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3章 天降橫財

尚書檯,丞相值房。

楊彪坐在首位,兩邊分別是王允、荀攸,皇甫嵩、曹操。

楊彪端坐,面色威嚴,道:“陛下同意問罪董卓,諸位說一說,該怎麼辦。”

問罪董卓不是小事情,既要考慮輿論,還要顧及他手裡的數萬精兵。

曹操聞言,猛的沉聲道:“下官反對。”

王允看向他,淡淡道:“曹孟德,你只是列席,無需言語。”

曹操冷哼一聲,道:“即便董卓有罪該死,也不是這個時候。朝廷理當優渥安撫,擇機而動!是誰人給陛下這般諫言,當立斬!”

王允神色頓沉,道:“曹孟德,這裡是尚書檯,休要放肆!”

“我也不贊同,”

皇甫嵩適時插話,道:“王公,丞相,董卓身爲太尉、佐丞,領豫州牧、手握數萬精銳、平叛有功,不論哪一條,暫時都不能動他。”

王允的手在身前小桌上一揮,語氣冷冽,道:“這些是彈劾董卓的奏本,郡守一級超過二十本,世家名士超過百本,苦主百姓,在廷尉府前排隊足有上百,大司馬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嗎?”

曹操狹長雙眼閃過輕蔑之色,道:“倘若消息走漏,董卓公開謀逆,朝廷如何應對?誰人負責?”

王允恨不得將曹操趕出去,直視著皇甫嵩,道:“所以,尚書檯才與大司馬府仔細籌謀,一舉拿下董卓,徹底解決這個禍患!”

“王公有何計策?”曹操又道。

王允眼角抽了下,強忍怒火,道:“我的想法是,假意運送錢糧給董卓,命他親自來取,伏兵在側,趁機將他拿下!”

“這種計策能對付得來董卓?”曹操坐在那,狹長雙眼瞇起,微微擡頭,即便沒有表情,也給人一種蔑視感。

王允猛的轉向曹操,語氣寡淡的道:“你是覺得彈劾你的奏本太少了?還是認爲尚書檯都善忘?”

曹操雙眼一睜,心頭怒氣上涌。

這王允,愚蠢自大,狂妄又狹隘,居然當衆要挾他!

一直默不作聲的荀攸,眼見王允與曹操要爭吵,連忙出聲道:“王公,曹將軍,事關重大,切莫意氣用事。”

王允哼了一聲,一邊想著怎麼收拾曹操,一邊與荀攸,道:“荀尚書有何意見?”

荀攸也無定計,道:“可先做試探,命董卓入京領賞。不論他是否答應,可命公孫瓚儘速從潁川進汝南、陳國、樑國,至少要佔一半豫州,與董卓分庭抗禮。再命徐州陶謙,荊州王睿,儘可能瓜分豫州,縮小董卓的勢力範圍……”

曹操不在意王允,面色沉思,道:“袁術退據揚州,始終是大患,還須儘早剷除。”

他的意思很簡單,董卓與袁術都不是善茬,但得有先後次序。

荀攸看了曹操一眼,又轉向皇甫嵩。

皇甫嵩懂他的意思,沉吟片刻,道:“大司馬府暫無計劃。”

荀攸一怔,什麼叫做暫無計劃?

楊彪板著臉,接話道:“國庫困頓,徐、青、冀三州亂事不定,除開董卓,朝廷無力對袁術進一步征討。”

“一定要拖到夏收之後?”王允心中的火氣蹭蹭蹭上竄。他看出來了,楊彪與皇甫嵩早有默契!

這麼大的事情,居然瞞著他商議!

楊彪俯視著他,淡淡道:“王公有何應對之策?”

王允臉色鐵青,張口欲言又一個字說不出來。心中對楊彪,皇甫嵩十分憤怒!

叛逆不臣之事,便是這般敷衍?

曹操餘光瞥了眼楊彪,目中些許不滿。

這丞相做的也太容易了!

“進來吧。”皇甫嵩突然說話。

不等衆人反應,門外的徐衍走進來,遞過兩道奏本,道:“大司馬,豫州、荊州緊急奏本。”

皇甫嵩無聲接過,打開第一道,是董卓的請功、催要錢糧的奏本。

他看完後,拿出第二道,只是看了眼,不由眉頭微動。

所有人都在盯著他,即便這樣細小的動作,還是逃不過王允的眼睛,他伸著頭道:“大司馬,出什麼事情了?”

皇甫嵩思索一陣,沒有隱瞞,道:“第一道奏本,是董卓邀功、催要軍餉。”

這一點,衆人渾然不在意。

皇甫嵩又遲疑了片刻,道:“第二道是荊州的奏本,說是案行使者溫毅發檄文,指責荊州刺史王睿貪瀆不法,欺壓官民,號召各郡出兵討伐。而王睿指責武陵太守曹寅附逆,召集荊州各郡守共討。”

其他人聞言驚愕不已,面面相窺。

這荊州,又亂了?

王允神色陰沉,道:“荊州不可亂!”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出聲,默認了王允的話。

幽州的劉虞被烏桓、鮮卑拖住了手腳、冀州的應劭在剿匪、青州的朱儁深陷黃巾軍泥潭、徐州大亂未定、豫州的袁術剛剛敗走,現在荊州內亂。

所有的壓力,瞬間給到了朝廷!

楊彪胖臉繃緊,前所未有的嚴肅,道:“當前要務,是全力確保儘可能的將夏稅收上來!”

想要應對這些變亂,最重要的就是‘錢糧’二字!

不等其他人反應,楊彪看向皇甫嵩,道:“大司馬府要拿出具體策略,待會兒與本相一同面見陛下!”

皇甫嵩傾身,道:“好。”

王允心裡還是記掛著董卓,心裡不甘又憤怒,前前後後想了個遍,沉聲道:“夏收之後,請大司馬親自領兵,合五州兵馬,儘速平定董卓、袁術!”

皇甫嵩看著他,卻沒開口。

現在已經不是幾年前了,當初爲了應付羌人入侵,朝廷花費了高達數百萬萬錢,後面又是黃巾之亂,不間斷的征討,不止將國庫掏空,也將普通百姓榨乾。

現在的情形是朝廷、百姓兩頭虛弱,唯有世家大族不瘦且肥。

想要像以前一樣,集合五州十數萬大軍作戰,根本不可能!

更何況,各地都不太平,夏稅那點錢糧完全是杯水車薪。

曹操狹長雙眼看著一衆人,默默無聲。他在大司馬府有些日子了,能明白皇甫嵩的顧慮,也陷入深思。

荀攸冷眼旁觀,暗自搖頭。

‘還是等侍中廬商議吧。’

荀攸看出來了,在這裡,根本議不出任何事情。

……

尚書檯這邊紛紛擾擾,劉辯正在武庫,視察最新的武器裝備。

轉了一圈,劉辯來到院中,有些小心翼翼的騎著身下的大白馬,見它溫順,走了許久,才放心的與趙雲道:“這馬不錯,是從西涼來的?”

趙雲緊跟在劉辯邊上,擡著頭道:“是。是鍾廷尉送回來的,總共一百二十匹。”

劉辯摸著馬毛,又見這匹馬比其他馬明顯強壯的很多,笑著道:“嗯,鍾卿家果然不負朕望,有了這些馬種,禁軍大營的馬場總算是有用了。”

趙雲是愛馬之人,跟在劉辯身旁,幾次想伸手摸一摸又縮了回去。

“陛下。”

潘隱小跑著進來,神情慌張又興奮,手裡舉著一道奏本,急急喊道:“陛下陛下……”

劉辯擔心這匹馬隨時會暴躁,是以小心翼翼,餘光瞥著他,道:“尚書檯打起來了?”

潘隱見四周人衆多,強按著激動,道:“皇城府的奏本。”

劉辯猛的接過來,打開看去。

這道奏本很厚,像是兩本拼接起來的,劉辯沉著眉,細細從頭看到尾,表情從開始的一絲緊張,接著疑惑,而後是好奇,最後氣息急促,振奮難抑。

他右腿一翻,從馬上跳下來,拍著奏本,大笑著道:“好!好!好!”

除了好,他說不出別的話來。

這道奏本里,皇甫堅長詳細記錄了董、袁大戰的經過以及結果,對於豫、徐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彙報。

其中也花了不少筆墨,敘述了他劫走董卓錢糧的經過!

潘隱是知道的,但仍舊激動,一直陪著笑。

趙雲,典韋則好奇的看著那道奏本,他們極少見到劉辯失態。

劉辯拍著奏本,目光灼灼,心裡閃過無數念頭,好一陣子,迎著一衆人的目光,大笑道:“好事!”

說著,他疾步的往外走,道:“回宮!”

皇甫堅長的這道奏本里,記錄了他劫到的錢糧總數:糧食四十八萬石,而錢財,其中現錢爲二十萬萬錢,其他寶物另算,合計還要翻一倍。

二十萬萬錢,是二百萬緡,相當於二百萬兩銀子,要知道,這時朝廷的賦稅,全年不超過七萬萬!

這是一筆橫財,天降橫財!

劉辯走的飛快,心裡在想著怎麼用,剛上馬車,還不等坐下便道:“皇甫堅長做的非常好,給他賞賜,重賞!等他回來了,朕要第一時間見他。禁軍大營誰在?對了,黃忠,命他率軍五千,前往兗州,護送皇甫堅長回京,不,那筆錢糧暫時留在禁軍大營,暫且不要讓任何人知道。還有,侍中廬議事,在京的都要到……”

潘隱連忙一一記下,翻身上馬,隨著馬車向御道走,又靠近車窗,低聲道:“陛下,武陵太守曹寅反了。”

劉辯拉開窗簾,疑惑道:“你說誰?”

潘隱遞過一道奏本,道:“荊州武陵太守曹寅。”

劉辯雙眼微微瞇起,伸手接過奏本,心裡隱約記得是有這麼回事。

待看完奏本,劉辯微微點頭,基本確定了。

曹寅是與王睿不合,害怕王睿殺他,是以假借他日發了檄文,企圖先發制人。

在歷史上,他也是這麼幹的,而孫堅逮到機會,直接帶兵將王睿逼死,而後劉表接替王睿,擔任荊州刺史。

第42章 宮內宮外第2章 殺入禁宮447.第447章 天災人禍第522章 未雨500.第500章 拼圖第361章 雷雨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142章 蔡侯紙第32章 何太后第196章 陛下說的果然沒錯第245章 曹操的緊迫第353章 前狼後虎424.第424章 之外458.第458章 殺紅眼474.第474章 醒悟第588章 內憂外患496.第496章 各有謀算第58章 不動第141章 臧霸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130章 面沉如水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284章 這可怎麼辦啊?462.第462章 孔融怒噴尚書檯第6章 旨意439.第439章 烏程侯第323章 一統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390章 毒計第68章 要壞507.第507章 處置第65章 世家有別436.第436章 野心第70章 手段(求追讀)第247章 屍體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261章 天色第562章 人不如故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第261章 天色第367章 不啻驚雷第578章 出其不意第212章 大敗422.第422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535章 孟津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99章 抄家事第390章 毒計第548章 選擇二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513章 不軌第369章 未雨綢繆者衆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551章 分崩離析475.第475章 誅心第14章 籌碼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117章 宣戰第37章 終於來了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259章 齷齪事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223章 晦澀第146章 上天示警486.第486章 進兵第385章 爭鬥第382章 末世風氣第551章 分崩離析第67章 徵撫之爭第281章 一碗羹第132章 全部處決416.第416章 子曰508.第508章 都不簡單第579章 祖宗規矩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77章 御史中丞第16章 四世三公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第73章 大漢風骨第365章 破城第330章 諸葛氏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第567章 萬事一個錢第26章 禍國之人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392章 透心涼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206章 殺意第5章 還是不可第545章 萬軍從中
第42章 宮內宮外第2章 殺入禁宮447.第447章 天災人禍第522章 未雨500.第500章 拼圖第361章 雷雨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142章 蔡侯紙第32章 何太后第196章 陛下說的果然沒錯第245章 曹操的緊迫第353章 前狼後虎424.第424章 之外458.第458章 殺紅眼474.第474章 醒悟第588章 內憂外患496.第496章 各有謀算第58章 不動第141章 臧霸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130章 面沉如水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284章 這可怎麼辦啊?462.第462章 孔融怒噴尚書檯第6章 旨意439.第439章 烏程侯第323章 一統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390章 毒計第68章 要壞507.第507章 處置第65章 世家有別436.第436章 野心第70章 手段(求追讀)第247章 屍體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261章 天色第562章 人不如故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第261章 天色第367章 不啻驚雷第578章 出其不意第212章 大敗422.第422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535章 孟津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99章 抄家事第390章 毒計第548章 選擇二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513章 不軌第369章 未雨綢繆者衆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551章 分崩離析475.第475章 誅心第14章 籌碼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117章 宣戰第37章 終於來了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259章 齷齪事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223章 晦澀第146章 上天示警486.第486章 進兵第385章 爭鬥第382章 末世風氣第551章 分崩離析第67章 徵撫之爭第281章 一碗羹第132章 全部處決416.第416章 子曰508.第508章 都不簡單第579章 祖宗規矩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77章 御史中丞第16章 四世三公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第73章 大漢風骨第365章 破城第330章 諸葛氏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第567章 萬事一個錢第26章 禍國之人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392章 透心涼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206章 殺意第5章 還是不可第545章 萬軍從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东阿县| 天津市| 容城县| 阜城县| 卓尼县| 西贡区| 逊克县| 信丰县| 永定县| 太原市| 阿勒泰市| 北流市| 关岭| 蒙阴县| 乌鲁木齐市| 秀山| 罗甸县| 寿光市| 正阳县| 哈尔滨市| 延寿县| 天水市| 务川| 桂阳县| 石景山区| 涞水县| 开封县| 乌拉特中旗| 礼泉县| 无棣县| 日喀则市| 卢湾区| 涟水县| 渭南市| 固镇县| 鸡泽县| 大港区| 平安县| 永定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