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8章 苗劉兵諫

建炎三年的時候,大宋突然全國之內爆發了幾次規模很大的起義,這裡面一方面是因爲金兵入侵所造成的地方官府勢力的削弱,另一方面也有原來的明教餘孽在趁勢作亂。

隨著大宋皇帝的南遷,很多達官顯貴和朝廷大佬也跟著難逃,這些人沿途一路侵佔田地,攤派賦稅搶抓徭役等惡行不斷,也是造成江南等地百姓不滿的原因,加上流民潰軍沿途燒殺搶掠的騷擾,所以演變成了四處的農民起義。

其中幾個比較大的有浙西的徐明、馬進的起義,淮南西路的李成和丁進起義,鼎、澧、荊南的鐘相、楊麼起義。徐明和馬進原來是淮西的官軍,但在被劉豫的齊軍擊敗後逃入浙西山區落草爲寇,趁亂起事,而丁進和李成以及鐘相。楊麼則是明教的教衆。

徽宗時期,方臘的明教起義失敗,各路掌旗使紛紛偃旗息鼓,摩尼教的傳播又進入了地下的默默的形式,鐘相、楊麼本是原來霍成富的手下,一直在家鄉從事教義的宣傳,欽宗靖康之難時,各地組織義軍北上勤王,他們也是組織鄉勇參與,但隨後就被解散,於是他們就以這些人馬爲基礎開始組織起義,李成和丁進也是如此。

對這件事促成影響的卻是徐明和馬進這夥人,這些人先後組織潰兵和盜賊在淮南東路和京東東路一帶騷擾,而山東境內是非常安全的,這夥人竟然開始打太平城的主意,並搶劫了一批運往徐州的兗州煤炭,這不禁讓韓世忠大爲惱怒。

蕭明分給韓世忠的虎師是人數最多的一支部隊,目的就是講金兵擋在整個京東東路的外圍,不使山東受到騷擾,同時壓住了淮河一線的徐州太平城,成爲整個蕭明中原基地的保障,而此時出現的徐明馬進之流匪,的確是讓韓世忠不得不對付他們。

於是韓世忠派出了三個團的近衛軍虎師,對這夥流匪進行了進剿,這夥流寇幾乎是一觸即潰,根本沒什麼戰鬥力,並在韓世忠的追擊下一路難逃,並竄入了拽浙西地區,而在此時原來的御營司前軍統制張俊被任命爲浙西節度使,專門對付浙西地區的流匪叛亂。

可是淮南各地的農民起義卻越來越激烈起來,於是劉光世所部與王淵所部也參與了平叛的戰鬥,同時岳飛所部也加入到對鼎、澧、荊南的鐘相、楊麼的平叛,一時間大宋朝內亂不止。外有強敵,內有賊亂,高宗趙構不免焦頭爛額。

徐明、馬進的賊兵雖沒有戰鬥力,但流竄的速度極快,很快就進逼到了揚州,此時在鎮江的苗傅率五千御營司的兵馬勤王,趕跑了徐明和馬進的賊兵,爲了安全起見,高宗趙構再次南移到了江寧,並通知蕭明速到南京接駕。

給蕭明傳送聖旨的官船沿長江直下,但卻在半路被盜匪所阻,而在此時王淵所部劉正彥沿江護駕,正好解救了官船,傳旨的欽差轉陸路前往杭州,蕭明接到聖旨後一打聽情況,不免大吃一驚!

日昌隆江寧織造的情報消息的速度本來比官家的速度要快,但那幾日蕭明整日在造船廠,趕製最新式的戰船,所以高宗抵達江寧的消息並未及時獲得的,如今內賊造反,加上苗劉二人已經齊聚江寧,如果不阻止的話,按照歷史進度,苗劉兵變很可能隨時爆發。

事態緊急,蕭明帶著一個團的虎衛迅速上路,而此時的鐵路修建正從杭州修建到了常熟的慼墅堰碼頭,工程進度不快,正在往江寧鋪設前進,蕭明調集馬匹幾十匹馬匹拉著一節車廂,足足調集了幾百匹馬匹拉著五節車廂迅速北上。

WWW тtκan ¢ Ο 不是蕭明不想坐火車,而是最新式的車頭正在試車,況且鐵路的鋪設雖然到了無錫等地,但江南的土地溼度太大,鐵路的路基在修建完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沉降,所以還有一個維護期,所以這時間根本無法上路。

但蕭明認爲特殊情況下,可以先將車頭上路,慢慢的軋路況,到哪裡就整修到哪裡,所以在蕭明動身前往江寧之後,火車的車頭就已經上路開始軋路基了,如果能夠打通寧杭之間的鐵路交通對蕭明來講,這個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上一次徐州到揚州的鐵路被貫通之後,艾奇立的第二階段鐵路債卷的銷售頓時就上了一個臺階,但由於蕭明在第二階段鐵路債卷的發行上,搞得數額太大,到現在仍舊有很大的缺口,所以寧杭鐵路的貫通意義重大。

而在此時高宗趙構剛在江寧安頓下來,可是隨行的文武百官這幫子人口可就太多了,很多權臣高爵的家眷子弟,浩浩蕩蕩的坐船而下,而大宋長江水師的戰船竟然被全部用來運送官府的輜重和大臣的家眷!

整個長江水道基本上已經被上下來往的貫穿以及水師、的戰船全部堵滿,可是老百姓的漁船和私船也在其中,於是矛盾頓時尖銳起來,不斷有阻礙了官船的漁船和私船被掀翻和焚燬,衆百姓哭嚎理論卻被打落水中。

這其中王淵沿途搜刮民脂民膏最爲囂張,他讓沿路的百姓繳納一種“遷官稅”意思是爲官家南遷徵集的資金,但這裡面大多數卻被他一個人獨吞了!百姓和他手下的下級軍官積怨很重,對他日漸不滿。

而王淵此人卻有點驕橫慣了!甚至對上次解圍揚州的韓世忠大放厥詞,說是韓世忠曾在他手底下做軍官,是有名的不聽命令的刺頭!這種人早該抓起來論罪,如今自己配發配到了登萊受罪是活該,自己堂堂朝廷重臣,卻給這樣的賊配軍當過上官,實在是恥辱!

這話已經說得很過分了,韓世忠當初就是不願執行他執行童貫王黼搜刮晉地百姓的命令而憤而辭職的,王淵只知道韓世忠只是蕭明家臣將領,卻不知道,蕭明早都爲韓世忠從朝廷那裡請批了一個青州防禦使和團練使的五品官銜。

韓世忠鄙夷王淵的爲人,恥與與他爲伍,對於王淵惡語傷人,置之不理,使得王淵越發驕狂起來!長江之上的水師官船竟然爲了運送他搜刮的民財,撞沉了十多艘漁船,並且嫌沿江兩側漁船和私船擋路,下令縱火燒船,焚燬船隻四百餘艘!

非但如此,日昌隆運送生絲的一艘蒸汽明輪竟然也被他們搶佔而去,對此蕭明自然是怒從心頭起,而大宋長江水師都統制陳通不滿王淵的所爲向高宗告發王淵的惡行,對其進行彈劾,可是這封彈劾上疏竟然被宦官康履截留,並轉給了王淵。

王淵大怒,遂污衊陳通是李成、丁進的所部亂黨,將其擒殺,並且夷滅陳通全家百口,甚至殺光了周圍上千的百姓,搜刮的金銀財帛全部成爲王淵平定亂黨的戰利品,這件事終於激起了激變,王淵也將自己走進死路。

康履等宦官等的作威作福,王淵的倒行逆施,搞得民怨載道,很多人都不滿,御前侍衛統領苗傅憤恨不平的說:“皇上顛沛流離至此,那些人居然還敢如此。”手下張逵也激怒軍士:“若能殺死王淵及那羣宦官,則大家都可以過好日子,朝廷又怎麼會加罪於我們呢?”

恰好王淵手下劉正彥平定丁進有功,但王淵卻賞罰不明,是的劉正彥非常不滿,苗傅便約了劉正彥起事,蕭明趕到江寧的時候,好像一些還似乎很是平靜,高宗見到蕭明前來,非常欣慰,君臣二人商議下一步行動。

高宗趙構目前正好下榻在建康城的錢王府內,這裡是錢謙的府邸,外院廣大高聳,類似皇宮,蕭明正在府內與趙構商談,準備讓他暫時退到杭州去,待得自己從遼東起兵滅亡金國之後,在考慮重建都城。

而在此時突然傳出兵亂,黃門稟報,王淵被殺,亂兵正在全城搜捕康履等宦官黨羽,蕭明和趙構大驚,蕭明心說:“怎麼這麼快!不是要等到杭州纔會兵變嗎?”他立刻吩咐自己的一個團的虎衛迅速前來守護錢王府。

原來劉正彥、苗傅與幕僚王世修及王鈞甫、張逵、馬柔吉率領的“赤心軍”議定,先殺了王淵,再除去宦官,於是就在當天苗傅幕賓王世修伏兵城北橋下,等王淵路過,即摔下馬,劉正彥以勾結宦官謀反的罪名當即把他斬首,隨後二人率兵開始滿城之內搜捕宦官。

苗劉二人包圍了康履的住所,卻並未抓住康履,得知康履和一應宦官全都在錢王府內,遂率兵前往錢王府而來,得知王淵被殺的消息之後,趙構驚懼不已,忙問左右如何是好,浙西安撫司主管時希孟道:“如今朝中重臣不在,應當派人去請左相朱勝非朱大人前來處置此事纔好!”

趙構立刻命人前去請朱勝非,蕭明道:“朱大人來了又能怎樣,現在只好守住錢王府的府院,希望叛兵不至於進攻錢王府,威脅陛下就好!”

衆位隨旁的大臣全都不知所措,康履、藍圭、曾擇這個幾個宦官,更是戰戰兢兢,懇請皇帝陛下救他們的小命,但趙構此時就連自身都難保,如何保護他們,他把求助的眼神望向蕭明,希望蕭明能想辦法。

蕭明道:“官家不要驚慌,臣下的護衛家丁頗能戰鬥,而且距離此地不遠,我已經下令讓他們速來守護,想來應該差不多到了!”

而在此時叛軍已經到了錢王府外,守門的侍衛將府門緊閉,人全都爬上院牆之上,張弓搭箭對準叛軍,蕭明隨著衆人登上牆上的高樓,放眼看去,之間外面密密麻麻都是叛軍,突然有人騷亂而起,竟然有人想打開府門。

原來是中軍統制吳湛,帶著十幾個人正在和衛士們拼鬥,他們想打開院門,情勢非常危急,就在此時,一聲槍響,吳湛到底身死,蕭明身邊的郭守信收起了步槍,只聽得門外叛軍高呼而起:“苗傅不負國,只爲天下除害。”

高宗也登上了高樓,看到外面的叛軍和苗傅時向他問道:“苗卿爲何帶人造反!可是寡人負你?”

苗傅見到趙構後跪下山呼萬歲,他對趙構道:“陛下,苗謀採取兵諫事出無奈,請聽微臣細說緣由……”

第105章 南系人馬第216章 抗金義勇大會第221章 一炮定乾坤第186章 閒談王安中第362章 就地正法第127章 初見波緒第350章 新階級的出現第338章 砍頭比賽第74章 江湖匪號赤眉神第61章 是否入主日昌隆第110章 阿骨打之死第128章 向大宋借兵第383章 找到了趙奢第345章 立法院立法第211章 西域王第212章 深度厭食癥第216章 抗金義勇大會第80章 我要造大炮第400章 皇帝要結婚第8章 大宋生存計劃第406章 交趾、暹羅第345章 立法院立法第49章 逛青樓第380章 徵調軍馬第57章 第二條線索又見石碑第246章 忠魂節烈第140章 陶瓷手榴彈第255章 車站作秀第250章 消滅渾坦子第186章 閒談王安中第39章 石鼓金文第238章 海外貿易第410章 立憲庭論第180章 做皇帝有什麼好?第241章 收購章氏窯廠第367章 著手干預第144章 進兵阿勒泰第324章 文化變革第260章 登陸遼東第82章 三十八道銅門第394章 債捲髮行三步走第321章 相親相愛不好麼第321章 相親相愛不好麼第11章 醉酒話桑麻第38章 靈隱禪寺第368章 首裡密會第104章 大遼國師第384章 一份大禮第75章 此雷池非彼雷池第403章 大宋新南州第355章 阿留申羣島第83章 暫回杭州第115章 烏古敵烈統軍司第182章 太平銀莊第412章 皇帝大婚第349章 蕭侯爺做媒第157章 瀟灑至極第383章 找到了趙奢第313章 寧夏自治道第49章 逛青樓第220章 怒逼種師道第326章 戰俘暴亂第257章 蕭明罷官第394章 債捲髮行三步走第111章 滴水成冰取上京第341章 血肉戰場第313章 寧夏自治道第238章 海外貿易第22章 火燒高府第227章 茂德帝姬第391章 機器放牧第56章 金錢鋪道第284章 解放賤民第82章 三十八道銅門第250章 消滅渾坦子第6章 經堂探秘第125章 僕射比賽第60章 第三根手指第321章 相親相愛不好麼第34章 楊震之子第330章 艾氏算術第408章 外邦屬國第34章 楊震之子第268章 苗劉兵諫第323章 南詔歸宋第295章 流通的貨幣第382章 另當別論第304章 控制所有航線第349章 蕭侯爺做媒第258章 炮打雙燈第227章 茂德帝姬第173章 我們要熱情一點第190章 衆臣皆反第123章 租地通商條例第2章 花石綱第390章 虎衛軍班師第222章 儲君之爭第195章 兩線發展第173章 我們要熱情一點第259章 反攻遼東
第105章 南系人馬第216章 抗金義勇大會第221章 一炮定乾坤第186章 閒談王安中第362章 就地正法第127章 初見波緒第350章 新階級的出現第338章 砍頭比賽第74章 江湖匪號赤眉神第61章 是否入主日昌隆第110章 阿骨打之死第128章 向大宋借兵第383章 找到了趙奢第345章 立法院立法第211章 西域王第212章 深度厭食癥第216章 抗金義勇大會第80章 我要造大炮第400章 皇帝要結婚第8章 大宋生存計劃第406章 交趾、暹羅第345章 立法院立法第49章 逛青樓第380章 徵調軍馬第57章 第二條線索又見石碑第246章 忠魂節烈第140章 陶瓷手榴彈第255章 車站作秀第250章 消滅渾坦子第186章 閒談王安中第39章 石鼓金文第238章 海外貿易第410章 立憲庭論第180章 做皇帝有什麼好?第241章 收購章氏窯廠第367章 著手干預第144章 進兵阿勒泰第324章 文化變革第260章 登陸遼東第82章 三十八道銅門第394章 債捲髮行三步走第321章 相親相愛不好麼第321章 相親相愛不好麼第11章 醉酒話桑麻第38章 靈隱禪寺第368章 首裡密會第104章 大遼國師第384章 一份大禮第75章 此雷池非彼雷池第403章 大宋新南州第355章 阿留申羣島第83章 暫回杭州第115章 烏古敵烈統軍司第182章 太平銀莊第412章 皇帝大婚第349章 蕭侯爺做媒第157章 瀟灑至極第383章 找到了趙奢第313章 寧夏自治道第49章 逛青樓第220章 怒逼種師道第326章 戰俘暴亂第257章 蕭明罷官第394章 債捲髮行三步走第111章 滴水成冰取上京第341章 血肉戰場第313章 寧夏自治道第238章 海外貿易第22章 火燒高府第227章 茂德帝姬第391章 機器放牧第56章 金錢鋪道第284章 解放賤民第82章 三十八道銅門第250章 消滅渾坦子第6章 經堂探秘第125章 僕射比賽第60章 第三根手指第321章 相親相愛不好麼第34章 楊震之子第330章 艾氏算術第408章 外邦屬國第34章 楊震之子第268章 苗劉兵諫第323章 南詔歸宋第295章 流通的貨幣第382章 另當別論第304章 控制所有航線第349章 蕭侯爺做媒第258章 炮打雙燈第227章 茂德帝姬第173章 我們要熱情一點第190章 衆臣皆反第123章 租地通商條例第2章 花石綱第390章 虎衛軍班師第222章 儲君之爭第195章 兩線發展第173章 我們要熱情一點第259章 反攻遼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迁市| 博客| 分宜县| 韶山市| 罗田县| 万全县| 唐河县| 个旧市| 敦煌市| 宜兴市| 会同县| 喀什市| 镇巴县| 拜城县| 深水埗区| 镇安县| 肥乡县| 杨浦区| 乌海市| 彰武县| 大化| 和田市| 孟州市| 介休市| 湟中县| 大竹县| 光山县| 菏泽市| 达拉特旗| 彩票| 滦平县| 蓝田县| 桂林市| 炎陵县| 教育| 大庆市| 无棣县| 宕昌县| 光泽县| 台东市|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