第277章 城破(下)第1章 東海少年郎第92章 齊府壽宴(一)第23章 刺史家宴(下)第127章 破解西涼軍困局第88章 仗義救人第45章 書妹妹(上)第85章 軒然大波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231章 維揚之行(上)第95章 齊府壽宴(四)第166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中)第194章 鳳凰會(三)第100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三)第3章 嫡庶爭選第155章 先發(fā)制人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200章 鳳凰會內(nèi)訌(上)第286章 小皇帝的煩惱第262章 奇襲滎陽第83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下)第111章 科舉考試(下)第269章 皇甫忪的夢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24章 羅家秀才要入股第62章 夜戰(zhàn)影武士(下)第33章 橫財並非天上來第297章 漁翁之利第93章 齊府壽宴(二)第151章 齊府夜宴(上)第290章 宮廷政變(上)第42章 關(guān)公門前耍大刀(下)第78章 修橋風波(一)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66章 這樣子怎麼能評卷?第49章 情報突來第255章 乘虛而人第173章 黃老牙第284章 查抄莊園(下)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180章 鳳舞進門(上)第53章 戶曹主事爲何重要第28章 皇甫渠的命根子第51章 漁人之利第259章 皇甫恬的憂思第46章 太子的警告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10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84章 誕生第181章 鳳舞進門(下)第90章 生病了第223章 落子何處第139章 軍營暫避第261章 政治優(yōu)勢第57章 認祖歸宗(下)第284章 查抄莊園(下)第288章 場內(nèi)場外的較量(下)第141章 初到江寧第55章 海藍色金剛石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23章 齊瑞福的危機(下)第48章 芝麻雖小也是官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91章 宮廷政變(中)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18章 藏身何處?第88章 仗義救人第70章 請問芳名第133章 成婚(五)第73章 這就是第一桶金嗎?第70章 齊王的決定第243章 擺個姿態(tài)談條件第88章 仗義救人第155章 先發(fā)制人第228章 收網(wǎng)白衣兵(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十年往事如煙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138章 殺機暗藏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79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五)第65章 相約天積寺(中)第114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147章 大都督府長史第118章 最後的較量(六)第83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下)第60章 張相國第4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160章 一筆交易第115章 進京前夕第56章 認祖歸宗(上)第二十二章 刺史家宴上第206章 備戰(zhàn)(上)第92章 無利不起早第6章 以牙還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仲巴县| 陆良县| 包头市| 尚义县| 鄂托克前旗| 广安市| 杨浦区| 阳山县| 福贡县| 唐河县| 临颍县| 乌海市| 汾阳市| 涞源县| 宁夏| 涡阳县| 吉安市| 襄城县| 会同县| 元江| 吉安县| 布拖县| 察哈| 高安市| 南康市| 西和县| 平陆县| 乃东县| 四平市| 商洛市| 隆子县| 石景山区| 监利县| 山丹县| 三河市| 渑池县| 清涧县| 丰城市| 陵川县| 芦山县|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