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

蔡邕近來熱衷於參與政務,太常忙活不算,還時不時進尚書檯議政,可以說是僅次於王允勤政的人。

他對女兒經常外出、找不到人、甚至夜不歸宿有所疑心,但也沒多想,萬萬沒想到,居然是跟當今陛下不知不覺好上了!

蔡邕心頭震驚又激動,激動又慌亂,慌亂又興奮。

笑容藏不住又不得不拘謹,想要開懷大笑又要強自謙抑。

“陛下,”

蔡邕心理素質還是極強的,雖然遭受了一波強大沖擊,還是迅速恢復過來,與劉辯道:“臣對於上次陛下所說的‘經史子集’做過詳細整理,陛下睿智,確實可分爲此四類,臣深爲欽佩陛下之博學……”

蔡文姬在一旁給兩人倒酒,安靜坐著,俏臉絲絲淺笑。

劉辯喝了口酒,微笑著道:“當今之世,世人普遍重經而忽略其他,更有喜好空談,而不重實務者。往繼聖人絕學,不能只停留在經文上,更不能止步於口頭。聖人之學,來自於躬行,浮誇清談,除了獲取清名之外,實則誤國誤民……”

蔡邕深以爲然的躬身,道:“陛下聖明,臣也認爲空談誤國,須當上爲社稷,下爲黎民,方不負一身所學。”

劉辯點頭,給了潘隱一個眼神。

潘隱連忙拿出一副捲紙,遞給蔡邕。

蔡邕一怔,接過來打開,只見上面方方正正的寫著二十幾個小字,待看完,神情立震,雙眼圓睜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蔡邕品味著這幾句話,目露震撼,不由得擡頭看向劉辯,戰(zhàn)慄不已的站起來,擡手道:“陛下這四句話,言簡意宏,立意遠大,非大氣魄不能言,臣深爲欽佩,五體投地!”

蔡文姬好奇,接過來看去,眨著眼,輕輕咬了咬嘴脣,繼而雙眸發(fā)光,直直看向劉辯,俏臉充滿了愛慕之色。

‘慚愧慚愧……’

劉辯心裡默唸,嘴上微笑道:“卿家坐。這幾句話,你刻寫在太學、鴻都門學之前,激勵所有學子。”

蔡邕坐下,擡著手道:“臣領旨。”

劉辯瞥了眼蔡文姬,拿起酒杯,心裡暗道:爲了討好老丈人,朕也是拼了。

蔡邕還在盯著這二十幾個字,片刻猶豫著道:“這字……”

劉辯眉頭一挑,咳嗽一聲,道:“朕的字確實不好看,所以要卿家來刻寫。”

蔡邕連忙擡頭,道:“臣並不是說陛下的字不好,而是這字體,臣是第一次見。”

劉辯哦了一聲,自顧喝酒。

他習慣寫楷體,倒是忘了字體這一回事,已經抄了人家的話,他不太好意思再抄別人的字體。

蔡邕琢磨著字體,潘隱悄悄上前,在劉辯耳邊低聲道:“陛下,荀彧到京了。”

劉辯神情微變,忽的起身就要走,又陡然醒悟,擡手又放下,微笑著與蔡邕、蔡文姬道:“朕有急事,今天就不陪你們吃飯了。”

說著,便迫不及待的離開。

蔡邕站起來,不等他行禮,劉辯一行人已急匆匆離去。

蔡邕目送著劉辯的背影,疑惑的道:“什麼事情令陛下這樣慌亂?”

蔡文姬對劉辯突然的舉足失措,言語古怪也很是好奇。

出了蔡府,劉辯上了馬車,道:“人在哪裡?”

潘隱道:“說是在尚書檯。”

劉辯嗯了聲,道:“回宮。”

潘隱應著,招呼典韋上馬。

劉辯趕到宮裡,遠遠便看到嘉德殿前聚集了一羣人,靜靜的在等他。

“這麼大陣仗?”劉辯怔了下。

潘隱神色小心,低聲道:“陛下,或許是爲了董卓那幾封信。”

劉辯一拍腦門,今天高興的事情太多,他都快忘記這茬了,笑著大步來到嘉德殿前,眼見羣臣要行禮,一擺手,道:“進去再說。”

他說著,目光在人羣中掃視,看待了一個貌似年紀很大又很年輕的一個陌生人。

楊彪,王允等欲言又止,只得跟著劉辯進嘉德殿。

到了嘉德殿,一衆(zhòng)人坐好,劉辯沒理會焦急的楊彪,王允等人,目光一直在陌生人身上——荀彧。

這個人應該是二十七八歲年紀,模樣卻十分老成,皮膚褶皺,臉角瘦削,雙眼有些大,高鼻樑,瘦瘦弱弱。

荀攸見著劉辯的目光,擡手道:“陛下,臣舉薦荀彧爲太倉令。”

衆(zhòng)人哪有心思管什麼荀彧、太倉令,王允迫不及待的擡手,就要說話,劉辯卻搶先開口,微笑著與荀彧道:“荀卿家,朝廷裡,不少卿家一而再的舉薦卿家,不知卿家於朝政有何看法?”

荀彧神色平淡,擡起手,道:“回陛下,以臣觀察,朝政駁雜,修修補補,應事而設,既無提綱挈領,亦無長遠謀劃。”

荀彧話音一落,本來躁動的嘉德殿,爲之一靜。

所有人都看向荀彧。

對於朝政,從去年起,劉辯便要求尚書檯擬定了‘施政綱要’,幾經修改,才堪堪讓劉辯同意!

現在,荀彧輕輕鬆鬆一句話,便給抹殺了!

王允知道這個荀彧,荀攸的侄子,也是潁川派系!

對於這個同樣被稱爲‘王佐之才’的人,王允心裡冷笑,漠然著臉道:“荀都尉有什麼良策?”

在所有人矚目中,荀彧看向王允,從容不迫,道:“王公現在是要談論國政,還是董卓附逆一事?”

王允聞言心中大恨,卻不得不強壓怒氣,轉向劉辯,沉聲道:“陛下,臣以爲,董卓不能再爲平亂統帥,請將其押赴京中治罪!”

劉辯見荀彧輕輕鬆鬆的‘擺平’王允的下馬威,雙眼半瞇,微笑的道:“荀卿家怎麼看?”

荀彧不動分毫,道:“董卓手握五萬大軍,在西涼時便聽宣不聽調,臣不知,當如何押他回京問罪。”

劉辯眉頭一挑,這荀彧每句話都點在了要害之上。

王允對‘潁川黨’深爲警惕,當即就道:“陛下,臣請以大司馬代董卓,並調集兗、青、徐、冀四州兵力,若是董卓伏罪便罷,若是他抗旨不尊,當與袁術一同剿滅!”

在此的人看了眼王允,沒人出聲,心裡暗自搖頭。

且不說朝廷能否抽調這麼多兵馬,錢糧夠不夠,單說這樣的應對策略便十分愚蠢。

劉辯沒理會王允,目光一直在荀彧身上,道:“荀卿家對朝政有何看法?嗯,一句話來概括。”

衆(zhòng)人都看出來了,劉辯明顯看重這個荀彧,一而再的考校。

楊彪瞥了眼,心裡莫名的生出一種危機感。

王允見劉辯不理他,心裡越發(fā)惱怒,雙眼厲色的看向荀彧。

荀彧擡著手,稍作沉吟,道:“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劉辯目光微動,暗自點頭,道:“什麼是本?”

荀彧道:“以農爲本。”

劉辯坐直了身體,餘光掃過其他人,笑著道:“有朝臣上言,朝廷當以士族爲本,朕是與士族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

荀彧面不改色,道:“於陛下而言之,天下皆爲士,也可天下皆爲農。”

楊彪,王允,荀攸,鍾繇,何顒,李儒等人齊齊看著荀彧,或是擰眉,或是思索,或想反駁,或是欲言又止。

荀彧的話,貌似對,又很不對。

劉辯深深的看了眼荀彧,心裡點頭,自語道:果然不簡單。

他瞥了眼楊彪,朗笑一聲,道:“卿家所言有理。加卿家爲太倉令兼任戶曹侍郎,加侍中,可入尚書檯參政。”

“臣領旨、謝恩。”荀彧臉上看不出什麼激動,語氣平靜如常。

劉辯今天非常高興,站起來道:“今天就到這裡。”

王允一見,急急擡手道:“陛下,董卓……”

劉辯擺了擺手,阻止了王允的話。

不止王允不甘心,楊彪,荀攸等人同樣想要繼續(xù)諫言,眼睜睜的看著劉辯走了。

一衆(zhòng)十多人相互對視,一肚子話說不出口,只能陸陸續(xù)續(xù)相繼離開嘉德殿。

剛走出門口,潘隱忽然從裡面追出來,看向荀彧道:“荀侍郎,陛下有請。”

荀彧還跟在荀攸邊上,正在低聲說話,聞言回身,向潘隱走來。

潘隱卻對他一微笑,徑直走向了荀攸、鍾繇、何顒等人。

荀攸對這位大長秋,相對於其他人的敬而遠之,則稍微親近一點,擡著手,疑惑道:“大長秋這是?”

潘隱笑容漸多,走的十分近,抱著手低聲道:“蔡小娘有孕了。”

荀攸,鍾繇,何顒三人聽著一怔,蔡小娘?蔡邕之女?她有孕,與他們有什麼關係?

鍾繇看著潘隱的臉色,陡然雙眼大睜,繼而凝色的上前,同樣低聲道:“是陛下的?”

潘隱含笑不語。

荀攸,何顒等人跟著反應過來,聯想起之前劉辯時不時跑出宮,心頭忍不住的激動起來,相互對視,振奮之情在臉上寫的滿滿當當。

帝王子嗣向來無比重要,堪稱‘國本’,尤其是在這種時候!

如果那蔡琰誕下皇子,朝廷的氣氛將會爲之大變!

潘隱見著幾人的神情,轉身又與荀彧道:“荀侍郎,請隨小人來。”

荀彧面色不動,隨著潘隱走向景福殿。

474.第474章 醒悟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569章 司馬氏第573章 同時第2章 殺入禁宮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325章 心思詭譎第24章 誅心第322章 千年狐貍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595章 御駕親征第594章 在即第40章 匕見第251章第31章 安排442.第442章 弔詭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65章 世家有別第526章 好膽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388章 帝心418.第418章 手段第354章 天命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448.第448章 樓外樓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13章 放肆第148章 皇家第379章 詐486.第486章 進兵第185章 將軍在外,算賬在內第517章 發(fā)怒第381章 瑞雪兆豐年第50章 家國417.第417章 許攸510.第510章 諸事得宜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323章 一統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50章 家國第127章 寶劍鋒利否?第144章 科舉450.第450章 退無可退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103章 雁門失守449.第449章 田豐的狠辣第345章 董卓撤兵第526章 好膽第248章 大事情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138章 奇襲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549章 選擇三412.第412章 城外府內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503.第503章 陰謀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483.第483章 遇阻第263章 不再繼續(xù)忍耐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20章 揮劍492.第492章 虎豹騎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235章 大哥二哥三弟(爲盟主書友20230722第76章 雨中人第397章 刀風起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263章 不再繼續(xù)忍耐第528章 同心第345章 董卓撤兵第191章 殺人不見血第197章 兵鋒所向第14章 籌碼488.第488章 以少勝多第553章 修身養(yǎng)息第31章 安排第294章 人心第575章 決意第392章 透心涼第341章 袁紹與曹操的性格區(qū)別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119章 有底氣的皇帝陛下第598章 莫要急第552章 新勢新人第324章 劉備與曹操的相似處第334章 上將潘鳳463.第463章 賈詡之言第541章 選擇第302章 不好的預感第345章 董卓撤兵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251章第212章 大敗421.第421章 貴公子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371章 納女入宮第394章 裂痕
474.第474章 醒悟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569章 司馬氏第573章 同時第2章 殺入禁宮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325章 心思詭譎第24章 誅心第322章 千年狐貍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595章 御駕親征第594章 在即第40章 匕見第251章第31章 安排442.第442章 弔詭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65章 世家有別第526章 好膽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388章 帝心418.第418章 手段第354章 天命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448.第448章 樓外樓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13章 放肆第148章 皇家第379章 詐486.第486章 進兵第185章 將軍在外,算賬在內第517章 發(fā)怒第381章 瑞雪兆豐年第50章 家國417.第417章 許攸510.第510章 諸事得宜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323章 一統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50章 家國第127章 寶劍鋒利否?第144章 科舉450.第450章 退無可退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103章 雁門失守449.第449章 田豐的狠辣第345章 董卓撤兵第526章 好膽第248章 大事情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138章 奇襲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549章 選擇三412.第412章 城外府內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503.第503章 陰謀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483.第483章 遇阻第263章 不再繼續(xù)忍耐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20章 揮劍492.第492章 虎豹騎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235章 大哥二哥三弟(爲盟主書友20230722第76章 雨中人第397章 刀風起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263章 不再繼續(xù)忍耐第528章 同心第345章 董卓撤兵第191章 殺人不見血第197章 兵鋒所向第14章 籌碼488.第488章 以少勝多第553章 修身養(yǎng)息第31章 安排第294章 人心第575章 決意第392章 透心涼第341章 袁紹與曹操的性格區(qū)別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119章 有底氣的皇帝陛下第598章 莫要急第552章 新勢新人第324章 劉備與曹操的相似處第334章 上將潘鳳463.第463章 賈詡之言第541章 選擇第302章 不好的預感第345章 董卓撤兵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251章第212章 大敗421.第421章 貴公子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371章 納女入宮第394章 裂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五华县| 伊金霍洛旗| 新河县| 肃南| 崇州市| 松阳县| 唐海县| 扶绥县| 潮安县| 宁晋县| 同江市| 淮南市| 五指山市| 隆回县| 南平市| 张家界市| 大竹县| 铁岭市| 长丰县| 惠州市| 牙克石市| 宝丰县| 昌邑市| 屏东县| 鸡东县| 东光县| 友谊县| 汪清县| 社会| 贡觉县| 车致| 清徐县| 湘西| 景泰县| 夏邑县| 华安县| 阿荣旗| 黑水县| SHOW| 方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