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2章 曹操立岸賦詩,呂布半渡殺敵

曹操當然沒有幹掉夏侯淵,反而是與夏侯淵兵合一處繼續朝著離狐奔近。

一個誓必要將呂布這是趕出兗州,軟禁維新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個堅決要報這反追殺之仇,他們將麾下的兵馬催促的如同那轉動的風車一般,一路上超軼絕塵,大步流星。

不到天亮時分,他們就已經看見了呂布和張邈等人的蹤跡,就在他們的前方兩三裡外的小樹林中。距離之近,足以讓他們看到全殲呂布大軍的希望,甚至他們相信只要一縱馬都能夠抓住賊人的尾巴。

但,他們的身前卻還隔著一條河--濮水。

濮水,是流經菏澤的一條重要河流,是雷澤湖和鉅野澤的水源之一, 濮陽也因此得名。

昔日,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莊周就在這濮水河邊垂釣過。而唐朝詩人胡曾胡秋田亦曾留下過千古詩句: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正見塗中龜曳尾,令人特地感莊周。

此時正是夏初,雨水澆灌,河水豐饒。濮水就像一匹烈性的野馬在兩岸的峭壁夾雜下騰空飛躥,又如一條暴戾的蛟龍穿山破壁氣勢洶洶一路奔騰而下。

好在前方五百米外還有一段比較平緩的水流,只是河面較寬,足有數十丈,趟水而過顯然是不現實的,岸邊也沒有舟楫。附近所有能夠聚集起來的舟楫都被呂布等人停靠在了對岸,大約有一百五六十來條,也不知道這些都是呂布他們什麼時候準備的。

看著呂布一行人大搖大擺晃晃悠悠的消失在樹林中,曹操坐在岸邊的石頭上,氣得吹鬍子瞪眼:“這前方可還有什麼渡河的工具?本將軍今日不拿下呂布那廝誓不收兵!”

一名斥候急忙上前:“啓稟主公,上游五里左右還有一座石橋可渡!”

曹操豁然起身,朝麾下一干將士喝道:“令:夏侯淵、于禁、昌豨領一萬五千人前往上游過石橋直達和對岸,務必在小樹林中緊緊咬住呂布和張邈那廝!夏侯惇、曹洪、張繡指揮麾下將士火速伐木搭建船隻,待取回對岸船隻,衆軍一併過河!”

“諾!”

日頭漸漸升了起來,在曹操焦躁的目光中,由程昱、夏侯惇親自監督,集數百人之力傾情打造出來的一隻小木筏終於下水了,接著又有十數只小木筏同時下水。

一百餘名熟悉船工的勇士紛紛去甲登上船頭,擊楫中流浪遏飛舟。半個時辰後,將對岸的船隻盡數帶了回來。

見對岸的林中早已沒有了任何動靜,曹操心急如焚,卻又躊躇滿志,大手一揮,十數只小木筏和百五六十條滿載五六千兵士的小舟如箭一般向對岸射去。

激流滔滔,濮水滾滾。

小舟和木筏上沒有白帆,也沒有船桅,但緊靠數百勇士手中的槳櫓,水上的隊伍依然行駛的非常穩健。

曹操不禁豪情頓生,揹負著雙手來到河邊,一首《陌上桑》的前兩句脫口而出:“駕虹霓,乘赤雲,登彼九疑歷玉門。濟天漢,至崑崙,見西王母謁東君…”

“轟轟轟!”

羣船剛至河心,曹操尚在岸邊,夏侯淵和于禁的大軍也還杳無蹤跡,對岸的林中驀地數聲炮響,林中棲鳥撲棱棱的飛起,數支大軍從林中衝了出來。

“箭!”

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呂布跨赤兔縱馬飛奔河邊,手中的方天畫戟向天一刺,一聲怒喝言出法隨,五千騎兵齊齊勒馬駐足河邊,手中的弓弩張如滿月,一支支利箭彷彿閃電一般飛至河中,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弧線,亦在船頭激起一朵朵血花。

飛箭成林,血花如雨。

木筏和小舟上根本就沒有可以躲避之處,也沒有辦法組成盾牌大陣。衆兵士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飛箭迎面而來,獨自勉力的將手中的盾牌、船槳甚至手臂擋在身前,或者下餃子一樣直接跳入河中。

箭飛過,鮮血出。

不斷有人倒在木筏上、小舟中,或者跌入河裡順水向東飄去。船中一時大亂,剩下的兵士擁擠在一起,將盾牌高高的舉過頭頂組成一組組嚴絲合縫的龜殼。

可惜,他們忘記了,這裡不是平地而是水面,是波濤洶涌、激流奔騰的濮水河面。

他們擁擠成一團,只能造成一個結果。

所以,很多失去舵手的船隻無頭蒼蠅一般在水中亂竄,然後撞在了一起;所以,很多的船隻因爲他們打破了平衡,片刻間便已傾覆在波濤之中;所以,很多雙手從水中伸了出來,牢牢的抓住船舷,帶起更多的船隻、更多的袍澤和他們一起去見了濮水龍王。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通往羅馬的大道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曹操知道他犯了輕敵的毛病,也犯了冒進的錯誤。但他也沒有辦法,他必須儘快的將呂布拿住將維新帝置於自己眼皮底下,或者直接將他們驅逐出兗州。

和他一起征討黃巾的王黎如今已經穩坐雒陽,手中坐擁兩州天下人無不側目。與他一起長大,甚至一起偷窺過寡婦洗澡的袁術、袁紹兄弟二人,一個同樣掌控兩州,堪與王黎匹敵,一個坐鎮冀州,麾下勇將百人雄兵數十萬。

若是他再不奮起直追,將來他就只是被大浪淘掉的那一粒沙。

戰場上的冒進和輕敵,當然只會有一種結果,一種壞的結果。可是,曹操同樣亦無計可施,欲哭無淚,那五六千人馬還在河中,麾下的兩萬大軍亦還在岸邊,河上也沒有橋,呂布他們遠在射程之外。

秦觀說過: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曹操和呂布之間沒有柔情,這一日也並非什麼佳期。所以,那也不是什麼鵲橋路,而是一條不歸路。所以,他也只能寄希望於夏侯淵和于禁的大軍。

眼見五六千人馬折損大半,夏侯淵、于禁和昌豨的大軍終於姍姍出現在對岸。

“殺!”

夏侯淵鬚髮倒豎身先士卒,雙腿牢牢的夾住馬腹,一聲長嘯手中的寒月刀已向呂布劈了過去。于禁和昌豨同樣不甘示弱,三叉兩刃和棗陽槊雙雙抵住張邈兄弟二人。

五千鐵騎縱馬馳騁,一萬步軍激流勇進,環首刀、馬刀擎在手中高高舉起,紅纓槍、白蠟槍護在身前直刺前方,如兩股從唐古拉山激盪而下的洪流撞入人羣之中。

雙方士兵捉對廝殺,將領卻是一一對敵。

但見:寒月刀橫劈豎砍彷彿猛虎出沒山間,行蹤詭秘;方天戟近刺遠挑好似金鵬翱翔雲中,神秘莫測;三尖刃恍若銀蛇,行動時帶起陣陣殺氣;棗陽槊猶如毒龍,吐舌處泛著絲絲森寒;環首刀、彎月刀前格後擋左支右拙。

三對人馬只殺得汗流浹背,青筋直冒。

麾下的將士同樣在副將和校尉的帶領下殺得難分難解,激盪的怒吼聲震越蒼穹,就連滔滔不絕的濮水都差點爲之一頓。

數桿大纛在河岸上翻飛,數千支鋒利的長矛、長槍,各式的利刃同時從雙方將士的手中霍然刺出,冰冷的鋒刃以勢不可擋的氣勢插入對方的胸膛,只聽見人羣中一陣陣“噗嗤、噗嗤”的聲音,寒芒已經刺穿了敵人的身軀,亦割斷了他們的生機。

殷紅的鮮血順著傷口和兵刃噴泉一般涌了出來,一股一股的澆灌在河邊的野草上,再漸漸地匯聚成溪,淌入濮水中,把這濮水也渲染的朝陽一樣的紅。

“呂將軍,救援則個!”

呂布一桿方天畫戟已經壓得夏侯淵喘不過氣來,正打算奮力一搏爭取十數招以內將夏侯淵劈於馬下,陡然聽得身邊一陣疾呼。

轉頭一看,只見張邈被于禁手中的三尖兩刃逼得連連後退,而張超則在昌豨的棗陽槊下險象環生,頓時勃然大怒,長嘯一聲方天畫戟重重劈下,一戟將夏侯淵逼退。

接著,在赤兔馬背上一拍,赤兔馬河中的激流一般飛濺至昌豨身後,伸腳在馬背上一踮高高躍起如大鵬展翅落在昌豨戰馬之上,右手一探將昌豨腰帶抓住往地上狠狠的一慣,將昌豨摔了個四腳朝天七葷八素,方天畫戟輕輕一挺落在昌豨的喉嚨上,一朵血色的玫瑰綻放在昌豨的喉嚨處。

悽美,絕豔!

可憐的昌豨,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曹操的封賞和恩賜,就化作了濮水河邊的冤死鬼。

值得諷刺的是,昌豨這個泰山豪雄在歷史中投降曹操後,三次反叛,最終死在夏侯淵和于禁的合剿之下。如今呢,卻恰好與二人一同領軍對敵呂布,同樣也沒有逃過死亡的命運。

也不知這是昌豨命運多舛,還是夏侯淵、于禁二人乃是昌豨的剋星,泰山羣雄中從此就只剩下了臧霸、孫觀、吳敦和尹禮四人。

“撤!”

呂布一戟將昌豨刺於馬下,見夏侯淵和于禁已然佈下大陣牢牢的佔據在河邊,曹操大軍重新踏上渡河的舟楫,面上一寒,旋風一樣殺入人羣中將張邈和自己的親衛解救出來,一聲怒喝,將懷中的一道錦囊拋諸於地拔馬便向林中逃去。

于禁撿起地上的錦囊攤開在手,不覺冷笑一聲:半渡而擊?交給這三姓家奴,實在浪費了李文優的這條毒計。

半渡而擊本意是指:以沙袋於上游堵住決口,先佯敗而退,誘敵半渡再趁其立足未穩之際,一鼓作氣分割殲敵,將敵軍趕下水中,再掘開上游之水制敵於死命。

第465章牽招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349章 中原煙未滅,邊陲火再起第112章 雒陽風雲(四)第499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四)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235章 “綁架”第347章 圍追堵截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第97章 風起梅山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51章救兵第417章一個人的戰鬥第484章風向第380章殺機第306章 暗夜第52章 龍擡頭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39章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第469章鏡圓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95章 巧舌如簧第255章 定南陽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46章 承諾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101章 劍斷黃沙飛熱血第549章劍神一笑第257章 出逃第152章 布子第371章破鏡第175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三)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436章王越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204章 攻心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379章誘敵第202章 皇甫持節第320章 龍戰於野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6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未篡謙卑時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199章 曉徑風香雨正紅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60章 攻城第三336章 徐州煙火連豐沛(一)第146章 遷都第132章 風雨虎牢關(六)第148章 按罪當誅第326章 殺狼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437章回憶那麼傷(一)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21章 暗窟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476章備戰第272章 詐降第467章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121章 忠誠共白日,勢利一飛塵第523章毒夫第472章甦醒第510章塵埃落定,弋陽今夜無恙第67章 分兵第437章回憶那麼傷(一)第326章 殺狼第276章 潁川歸王第29章 飛龍在天第30章 入京第183章 觀景,演戲,唱京腔第57章 飲馬渡秋水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108章 消失的小黃門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278章 龍王第353章 最後的掙扎(一)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37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二)第476章備戰第469章鏡圓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180章 殘照第202章 皇甫持節第100章 隱霧山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09章 血戰城頭
第465章牽招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349章 中原煙未滅,邊陲火再起第112章 雒陽風雲(四)第499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四)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235章 “綁架”第347章 圍追堵截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第97章 風起梅山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51章救兵第417章一個人的戰鬥第484章風向第380章殺機第306章 暗夜第52章 龍擡頭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39章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第469章鏡圓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95章 巧舌如簧第255章 定南陽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46章 承諾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101章 劍斷黃沙飛熱血第549章劍神一笑第257章 出逃第152章 布子第371章破鏡第175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三)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436章王越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204章 攻心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379章誘敵第202章 皇甫持節第320章 龍戰於野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6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未篡謙卑時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199章 曉徑風香雨正紅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60章 攻城第三336章 徐州煙火連豐沛(一)第146章 遷都第132章 風雨虎牢關(六)第148章 按罪當誅第326章 殺狼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437章回憶那麼傷(一)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21章 暗窟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476章備戰第272章 詐降第467章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121章 忠誠共白日,勢利一飛塵第523章毒夫第472章甦醒第510章塵埃落定,弋陽今夜無恙第67章 分兵第437章回憶那麼傷(一)第326章 殺狼第276章 潁川歸王第29章 飛龍在天第30章 入京第183章 觀景,演戲,唱京腔第57章 飲馬渡秋水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108章 消失的小黃門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278章 龍王第353章 最後的掙扎(一)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37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二)第476章備戰第469章鏡圓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180章 殘照第202章 皇甫持節第100章 隱霧山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09章 血戰城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衡山县| 安丘市| 迁安市| 色达县| 高碑店市| 高要市| 额敏县| 集贤县| 大悟县| 宁河县| 吉安市| 平江县| 龙陵县| 凯里市| 西宁市| 集安市| 海盐县| 马龙县| 壤塘县| 商洛市| 海晏县| 开江县| 湛江市| 夏邑县| 临湘市| 宜黄县| 大丰市| 迁西县| 通海县| 卢龙县| 广安市| 尉氏县| 延吉市| 黄陵县| 卢湾区| 张掖市| 仙居县| 合作市| 达拉特旗|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