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和爺早就不知道這生活該怎麼活了,在和奶奶死了之後。
與和奶奶相遇的那年,他還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也就是那一年,他們倆結婚了。
和爺是個走南闖北的。
聽和爺說,他出生的那會兒家裡又窮,又趕上小日本打中國,整天就沒有個飽的時候,忙著躲日本人,和爺的兄弟就是這樣餓死的。
世道亂,人心也亂,今兒個是國民黨,明兒個是共產黨,共產黨又帶走了和爺的一個兄弟,最後就只剩下和爺和另外一個姐妹了。
很快,國家勝利了,人民解放了。
剛解放那會兒,全國人民都窮的很。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窮人家的孩子也出嫁的早。和爺的姐姐出嫁之後,和爺也離開了家鄉。
說是離開了家鄉,可是在那個混亂的時期,大山裡的孩子又能走多遠呢,就這樣成爲了大隊中的一員。
二十出頭的年紀,春天的雨水滋潤著山野的土地,襯著女孩子又粗又黑的辮子更黑了幾分。
和爺頂著大雨向前猛衝中無意中的一眼,就一眼,就讓和爺徹底淪陷。
那個年代的戀愛多簡單呀,互相看上眼了,兩家人一合計,提親,訂親,結婚。嫁妝和彩禮都是糧食,是那個年代中最珍貴的東西。
和爺家的條件好,是吃的公家糧。所有人都這麼和奶奶說。和奶奶羞紅了臉,心裡卻想著:我哪裡是圖他這些。
一九五幾年的時候,和爺被政府調到其他鎮。和奶奶沒有跟著去,因爲我的本家大姑姑出生了。
小時的我問過和爺,家裡沒有什麼傳家寶嗎?
和爺說,那會兒窮的家裡什麼東西都賣了。
沒有錢,倒是吃的公家糧,按人頭髮的公家糧。家裡依舊吃不飽,穿不暖。
還是後來,國家發展起來,日子纔好很多。
和奶奶生的前兩個都是女孩,女孩好呀,可以幫著家裡乾乾很多事。可和爺總是想生個男孩的。本家叔叔就是那會兒子生的。
那個年代沒有計劃生育,想生幾個就生幾個。 那個年代是個混亂的年代,也是和平的年代。
和爺在這個年代兜兜轉轉,最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他退休了,最小的兒子接了班,繼續爲國家基層做貢獻。
孩子們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和爺想,我也是時候陪陪老伴了。
和爺回了家,和奶奶就在家中等著他。門口的那一盞昏黃的燈,就成爲了指引和爺回家的路。
後來和爺老了,眼睛花了,戴上了眼鏡。也逐漸的看不清那條路。
和奶奶去世後,和爺經常發呆。每個無人的日夜,思念的人也永遠回不來了。
…………
回憶的漩渦籠罩著和爺,久久無法迴歸現實。
老闆娘輕輕放下手中的茶,茶杯的聲響驚醒和爺:“和丫頭,你看我,剛剛說到哪裡了?”
“和爺,夜已經深了,今兒個就先回去休息吧,您累了。”
和爺擡頭看向天空:“原來都怎麼晚了,和丫頭,今天麻煩你了。”他起身走向門外。
門口,老闆娘靜靜的看著和爺走遠,“小二,把和爺的賬都勾了吧,和爺不會再來了。”
小二這會兒子倒是聰明瞭一回,乖乖的將和爺的賬劃了。
之後的很長時間裡,小二果真在沒有見過和爺一面。
再聽到和爺的消息已經是幾年以後,和爺也去世了。
彼時,小二正在擦桌子,而老闆娘依舊在撥弄算盤。聽到這個消息,小二有些傷心,又有些意料之中。
老闆娘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進了裡屋,一天都沒有出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