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三章 穢亂宮闈(2)

不,這不可能。

陳文心迅速地否定了這一猜測。

宜嬪使用香肌丸的那段時間,正是她和皇上南巡的時候。

而皇上南巡之前,根本沒有臨幸過玉常在。

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玉常在,必然還是處子之身。

且不說宜嬪常常傳召她來訓斥,是否值得一個處子,犧牲自己的貞潔去陷害她。

只說玉常在若以身引誘了海宏,那皇上和玉常在在一起的時候,難道沒有發現她已經不是處子之身了嗎?

陳文心搖搖頭,“這怎麼可能?”

曾氏以爲她是懷疑自己的父親,忙解釋道:“我父親是絕不可能欺騙咱們的,陳曾兩家爲姻親,乃是最穩固的關係。我相信我父親,絕不會故意傳假消息來給姑奶奶。”

“大嫂嫂別急,我非是懷疑曾大人。只是此事若如曾大人所說,那就太匪夷所思了……”

陳文心忙叫白露下去,到外頭去看守著,別讓閒雜人等靠近。

而後她把自己的懷疑都告訴了衆人,曾氏聽得目瞪口呆。

“這,這怎麼可能呢?你說玉常在那時還是處子?”

曾氏也顧不得害羞了,這種話在自己的公婆和小姑小叔面前都說出來了。

她自小受到的教育,別說色誘陌生男子了,與自己的丈夫都要相敬如賓。

陳文義糾正了她,“不是確定她是,而是她該是。”

秀女入宮自然應該是處子,但玉常在以女子的清白去換取宜嬪的不孕,這太不合理了。

也許,她那時就已經不是處子了。

陳文心道:“我確定,皇上在此之前的確未曾召幸過她……”

她看著陳文義的眼神,恍然大悟,“二哥是說,她在引誘海宏之前,就已經不是處子了?”

那麼,或許這個玉常在在進宮之前,就已經失了貞潔。

“最大的疑團是,玉常在若非清白之身,皇上何以如此寵幸她?”

在後宮之中,女子的清白是最重要的。

別說秀女在成爲嬪妃之前要經過重重審覈,從腳趾檢查到頭髮,都必須沒有缺陷。

女子的貞潔,更加絲毫不能有缺陷。

而皇上在初次召幸嬪妃的時候,也會有專人記檔是否落紅。

這是無論如何逃不開的一關。

玉常在若早就不是處子了,她是如何逃過這些關卡的?

以皇上的智謀,他早就對玉常在有所警惕,爲何還能讓她順利矇混過關?

這種種,陳文心都難以想清楚。

陳希亥道:“念念許久之前就讓家裡幫忙派人去科爾沁查探,調查這個玉常在的事情,難道是早就懷疑到什麼了?”

“那時,是皇上說這個玉常在有古怪……”

陳文心皺著眉道:“對了,父親那可有什麼新的消息?”

此前探子傳回來的消息,就跟玉常在自己說的差不多。

她的父親是太后那一支博爾濟吉特氏的旁支,擔任地方小首領的職位。

她的母親是新疆伊犁逃來的女奴,她家中還有一個已經婚配的長姐,所以讓她進了宮……

陳希亥道:“並沒有什麼新的消息。只不過是她的嫡母,在嫡姐過世後不久也去了。”

“她的嫡姐過世了?是什麼時候?”

“玉常在還未入宮的時候,她的嫡姐病重的消息就傳出了。她入宮不久,就傳出了死訊。”

陳文心驚訝道:“可玉常在說,是因爲她的嫡姐已經許配了人家,所以不能入宮。”

玉常在要是沒有心存隱瞞,爲什麼連她嫡姐病重或是死亡這麼大的事都不說,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她已經許配了人家?

陳文仁道:“看來這個玉常在的確有問題,也許皇上還被矇在鼓裡。咱們是不是應該告訴皇上?”

“不對。”

陳文義搖了搖頭,“就算皇上起初寵愛玉常在是被矇蔽了,但海宏的供詞呈上去,皇上就已經明白了。他爲何還繼續寵幸玉常在呢?”

他們知道的,皇上也都知道了。

而皇上毫不作爲,就說明他並不相信,或者他另有安排。

她忽然想起,離宮省親的前夜,皇上說過的話。

他說,等過些時日,你就知道了。相信朕一回,好不好?

他說,你要相信,朕還是你的玄燁。

難道,皇上真的有什麼特殊的安排,只是暫時不想讓她知道?

一定是這樣,否則以他的睿智,怎麼會讓玉常在這樣的人矇騙了?

皇上若是想讓一個嬪妃受孕,那簡直是一槍一個準。

聽聞宮中兩個無名分的庶妃都有了身孕,而玉常在蒙受聖恩。日日跟在皇上身邊,至今沒有身孕……

皇上有意隱瞞海宏的供詞,就是爲了迷惑玉常在,讓她繼續保持著所謂得寵的表象。

實際上,皇上碰都沒碰過她。

因爲皇上知道她與海宏的私情,皇上怎麼會委屈自己去碰一個不貞的女人?

所以,她是不可能有孕的。

皇上對她的寵愛是假的,是別有目的。

彷彿心上堵著一團巨大的棉花,進過水,沉甸甸。

現在忽然就被拿開了,她茅塞頓開,一切都明瞭了。

“我知道,我知道了……”

她喜極,起身向曾氏行禮道:“多謝大嫂嫂告訴我這件事。”

“折煞我了,姑奶奶快請起。”

曾氏忙去扶她,好奇道:“你知道什麼了?”

女子天性就是好奇心旺盛,喜歡探聽這些家長裡短的宮闈秘事。

曾氏不例外,鄭氏也不例外。

尤其是看到陳文心一下子臉色歡喜了起來,她們就更想知道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陳文心把自己的猜想說了一遍,她也怕是自己誤會了,讓大家一起斟酌一番更好。

衆人聽完,都深以爲然。

皇上要借玉常在得寵的表象做些什麼,這似乎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只是,會是做什麼呢?

陳文義迅速反應過來,“我知道了。年前科爾沁送蒙古秀女來,以示聯姻之好。這原是大清與科爾沁的舊俗了,並不奇怪。”

“但是科爾沁達忓爾王爺有所不滿,他送信與皇上。信中提及皇上爲何不向大清前幾位皇帝一樣,娶蒙古女子爲皇后?”

陳文心失笑,“看來盯著繼後的寶座的不僅是佟佳氏,還有他科爾沁?”

其實達忓爾王爺的想法並不過分,照他看來,大清歷代皇后都是他科爾沁的女子,這纔是永結爲好。

到了當今皇上這一代,因爲索尼扶持幼帝登基有功,皇上娶了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爲皇后,他們已經很不滿了。

當時是太皇太后大力撫卹了她的母族,把索尼擁護之功表明,好歹才把這件事安撫下來。

現在先皇后過世多年,傳聞中一直不怎麼親近嬪妃的皇上又有了寵妃,科爾沁那邊就著急了。

“大清開朝以來的確有娶科爾沁女子爲後的習慣,不過到了先帝之時,原配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就被廢爲靜妃了。”

陳希亥的意思是,蒙古嬪妃在大清後宮的地位降低,也不是從當今皇上開始的。

早在先帝在位之時,已經有徵兆了。

陳文義點點頭,“的確如此。所以皇上認爲達忓爾王爺不恭,對此很是不滿。”

他身爲皇帝,連自己的後位給誰都不能決定,還要顧及朝中各方勢力,已經很累了。

小小一個科爾沁都敢來指手畫腳,他更是無法容忍。

科爾沁在大清入關之前,的確提供了很多幫助。

可以說沒有科爾沁,滿清沒有今日入主中原、一統天下的大好局面。

然時移世易,現在的大清江山政治穩固,纔不像初入關之時國力空虛。

當時只能大力交好科爾沁,防止蒙古趁機來襲,南明小朝廷死灰復燃。

大清把後位給了科爾沁,這就是最大的誠意。

“二哥的意思是,皇上想借玉常在,尋事敲打科爾沁?”

若說想對科爾沁動手,以大清如今的實力,是大可不必費這些工夫的。

只是科爾沁從龍有功,達忓爾王爺的王位還是皇上親封的。

現在要是以不恭不敬這樣的理由來攻打科爾沁,反叫天下人說是皇上忘恩負義。

——他不能讓天下人說,大清入主中原之後,就忘了當初的盟友。

“若真是如此,一切都說得通了……”

海宏明明招供了玉常在是謀害宜嬪的兇手,皇上卻封鎖了消息,毫無處置,這就說得通了。

玉常在不貞,皇上還如此寵愛,這也說得通了。

忽然給了玉常在如此恩寵,這也說得通了。

一個不受寵愛的小小答應,就算出了什麼岔子,影響也無足輕重。

最可怕的是,一個備受皇上寵愛的嬪妃,最後卻被查出有種種大逆不道之舉。

皇上必然藉機盛怒,科爾沁送玉常在進宮,就逃脫不了干係。

這一招的確是好,這理由天衣無縫,任是誰都挑不出問題來。

因爲玉常在的所作所爲都是真的,皇上沒有授意她這麼做,只是縱容她罷了……

一切看起來都完美無瑕,只除了讓陳文心活活心緒不寧了一個多月罷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畏罪自盡第三百七十章 主持朝政第九十八章 查辦第四十二章 刁奴第一百零一章 泰山談詩第四十四章 鳳印第一百零九章 送人暖牀第九十七章 賈氏兄弟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穢亂宮闈(2)第一百六十九章 風光離宮(1)第二百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百八十七章 撞破雲雨第三百一十章 夜來私語第五十九章 定氏被罰第一百零五章 城中戒嚴第二百五十三章 壯大樹根第二百六十二章 果然第三百五十六章 所謂姊妹情深第十章 賜字第三百二十六章 準格爾的陰謀第二百三十五章 證據俱在第一百四十九章 雲雨之憶第五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搖頭嘆息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條船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上的處置第七十九章 新年快樂第三十八章 嘔血第八十三章 婚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慘被遺棄第一百五十四章 患難見情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一場雪第二百四十六章 團結惠妃第三百六十六章 等肉乾吃第二百七十一章 定氏母家第二百零九章 出征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一場雪第三百一十六章 夜明珠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進綠營第二百九十七章 必定能勝第二百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一十七章 恭親王鬧氣第二百零六章 廢妃博爾濟吉特氏第一百一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觀星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上很雞賊第三百四十八章 迷惘第三百八十四章 此詔有三立第一百八十一章 懲戒第一百六十三章 省親第三百三十三章 畏罪自殺第三十八章 嘔血第一百零五章 城中戒嚴第二百八十九章  賞菊宴第三十一章 吃圓子第二十二章 處罰第二百六十二章 果然第三百一十三章 誤解第二百三十八章 畏罪自盡第三百零三章 難辭親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養母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人第九章 御膳第三百八十二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四十五章 動物第一百零二章 宿遷之災第十九章 羣芳爭豔第二百零八章 臨死一撲第三百八十六章 氣暈老皇叔第九十三章 德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作自受第七十一章 送花第二百四十五章 立太子第八十九章 永清縣第三百八十六章 氣暈老皇叔第一百七十八章 另一個後宮第一百九十七章 習慣性思維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上病倒第三百九十三章 三樁當務之急第一百三十章 回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外使入京第三百一十四章 流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場急報第七十章 南懷仁第一百一十五章 紅柳第二百八十三章 恭親王府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當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兒失蹤第三百二十五章 水蛭第二百六十七章 萌娃笑鬧第一百三十八章 外使入京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進綠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聖駕入宮第三百二十五章 水蛭第二百六十一章 數銀子第九十八章 查辦第二百五十四章 竊聽第一百二十三章 迎回
第二百三十八章 畏罪自盡第三百七十章 主持朝政第九十八章 查辦第四十二章 刁奴第一百零一章 泰山談詩第四十四章 鳳印第一百零九章 送人暖牀第九十七章 賈氏兄弟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穢亂宮闈(2)第一百六十九章 風光離宮(1)第二百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百八十七章 撞破雲雨第三百一十章 夜來私語第五十九章 定氏被罰第一百零五章 城中戒嚴第二百五十三章 壯大樹根第二百六十二章 果然第三百五十六章 所謂姊妹情深第十章 賜字第三百二十六章 準格爾的陰謀第二百三十五章 證據俱在第一百四十九章 雲雨之憶第五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搖頭嘆息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條船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上的處置第七十九章 新年快樂第三十八章 嘔血第八十三章 婚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慘被遺棄第一百五十四章 患難見情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一場雪第二百四十六章 團結惠妃第三百六十六章 等肉乾吃第二百七十一章 定氏母家第二百零九章 出征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一場雪第三百一十六章 夜明珠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進綠營第二百九十七章 必定能勝第二百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一十七章 恭親王鬧氣第二百零六章 廢妃博爾濟吉特氏第一百一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觀星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上很雞賊第三百四十八章 迷惘第三百八十四章 此詔有三立第一百八十一章 懲戒第一百六十三章 省親第三百三十三章 畏罪自殺第三十八章 嘔血第一百零五章 城中戒嚴第二百八十九章  賞菊宴第三十一章 吃圓子第二十二章 處罰第二百六十二章 果然第三百一十三章 誤解第二百三十八章 畏罪自盡第三百零三章 難辭親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養母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人第九章 御膳第三百八十二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四十五章 動物第一百零二章 宿遷之災第十九章 羣芳爭豔第二百零八章 臨死一撲第三百八十六章 氣暈老皇叔第九十三章 德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作自受第七十一章 送花第二百四十五章 立太子第八十九章 永清縣第三百八十六章 氣暈老皇叔第一百七十八章 另一個後宮第一百九十七章 習慣性思維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上病倒第三百九十三章 三樁當務之急第一百三十章 回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外使入京第三百一十四章 流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場急報第七十章 南懷仁第一百一十五章 紅柳第二百八十三章 恭親王府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當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兒失蹤第三百二十五章 水蛭第二百六十七章 萌娃笑鬧第一百三十八章 外使入京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進綠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聖駕入宮第三百二十五章 水蛭第二百六十一章 數銀子第九十八章 查辦第二百五十四章 竊聽第一百二十三章 迎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龙里县| 吉水县| 邵东县| 安泽县| 剑阁县| 新宾| 额尔古纳市| 开远市| 平定县| 兴国县| 阆中市| 改则县| 山阳县| 昌吉市| 长武县| 台安县| 房山区| 耿马| 阳原县| 平陆县| 晴隆县| 昌邑市| 金阳县| 安福县| 志丹县| 鲁山县| 廊坊市| 呼伦贝尔市| 肥西县| 连南| 萨迦县| 桃江县| 集安市| 八宿县| 中江县| 扬州市| 襄樊市| 锡林浩特市| 安龙县|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