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中平元年,初春
張角相約信衆在3月5日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爲口號興兵反漢;
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信衆分爲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
中平元年(184)三月
靈帝召羣臣會議,商量鎮壓黃巾起義之事。北地太守皇甫嵩奏請解除黨人之禁,出皇宮錢財作爲討伐黃巾軍費。靈帝問計於中常侍呂強,呂強說,黨人禁錮多年,積怨甚深,若不赦免,一旦黨人與黃巾聯合,必將危及朝廷。靈帝懼而從之,下詔大赦黨人,“黨錮之禍”遂告結束。
中平元年(184)四月
靈帝命皇甫嵩爲左中郎將,朱儁爲右中郎將,曹操爲騎都尉率兵四萬,命他們剿滅潁川郡黃巾軍,波才所率黃巾軍,與朝廷之兵對打。
潁川書院。
“老師,如今黃巾軍進攻潁川,該怎麼辦呢?”郭嘉著急的問道。
“我都說了幾遍了,謀士要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張良敲了一下郭嘉笑著說道。
“ 嗷~~ 老師很疼的,萬一被你敲壞了就不好了。”郭嘉吃痛的叫道。
“哼,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所以,我都是爲你好,哈哈。”張良戲虐道。
“老師,你真的是當年的留侯張良麼。”郭嘉問道。
“當然了,只不過因爲太久沒有出山,所以要戲耍戲耍你嘛。”張良大笑道。
“老師到底要如何面對黃巾軍啊?”郭嘉看向張良道。
“十六個字,便可以擊退黃巾軍。”張良微微笑道。
“哪十六個字?”郭嘉問。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 敵疲我打, 敵退我追 。”張良凝視道。
“老師,這十六字可比百萬兵馬。”郭嘉說著跑了出去。
張良回想漢朝四百年之滄桑,題詩書之:“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東西。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爲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爲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詩曰:
告知十六真言,書寫阿房宮賦。遙憶大漢滄桑,以史復鑑漢之。
--------------------------------------------------------------------------------------------------------------------------------------------------------------------------------------------------------------------------------------------------------------------------------------------------------------------------------------------------------------------------------------------------------------------------------------------------------------------------------------------------------------------------------------------------------------------------------------------------------------------------------------------------------最後一歌:子龍頌 雖未譜金蘭 前生信有緣
忠勇付漢室 情義比桃園
匹馬單槍出重圍 英風銳氣敵膽寒
一襲徵袍鮮血染 當陽常志此心丹
子龍 子龍 世無雙
五虎上將威名傳
雖未譜金蘭 前生信有緣
忠勇付漢室 情義比桃園
匹馬單槍出重圍 英風銳氣敵膽寒
一襲徵袍鮮血染 當陽常志此心丹
子龍 子龍 世無雙
五虎上將威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