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4章 將至金陵

時間進入三月,有關太子要東巡,往應天祭祖的事被正式公佈。

以祭祖的名義開展東巡,也算得上是一種障眼法,可把朱景洪從是非中剝離出去。

太子出京乃是大事,朝廷內外都周密準備著,尤其是東宮的一衆屬官們。

朱景洪如今做了太子,當然也有了自己一套班子,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官加起來,一共是十二人的配置。

這已是精簡後的結果,而且其中還有人是兼職,比如官階最高的東宮詹事,便是由副都御使王培安兼任,但他去年又奉旨巡撫雲南去了。

三月初八,王培安回到了京城,去到宮裡向皇帝述職後,便來到了朱景洪的府邸內。

此前一直兼著襄王府長史官,於王培安便已是萬幸之事,他是真沒想到朱景洪被冊立太子後,還是由他來擔任東宮詹事。

他雖清正廉明,可只憑這一點可以說毫無分量,這些年他能做成那麼多事,關鍵便在於與朱景洪這層關係。

所以,王培安感激朱景洪,也慶幸自己遇到了明主,往後也必將是一代明君。

所以幾年前他面見朱景洪時,就不再當自己爲這位爺的老師,而是把自己擺在了臣下的位置。

他這人有傲骨,想讓他心甘情願臣服,不得不說需要很強的人格魅力。

“臣王培安,叩見太子殿下!”

“先生請起!”朱景洪面帶笑容。

“賜座!”

臣下之中,有資格被朱景洪賜座的人,王培安可以說是獨一份兒。

只因人都有私心,而王培安大公無私,在至少目前來說是獨一份兒,所以值得朱景洪禮敬。

待王培安落座之後,朱景洪方問起了雲南的事情,現如今那邊也不是很太平,相鄰幾個藩國都很動盪。

王培安條理清晰答著話,並向朱景洪列舉了當下西南的一系列問題,而這將影響到朝廷在西南的大政。

待這些正事說完,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朱景洪順著王培安的話題,繼續往下說道:“做官都想做大官,這本身是沒有錯,關鍵在於要做清官能臣!”

“先生以爲然否?”

“殿下所言極是!”

朱景洪接著說道:“這些年,先生步步高昇,如今已是副都御使,能辦的事越多越大,百姓和朝廷受益就更多了!”

“這都是陛下和殿下擡愛,臣方纔有此造化,可以爲朝廷和百姓做點兒事!”

別人說這樣的話是拍馬屁,但王培安這話是真心實意。

“這次陛下令我東巡,名義上是去祭拜太祖,實則查看東南數省清丈事宜,遇有奸邪可嚴厲懲處!”

對於東巡的實情,朱景洪對王培安沒有保留,因爲接下來他要說的事與其有關。

皇帝給他推薦了兩個人,要麼讓賈雨村去要麼是王培安,前者辦事極有可能權衡利弊,唯有後者能做到就事論事。

所以客觀來說,王培安更適合隨行。

但做這樣的事,對王培安個人來說不是好事,得罪人越多危險性也越大,甚至會大到家破人亡的地步。

所以從個人情感來說,朱景洪其實不想他去,畢竟這位對大明貢獻已經夠多了。

“臣願隨殿下東巡,處置一切不法事宜!”王培安當即起身請命。

“先生可知,土地是很多人的命根子,動他們的命根子……這些人是會拼命的!”

聽了這句話,王培安便明白了朱景洪的意思,是擔心自己的安危所以不想自己去。

可當他正要解釋,朱景洪便已先開了口:“先生需得保全自己,日後更進一步,位列宰輔……還能做更多的事!”

如果王培安現在收手,接下來稍微低調一些,再從督察院調到禮部這種清貴衙門,熬上幾年後朱景洪做了皇帝,入閣拜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入閣拜相治國平天下,乃天下讀書人的最高追求,王培安當然也不例外。

但此時他沒有絲毫猶豫,便聽他說道:“殿下的意思是說,臣這次跟隨東巡,必死無疑?”

“倒也不是這個意思!”

“既然臣死不了,往後還能爲朝廷效力,臣又有何可懼?”

面帶笑容,王培安接著說道:“何況於臣而言,是否位列宰輔,乃是無關緊要之事!”

“宰輔治國施政,臣自覺才疏學淺,只能治一省之地,治國平天下力不能及,做個御史匡扶官員過失,其實更能物盡其用!”

王培安是妥妥的帝師,朱景洪做皇帝他入內閣不難,甚至衝一把首輔也未必不能。

首輔,文官至高追求,文武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個集權力、榮耀、聲望甚至財富於一身的位置,王培安非常坦然的放棄了。

橫向對比的話,就是朱景洪覺得自己更適合做個將軍,把皇位讓給了其他的兄弟們。

這確實是個純粹的人……朱景洪暗歎,對王培安更爲敬重。

見王培安平靜而堅定的表情,朱景洪便知其心意已定,但他還是問道:“先生可想好了!”

“臣請殿下成全!”

點了點頭,朱景洪道:“好……你可上表陛下,請奏隨我東巡!”

這樣繞圈子,其實朱景洪是爲撇清關係,對外彰顯是王培安主動要去,而不是他朱景洪提了一把刀來。

“是!”

接下來,二人又就東南的情況,詳細進行了一番分析,敲定了接下來巡視的重點。

又是半個時辰後,王培安告辭離開了,接下來他要去見闊別一年多的家人。

王培安誰都對得起,唯獨對不住的便是家人,尤其是幫他操持家務的妻子。

再說銀安殿內,看著王培安離開後,朱景洪心裡嘆了口氣。

用王培安而不用賈雨村,對他來說是物盡其用,這是上位者該有的理性抉擇。

шшш?тTk дn?C〇

就在這時,寶釵從屏風後走了出來,輕聲說道:“他確實是位君子!”

世人都標榜自己是君子,可真正稱得上君子的有幾個?王培安這樣的人確實稀少。

沉默幾息後,待寶釵走到書案前,朱景洪方嘆道:“我卻是個僞君子,連真小人都不如啊!”

“殿下何故這樣說?”寶釵反問,雖然她知道這樣說沒錯。

“若我真不想他去,就不該跟他提這件事,剛纔勸人家謀身……不過是假仁假義!”

這話當然也是事實,他們夫妻二人走到現在這個位置,手上的髒事一個比一個多,都已經稱不上是什麼好人,與君子更是邊兒都沾不上。

回想起這些年發生的事,寶釵亦是嘆了口氣,答道:“一將功成萬骨枯,何況是這煌煌帝業!”

又是沉默一陣後,寶釵方開口道:“往後……無論王御史受多少攻訐,你只要護住他的周全,便可問心無愧!”

“嗯!”

…………

轉眼間十天過去,日子來到了三月十八,朱景洪啓程踏上了東巡路,隨行女眷除了寶釵,還有張小月和諾敏。

按照皇帝的意思,這一路朱景洪走得很慢,尤其每到一地之省城,他都要盤桓十幾二十天。

在逗留的時間裡,他主要只做兩件事情,一是檢查地方都司武備,二是接見當地文武官員。

尤其是接見官員時,朱景洪講解了朝廷大政,並從利益角度引導官員們順應時勢,眼睛要往前看而不是走向絕路。

在他接見官員的同時,寶釵也沒少接見命婦夫人,說話的角度與朱景洪大不相同,但意思都是勸導官員們要清醒些。

他夫妻二人身份貴重,這般軟硬兼施之下,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引發了這些官員們的權衡。

牆頭草們有了動搖,正在犯錯的人在考慮收手,這些都算得上是收穫。

從洛陽一路往東走走停停,耗費了將近六個月的時間,終於來到了廬州府,再往東便進了金陵地界。

而這一路走來,王培安確實非常給力,竟查辦了三十多起案子,罷官奪職者有七十多人。

查到這七十多人其實不算啥,他扯掉了某些人粉飾太平的遮羞布,把各省見不得光的事暴露出來,對朝廷大政來說更有推動意義。

遠在廟堂的首輔趙玉山,這次跟王培安配合得很默契,派出了好幾路御史來查各省之事,並往其他未涉及省份也加派了御史。

這些御史前兩年的進士,於官場之中根基還不太深,所以相對來說可靠一些。

可以預見,又將有一大批官員會倒下,空出的位置又能安排入仕不久的官員。

對於朝局和地方局面,朱景洪當然都在掌握,他本人對此並未加以干涉,一切都在可以控制的範圍。

再說金陵這邊,官員們老早知道朱景洪要來,所以早就準備好了迎接事宜。

應天府的行宮,又被裡裡外外打掃了一遍,金陵駐軍以及各地水師,也都提前開始準備集結。

太子要到金陵的事,早在一個月前就傳開了,這種事其實沒辦法保密,所以朱景洪乾脆沒有保密。

應天府城,薛家。

夏月桂走進府中後園,來到了一處池塘邊上,便見薛蟠帶著兩歲多的兒子,正拿著魚竿在釣魚。

“你們都下去!”夏月桂吩咐左右侍女。

她在府裡威權極高,至少不在薛蟠之下,所以衆人聽了都退走了。

薛文見是母親來了,於是撇開老爹跑向了夏月桂,嘴裡還喚了幾聲“孃親”。

抱起兒子之後,夏月桂來到了薛蟠身側,開口說道:“你還待在這裡,太子殿下都到廬州了!”

“嗯!”

“這個時候你還有閒心釣魚?”夏月桂面帶不滿。

回過頭來,薛蟠訝然道:“莫非你要我現在就去迎接?那可是在三百里外!”

“我得到消息,林家那位……三天前就動身去迎了!”

看薛蟠驚訝的樣子,夏月桂接著說道:“她家出了位側妃,都知道提前去迎接,你的嫡親妹妹是太子妃,你本該更早些去纔對!”

“那怎麼辦?”

“現在去也不遲,反正你別待家裡了,這些天都去太子殿下身邊伺候!”

雖然過去了這麼幾年,薛蟠對朱景洪仍是恐懼無比,見他比老鼠見貓還要害怕。

讓他去朱景洪身邊伺候,那簡直跟要他命差不多。

“車馬我都讓人準備好了,你是現在走還是吃了午飯走!”

雖然有兩個選項,但薛蟠知道只能選前者,否則不過是多被數落一番。

“我馬上就走!”

“還有件事,得請你的示下!”

“何事?”

“此番太子妃也來了,若她要回孃家來看看,咱們得早做準備纔是!”

“早做準備?不是早就準備過了,她住的地方跟原先一模一樣,家裡園子什麼的也都收拾了!”

確實薛家早就準備過了,但夏月桂總覺得還不夠好,所以她打算趁最後這十來天,再把府裡都給加裝一遍。

這裡面牽涉到要用錢,夏月桂自然要徵求薛蟠的意思。

待其說過想法後,雖然薛蟠覺得太奢靡了些,但也沒怎麼猶豫就同意了。

而他這一點頭,薛家接下來又要耗費幾萬兩銀子。

與薛家上下欣欣向榮不同,賈家這邊卻是惶恐不安,只因他們屬於先太子一系,此前跟朱景洪是處於對立面。

賈家上下不安,卻有一人心如止水,便是回家近一年的賈寶玉。

調養了這麼久之後,他的身體已恢復過來,衣著簡樸不問世事,成日裡就是讀書寫字。

當年他身邊丫頭成羣,如今只留下了晴雯一人,後者如今也是滿二十的“老姑娘”了。

之所以說“也”字,是因爲府中還有一人如此,正是還未出嫁的“探春”。

之所以不出嫁,原因和此前在京時一樣,賈家看得上的人家看不上,別人看得上的賈家丟不起那人。

所以探春的婚事,拖到現在都稱得上絕望了,府中不知有多人少在議論。

最終的結果是,探春以爲家族祈福爲由選擇出家,如今就在應天府城外南靜庵修行。

“二爺,老爺派人來傳話說,讓你隨他一道前往廬州,迎候太子殿下東巡!”

聽到晴雯的稟告,賈寶玉擡頭問道:“府上哪些人要去?”

晴雯稟道:“大老爺、老爺、璉二爺、環三爺、蘭小爺!”

“你去轉告老爺,說我還是不大好,這次就不去了!”

晴雯很是爲難道:“二爺,您若是不去,老爺不會同意!”

這一點賈寶玉知道,所以此刻他嘆了口氣,而後答道:“告訴老爺,我馬上準備!”

賈家的人要去迎接,也是受薛蟠動身的啓發,他們打算追上薛蟠之後,跟薛家一起面見朱景洪。

沒辦法,不借助薛家的渠道,他們別說是面見太子,連靠近行轅都做不到。

而賈家衆人的目的很簡單,主要是跟朱景洪表忠心,並與過去那些事做切割。

往後,賈家只想安生過日子,再沒有其他任何非分之想。

第761章 朝鮮王妃的請求第148章 正式整肅第522章 鞭笞第128章 太上皇都搬出來了366.第366章 兒子護您周全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第67章 火銃455.第455章 吾死之年,十七而已!第544章 女爲悅己者容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467.第467章 挖坑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第496章 乾清門外第784章 再見妙玉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婦兒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602章 襄王御殿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296.第296章 上奏373.第373章 鄧安與可卿言376.第376章 寶釵:願意侍奉十三爺第499章 戰前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349.第349章 派系隱而發263.第263章 嚇兒子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達恭順的漢城第807章 不能只在朕納諫時忠君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78.第78章 閣臣185.第185章 果然是一支寶釵第55章 太祖之怒第89章 廝殺第729章 兩位王妃的創意248.第248章 定計477.第477章 青陽王痛毆賈寶玉466.第466章 總督西北平叛行署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773章 夜來幽夢忽還鄉第710章 太子多病,汝當勉勵之!221.第221章 妯娌們2第608章 夫妻感情的“裂痕”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45章 被改變第604章 一夜春宵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448.第448章 夫妻秘議第734章 星沉月落第643章 流言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91章 第零:此戰我將親自領兵455.第455章 吾死之年,十七而已!第67章 火銃第659章 禁果381.第381章 皇帝的胃口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第709章 林丫頭爲側妃14.第14章 震懾第798章 體察聖意284.第284章 誰是你妹妹237.第237章 化勁兒第79章 太子變了第560章 案情突破309.第309章 臘八節第142章 鬧騰的賈家387.第387章 遙遙領先311.第311章 閣樓上有火藥第713章 林丫頭,該歇息了!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第802章 王培安的質問342.第342章 秦家事2第493章 流言起第148章 正式整肅第29章 一紙訴狀第599章 長淵城內的火光第758章 敕曰:宜乘鼎業,允膺守器!54.第54章 激烈碰撞第177章 全是關係戶448.第448章 夫妻秘議第701章 剿撫並用,兩難自解!第25章 寶釵之言第149章 不過是個登徒子罷了第671章 那我造這麼多艦幹什麼?第720章 京城亂事423.第423章 冊封第50章 登徒子338.第338章 厚賜林家女第588章 皇家兒媳不好做303.第303章 商君之政第485章 這個小畜生第653章 你不過是襄王府的一條狗第790章 寶釵:陛下何罪之有?第542章 我也想要啊!第22章 去見識一下第705章 衆望所歸,一推再推!第651章 什麼特麼的叫驚喜
第761章 朝鮮王妃的請求第148章 正式整肅第522章 鞭笞第128章 太上皇都搬出來了366.第366章 兒子護您周全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第67章 火銃455.第455章 吾死之年,十七而已!第544章 女爲悅己者容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467.第467章 挖坑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第496章 乾清門外第784章 再見妙玉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婦兒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602章 襄王御殿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296.第296章 上奏373.第373章 鄧安與可卿言376.第376章 寶釵:願意侍奉十三爺第499章 戰前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349.第349章 派系隱而發263.第263章 嚇兒子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達恭順的漢城第807章 不能只在朕納諫時忠君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78.第78章 閣臣185.第185章 果然是一支寶釵第55章 太祖之怒第89章 廝殺第729章 兩位王妃的創意248.第248章 定計477.第477章 青陽王痛毆賈寶玉466.第466章 總督西北平叛行署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773章 夜來幽夢忽還鄉第710章 太子多病,汝當勉勵之!221.第221章 妯娌們2第608章 夫妻感情的“裂痕”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45章 被改變第604章 一夜春宵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448.第448章 夫妻秘議第734章 星沉月落第643章 流言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91章 第零:此戰我將親自領兵455.第455章 吾死之年,十七而已!第67章 火銃第659章 禁果381.第381章 皇帝的胃口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第709章 林丫頭爲側妃14.第14章 震懾第798章 體察聖意284.第284章 誰是你妹妹237.第237章 化勁兒第79章 太子變了第560章 案情突破309.第309章 臘八節第142章 鬧騰的賈家387.第387章 遙遙領先311.第311章 閣樓上有火藥第713章 林丫頭,該歇息了!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第802章 王培安的質問342.第342章 秦家事2第493章 流言起第148章 正式整肅第29章 一紙訴狀第599章 長淵城內的火光第758章 敕曰:宜乘鼎業,允膺守器!54.第54章 激烈碰撞第177章 全是關係戶448.第448章 夫妻秘議第701章 剿撫並用,兩難自解!第25章 寶釵之言第149章 不過是個登徒子罷了第671章 那我造這麼多艦幹什麼?第720章 京城亂事423.第423章 冊封第50章 登徒子338.第338章 厚賜林家女第588章 皇家兒媳不好做303.第303章 商君之政第485章 這個小畜生第653章 你不過是襄王府的一條狗第790章 寶釵:陛下何罪之有?第542章 我也想要啊!第22章 去見識一下第705章 衆望所歸,一推再推!第651章 什麼特麼的叫驚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防城港市| 东台市| 萝北县| 万盛区| 镇原县| 泗洪县| 从江县| 中方县| 措美县| 日土县| 普陀区| 祁东县| 乐至县| 子洲县| 邵东县| 苍山县| 年辖:市辖区| 红原县| 曲阳县| 石楼县| 禹州市| 长白| 滨州市| 额敏县| 阿尔山市| 肇庆市| 泰宁县| 报价| 乐都县| 新乡县| 延庆县| 平度市| 尼木县| 上栗县| 兴安县| 收藏| 堆龙德庆县| 合阳县| 恭城|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