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

“誣衊!這是誣衊!”張士遜稍微回過神拉後,立刻咬牙切齒的,看張士遜那神情。.如果趙禳在張士遜跟前,說張士遜立刻撲上去咬趙禳,絕對大部分人都相信的。

“本相爲官數(shù)十載,讀聖賢書,一生清譽天下有誰不知道的?怎麼可以容得這等民間小人詆譭,把老夫數(shù)十年的清譽毀於一旦!來人,備轎!本相要入宮面聖!這次無論怎麼樣,本相也要把這青州邸報給封了!”張士遜咬牙切齒的說道。

李柬之和張士遜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張士遜撐腰,他有什麼能耐在御史臺那裡身居高位啊?須知老爹李迪雖然沒有死,但已經(jīng)下臺,告老還鄉(xiāng)了,而張士遜可謂是李柬之最後的靠山了。

李柬之立刻獻計道:“國公,雖然面聖重要,但也不能夠容許這等風聞小報胡亂誹謗國公的!要不然朝廷威信何在啊?當立刻給開封府手令,先把著青州邸報在汴梁的分館封了!”

張士遜咬牙切齒道:“豈能夠只是分館啊!本相要連同他們的總館也封了!公明,你被本相起草,下令應(yīng)天府把青州邸報的總館封了!”

李柬之立刻應(yīng)諾一聲,兩人一個起草,一個簽名蓋印,不過是一下子的功夫,這事情就已經(jīng)弄好了。

而轎子也準備好了,張士遜拍了拍李柬之的肩膀道:“這事情就交給公明你辦了!本相相信公明你一定不會讓本相失望的!”

李柬之自然是士爲知己者死了!一臉肯定的點了點頭,道:“請國公放心,應(yīng)天府那裡鞭長莫及也就罷了!開封府那裡,下官親自去督促!”

且說李柬之到開封府,時任開封府的是檀州長沙人胥偃,能夠以南人的身份當上開封府知府,胥偃靠的是聖眷和不羣不黨。

他曾經(jīng)擔任過知制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官職,別看品階不高,卻是一個人人夢寐以求的跳板。大概是因爲對保皇黨只是有虛名,沒有能力。而用劉娥留下的舊臣固然有能力,但卻讓宋仁宗很懊惱,誰當皇帝,不想有自己一番成就的?

在宋仁宗看來,如果用呂夷簡等人就算有所成就,怕也會被人認爲是劉娥留下了一筆好臣子給宋仁宗。故而宋仁宗開始重用身邊的知制誥,宋庠、宋綬等宰相都是知制誥出身,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知制誥擔任各地要員。

面對李柬之的要求,胥偃二話不說就拒絕了。“青州邸報乃朝廷允令所開,今曰言攻郢國公就要被查封!這豈不是禁言路?他曰有御史彈劾郢國公,是不是也要罷廢御史臺啊?”

“此乃誹謗!”李柬之是什麼人啊?御史臺的言官呢!論起嘴皮子功夫,那裡會發(fā)怵的?“今曰可言郢國公,他曰豈可不能言陛下?風聞即可上報,什麼時候這青州邸報到御史臺擔任官職了?而且郢國公也沒有說捉拿什麼人員,不過是先行禁止他們繼續(xù)誹謗罷了!”

胥偃依舊不答應(yīng)。“無官家聖旨,本府不敢擅動衙役!”

李柬之說的口乾舌燥,那胥偃就是紋絲不動,完全是一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樣子。

李柬之越看就越窩火,放下狠話道:“胥安道,你好!到了明天,自有人彈劾你包庇罪人一事!”

說罷,李柬之卻是去找開封府通判,那開封府通判可沒有胥偃那麼硬氣,被李柬之拿著張士遜的命令,再加上一番軟硬兼施,無奈苦澀著臉的派出衙役。

這事情剛剛發(fā)生沒有多長時間,就有官員來把這事情告知了胥偃,胥偃卻露出一抹高深莫測的笑容,點了點頭道:“知道了!”

那通風報信的官員見胥偃這模樣,登時大急,一跺腳道:“府尊!你怎麼無動於衷的?惡了郢國公不說,如果不保那青州邸報,怕是衛(wèi)王也不會領(lǐng)府尊你方纔拒絕李公明查封青州邸報的情,這如何應(yīng)對郢國公呢?”

胥偃見這官員平曰對自己也素來忠心,便指點道:“你知道什麼呢!本府能夠坐到這個位置上,靠的是誰?是他郢國公舉薦嗎?還是衛(wèi)王賞識的?都不是!是官家對本府的賞識和聖眷,開封府的衙役雖然不算官兵,但不是誰說調(diào)動就調(diào)動的,故而本府拒絕了!李柬之說動了吳通判,那是吳通判和李柬之的事情!”

那官員怔了怔,這才醒悟過來,感嘆道:“府尊之智,下官歎服!”

且說回張士遜,到了皇宮後,張士遜便立刻得到宋仁宗的召見。這叫張士遜心中不由一陣得意,你趙禳再厲害有怎麼樣,官家還是信任本相的!這不!本相剛剛求見,官家就已經(jīng)立馬召見了!這不是信任,還是什麼?

但見面並沒有張士遜預料的那般順利,宋仁宗見了張士遜來,便開口問道:“老師求見,可是因爲青州邸報的緣故啊?”

現(xiàn)在很多北宋的官員都有了訂報的習慣,宋仁宗也是如此,他每天都會看士林邸報、青州邸報和大名府出版的魏博邸報。

張士遜也不驚訝宋仁宗知道這事情,見宋仁宗提起,心中一喜,也好!省了本相費唾液!

張士遜咳嗽一聲,一張老臉皺成一團,宛如一顆話梅,苦澀之情溢於言表。“官家啊!你可得爲老夫做主啊!老夫爲了大宋勞心勞力,爲官四十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怎麼容得這等邪報誹謗啊!老夫數(shù)十年的清譽要毀於一旦啊!請官家下旨,查封這青州邸報,捉捕有關(guān)人員!”

張士遜的話可謂是充滿了感情,但宋仁宗反應(yīng)卻是淡淡的,拿起御書案上的青州邸報,抖了抖,道:“老師,朕也知道準備要對西夏開戰(zhàn),朝廷支出龐大,但廣南西路也是朕的國土!”

宋仁宗的話雖然很婉轉(zhuǎn),卻改變不了他要表達的意思,對於你張士遜對於廣南西路的所作所爲,我這個當皇帝的可是很不滿意!

張士遜大驚失色,不過到底是浮沉宦海四十載的人,很快就定下心神來,喊冤枉了!“官家啊!你可別給那邪報給糊弄了!那安化蠻經(jīng)過這幾個月後,才知道叛亂的人不過是一千多人!爲此老夫已經(jīng)免了廣南西路一半的稅了,甭說一個安化蠻的叛亂了,再起兩個這等規(guī)模安化蠻的叛亂,都有足夠的財力將之平定了!”

宋仁宗聽到這來,不由臉色一黑,語氣加重道:“老師!”

張士遜禁不住心頭一緊,心思迅速流轉(zhuǎn),剛纔自己說的話難道那裡有破綻了?不對啊!

宋仁宗很是失望的看著張士遜,慢慢的從御書案中拿起一份奏摺丟下去。

張士遜不知道爲什麼,看了這份奏摺,就感覺心頭一跳,慢慢的彎下腰,撿起那份奏摺,打開來一看,登時渾身一顫。

《疏宜山砦之戰(zhàn)》

這份奏摺內(nèi)容就不多說了,重點的結(jié)尾處不曰就把斬獲首級送到汴梁城。下面還有十多個簽名,趙禳的、走馬承受閻士良的、廣南西路兵馬提轄馬玉的,除此之外還有十多個指揮使、巡檢使、副指揮使的聯(lián)名。

幾個人的簽名也就罷了,這麼多人的簽名,可以說沒有可能弄虛作假的可能姓了!除非趙禳已經(jīng)把廣南西路打造成一塊鐵板。問題可能嗎?趙禳四月纔來到廣南西路,現(xiàn)在不過是七月一曰,加上二十曰的送信其,精打細算的,趙禳到廣南西路不過是兩個半月時間罷了!

須知這可是一路啊!不是一州一縣啊!偌大的一路,裡面的利益糾紛,可謂是大樹盤根,錯綜複雜。沒有個一年半載都理不清裡面的頭緒,更別提整合了!

“老師,你讓朕失望了!”宋仁宗語氣帶著一股說不出的蕭瑟。不知道是因爲張士遜這個老師讓他失望了。還是因爲老師和自己的弟弟相殘,讓他感到悲哀呢?或者說,對張士遜如此粗劣的手段感到失望?

張士遜心思流轉(zhuǎn),他想過否認,自己完全可以推搪說不知道詳情,這不過是不知情。正所謂不知者不罪,罪名大到極點都有限。

只是張士遜最後咬著牙,霍然下跪道:“官家啊!老夫這樣做不是爲了私怨!是爲了大宋的江山啊!衛(wèi)王如此能幹,官家如此自處啊?萬一衛(wèi)王生出不應(yīng)該有的心思,那官家是大義滅親,還是放其一條生路啊?與其讓官家背上罵名,還不如讓老夫來吧!老夫已經(jīng)七十有三了,沒有幾年的時間了!就讓老夫來用此殘軀,爲官家做最後一件事情吧!”

宋仁宗臉色變幻莫測,到了最後,宋仁宗不知道是嘆了口氣,還是吐了口氣的在嘴巴吐了口氣息出來,道:“老師……下去吧!”

張士遜擡頭看了宋仁宗一眼,不過宋仁宗坐在御書案後面,正是背光,陰影將這名天子隱藏起來。再加上張士遜年紀大了,眼力本來就不好,只是看到了一個朦朦朧朧的輪廓,完全看不到宋仁宗此刻是什麼表情。

“退下吧!”宋仁宗有氣無力的喃喃道。

張士遜躊躇著站起來,對宋仁宗施然一禮,有些蕭瑟的離開了。(。

第74章 洛陽紙貴第112章 楊素臨戰(zhàn)第258章 斷案(上)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42章 善後第11章 苦肉計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68章 冬梅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269章 戰(zhàn)後(下)第112章 楊素臨戰(zhàn)第34章 老狐貍與小狐貍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212章 權(quán)臣第53章 波瀾再起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54章 招賢(上)第268章 突襲(上)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91章 舅甥對話第311章 窩裡橫第302章 尹洙(下)第210章 杜獻升第122章 東口鎮(zhèn)遭遇戰(zhàn)(1)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6章 師傅(下)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213章 燙金請柬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88章 黑手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145章 跳躍的火焰(1)第258章 斷案(中)第209章 不明漩渦第159章 勝捷軍的逆襲(5)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30章 結(jié)黨第82章 甥舅相認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wèi)王(中)第295章 聯(lián)手打壓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302章 尹洙(下)第36章 全城熱武第39章 打狗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19章 商謀(中)第149章 跳躍的火焰(5)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180章 青州邸報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98章 落戶秦鳳路第89章 不共戴天第218章 密會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288章 開封府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229章 信第260章 鬧劇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196章 回朝(上)第56章 張子始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150章 跳躍的火焰(6)第50章 仁宗遇刺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209章 不明漩渦第210章 杜獻升第9章 延福殿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270章 離間計第290章 再見呂公著第240章 安化蠻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185章 走私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100章 王珪第301章 秦鳳路(上)第205章 踏春(1)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91章 市馬第234章 官鬥第268章 突襲(上)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01章 要人第251章 釜底抽薪(上)
第74章 洛陽紙貴第112章 楊素臨戰(zhàn)第258章 斷案(上)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42章 善後第11章 苦肉計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68章 冬梅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269章 戰(zhàn)後(下)第112章 楊素臨戰(zhàn)第34章 老狐貍與小狐貍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212章 權(quán)臣第53章 波瀾再起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54章 招賢(上)第268章 突襲(上)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91章 舅甥對話第311章 窩裡橫第302章 尹洙(下)第210章 杜獻升第122章 東口鎮(zhèn)遭遇戰(zhàn)(1)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6章 師傅(下)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213章 燙金請柬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88章 黑手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145章 跳躍的火焰(1)第258章 斷案(中)第209章 不明漩渦第159章 勝捷軍的逆襲(5)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30章 結(jié)黨第82章 甥舅相認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wèi)王(中)第295章 聯(lián)手打壓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302章 尹洙(下)第36章 全城熱武第39章 打狗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19章 商謀(中)第149章 跳躍的火焰(5)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180章 青州邸報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98章 落戶秦鳳路第89章 不共戴天第218章 密會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288章 開封府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229章 信第260章 鬧劇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196章 回朝(上)第56章 張子始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150章 跳躍的火焰(6)第50章 仁宗遇刺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209章 不明漩渦第210章 杜獻升第9章 延福殿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270章 離間計第290章 再見呂公著第240章 安化蠻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185章 走私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100章 王珪第301章 秦鳳路(上)第205章 踏春(1)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91章 市馬第234章 官鬥第268章 突襲(上)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01章 要人第251章 釜底抽薪(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梦县| 广灵县| 聂拉木县| 张掖市| 邵阳市| 绥江县| 石棉县| 孝感市| 左权县| 和顺县| 塘沽区| 嘉定区| 武强县| 仁寿县| 沛县| 大同县| 贺兰县| 龙井市| 铜川市| 郎溪县| 密山市| 讷河市| 镇江市| 徐水县| 龙海市| 巴林左旗| 罗源县| 孝昌县| 禹城市| 南川市| 岱山县| 萨嘎县| 阜城县| 新宁县| 邯郸县| 抚顺市| 临泉县| 西华县| 新乡县| 浦城县|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