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07.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

十月初三,只用了八天時間,金陵的消息陸續傳到京城。

當前金陵的狀態,可以認定爲激出了民變,接下來就看朝廷如何應對。

所謂朝廷如何應對,說穿了就是內閣如何應對,在政事上皇帝如今很尊重內閣意見。

又過來兩天,來自金陵的消息越多,當情況已變得更復雜時,針對知府賈雨村的彈劾也越多。

大批官員聯名上奏,希望將知府賈雨村罷免問罪,以此來平息民憤化解危局。

然而和以往相同,所有奏疏皆如泥牛入海,根本沒有激起半分浪花來。

文淵閣,位於皇宮東側,與幹清宮相隔不遠,故而被用爲內閣值班房。

此刻在文淵閣東廳內,兩位內閣大臣正在議事。

面對應天府的局面,兩位閣臣意見並不統一。

首輔趙玉山的意思是,讓應天府和金陵按察司細緻調查案件,將真相公之於衆使百姓歸家,在此過程中令金陵都司嚴加戒備。

而次輔陳錦昀對此不以爲然,他更傾向於現將涉事官員免職,待朝廷派員調查清楚後發落。

顯然陳錦昀沒安好心,一旦將賈雨村等人免去職務,那很多事情就說不清了。

對此趙玉山表示堅決反對,而後親自以首輔之位強壓,獨自一人票擬了意見。

他如今很受皇帝信任,所以纔會做出此等行爲,正常來說很少有首輔這樣幹。

“趙閣老,你這樣做……只怕引出更大的麻煩來!”陳錦昀嘆息道,彷彿真再爲趙玉山擔心。

“陳閣老……你的辦法也未必是好法子!”

“那就拭目以待吧……我也是爲了你好!”

面帶微笑,陳錦昀徐徐說道:“伱我身居高位便該有壯士斷腕之決心,小小的應天知府若能平息衆怒,暫時讓他受些委屈也無妨,事態平定後再補償他就是了!

端起茶杯,趙玉山笑著道:“我只怕一步退,步步退……想必陳閣老也明白,世事猶如風雲變幻莫測,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往後的事誰能說得清楚!”

“此言有理,有理!”陳錦昀答了一句。

此刻閣臣僅有他二人,新上任的三輔鄭志清報病在家,近些日子的風暴他並未參與。

這位三輔此前乃是戶部尚書,其本人對趙玉山的改革談不上反對,但也絕對沒有支持的意思。

鄭志清覺得應該改,但現如今時機不太對,得等到內外皆定後著手變革。

但如果按他這思路來,只怕再過五十年都沒機會,因爲和平穩定本就是相對而言的,絕對的和平基本很難出現。

且說趙玉山的票擬遞到司禮監,很自然轉呈到了幹清宮。

對於此事如何處置,這兩天朱鹹銘也有思考,只是隨著消息傳回來的越多,他的想法也在逐漸轉變。

如今趙玉山給出意見,雖然和他的看法有些出入,但他還是決定尊重趙玉山的意思。

其實所謂處理方式,到了這個層次很難有對錯之分,其中關鍵的不過是取捨而已。

趙玉山選擇力保賈雨村,保的其實是新政的銳氣,保的是天下對新政的看法。

賈雨村就是新政的一面旗幟,他若是被弄髒或撕攔乃至於倒下,就會極大增強反對派的氣焰。

但力保賈雨村的風險也很大,一旦應天府局面失控,從民變轉化爲叛亂的話,也極有可能在朝野內外掀起風暴,足以將新政絞殺在萌芽中。

所以此刻,選擇尊重趙玉山的意見,朱鹹銘也等於是選擇了風險。

“必要時,或可拿賈化泄民憤,如此雖對新政不利,卻也能避免更大災難……”朱鹹銘暗暗想道。

“只是要把握好時機,等到最後時刻出手拿下!”

到最後時刻纔將其拿下,等於是將最大程度利用賈雨村,最後實在不行才拋棄他。

爲了朝廷大政,讓賈雨村受點兒委屈,在朱鹹銘看來很劃算。

“啓稟陛下,太子殿下來了!”

從搖椅上坐其身來,朱鹹銘徐徐說道:“嗯……讓他進來!”

幾息之後,太子朱景源走進了殿內,正好見到老爹在喝茶。

“兒臣叩見父皇!”

“起來吧,何事?”朱鹹銘放下茶杯,而後又躺回了搖椅上。

起身之後,朱景源拿出懷中奏本,說道:“這是兒子近來的體悟!”

太子每日翻看舊章奏批答,可不是看了就過去了,每隔一段時間他都得給出體悟,而且是要言之有物的那種。

從朱景源手中接過奏本,朱鹹銘簡單看過之後放在一旁,而後問道:“近日金陵應天府的事,你可都知道了?”

這件事如今在朝廷影響極大,東宮學士們自然也有議論,所以朱景源不但知道而且對此有思考。

此刻皇帝問起,明顯又是一次“隨堂測驗”,朱景源打起精神答道:“兒臣知道一些!”

“此事你覺得該如何處置?”朱鹹銘問得很直接。

朱景源也不遲疑,按照學士們提出的對策進行回答,卻聽得朱鹹銘皺起眉頭。

如果朱景源開了上帝視角,就會發現他的辦法和陳錦昀類似,都是要先將賈雨村拿下平息事態。

東宮學士們這樣想很正常,他們就是代表士大夫利益說話,這也是太子擁有廣泛支持的根基。

這一點朱鹹銘也明白,於是他又問道:“這是你的看法,還是你手下那些人的看法?”

“是……是學士們的意見!”

“你就沒自己的意見?”朱鹹銘不滿道。

還別說,朱景源真有自己的看法,於是他答道:“兒子覺得,或可從朝廷派出欽差查案,如此一則可使朝野信服,二則能儘快協調各方,將此事平息下去!”

客觀來說,朱景源的想法還算妥當,可見其本人絕非一無是處。

但可惜的是,即使他的設想中規中矩,但其說出時仍顯底氣不足,看得朱鹹銘格外的不滿。

距應天爆發民變已有十幾日,消息延後至少有七八天,如今情況究竟如何朝廷根本不知道。

朝廷派欽差也好,依趙玉山的意見也罷,等安排傳到應天時可能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這意味著,朝廷必須把各種情況考慮到,然後做出充分的安排。

“太子既有此念,那便由你舉薦一人前往金陵,全權負責處置此事!”

去年朱景源去金陵,把事情搞得一團糟,顯示出他做實事能力有欠缺。

但做皇帝,更重要的是學會用人,此刻朱鹹銘就在考驗太子的用人水平。

“你不必著急答覆,明天……明天再說結果!”

“是!”朱景源鬆了口氣。

“好了……沒事你就退下吧!”

“兒子……還……還有事!”

難得見太子還有事,朱鹹銘便問道:“何事?”

“十三弟忙於農事,兒子想去看看他!”

太子縱然有諸多不足,對兄弟友愛卻是難得的閃光點。

所以當他提出這一請求,朱鹹銘只是稍微考慮一番,便點頭允許了。

…………

應天府的民變,從九月二十五爆發,其實只持續了五天時間。 也就是消息傳回朝廷前的兩天,這些人因爲食物等各種原因,以及賈雨村所代表的官府好言相勸,此事稀裡糊塗就被化解了。

歸根結底來說,士紳們敢弄出民變,卻未必敢真的造反。

如果他們那樣整,那麼無論朝廷頂著多大壓力,都會把他們全部追究清算。

可即使百姓們退了,卻也給應天府衙落下口實,朝野上下的反對者皆以此爲契機,開始了對賈雨村的彈劾風暴。

在隱忍大半年後,這場本就註定的政治風暴,終究是還是無法避免發生了。

只不過這些個破事,跟朱景洪半分關係都無。

此刻的他正坐在地裡,看著遠處朱景淳二人鋤草翻地。

近十天他已很少幹活兒,起到的是監工的角色,任務全派給了朱景淳二人。

每天累死累活的幹著,朱景淳二人最盼望的,就是寶釵來送茶水,那樣他們可以輕鬆一些。

正常來說,這個時候寶釵也該來了,可今天連個人影都沒有,所以此時他們望向了住處。

雖相隔不過百米,但因爲中間有樹木遮擋,小院的情況根本看不清楚。

“又偷懶?”朱景洪呵斥道。

被他訓斥之後,朱景淳二人立馬又幹了起來,這段時間他們可被朱景洪訓怕了。

見這二人忙碌起來,朱景洪也看向茅屋方向,嘀咕道:“寶釵也該來了!”

然而此時茅屋處已有宦官到來,通知寶釵太子和睿王來了。

本來是太子求的恩典,睿王得知後也一道過來了,沒有人能指責他友愛兄弟的行爲。

“四哥,前面就是了吧!”

輦轎上,朱景淵起身看向前方,不遠處就是兩處另類的茅屋。

“嗯!”朱景源應了一聲,此刻他不想搭理朱景淵。

他倆後面跟著兩輛馬車,分別是元春和陳芷,這次他們是兩家人過來,隱約間又有較勁的意思。

當寶釵迎出茅屋時,朱景源一行已經靠近,乃至於此刻他們都已下了車轎。

看著遠處迎出農婦裝束的寶釵,在場幾人雖早有心理準備,可親眼見了還是有些吃驚。

寶釵乃是皇家娶回的親王妃,如今卻是這般的窘迫模樣,讓朱景源幾人皆有物傷其類之感。

他們雖貴爲太子親王,可若一旦繼承不了大位,往後結局只會比朱景洪夫婦更慘。

“拜見四哥,四嫂,見過六哥,六嫂……”

雖然寶釵是布衣荊釵,但在場宦官宮女都認得她,自然無人敢阻攔她上前來。

此處寶釵的稱呼也很細膩,稱哥嫂是爲了拉近關係,只是太子要更尊重一些,所以他說的是“拜見”。

“哎喲……我的妹妹,你何故這幅打扮,這裡的奴才未免太放肆,竟敢如此怠慢於你!”

此時稱寶釵爲“妹妹”的,不是元春而是陳芷,後者爲此刻先聲奪人,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元春不甘落後,立馬上前拉住寶釵另一隻手,說道:“寶釵……近日你可受苦了!”

沒等寶釵答話,陳芷緊接著說道:“四嫂……我們住在皇城外,好多事情都力有未及,你和四哥就該多看顧些差事,人家寶釵可是你姨表姊妹!”

陳芷什麼目的元春知道,夾在中間的寶釵更是明白。

“六嫂……我和王爺能爲全父皇歸農之意,乃是承受了天大的恩典!”

寶釵只用一句話,就化解了兩位嫂子的爭鬥,這一手當事人還不覺得有啥,卻讓旁觀的朱景淵二人心生驚異。

有此女在,再想引誘十三弟做蠢事,只怕就沒這麼容易了……朱景淵如是想到。

和他的損人心態不同,太子只爲老十三感到安心,慶幸對方娶到心愛且聰慧的女子。

“十三弟如何不在?”朱景源突然發問。

“回稟四哥,王爺他此時在地裡幹活兒,我現在就去叫他回來!”

寶釵正要轉身離去,卻聽朱景源開口道:“不必了……我去地裡看看,他在何處?”

“這……”

“說吧!”

“王爺就在那邊樹林處!”寶釵只能道出。

“好!”

朱景源往地裡去了,朱景淵也只能跟過去,這個時候他就不可能缺席。

等這兄弟二人離開,寶釵正想著接下來如何應對時,便聽元春說道:“寶釵……你們就住這裡?”

“正是!”

沒等元春接話,一旁陳芷開口道:“茅檐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此處雖顯簡陋,卻又半山先生高雅之意趣!”

明明自己跟寶釵說話,你這賤人來插什麼話?就你知道王荊公的詩文?顯得你有學問對吧?

拉著寶釵往茅屋走去,元春笑著說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寶釵這般品格高潔寄居此處,雖是茅檐草舍卻也熠熠生輝!”

“兩位嫂子,你們可別誇了,我本愚陋之人……豈敢與先賢相比!”

“能與王爺打理好這些土地,能讓莊稼順利豐收……我就心滿意足了!”

寶釵說話之間,她們三人已來到小院外,裡面此刻已被宦官宮女佔據,他們正在擺放座椅陳設等物。

進了院子裡,地上滿是泥土,陳芷和元春都覺得難以下腳,而寶釵已處之如平常。

“實在是簡陋,兩位嫂嫂還是站外面吧……屋子裡更沒法看!”寶釵難得有些窘迫。

“這有個什麼,我們雖未能同住,但看一看你們的難處,總還是應該的……”

走到門口掃了一眼,陳芷回過頭說道:“此後回了宮去,我等也好稟於母后跟前,讓他老人家知道你們有多難!”

這時元春也不甘示弱,當即答道:“寶釵……爲了搭救你們,太子可沒少跟父皇求情,今日我們能來探望你們,就是太子獨自求來的恩典!”

“多謝太子,多謝四嫂!”寶釵行禮答謝。

我居然輸了一籌……陳芷暗暗說道。

緊接著陳芷說道:“寶釵……聽說你們都是粗茶淡飯,今天我專程帶了府上大廚來,各樣食材也帶了新鮮的來,你要吃什麼都說出來!”

這次她帶了八名廚子,順道還帶了爐具案板等物,可以同時間做八道菜。

“來來來……我們先入座吧!”

說話間,陳芷從元春手中“搶”過了寶釵,拉著她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此刻用餐的桌椅已擺放好,爲了防風四周還擺了帷幕,上方拿起頂棚爲防下雪。

“來……先喝一杯茶!”陳芷親自給寶釵遞了茶水。

作爲太子妃,元春不可能如此禮遇寶釵,這一刻她覺得自己吃虧了。

“多謝六嫂!”寶釵接過了茶杯。

雖是象徵性的喝下一口,但寶釵也不得不感慨,已許久沒喝過這樣的好茶。

第660章 臨危受命407.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第167章 這個妹妹我見過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189.第189章 甄琴的委屈第171章 兄友弟恭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第752章 生日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第86章 密林中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252.第252章 寧國府內369.第369章 大明門內第645章 局勢突轉297.第297章 元春受召第741章 八月十五第112章 決戰第643章 流言278.第278章 湘雲的請教417.第417章 可知側妃缺了一位第709章 林丫頭爲側妃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288.第288章 攀比哥哥第754章 太子薨第112章 決戰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388.第388章 篝火宴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第622章 仲謀何能及吾兒311.第311章 閣樓上有火藥46.第46章 好險第85章 獵物第85章 獵物第164章 鳴冤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481.第481章 圍殺466.第466章 總督西北平叛行署218.第218章 朱景洪的騷擾第669章 鬥爭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第740章 八月十四307.第307章 薛蟠欲使壞第678章 夕陽無限好415.第415章 賈蕓的手段第94章 提攜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355.第355章 正月裡第一盆涼水223.第223章 四哥有個小忙第699章 漢皇劉誅明421.第421章 宦官的勾當第541章 說好做一輩子姐妹375.第375章 初試雲雨情316.第316章 雙豐收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第692章 夫妻閒話第667章 京城之事第776章 辭拒弗獲77.第77章 不要開倫理的玩笑第625章 妙玉的精神勝利第549章 聖女妙玉第32章 當好人467.第467章 挖坑350.第350章 弟弟們的投名狀第530章 天家第13章 你們在推諉誰?第639章 父子君臣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第504章 慶功宴23.第23章 好一個薛家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503章 新鮮的好第624章 我也曾經有塊玉201.第201章 倒黴的秦家275.第275章 摔玉第112章 決戰第745章 拙劣的老六第682章 我可自取之第774章 帝崩第744章 朱景源:請陛下稱太子!第656章 公主出嫁341.第341章 秦家事152.第52章 是錦衣衛的意思246.第246章 吃醋了第717章 虛虛實實第85章 獵物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第554章 妙玉到訪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331.第331章 是寶姑娘說的307.第307章 薛蟠欲使壞396.第396章 父母之愛子321.第321章 膽小如鼠朱景洪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第777章 乾盛帝:朱景洪426.第426章 側妃第565章 張小月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
第660章 臨危受命407.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第167章 這個妹妹我見過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189.第189章 甄琴的委屈第171章 兄友弟恭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第752章 生日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第86章 密林中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252.第252章 寧國府內369.第369章 大明門內第645章 局勢突轉297.第297章 元春受召第741章 八月十五第112章 決戰第643章 流言278.第278章 湘雲的請教417.第417章 可知側妃缺了一位第709章 林丫頭爲側妃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288.第288章 攀比哥哥第754章 太子薨第112章 決戰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388.第388章 篝火宴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第622章 仲謀何能及吾兒311.第311章 閣樓上有火藥46.第46章 好險第85章 獵物第85章 獵物第164章 鳴冤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481.第481章 圍殺466.第466章 總督西北平叛行署218.第218章 朱景洪的騷擾第669章 鬥爭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第740章 八月十四307.第307章 薛蟠欲使壞第678章 夕陽無限好415.第415章 賈蕓的手段第94章 提攜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355.第355章 正月裡第一盆涼水223.第223章 四哥有個小忙第699章 漢皇劉誅明421.第421章 宦官的勾當第541章 說好做一輩子姐妹375.第375章 初試雲雨情316.第316章 雙豐收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第692章 夫妻閒話第667章 京城之事第776章 辭拒弗獲77.第77章 不要開倫理的玩笑第625章 妙玉的精神勝利第549章 聖女妙玉第32章 當好人467.第467章 挖坑350.第350章 弟弟們的投名狀第530章 天家第13章 你們在推諉誰?第639章 父子君臣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第504章 慶功宴23.第23章 好一個薛家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503章 新鮮的好第624章 我也曾經有塊玉201.第201章 倒黴的秦家275.第275章 摔玉第112章 決戰第745章 拙劣的老六第682章 我可自取之第774章 帝崩第744章 朱景源:請陛下稱太子!第656章 公主出嫁341.第341章 秦家事152.第52章 是錦衣衛的意思246.第246章 吃醋了第717章 虛虛實實第85章 獵物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第554章 妙玉到訪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331.第331章 是寶姑娘說的307.第307章 薛蟠欲使壞396.第396章 父母之愛子321.第321章 膽小如鼠朱景洪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第777章 乾盛帝:朱景洪426.第426章 側妃第565章 張小月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盱眙县| 房产| 乌什县| 青州市| 县级市| 黄大仙区| 库伦旗| 延寿县| 靖江市| 鞍山市| 东辽县| 龙胜| 普兰店市| 都兰县| 临漳县| 芒康县| 六枝特区| 华蓥市| 湘潭县| 安义县| 正蓝旗| 台北县| 民乐县| 大竹县| 保康县| 绥芬河市| 克东县| 剑河县| 灵寿县| 抚州市| 威远县| 安平县| 凤阳县| 志丹县| 北安市| 灵宝市| 西乌珠穆沁旗| 丹凤县| 锡林郭勒盟|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