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一章 曹操喪父(三更求月票、訂閱)

“馬超啊。”承明殿裡,劉協看著窗外細雨紛紛,點點頭道:“朕聞此人在羌族之中頗有威望,可能將其收服?”

“也不難。”想了想,郭嘉笑道:“既是桀驁之人,那便打掉他的傲氣。”

劉協聞言不禁笑了,若是尋常諸侯,還真沒這份底氣,馬超如今哪怕還未成長至巔峰,也絕對是超一流武將了,敗他容易,但要讓他敗的心服口服就難了,但劉協麾下,如今最不缺的,就是猛將。

不說呂布,黃忠、趙雲足矣穩勝如今的馬超,太史慈也不差,甚至甘寧雖然陸戰未必有多強,但此時的馬超,恐怕也未必奈何得了他,如果呂布出手的話,反而是有些欺負人了。

“不過此事不宜太急。”賈詡拱手道:“當在秋收之後施展,以防萬一。”

如今纔到四月,雖然依照郭嘉的計策,朝廷不需要多費手腳,但如今說起來,終究是紙上談兵,真的動手了,其中會發生什麼變故,很難說清楚,若此時發動,一旦累及朝廷,於關中民生無益,這也是賈詡跟郭嘉最大的不同,郭嘉年輕,雖然天資橫溢,但行事不免激進,而賈詡歷經世間百態,雖然被人冠以毒士之名,但實際上行事更求一個穩字。

郭嘉聞言,也收起了話頭,雖然一些東西的看法上,他跟賈詡是有分歧的,但兩人都是當世智者,對於眼下朝廷的狀況,郭嘉不比賈詡認識的少。

就如同一位剛剛大病初癒之人,雖然病好了,但身體太虛,此時受不得任何外邪侵擾,再好的計策,都不如一個穩字來的實在,不過兩人處事態度不同,也致使兩人雖然能有共同話題,卻始終難以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劉協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年齡的代溝,郭嘉還是太年輕了。

當然,這想法若是說出來,恐怕會把人笑死,莫說賈詡,就算跟郭嘉,如果來討論年齡這個深刻的話題,劉協現在實在沒什麼話語權。

窗外的小雨一直淅淅瀝瀝的下著,君臣三人在殿裡閒話,倒也不至於始終圍繞著朝政來討論,畢竟那些東西,說多了有些無畏,都不是蠢人,話題點到即止,如今三人已經將關中的發展一直推演規劃到明年了,再多說,就有些好高騖遠了,更多的,還是聊聊一些長安近期發生的趣事。

鍾繇的事情似乎就是一個節點,鍾繇一死,整個關中都開始按照劉協的規劃來走,滿寵的廷尉府聽說越來越忙了,當然,這種地方,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若沒有滿寵這種天煞孤星般的人物出來,一般人,恐怕沒幾個願意往這地方走。

不過法治的觀念,卻漸漸深入人心,當然,以前也有,畢竟漢朝國運能夠綿延四百餘年,漢律多源於秦律,只是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訓,漢律較之於秦律更重人情一些,如果能夠一直堅持的話,也不至於出現如今的亂世,很多時候,一個朝代走向滅亡,最先的徵兆就是法紀崩壞。

而劉協招來法衍的目的,也是在漢律的基礎上,做出一定修改,而非將後世的律法直接搬過來,那樣劉協自己做的可能更好,然而並不是越先進的東西,就一定更好,律法這種東西,還是源於社會的需求,而非想當然,後世律法照搬到現在,恐怕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步子邁的太大,最終的結果就是扯到蛋。

三人在殿中聊著一些閒話趣事,雨幕之中,衛忠撐著一把傘匆匆從外面進來,看樣子是有什麼急事。

“奴婢見過陛下,見過兩位先生。”衛忠將傘交給門外的侍衛,來到殿中,朝著三人分別行禮。

“有什麼事情?”劉協坐在椅子上,看著衛忠笑道,最近他的心情不錯,看誰都順眼。

“回陛下,關東傳來急報。”衛忠將藏在袖子裡的一卷竹箋抽出來,交給了劉協道。

“哦?”劉協接過竹箋,隨口問道:“關東諸侯,莫非是又有什麼大動靜?”

“奴婢不知。”衛忠苦笑道,這加急密函他可不敢擅自拆閱,劉協對這方面的規矩可是很嚴的,哪怕在親近,規矩不能亂,人一旦失了規矩,就容易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念頭,劉協可不想培養出一個魏忠賢之類的九千歲出來。

“唔~”鋪開竹箋,劉協眉頭漸漸皺了起來,片刻之後,劉協將竹箋遞給下手的賈詡:“陶謙的求援信,二位怎麼看?”

四月初,曹操之父曹嵩欲回兗州,卻於半途被陶謙截殺,曹操得知事情之後,當場昏厥,次日醒來之後,便調集兵馬,準備侵入徐州,殺陶謙,爲父報仇。

劉協記得演義中,曹操之父是陶謙手下一名將領因爲貪圖曹嵩金銀而痛下殺手,但真到了這個時代,劉協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曹操在得了青州三十萬黃巾亂民之後,實力大漲,觸手已經延伸到徐州邊境,在此之前,與陶謙摩擦不斷,雖然大戰還沒有開始,但小部隊的摩擦,基本上每天都在發生,因爲地盤、水源之類的問題,曹操眼饞徐州富庶,而陶謙也未必沒有吞併曹操的心思。

而在殺曹嵩這件事情上,演義中幫陶謙洗白了,但實際上,理虧的其實是陶謙,曹操爲父報仇,兵伐徐州,在道理上,沒有任何問題,陶謙送來求援書信之前,已經跟曹操有過幾次交鋒。

只是陶謙麾下雖然兵多糧廣,奈何沒有一個有本事的將領,哪裡是曹操麾下一羣虎狼之將的對手,幾乎每戰必敗,不得已只能依託城池防守,同時向四方諸侯發出求援信。

不止是朝廷這裡,公孫瓚、孔融、田楷、袁術,凡是能求的地方,陶謙已經都發出了告急文書,朝廷這邊,恐怕是陶謙病急亂投醫給發過來的,不管怎麼看,如今朝廷也沒理由幫他。

“陶恭祖在此事上,不佔道義,我大漢以孝治天下,陶恭祖殺其父引起爭端,如今不敵曹操,卻想息事寧人,實在是……”賈詡將竹箋遞給了郭嘉,搖頭哂笑一聲,對於陶謙的作爲,實在不怎麼看得上眼。

“陛下可是擔憂,曹操若是吞併徐州之後,會壯大?”郭嘉挑了挑眉,卻是敏銳的捕捉到劉協話語之中的含義。

賈詡意外的看了一眼郭嘉,倒不是他不如郭嘉敏銳,而是他在劉協掌權之後,眼看著關中在劉協治理下越漸興盛,又有了郭嘉這等頂尖謀士出謀劃策,背地裡還有李儒在暗中相助,骨子裡懶癌發作,整日不是宅在家中,便是在外面閒逛,對於中原諸侯,倒是少了幾分關心,此時郭嘉提起,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點點頭,劉協看向兩人道:“兩位都是當世智者,不知如何看待此人。”

賈詡閉嘴不言,每怎麼了解過,哪裡來的發言權,心中卻是默默思索著,如今關中已經穩定,劉協的目光已經開始著眼於天下,看來自己有必要認真關注一下天下諸侯了。

“不瞞陛下。”郭嘉隨手將竹箋丟給衛忠,看著劉協道:“若非陛下發了募將令,讓臣感覺陛下有望重振漢室,嘉或許已經應了好友之邀,去往曹孟德麾下。”

劉協點點頭,並沒有露出意外的神色,算起來,自己這邊已經截了不少人的胡,日後江東大將太史慈、甘寧,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黃忠、趙雲,曹操這邊沒有截下什麼太有名氣的將領,但只一個郭嘉,在劉協看來,對曹操造成的損失,甚至在前四者之上。

“此人有雄才,當年許子將評定天下名士,曾言其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見劉協沒什麼不快的臉色,郭嘉繼續說道:“如今雖然依附於袁紹麾下,然嘉觀此人,用人唯才,賞罰有度,許多方面,與陛下治下頗有相通之處。”

“朕很好奇,既然曹操有此本事,又有好友相薦,爲何奉孝選了朕?”劉協笑道。

“陛下比曹操年輕。”郭嘉很老實的道:“而且陛下佔據大義,要想重振漢室,比之曹操要容易太多。”

嗯,郭嘉絕對不會承認,當初自己過來只是想要考察,卻被劉協的英雄酒給吸引,最終爲酒賣身的原因。

“朕怎覺得,奉孝是因爲英雄酒纔來的?”無語的看了一眼被郭嘉下意識握緊的酒葫蘆,劉協送了郭嘉一個白眼。

反正已經是我的人了,當初怎樣想,已經不重要了。

打趣兩句之後,劉協重新將漸漸有些歪掉的樓引正,來到書房中一張巨大的羊皮地圖面前,皺眉道:“徐州乃富庶之州,人口衆多,錢糧廣盛,若曹操得徐州,其勢怕是要與二袁並列,中原局勢經此一戰,將會漸漸明朗,二袁、曹操三分中原,於朝廷而言,卻非好事。”

“然而鞭長莫及。”郭嘉嘆了口氣,中原諸侯越是吞併、壯大,日後要收復中原就越加困難,但眼下,朝廷卻沒有插手的能力,最多也只能在大義上幫一幫,但這一次曹操有著充足的理由,朝廷就算是想要偏幫陶謙,都不能幫的太明顯。

“曹操若想得徐州,袁術未必願意。”賈詡微笑道:“陛下不妨靜觀其變,臣覺得,此番曹操敗陶謙易,但若想進佔徐州,恐非易事。”

原本的歷史上,因爲呂布襲擊兗州,才使曹操功敗垂成,不得不回援,但如今呂布已經被劉協收到了麾下,沒了呂布襲擊兗州的事情,誰還能阻止曹操復仇?便是袁術,在這件事情上也不好幫著陶謙。

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七章 募將令第九十九章 傳詔天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起雲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晉級第二百二十章 衆智第一百五十章 暗流第二十二章 夢境傳承第一百一十八章 荊州風雲第二十八章 徐晃揚威第六十一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陳宮(保底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皮條客——劉曄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難同當,有福我享第七十章 來自敵人的神助攻第三十八章 天罡破陣弩第二十章 圍城第六十一章 慫貨第四十六章 陳登之死第六章 江東孫氏第四十七章 長安見聞第一百零九章 末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木軌第一百二十九章 龐統第五十一章 安排第四十八章 暗流第五十章 休養生息第十二章 孤軍馳援第六十九章 張繡揚威第六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五十九章 奪軍心第二十一章 收服良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一章 反應第八十九章 屈膝第十一章 耳熟的劇情第五十一章 賈詡論勢第一百零六章 路遇第二十四章 行途第七十八章 敵人的行蹤第二十一章 詐降第八十八章 抓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來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呂布回朝第一百四十一章 呂布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血與火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二十七章 結束亦是開始第十二章 鹽業第四十三章 唐姬第十三章 宿命的相逢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漢強者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三章 師徒第十三章 兵伐三大天朝第九十一章 最堅固的囚籠第二十一章 詐降第二百一十七章 木軌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十六章 大箴朝滅第十五章 軍屯第一百零七章 沒得談第四十章 蜀中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曹操喪父(三更求月票、訂閱)第一章 福澤天下第五十一章 賈詡論勢第二十二章 鹹魚第五十章 休養生息第九十四章 決議再戰第二百零九章 羌族猛將第一百五十章 徐庶的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地業位第二百二十一章 踏營第八十八章 生擒第一百五十一章 周瑜論勢第五十九章 良死軍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包圍楊府第一百四十章 人口第四十五章 飛將第一百二十六章 雙猛鬥第一百三十八章 孫權獻妹第一百六十七章 郭奉孝舌辯羣臣第六十九章 張繡揚威第三十六章 對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龜縮第一百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第四章 上官婉兒第八十六章 司馬防第三十九章 明槍暗箭第一百三十八章 郭嘉的日常第一百三十九章 郭嘉和趙雲的初次會面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廷的底蘊第二十章 苑陵之戰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五章 三軍無將第七十二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十五章 換人第六十九章 老將尋仇第一百零三章 亂其心第一百零九章 呂布鬥雙將
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七章 募將令第九十九章 傳詔天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起雲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晉級第二百二十章 衆智第一百五十章 暗流第二十二章 夢境傳承第一百一十八章 荊州風雲第二十八章 徐晃揚威第六十一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陳宮(保底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皮條客——劉曄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難同當,有福我享第七十章 來自敵人的神助攻第三十八章 天罡破陣弩第二十章 圍城第六十一章 慫貨第四十六章 陳登之死第六章 江東孫氏第四十七章 長安見聞第一百零九章 末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木軌第一百二十九章 龐統第五十一章 安排第四十八章 暗流第五十章 休養生息第十二章 孤軍馳援第六十九章 張繡揚威第六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五十九章 奪軍心第二十一章 收服良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一章 反應第八十九章 屈膝第十一章 耳熟的劇情第五十一章 賈詡論勢第一百零六章 路遇第二十四章 行途第七十八章 敵人的行蹤第二十一章 詐降第八十八章 抓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來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呂布回朝第一百四十一章 呂布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血與火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二十七章 結束亦是開始第十二章 鹽業第四十三章 唐姬第十三章 宿命的相逢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漢強者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三章 師徒第十三章 兵伐三大天朝第九十一章 最堅固的囚籠第二十一章 詐降第二百一十七章 木軌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十六章 大箴朝滅第十五章 軍屯第一百零七章 沒得談第四十章 蜀中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曹操喪父(三更求月票、訂閱)第一章 福澤天下第五十一章 賈詡論勢第二十二章 鹹魚第五十章 休養生息第九十四章 決議再戰第二百零九章 羌族猛將第一百五十章 徐庶的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地業位第二百二十一章 踏營第八十八章 生擒第一百五十一章 周瑜論勢第五十九章 良死軍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包圍楊府第一百四十章 人口第四十五章 飛將第一百二十六章 雙猛鬥第一百三十八章 孫權獻妹第一百六十七章 郭奉孝舌辯羣臣第六十九章 張繡揚威第三十六章 對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龜縮第一百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第四章 上官婉兒第八十六章 司馬防第三十九章 明槍暗箭第一百三十八章 郭嘉的日常第一百三十九章 郭嘉和趙雲的初次會面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廷的底蘊第二十章 苑陵之戰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五章 三軍無將第七十二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十五章 換人第六十九章 老將尋仇第一百零三章 亂其心第一百零九章 呂布鬥雙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土默特左旗| 平阴县| 漯河市| 简阳市| 莫力| 含山县| 绍兴县| 澄迈县| 沐川县| 凌云县| 利津县| 松阳县| 平谷区| 吴忠市| 黔西| 梁平县| 陆川县| 新营市| 普安县| 抚松县| 台中县| 大渡口区| 孝昌县| 和硕县| 义马市| 屯门区| 永丰县| 冕宁县| 金秀| 穆棱市| 泸溪县| 平阴县| 沂源县| 信丰县| 大田县| 米易县| 西乌| 赞皇县| 瓦房店市|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