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吒自刎而死,割肉還母,削骨還父!
媧皇天的女媧,當即就感覺到了,這靈珠子怎麼說也是她的隨身之物,出了問題她這個主人有怎會不知!
女媧掐指一算,當即就明白有人在算計靈珠子,女媧不用想也知道是元始天尊乾的!
可女媧也無能爲力,因爲木已成舟,而且這本就是靈珠子的劫數!
祖熊宮中,祖熊小白坐在蒲團上冥想,它在想通天教主現身陳塘關意欲何爲?
另外,之前通天教主自己承認了,道祖鴻鈞給他劇透了封神量劫。
所以祖熊小白也要重新思慮佈局,畢竟這封神量劫祖熊小白要算計的人太多了,還要提防其他聖人。
以至於讓祖熊小白用腦過度,都開始掉毛了!
於此同時,峨嵋山羅浮洞一頭戴鐵冠的道人,突然收到通天教主的法旨,命他前往朝歌爲官!
趙朗(字公明)他自人皇、兵主之爭後,他便在峨眉山羅浮洞修行多年,如今收到通天教主的法旨,他當即帶著兩個弟子,出發前往朝歌!
趙公明途中見一黑虎得道成精,恐會危害一方,於是便將黑虎收服爲坐騎!
敖廣水淹陳塘關,雖然因爲通天教主顯靈,並沒有給陳塘關造成災害,不過其影響甚大!
陳塘關之事,早已經傳到了朝歌去了,因這件事情開啓了朝堂議論!
大殿朝堂之上,文武大臣齊聚,都是因爲陳塘關之事,而李靖這個當事人卻不在!
李靖身爲鎮關總兵,他需要時刻鎮守陳塘關,無召是不可隨意離開守關的!
另外陳塘關出現了這種大事,他需要在陳塘關安撫民心,以及軍隊!
文臣武將正要上奏之時,一道神光出現在大殿中央,神光化形成三眼神人!
文武大臣見了三眼神人之後,除了一些重臣之外,其餘之臣紛紛作揖行禮,道:
“我等見過聞太師!”
沒錯這三眼神人真是聞仲,聞仲是帝乙的託孤重臣,從商王文丁時期,就在大商爲官!
多年以來,聞仲身居高位的同時戰功無數!
如今,聞仲手中還有帝乙賜的打王鞭,可謂是在大商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聞仲朝著帝辛作揖一禮,之後道:
“大王,老臣如今征戰北海,無法親自面見大王,只能以神通與大王相見,還請大王贖罪!”
沒錯,眼前的聞仲只是神通所化,真正的聞仲還在北海征戰七十二路諸侯!
“太師之功,足以抵一切之罪!”
帝辛大喝一聲,又問道:
“太師,北海戰況如何?”
帝辛想要知道北海戰況,很簡單!
他之所以這般問,就是爲了讓聞太師把北海的戰況說給文武大臣聽!
“回大王,老臣征戰的北海這兩年,有呂嶽師叔相助,戰果頗大!
七十二反侯,已經有二十餘路諸侯被誅殺!”
聞仲將戰績一說出來,文武大臣也是一驚。
要知帝辛七年二月,北海七十二路才造反,如今才帝辛九年五月,兩年三個月時間,聞仲就已經誅殺了三分之一的反侯,這戰績確實駭人!
按照目前的速度,最多就是五六年,聞仲便可班師回朝歌了!
聞仲這一戰所以容易,其實主要還是因爲呂嶽的相助!
呂嶽擅驅瘟御疫,軍隊最害怕的就是瘟疫和瘧疾!
這兩年時間,七十二路反侯已經被瘟疫、瘧疾照顧很多次了,一到冬夏二季,反軍不是出現瘟疫,就是出現霍亂!
而聞仲這邊因有呂嶽坐鎮,可謂是百病不來!
此消彼長之下,反軍兵力大減。
每次大戰,反軍都是落敗而逃!!!
聞仲帶來的消息,可謂是大振人心!
這時,聞仲作揖作揖上奏,道:
“大王,此次陳塘關之事,完全是因陳塘關總兵李靖教子無方,以至於李靖之子水吒打殺了東海三太子敖丙導致!
老臣覺得爲了維護我大商與龍族的交情,當罷免李靖陳塘關總兵之職!”
聞仲話音如下,文武大臣一個個面面相覷,他們現在都明白聞仲就是來彈劾李靖的!
聞仲這三朝老臣親自彈劾李靖,估計李靖這個陳塘關總兵的位置,誰也保不住了!
“可!”
帝辛點頭答應了,根據祖熊小白所知,李靖遲早也要辭官的,現在罷免其也是一樣的!
“聞太師,你可有推薦之人?”
帝辛明白聞仲必然是有推薦之人,纔會彈劾李靖,所以就順口問了一句!
聞仲見帝辛詢問自己,連忙道:“大王,老臣有一師伯名爲:趙公明,老臣那位師伯曾經參與過逐鹿之戰,神通道法甚是強悍,可爲陳塘關總兵,替大商鎮守陳塘關!”
聞仲彈劾李靖其實是通天教主示意的,就是爲了安排趙公明入商爲官!
聞仲話音落下,文武大臣一個個面面相覷,最近聞仲可是塞了不少人來大商爲官啊!
不過文武大臣也不好說啥,人家聞仲是三朝元老,大商的脊樑,不是他們有資格能評論的!
就在這時,又是一道神光出現在大殿之中,隨著神光散去,只見趙公明帶著弟子出現在朝堂之上!
“貧道趙朗,字公明,貧道奉通天老師之命,特來大商爲官,護大商山河,還請大王許可!”
趙公明說完之後,朝著帝辛作揖一禮!
帝辛詢問了一下祖熊小白的意思之後,道:
“傳本王王命,陳塘關總兵李靖教子無方惹下大禍,貶爲副將,陳塘關總兵由趙朗擔任!”
祖熊小白也算是摸清楚了通天教主的手段,通天教主之所以在大商塞人,就是想把大商打造成銅牆鐵壁,以此爲根基,對抗封神量劫!
銅牆鐵壁的大商,對祖熊小白後面的大計有益,所以它同意了!
“臣趙朗,謝過大王!”
趙公明也很是上道,他知道大商和帝辛對通天教主的重要性,所以並未向當初呂嶽那般自傲。
一旁的雲中子看著趙公明也來商朝爲官了,倍感無奈,這大商如今被截教綁死了!
現在的大商只要截教還在,大商就無人可動啊!
如今截教已經在封神量劫佔據了根基,而他闡教還沒有啥根基啊!
陳塘關的事情處理好了,帝辛擺手退朝,而趙公明也前往了陳塘關任職!
……
崑崙墟玉虛宮中……
現在異數越來越來多,元始天尊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不過好在他已經知曉封神之人,從而掌控了封神先機!
既然闡教已經掌控了封神先機,自己手中籌碼有多了一筆,自己有必要再找祖熊小白聊聊了!
元始天尊這想法一出,直接施展神通,將在祖熊宮的祖熊小白請到了玉虛宮中!
祖熊小白只想表示,這不是請,這是綁!
元始天尊道袍一揮,爲祖熊小白賜座之後,道:
“祖熊,本座已經知曉封神之人,本座打算派遣封神之人下山,你可有意見?”
元始天尊故意說出來,就是爲了讓祖熊小白站隊!
“本熊沒啥意見!”
祖熊小白哪裡不知道元始天尊的意思,不過它就是裝聽不懂!
算算時間,今年是帝辛九年,姜子牙和申公豹是該下山了。
不過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祖熊小白必須提醒一下元始天尊,於是開口道:
“玉清聖人,對了記得當初在紫霄宮你們答應本熊之事啊,封神量劫過後,封神榜、打神鞭歸於本熊!”
姜子牙下山,封神量劫已經進入中潮了,所以關於封神榜和打神鞭的事情,祖熊小白有必要提醒元始天尊,免得到時候大家扯不清!
“本座沒有忘記!”
元始天尊沒好氣的白了一眼祖熊小白,隨後又道:
“祖熊,雖說截教已經先行在大商佈局,想要搶佔先機!
可封神之人在我闡教,封神量劫的先機依然在本座手中。
只要伱與后土師妹助我闡教度過封神量劫,本座保你在封神量劫收穫頗大!”
元始天尊直接和祖熊小白攤牌了,別看元始天尊底氣很足,其實他還是有點虛的!
畢竟通天教主的修爲擺在哪裡的,另外截教有萬仙來朝,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所以元始天尊現在也要找幫手,才能保證闡教能夠在封神量劫之中安然度過!
元始天尊都攤牌了,祖熊小白也不好繼續裝傻了,索性翹著腳爪子,癱在蒲團上,慢悠悠的道:
“玉清聖人,上清聖人也和你一般,跟本熊說過一樣的話。”
祖熊小白說著說著,從乾坤鼎之中掏出了一個五行果,啃了一口之後,又道:
“玉清聖人,本熊現在的法寶已經不少了,能夠讓本熊看重的法寶不多了,唯有先天至寶,或者媲美先天至寶的異寶!
本熊想要先天至寶級別的法寶,只要你們誰給本熊,本熊帶著后土幫誰!”
祖熊小白覺得這元始天尊天天盯著熊,這讓祖熊大神很難受,於是決定便開出這個條件,讓其知難而退!
祖熊小白這個條件一出,元始天尊眉頭緊皺,道:
“祖熊,先天至寶以及能媲美先天至寶的異寶,整個洪荒就只有那幾件,除了魔祖和鴻鈞老師之外,也就我三清和女媧,以及后土師妹有了!
你這個要求,開的未免太過分了!”
元始天尊這一刻有點想抽這熊,這熊分明就是大張熊口,趁火打劫!
祖熊小白從蒲團上蹦了起來,道:
“本熊覺得不過分啊,封神量劫闡教只要有本熊和后土相助,整個封神量劫完全可以輕鬆度過!
玉清聖人,本熊也不要求你現在給,你可以先立下誓言,等封神量劫之後再給!”
祖熊小白作爲一頭絕世好熊,它可以先幹活,再收好處的!
只要元始天尊敢立下誓言,它當即就給元始天尊指一條明路,保證闡教安安穩穩度過封神量劫!
“祖熊,本座考慮一番吧!”
元始天尊可不會輕而易舉的同意,要知先天至寶或是媲美先天至寶的存在,分別在道魔二祖,以及三清,后土女媧手中!
元始天尊自己手中的盤古幡和鎮天棺,自然是捨不得給祖熊小白了。
太清和通天教主,一個是他的兄長,一個是他的弟弟,元始天尊總不能去搶這二者的法寶吧?而且也不一定能搶到!
至於道魔二祖,元始天尊想都不敢想,敢對道魔二祖動手,不就是找死嗎?
把道魔二祖,太清老子和通天教主排除,只剩下女媧和后土了!
后土和這熊一夥的,搶后土的諸天慶雲不現實,而且后土修爲不俗,元始天尊覺得自己也打不過!
所有人排除之外,下手目標就剩下女媧了,可女媧的二十四品輪迴紫玉蓮臺也不好搶啊!
先不說女媧的修爲如何,就說女媧有人道撐腰,這二十四品輪迴紫玉蓮臺也不好搶啊!
祖熊小白見元始天尊有些苦惱,於是便道:
“玉清聖人,本熊先走了!”
祖熊小白說完,就飛走了玉虛宮!
祖熊小白走後,元始天尊降下法旨,召見姜子牙和申公豹:
“姜子牙、申公豹,你二者速來玉虛宮!”
姜子牙和申公豹來到玉虛宮之後,一同作揖行禮道:
“弟子姜尚、申公豹拜見老師!”
元始天尊如今已經知道姜子牙,纔是真正的封神之人,於是道:
“子牙,你生來命薄,卻是享不得仙緣,只可受人間之福。
殷商成湯氣數已盡,西岐周氏將興,你可儘快下山,扶助明主,完結封神一役,也不枉你苦修四十年之功。”
元始天尊參悟封神量劫多年,已經明曉西岐周氏便是人族下一個王朝!
既然通天教主已經以商朝爲根基,元始天尊就以西岐周氏爲根基!
姜子牙聽完大驚,這些年在崑崙墟之中,聽那些師兄說聞洪荒之事,他早就拋棄了凡俗之心,一心只想修仙悟道,希望有朝一日能仙道有成!
他也知自身資質不堪造就,可自己留在崑崙墟中還有一絲希望,要是下山輔助君王,凡塵俗世勞心之下,就算壽盡也難見仙緣。
姜子牙一想到這裡,於是就跪地苦求天尊:
“師尊,弟子乃是誠心求道,雖然進境緩慢,但弟子道心堅定,已不再留戀凡塵之事,還請師尊大發慈悲,留弟子在這崑崙墟中吧!”
元始天尊也無奈,只能勸說道:
“子牙,封神量劫乃是定數,你命緣如此,卻是耽誤不得,待封神完結,自還有上山之日。”
元始天尊說完就不再理會姜子牙,對對申公豹道:
“你也是天命之人,隨爲師崑崙修行四十年,卻是緣分已盡,你也隨子牙一起下山匡扶明主去吧!”
就這樣姜子牙和申公豹同時下山了,二者雖同具飛熊之像,同爲天命之人,天命卻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