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界,夜叉族。
白衣素女作壁上觀,一邊品茶,一邊冷眼瞧著九天玄女跟夜叉王討價還價。
師尊曾言,白骨洞一脈二代弟子不得參與軒轅之事,師命難違,她能帶九天玄女順利入幽冥,已經(jīng)是看在姐妹情分上,不可能提供更多助力。
畢竟,夜叉族是師尊麾下種族,她不可能坑自己人。
九天玄女也非代表天庭前來,而是軒轅人皇。
聽到夜叉王將其中一項條件換爲後天極品靈根時,素女心中讚賞。
人族氣運的特殊與霸道,她心知肚明。
而後天極品靈根的價值不下於上品先天靈根,改了條件後,既能規(guī)避風險,又能讓夜叉族多一分底蘊,一舉兩得,這夜叉王倒是聰明。
哪怕有些刁難人,可素女同樣認爲軒轅不會拒絕。
事實上,的02確如此!
有熊部落,人皇宮內(nèi)。
聽到九天玄女帶回的消息,軒轅低頭沉思,權(quán)衡利弊後,他答應下來。
雖然遺憾沒有趁機將夜叉族收入麾下,哪怕名義上也好,但能兵不血刃地解決此事,甚至傳一段佳話,也在接受範圍內(nèi)。
接下來一段時日,整個有熊部落都在準備此事。
至於後天極品靈根,軒轅將此事拜託給廣成子,他是自己師尊,又是闡教高徒,徒弟搞不定,自然要找?guī)煾浮?
百年後,女魃順利出嫁。
屬於夜叉族的那部分人族氣運重歸人族,自此,人族氣運基本一統(tǒng)。
事情塵埃落定後,應龍離去,九天玄女同樣告辭。
雖然惋惜沒有俘獲九天玄女芳心,但場面上,軒轅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表現(xiàn)很穩(wěn),公私分明。
等他們離開後,軒轅繼續(xù)治理人族,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難,要想人族真正一統(tǒng),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他只是打下基礎(chǔ),要想真正將人族凝成一股繩,這是五帝任務。
期間,軒轅開始手把手地教導顓頊治理之術(shù),顓頊是軒轅曾孫,生來聰慧,素有賢明。
他不僅在黃曆基礎(chǔ)上,推陳出新,改良出更方便準確的歷法,劃分二十四節(jié)氣,指點農(nóng)桑,還精通樂律,與屬臣飛龍一起,傾聽天地風聲,創(chuàng)作出一首《承雲(yún)》,這首歌大氣磅礴,是人族最初的族歌。
此外,他在現(xiàn)有婚姻基礎(chǔ)上,以女魃嫁入夜叉族爲參考,完善了婚姻之制,確定了男聘禮、女嫁妝的規(guī)矩,並言明男女有別,長幼有序。
放眼整個人族,新一代無人能與顓頊媲美,加上軒轅察覺到他是五帝之一,自然對其更加看重,時常將顓頊帶到身邊照顧,甚至令顓頊拜闡教仙人爲師。
然而,除了廣成子外,闡教仙人均沒有足夠氣運福澤擔任人皇之師,而廣成子已經(jīng)是軒轅之師,不可能再成爲顓頊之師。
元始天尊知曉此事後,給出一個折中之法,令顓頊在南極仙翁門下聽道,擔任老師,至於師父,則由親近闡教的東崑崙散修伯夷擔任。
伯夷,是先天大神,亦是紫霄宮中客,有準聖修爲,勉強能夠擔任人皇之師。
自小耳濡目染下,顓頊對闡教格外親近,加上有軒轅扶持,八千多年下來,使得這個聖人教派在人族名聲大震,深入人心。
......
百年後。
軒轅來到岐山部落。
他即將功德圓滿,想要在退位前,再做一件大事,恰好他醫(yī)法上造詣不俗,就想整理所學,編撰一本醫(yī)經(jīng),可憑他一人之力難以成事,只寫了半部就無以爲繼。
聽說了岐伯之名後,軒轅慕名而來,想要與其合著。
對此,岐伯欣然答應。
雖然他僅有玄仙巔峰修爲,但在醫(yī)道上卻造詣極深,很多時候,哪怕軒轅身爲大羅金仙,都要向岐伯請教。
數(shù)百年後,他們不僅合作記載了《素問》與《靈樞》兩經(jīng),也就是《黃帝內(nèi)經(jīng)》,其內(nèi)容涵蓋藥物、病理、診斷等,還涉及天文、曆法、氣象、地理、生物、農(nóng)藝、哲學等,包羅萬象。
岐伯還獨創(chuàng)了鍼灸之術(shù),從衣食住行等方面,系統(tǒng)整理、歸納、總結(jié)、創(chuàng)新出了養(yǎng)生之道。
此外,岐伯創(chuàng)造出了了鐲鐃、鼓角、靈髀、神鉦等樂器,著有《經(jīng)方》、《本草》、《岐伯針經(jīng)》《外經(jīng)》等,皆將其符文圖畫形式記錄在龜甲、石碑上。
話分兩頭,在岐伯與軒轅忙碌時,一位人族智者同樣在做一件大事,這位智者頭髮花白,精神矍鑠,生有重瞳,雖只有玄仙修爲,但智慧非凡,他觀飛鳥足跡,察星宿運轉(zhuǎn),想要創(chuàng)出能承載天地萬物的人族文字。
這位智者名爲倉頡。
他是趙公明之徒。
自素女門下有了精衛(wèi)與岐伯兩位佳徒後,趙公明心中一動,也想收幾個徒弟傳道,閒暇之餘,就在人族走動,蟠桃大會結(jié)束後不久,他就跟倉頡相遇。
起初,趙公明只是覺得這個人族幼崽特殊,總是喜歡用石子在地上寫寫畫畫,都是一些看不懂的東西。
後來,觀察一段時間後,趙公明逐漸改了想法,他發(fā)現(xiàn)這個幼崽很有毅力,總是能沉下心來,埋首做一件事。
日積月累之下,趙公明被幼崽毅力動容,收其爲徒,這纔有了倉頡。
而如今,趙公明也看清楚了,這個大徒弟是在造字,造人族文字。
對這件事,他自然是大力支持。
距離軒轅退位僅剩下三百年時,倉頡昭告天地。
“天道在上、地道在上,吾乃人族倉頡,今創(chuàng)立人族文字,推動人族演化……”
一個又一個金色神文護衛(wèi)在倉頡左右,演繹三千大道玄妙,演化日月星辰,山河草木等異象。
最終,倉頡成功造字,被人族尊爲文祖,文字更得到軒轅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