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章 最強演說家

楊帆從客棧走出來。已經很久沒有睡得這麼舒爽了。當初穿越過來,正好被隱居在農村的祖大壽救了。以前出租房再不濟,好歹牀還是有的。到了祖大壽家,楊帆只有睡地鋪的份了,條件可想而知。

手裡的豆漿油條,剛剛撈出來,冒著熱氣。楊帆往攤子裡一坐,將油條沾了沾香稠的豆漿,塞進嘴裡嚼著。

“小兄弟,你這吃法倒是新穎。這油條講究酥脆,你這一沾,可就沒了那口感了。”

楊帆笑道:“你可知這油條的來歷?”

一旁人來了興致,紛紛豎耳傾聽。楊帆吃了一口油條,道:“這油條,又叫油炸檜。相傳南宋年間,奸相秦檜害死忠臣岳飛。百姓很不啖其肉,吞其骨,便用麪粉搓成長條狀,用棍子一壓,當成秦檜和其妻王氏,下油鍋翻炸。臨安百姓正愁難舒心頭之怒,便吃‘油炸檜’來表達對奸相秦檜的恨意,這油條才流傳至今。”

楊帆邊講邊用手將油條分成兩半,笑道:“至於我這麼吃,覺得光下油鍋還不足以泄恨,還得浸一浸豬籠。”

點心攤子上的百姓大多家底有些殷實,不然在這饑荒年代,哪吃得起點心。“小哥,這岳飛將軍我們這些平頭百姓也有耳聞,既然你知道這麼多,給講講如何?”

楊帆道:“你們真想聽?”

“想啊!”這免費的說書,誰不想聽。點心攤子上的十幾人都轉過頭來。平頭百姓大多沒個愛好,這聽說書既不費錢,又不要動腦子,自然極受歡迎。

“好,那小生便講上一段,講的不好,還請諸位莫要見怪。”楊帆喝了口豆漿,開始他一個歷史系本科生外加校級最佳演講家的第一次說書生涯。

一旁點心攤老闆討好地給楊帆的碗中又添上了一勺豆漿。這小攤小販,哪裡請得起說書先生,也只有一些大的酒家、戲園請得起。

“話說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開封淪陷……”楊帆從北宋末年一直講到南宋岳飛北伐,收回失地。當聽到金兵南下,開封失守,在場的百姓都紛紛沉默起來,似乎被楊帆的情緒所帶動。期間,更是有人罵北宋王朝這是窩囊廢,國家都守不住。

當聽到王朝政權茍安江南,貪享榮華富貴之時,有激憤著更是拍案怒斥,大罵宋高宗這不是個東西。爹孃還在北邊受苦受難,他倒好,在臨安遊湖吟詩。

小攤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坐都坐不下了。有些人便站在攤子旁,站著聽楊帆說書。

“嶽將軍不忍北宋子民身陷失地,受苦受難。帶領岳家軍北上中原,希望收復山河,北定中原!”

“好!嶽將軍這是好樣的!”

聽書的已經不再是十幾人了,小攤被圍得水泄不通。一羣人都扎堆在旁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楊帆。他端起桌上的豆漿,喝了一口,想著要是這時候來個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會不會被這幫子百姓堵死在點心攤,便清了清嗓,繼續道:“金軍有句話,叫做‘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嶽將軍治軍嚴明,所到之處,百姓攜壺簞食,無不夾道歡迎。可是岳家軍呢?治軍嚴明到‘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地步,幾次北伐,收復失地,還我河山。打敗金軍,揮師北上。”

“好!”

“好!”

叫好聲不斷傳來,點心攤子的老闆已經樂呵到合不攏嘴,幾桶豆漿都賣得一滴不剩。也搬了條凳子,坐在攤子前聽楊帆說書。

“可是……就在北定中原在即,金軍已經敗退至朱仙鎮外,我大宋的將士已經在淪陷區百姓的夾道歡迎下挺進朱仙鎮,就在郾城大捷捷報報上朝廷的時刻,秦檜串通張俊、楊沂中,策動並唆使諫官羅汝楫向高宗上疏,說:‘兵微將少,民困國乏,嶽某若深入,豈不危也。願陛下降詔,且令班師。’一夜之際,岳飛將軍收到十二道金牌,命嶽將軍班師回朝。”

剛剛還在叫好喝彩的百人,一瞬間都驚愕了,這金軍敗退,大宋將士不乘勝追擊也罷,班師回朝是什麼道理?

已經代入角色的百姓紛紛詫異道:“爲什麼?爲什麼要回朝,幹嘛不殺他個片甲不留?”

“最後,岳家軍不得不班師回朝,皇命不可違。金軍不費一兵一卒,重入朱仙鎮。嶽將軍看著剛剛收復的失地,再次淪陷,老淚縱橫,呼道‘十年之力,毀於一旦’。就在哭聲震野中,岳家軍不得不班師回朝。”

“秦檜真是個奸賊!”

“這是混蛋!”

“此後,北方忠義軍孤掌難鳴,兀朮回到開封,整軍彈壓,又攻取了被宋軍收復的河南地區。岳飛在班師途中得知噩耗,不由仰天悲嘆:‘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楊帆越講越激動,甚至就差一塊驚堂木了。

當他擡起頭來時,看到數百人盯著他,眼睛通紅的時候,連他自己都驚呆了。甚至稍小的孩子哭出聲來,躺在孃親懷裡,抽噎道:“大壞蛋,大壞蛋。”然後悲憤地吃了一口油條,道:“我要吃了這個大壞蛋!”

“最後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岳飛將軍,以及岳家軍主要人物。南宋在這一刻,逐漸走向了滅亡。這所謂成也岳飛,敗也岳飛。南宋因一個岳飛而輝煌過,也因他的消失而走向滅亡。”

楊帆講完了這個歷史結局,心裡感慨良多。看到周圍聚集的人更多了,胸中一股怨氣難舒,看到桌上還有個空碗,怒摔在地上,驚醒了所有還沉醉在故事中的百姓,道:“歷史是驚人的相似。如見,後金南下,欲奪我大明江山。遼地淪陷,順天府危在旦夕。可是,如今外敵當前,大明江山危在旦夕,我們大明還在窩裡鬥。西北農民揭竿而起,南宋愚,愚在當權者,而眼下,大明之愚,愚在朝野,愚在百姓!後金之患不除,大明將亡矣!”

此語一處,衆人皆驚,久久不能平復。是啊,剛剛還在取消南宋當權者不知忠奸,殺害賢良,怎麼倒頭來不想想自己的處境。

楊帆的話猶如當頭棒喝,西北的暴亂已經漸起,但如今大明將士士氣低落,若不重振軍威,何來伐金之力。這第一步,楊帆便早已經籌劃多日,便是利用百姓之口,將西北鎮壓暴亂的舉動稍稍平息,好重振大明將士的士氣。

楊帆依舊覺得意猶未盡,便道:“諸位試想一下,我大明如今國力漸衰,連年天災,這個時候,若還不擰成一股繩,再窩裡鬥來鬥去,不就讓那些建奴坐收漁翁之利了嗎?”

聽完楊帆的話,那些腦子還轉不過彎來的人似乎清晰了一分,是啊,再這麼鬥下去,這大明不用等皇太極來攻打,我們自己就親手葬送掉了我們漢人的江山。

“所以,懇請諸位,認真思量一番,若是我們再這麼窩裡鬥下去,何人得利?是皇太極那幫建奴啊!我們大明的將士,去鎮壓我們大明自己的百姓,換來的卻是盛京城裡那個小人陰謀的得逞。難道你們不痛心嗎?難道大明的將士不該痛心嗎?在座的諸位,懇請在座的諸位,拿起你們的勇氣,拿起你們的理智,去勸告那些當局者,安撫民心,不要再以暴制暴了!”

不得不說,楊帆的演講,有一句說一句,還是有這麼點鼓動性的。加上前邊南宋故事的鋪墊,搞得羣情激奮,如今更是有不少人雙手攥拳,摔碗造勢,嘶吼道:“安撫民心,平息內亂!”

啪!

啪!

啪!

碗摔了一個又一個。吶喊聲愈加嘹亮,在春日裡,如同一聲聲嘹亮的號角聲。吹響了揚帆起航的凱歌。

“安撫民心,平息內亂!”在楊帆的帶領下,一場浩浩蕩蕩的遊行示威大隊宛如一條長龍一般,在東門大街上伸展開來。

數百人的遊行大隊很快就越闊越長,百姓爭相告知。大明的百姓並不愚昧,兩相類比,便明白是中了建奴的離間之計。於是,這場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就此拉開了序幕。

楊帆站在遊行大軍的最前端,呼喊道:“鄉親們,我們不是暴民,我們也不是揭竿起義,我們是文明地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所以,請保持我們良民的形象,不要亂了陣型,不要發生踩踏。想想我大明的軍威,想想那整齊劃一的隊伍,現在,就想象成他們的樣子,我們是一支有紀律,有組織的遊行隊伍!”

體會過二十一世紀遊行示威時發生過的那些打砸搶燒的不良現象,楊帆自然不會讓一場遊行變成鬧劇結尾。他拿著一個鐵皮話筒,時不時地呼喊著,注意我們的素質,注意我們的軍威。連他自己,都帶著民衆喊著一二一的口號,代入到了角色之中。

楊大忽悠的水平還真不賴,起先還有騷動的遊行隊伍立馬變得整齊劃一起來。

“一二一。”楊帆右拳一舉。

身後的鄉親舉拳齊聲喊道:“安撫民心,平息內亂!”

“一二一!”楊帆感覺到嗓子火辣辣的,他終於明白到什麼是羣衆的力量,此刻,就算嗓子沙啞到發乾發澀,他的每一聲吶喊,都是發自內心的舒爽。因爲他明白,正如某位魯大師所說的,要救國,首先要救的是國民,要醫人,首先得從精神治起。如果國民都沒有了民族大義,無所謂何人當皇帝,那麼,大漢民族還有什麼希望?這風雨飄搖的大明朝還有什麼希望?

第173章 我欲回第207章 場面(中)第293章 人艱不拆(上)第272章 簡直爆炸第443章 枯木逢春第204章 圍城(下)第506章 人未還第394章 吃癟第285章 一大波學生正在靠近第104章 莫染江湖氣第505章 協商第253章 長風舫第201章 燙手的令牌第332章 寧靜第190章 修得個通天大道!第150章 再起航第159章 分田第13章 神壇上的人第426章 花燭夜(下)第500章 破城(上)第441章 人生如戲第401章 早春第218章 雷天大壯第37章 各懷鬼胎第400章 不一樣的活法第188章 見鬼了第42章 狙殺!又起霧了?第247章 秋晚山滿楓第155章 抵達澳洲第339章 將戰第362章 歸家(上)第458章 萬事俱備第194章 承運第116章 什麼是公平第351章 上山問青羊第168章 部落大戰第250章 斬盡滿園黃花(上)第14章 千里姻緣一紙牽第135章 海上有人?第144章 兩條路第8章 小學水平,鑑定完畢第89章 你這是在找死第341章 聲東擊西第167章 不服?第387章 江湖魚龍燴第364章 相遇第302章 絮將落第344章 恐遲暮第150章 再起航第429章 共商國是(下)第489章 一棋定江山(1)第425章 花燭夜(上)第499章 威脅第37章 各懷鬼胎第200章 天師令第256章 賽詩會(下)第384章 纏鬥第149章 西北息,西北兮!第500章 破城(上)第111章 騷氣的風衣圍巾第1章 楊帆第111章 騷氣的風衣圍巾第418章 碑文完美有誰看第437章 國考二試第470章 迷人眼第167章 不服?第208章 場面(下)第230章 在何方第456章 功過是非第516章 黃袍之戰(中)第69章 買櫝還珠,要發財?第388章 援軍第340章 匯於江湖奏朝堂第337章 征夫跪第434章 讀書人,向權看第36章 起霧了第204章 圍城(下)第275章 賭債賭還(中)第184章 江湖人何處爲家第430章 一口棺,兩座山第420章 婚事(上)第310章 小僧來借棺第39章 戰爲大明!第431章 磋商(上)第42章 狙殺!又起霧了?第169章 挾持第136章 倭第214章 詰問(中)第392章 江第181章 山裡貨第278章 落幕第197章 凌雲志(上)第385章 搏命第408章 好雨知時節第150章 再起航第437章 國考二試第339章 將戰第472章 畫面有些美第297章 文臣文程終文成第331章 人少畜生多
第173章 我欲回第207章 場面(中)第293章 人艱不拆(上)第272章 簡直爆炸第443章 枯木逢春第204章 圍城(下)第506章 人未還第394章 吃癟第285章 一大波學生正在靠近第104章 莫染江湖氣第505章 協商第253章 長風舫第201章 燙手的令牌第332章 寧靜第190章 修得個通天大道!第150章 再起航第159章 分田第13章 神壇上的人第426章 花燭夜(下)第500章 破城(上)第441章 人生如戲第401章 早春第218章 雷天大壯第37章 各懷鬼胎第400章 不一樣的活法第188章 見鬼了第42章 狙殺!又起霧了?第247章 秋晚山滿楓第155章 抵達澳洲第339章 將戰第362章 歸家(上)第458章 萬事俱備第194章 承運第116章 什麼是公平第351章 上山問青羊第168章 部落大戰第250章 斬盡滿園黃花(上)第14章 千里姻緣一紙牽第135章 海上有人?第144章 兩條路第8章 小學水平,鑑定完畢第89章 你這是在找死第341章 聲東擊西第167章 不服?第387章 江湖魚龍燴第364章 相遇第302章 絮將落第344章 恐遲暮第150章 再起航第429章 共商國是(下)第489章 一棋定江山(1)第425章 花燭夜(上)第499章 威脅第37章 各懷鬼胎第200章 天師令第256章 賽詩會(下)第384章 纏鬥第149章 西北息,西北兮!第500章 破城(上)第111章 騷氣的風衣圍巾第1章 楊帆第111章 騷氣的風衣圍巾第418章 碑文完美有誰看第437章 國考二試第470章 迷人眼第167章 不服?第208章 場面(下)第230章 在何方第456章 功過是非第516章 黃袍之戰(中)第69章 買櫝還珠,要發財?第388章 援軍第340章 匯於江湖奏朝堂第337章 征夫跪第434章 讀書人,向權看第36章 起霧了第204章 圍城(下)第275章 賭債賭還(中)第184章 江湖人何處爲家第430章 一口棺,兩座山第420章 婚事(上)第310章 小僧來借棺第39章 戰爲大明!第431章 磋商(上)第42章 狙殺!又起霧了?第169章 挾持第136章 倭第214章 詰問(中)第392章 江第181章 山裡貨第278章 落幕第197章 凌雲志(上)第385章 搏命第408章 好雨知時節第150章 再起航第437章 國考二試第339章 將戰第472章 畫面有些美第297章 文臣文程終文成第331章 人少畜生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九江市| 岱山县| 玉龙| 黑山县| 栖霞市| 金阳县| 丹寨县| 康马县| 贵定县| 蒙自县| 香格里拉县| 武强县| 邮箱| 苏尼特左旗| 运城市| 比如县| 肇源县| 宝鸡市| 金塔县| 道孚县| 昆山市| 刚察县| 慈利县| 丹东市| 永胜县| 正镶白旗| 高台县| 郑州市| 城步| 连州市| 梨树县| 鄄城县| 贵阳市| 荔浦县| 华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怀来县| 绩溪县| 河源市|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