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9章 戰正酣

管家聞言不停的點了點頭,這個李信先下手爲強,現在整個京師哪個不在爲李信喊冤的,數萬大軍本來是爲了南下幫助朝廷平定叛逆的,可是卻被別人算計,不但大軍在殺胡口被攔截,甚至連自己的老巢雲中都要被被別人進攻,即將成爲喪家之犬。這樣的人最容易引起別人同情的。眼下姜瓖派人送來奏摺,請朝廷宣佈李信爲叛逆,這裡面到底誰是誰非,也只有雙方當事人知道,還有的就是溫體仁一樣的內閣大臣才知道其中奧秘。當然,還有一個人,就是崇禎知道。

若是北京城還沒有這樣傳聞的時候,崇禎自然可以毫不猶豫的下旨,指責李信是叛逆,可以剝奪其官位爵位的。可是眼下這種情況,崇禎皇帝還真不好說什麼。否則的話,天下人就會將矛頭指向崇禎,崇禎這個好面子好名聲的人,又豈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呢!所以說李信這一招實在是太狠了,就是要逼著崇禎皇帝打碎了牙齒也要往肚子裡吞。

“大人,皇上讓你進宮敘話。”這個時候,外面又有下人前來稟報。

溫體仁聽說之後,頓時嘆了口氣,說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了。這下好了,讓老夫去想辦法了,還真是難辦啊!”雖然如此,溫體仁還是讓人收拾了一番,上了轎子,徑自朝皇宮而去。

皇宮南書房中,崇禎皇帝並沒有邀請多少人。僅僅只是他與溫體仁二人,還有一個自然就是王承恩這個好奴才了。

“微臣見過皇上。”溫體仁恭恭敬敬的行禮。

“先生起來吧!”崇禎皇帝聲音中充斥著一絲疲憊,原本他在聽說李信出兵的時候,還高興了好幾天,但是隨著戰事的進行,他就有些著急了,今天收到姜瓖的奏報的時候,更是火冒三丈,正準備下旨廢掉李信的爵位時候,錦衣衛都督駱養性親自進攻,將市面的謠言傳給崇禎的時候,崇禎一下子就驚呆了。思慮再三,才讓人將溫體仁找了過來,他需要和溫體仁商量一番,如何應對此事。

“謝皇上。”溫體仁恭恭敬敬的站在一邊,等待著崇禎的說話。

“先生,這次朕可是丟臉了。”崇禎皇帝輕輕的嘆息道:“沒想到李信居然這麼厲害,一口氣就突破了殺胡口,佔據殺胡堡,摧毀馬營河堡。大同兩萬軍隊損失殆盡,這些都是朕的過錯。”

溫體仁聽了之後,心中一陣不屑,這崇禎皇帝就是如此,當下嘆息道:“楊嗣昌處事不周,讓李信知道了消息,現在京師中蜚聲揚揚,不知道陛下以爲如何處置?”

“先生以爲如何?”崇禎皇帝想了想問道:“此戰還有勝利的機會嗎?”

溫體仁想了想說道:“陛下,臣以爲此事結果如何,還要看姜瓖能不能擋住李信的進攻,楊嗣昌的兵馬能不能迅速的佔領雲中,若是楊嗣昌能迅速的佔領雲中,那李信必敗。”溫體仁聽了崇禎的語氣,知道崇禎不想失敗,還想著將李信擊敗,索性他就按照崇禎的想法說了下去,但是他自己也是另有算計,那就是想方設法的除掉楊嗣昌,或者就是打擊楊嗣昌在崇禎心中的印象。楊嗣昌能快速的攻下雲中嗎?根據溫體仁對李信的猜測,這種機會恐怕很小,這樣一來,事敗之後,崇禎肯定是將責任放在楊嗣昌身上。

“楊嗣昌能行嗎?”崇禎這個時候有些遲疑了。雖然他很相信楊嗣昌,但是楊嗣昌能不能擔當這樣的重任他還是很懷疑的,大明朝的軍隊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進入過草原了,十幾萬大軍北伐雲中,雖然宣府的也是精兵,可是崇禎還真是沒有把握對付李信。

“這個或許加上洪承疇可以。”溫體仁想了想說道:“洪承疇坐鎮榆林,皇上可以命令洪承疇出兵,只是這裡面的時間上的把握也是要小心,李信佔據殺胡口,除非重新奪回殺胡口,或者讓李信的軍隊進入大同較遠的地方,甚至是在大同城下,這樣,一旦李信知道雲中有警,也沒有時間去援救雲中。”

“嗯。”崇禎皇帝點了點頭,然後又說道:“如今宮外的傳言又將如何是好?此事若是時間拖久了,對朝廷聲望不利啊!”

溫體仁明白此事也確實不能拖久,一旦拖久了,就等於讓天下人認爲此事與崇禎有關係,殺胡口之事的背後已經不僅僅是內閣那樣簡單了,甚至連崇禎皇帝也會受到影響,這就是崇禎皇帝如此迫切的要溫體仁進宮的緣故。他想了想,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上,這殺胡口距離京師太遠,我們哪裡知道殺胡口那邊發生的事情呢?臣以爲,此事還需要派人前往殺胡口調查的好。無論是姜瓖或者是李信都是朝廷的棟樑之臣,不能因爲一點小小的誤會,讓大明西北兵戈再起。這是臣的一點看法,還請皇上乾綱獨斷。”

崇禎聽了之後,頓時雙眼一亮,用異樣的眼神望著溫體仁,溫體仁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一個字“拖”,雖然朝廷派人去查探情況,但是這查要查到什麼時候,才能得出結論呢?溫體仁就是要拖到事情的最後,若是最後李信勝利了,自然就要找人做替死鬼了,若是朝廷勝利了,那就是將李信打入萬劫不復之地,宣佈李信叛國。這道計策看上去合情合理,也是符合崇禎的立場。只是崇禎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接受這個計策的同時,他心中的那一點堅持、立場也在不經意中改變。這樣的立場改變的雖然很小,但是卻又是存在的,只是崇禎此刻並不知道的而已。

“先生好計策,只是此事大概什麼時候纔能有結果?”崇禎皇帝不由的向前走了兩步,盯著溫體仁問道。

溫體仁聽了之後,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說道:“臣資質愚鈍,不懂得兵事,此事臣恐怕不知道,楊嗣昌楊大人兵馬若是很迅速,或許很快就會有結果,否則的話,恐怕還要等上一兩個月。”

“那要是讓楊嗣昌快速進軍呢?”崇禎皇帝迫不及待的問道。

溫體仁趕緊搖頭說道:“若是如此,李信肯定是有覺察的,到時候,必定會丟棄到手的好處,立刻回防雲中,相對於大同來說,李信還是重視雲中。此戰之後,李信肯定不會相信朝廷,到時候想算計李信,恐怕是難上加難了。”

“那先生的意思是?”崇禎也感覺自己有些著急了,當下又問道。

“只有讓李信的軍隊殺到大同城下,這樣就算他想回援雲中,時間上也來不及,所以臣以爲,只有等李信殺到大同,纔是最佳的時機的。不過,也不能讓李信輕易的就殺到了大同城下,我等還是要做上一些佈局,讓他的兵馬不斷的消耗。”溫體仁又說道:“只有這樣,他才能將草原上的戰士們都抽調到大同城下,這樣一方面可以方便楊嗣昌橫掃大漠,而領一方面也是爲方便洪承疇,這個時候的洪承疇,一方面可以進攻雲中,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堵住殺胡口,只有堵住了殺胡口,李信就是插翅難飛了。”

“好,好,先生果然是妙計,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莫過如此。”崇禎皇帝聽了之後,連連點頭,讚賞道:“三國時期有諸葛亮,朕看先生與諸葛亮也差不了多少了,此戰若是能滅李信,先生當是頭功。”

“臣不敢居功,這都是陛下聖明燭照,臣哪裡有什麼功勞。”溫體仁趕緊謙虛道:“不過,皇上,前線變化萬端,李信此人陰險狡詐,誰也不知道此人還有沒有其他的計謀,臣以爲朝廷不能輕易表態,等此戰打的差不多的時候,才做決斷。臣等雖然京師算計,可是前線兵馬如何作戰,能不能擊敗徵北軍這樣的虎狼之師,臣並沒有把握。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溫體仁還是不敢打包票,很自然的給自己留了後路。這不光是他小心翼翼,更重要的是,李信沒有這麼好對付,自己掌握的情報,李信或許也能掌握,他不認爲楊嗣昌等人能比李信強悍。一個久經沙場,一個卻是一個沒有多少作戰經驗的書生,能不能打的過對方,誰也不知道。

相反,溫體仁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那就是他自己在崇禎面前已經露了一手,將事情的發展做了一個美好的推斷,若是勝利了,就是他溫體仁的功勞,若是失敗了,那就是前線的責任。

果然,崇禎皇帝聽了之後連連點頭,甚至稱讚他老成謀國,當下就昭告天下,派出了以戶部尚書侯恂爲首的人前往大同調查此事。

聖旨很快就昭告天下,也確實像溫體仁所猜測的那樣,原本議論紛紛的朝野因爲聖旨瞬間平靜下來,雖然都是在互相討論著此事的結果,可是畢竟朝廷派人去調查此事了,這也說明,朝廷實際上對此事並不知情,原本潑在朝廷和內閣頭上的一盆污水自然也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這都是溫體仁的一席話而已。

當然,這還是瞞不過有心的人,最起碼在宣府的楊嗣昌還是看出了這裡面的奧秘。聖旨之中,不管勝利或者是失敗,朝廷都是佔了制勝點,而他溫體仁也是立於不敗之地。而更讓楊嗣昌感到壓力的是,跟隨聖旨前來一封密旨,乃是崇禎親手所書,雖然只有幾個字,但是卻是如同一座高山一樣,壓在他的頭上。

“速戰速決。”楊嗣昌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這打仗哪裡是人爲所能控制的,速戰速決,他楊嗣昌也希望自己能速戰速決,快速的解決李信,但是他自己知道,想速戰速決幾乎是不可能的,李信的兵馬現在還沒有出殺胡口,這個時候速戰速決,簡直是不可能的,恐怕自己這邊剛剛出兵,李信那裡就知道消息了,留下一部分人馬駐守殺胡口,大隊人馬回到雲中,甚至乾脆和自己幹一場,到時候,自己的十幾萬兵馬還能回到宣府嗎?

“大人。”這個時候,大門外走過來三個人,兩個中年人和一個少年。

“來了,坐吧!”楊嗣昌看見三人前來,心情也好了不少,尤其是望著那個面色冷峻的中年人的時候,更是滿心歡喜。

“文昭,怎麼樣,宣府與太原相比,如何?”楊嗣昌親切的問道,原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從太原調來的總兵曹文詔,現在也歸楊嗣昌統領,崇禎這麼做,一方面是讓姜瓖自由行動,而另一方面,也是增加楊嗣昌的實力。畢竟這個楊嗣昌剛剛來到宣府,身邊就只有一個黃得功,現在多了一個智勇雙全的曹文詔,宣府兵馬的實力也增加了不少。

“李信兵馬已經出動,並且已經佔據了殺胡口,擊敗胡國鼎的兩萬大軍,摧毀了馬營河堡。”楊嗣昌將聖旨拿了出來,說道:“皇上已經讓侯恂侯大人前去查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是李信陰謀造反,還是姜瓖率先進攻的。”

“那我們該如何是好?”黃得功神情一愣,很快就驚訝的問道。他不明白這裡面的道理,也不知道這聖旨意味著什麼,他只是擔心自己訓練的兵馬能不能會不會出關作戰。

與黃得功不同的是,曹文詔卻知道這道聖旨裡面包含的意思,只是他心機遠在黃得功之上,心中雖然有點疑慮,但是卻沒有說出來。

“皇上給我的密旨,是速戰速決。哎!這讓本官很難辦啊!”楊嗣昌也不瞞眼前的這幾個人,當下搖頭說道:“我們若是進攻太早了,李信就會縮回去,若是進攻晚了,就怕姜瓖抵擋不住李信的進攻。李信陰險狡詐,誰也不知道他下一步會做什麼。皇上既然下了這道聖旨,說明皇上那邊恐怕也支撐不住了,朝野沸騰啊!”

“那就吸引他,引他到更遠的地方去。”曹文詔終於說話了:“大人,不如讓李信一直打到大同去,這樣一來,他進攻的路線就被拉長,不但糧草會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我們出兵,對方想援救也是不可能的。”

“不錯,那就讓姜瓖命令軍隊緩緩東撤,利用大同城池擋住李信。”楊嗣昌也點了點頭,說道:“只是李信這個人十分奸詐,若是被他看出來什麼,恐怕很難成事啊!”

“只要讓姜瓖想盡辦法拖住對方就行了。”黃得功不滿的說道:“若是這點事情都辦不好,如何能坐鎮大同?”

“哎!那本官就寫封信,讓人送去,告訴姜瓖。”楊嗣昌取了筆墨,寫了一封信,讓人快馬送到大同姜瓖處。

衆人又議論了一番何時出兵,如何行軍等情況之後,曹文詔才退了下來,在府衙外,那年輕將軍問道:“叔父,不是說遼國公乃是朝廷棟樑之才嗎?爲什麼現在還征討他,他的數萬精銳若是入關,不是能更快的解決叛逆嗎?”

“變蛟,遼國公擋住了別人的道了。他手下兵馬都是精銳之師,十數萬大軍都掌握在他一人手中,朝廷又豈能放心呢?”曹文詔望著自己的侄子曹變蛟說道:“他在關外就是一國之主,在雲中,那些人只知道遼國公而不知道天子,加上朝中有許多人都不喜歡遼國公,所以纔有了這次北伐。”

“那我們這次能贏嗎?”曹變蛟想了想說道。

“贏?”曹文詔笑呵呵的說道:“我們的人數雖然在其上,但是卻是三路大軍,分三個人指揮,能不能就看天意了,不過,我卻是不能出關。”

“出關如何不好?可以上陣殺敵啊?”曹變蛟微微一愣,驚訝的說道。

“我們的兵馬雖然很多,但是若是全部是騎兵出關,那自然是好的,可惜的是,現在大部分都是步兵,不好對付啊!”曹文詔搖搖頭說道。其實在他心裡,最不喜歡的就是窩裡鬥,李信是何許人物,或許猖狂跋扈了一點,但是說李信想造反,他就不相信了,他是不願意和李信交手的。

就在這邊楊嗣昌寫信向姜瓖面授機宜的時候,在大同的姜瓖卻是火冒三丈,整個大廳內一片狼藉,姜瓖實在是太氣惱了。殺胡口輕鬆的落入李信之手,姜瓖正在震驚的時候,這原因也被查了出來,居然是晉商搞的鬼,自劉遷以下,所有的人都被晉商收買,等到李信大軍一到,這些傢伙就發動兵變,擊殺劉遷,率軍投降了李信,一個不下於居庸、雁門的雄關就這樣輕鬆的落入李信之手,李信連根毛都沒有損失。

“可惡的晉商,範永斗的下落找到了嗎?”姜瓖大聲說道,他現在恨不得將範永鬥斬殺的乾乾淨淨。

大廳內衆多部下臉上都露出畏懼之色,萬練搖頭說道:“範永鬥等人奸猾如鼠,此人在山西勢力極大,朋黨甚多,想找到這幾個人恐怕很難。”範永鬥是何許人物,是山西晉商的代表,他要是躲起來,恐怕許多人都會保他的。

第52章 紅衣大炮第208章 夜陷登州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366章 李信的算計第24章 成爲主公第282章 福陵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446章 洪承疇兵敗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340章 應對之法第129章 身份暴露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228章 宋獻策第201章 兩女第46章 引蛇出洞第76章 祖大壽上當第228章 宋獻策第20章 野心與陰謀第244章 彼此利用第293章 敲詐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426章 夜襲第260章 挖一個大坑第413章 密旨第44章 祖澤潤想投降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207章 當誅第104章 戰果第19章 買戰馬第202章 王霸之業第248章 驚慌失措的崇禎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287章 大玉兒到手第43章 可悲的明朝將領第122章 漁翁得利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116章 漢奸者,雖遠必誅之第397章 楊嗣昌的主張第76章 祖大壽上當第175章 開倉放糧第4章 鬍子第195章 登州第440章 朔州失陷(二)第407章 借道第95章 張春到來第258章 進退兩難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190章 民心第202章 王霸之業第451章 大亂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396章 睚眥必報第230章 瞞天過海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332章 使者人選第152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70章 李永芳第62章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301章 陳新甲第461章 大決戰(一)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321章 曹變蛟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362章 要挾第119章 鐵霹靂第280章 我不講規矩了第385章 李信的陰謀第116章 漢奸者,雖遠必誅之第223章 招降第222章 敗退第22章 施恩收買第74章 阿濟格之死第81章 李信真的殺來了第117章 草原上的狼第201章 兩女第24章 成爲主公第154章 妥協第23章 狡兔三窟第433章 強搶民女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98章 決戰(一)第122章 漁翁得利第182章 結交第336章 遼國公第63章 皇太極的心思第87章 來自朝廷的消息第48章 玩也玩不過我第437章 佈局綠林
第52章 紅衣大炮第208章 夜陷登州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366章 李信的算計第24章 成爲主公第282章 福陵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446章 洪承疇兵敗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340章 應對之法第129章 身份暴露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228章 宋獻策第201章 兩女第46章 引蛇出洞第76章 祖大壽上當第228章 宋獻策第20章 野心與陰謀第244章 彼此利用第293章 敲詐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426章 夜襲第260章 挖一個大坑第413章 密旨第44章 祖澤潤想投降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207章 當誅第104章 戰果第19章 買戰馬第202章 王霸之業第248章 驚慌失措的崇禎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287章 大玉兒到手第43章 可悲的明朝將領第122章 漁翁得利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116章 漢奸者,雖遠必誅之第397章 楊嗣昌的主張第76章 祖大壽上當第175章 開倉放糧第4章 鬍子第195章 登州第440章 朔州失陷(二)第407章 借道第95章 張春到來第258章 進退兩難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190章 民心第202章 王霸之業第451章 大亂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396章 睚眥必報第230章 瞞天過海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332章 使者人選第152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70章 李永芳第62章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301章 陳新甲第461章 大決戰(一)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321章 曹變蛟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362章 要挾第119章 鐵霹靂第280章 我不講規矩了第385章 李信的陰謀第116章 漢奸者,雖遠必誅之第223章 招降第222章 敗退第22章 施恩收買第74章 阿濟格之死第81章 李信真的殺來了第117章 草原上的狼第201章 兩女第24章 成爲主公第154章 妥協第23章 狡兔三窟第433章 強搶民女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98章 決戰(一)第122章 漁翁得利第182章 結交第336章 遼國公第63章 皇太極的心思第87章 來自朝廷的消息第48章 玩也玩不過我第437章 佈局綠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鱼县| 贺兰县| 琼中| 通榆县| 黑龙江省| 博罗县| 锡林浩特市| 黄骅市| 天等县| 中江县| 黄石市| 武城县| 灵璧县| 青龙| 会东县| 潜山县| 大庆市| 芷江| 卢氏县| 闻喜县| 且末县| 麻城市| 张家口市| 仁布县| 富锦市| 怀远县| 天峻县| 嵊州市| 贡嘎县| 门源| 桦川县| 广饶县| 襄樊市| 绵竹市| 卓尼县| 崇文区| 祁门县| 普陀区| 南安市| 莒南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