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67章 假黃鉞

五月底的時候,有關周士相即將領軍北伐之事,已傳遍大江南北。長江沿線,不時有奸細來往,將南都的軍情傳到北方。清廷得知這一消息後,滿朝俱是驚慌,卻是束手無策,只得催逼鰲拜儘快將吳三桂叛軍趕出中原,爾後抵禦北伐太平軍。

五月二十七日,謹身殿大學士袁廓宇上書定武帝,爲齊王周士相請“黃鉞”。

“黃鉞”乃是以黃金爲飾的斧頭,爲歷代帝王專用,唯有重臣征伐,帝王方特賜,即代天子出征之意。

大明開國以來,並無黃鉞一說,臣子若是出征,有賜尚方劍,以示代天子征伐。持尚方劍者於平日並無權力處置任何官員,也沒有權力斬殺平民,但於戰時卻能斬殺犯軍令者及五品以下官員,稱“先斬後奏”。

若雙方都持尚方劍,則雙方都無處置對方之權力,需報請朝廷處置。當年袁崇煥便是因爲擅殺同樣持尚方劍的毛文龍,引得朝野非議,最終埋下日後的殺身大禍。

相對尚方劍,黃鉞威權極重,可於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處置任何官員,而不必報請天子。換言之,假黃鉞者,權力儼然等同天子,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故甲申以後,哪怕南明局勢日益危急,也無黃鉞賜下。直至清軍三路入滇,昆明危在旦夕,永曆朱由榔迫於形勢,方不得不賜李定國黃鉞。

永曆死後,李定國手中的黃鉞自是不再具備代天子征伐權力。定武登基以來,也僅僅是賜了周士相天子劍,並無黃鉞賜下,因爲黃鉞意義實在太過重大。非不得已,萬萬不能下賜臣子,因爲歷朝歷代,凡臣子持黃鉞者,最後多半就是王朝的終結者。

現在作爲朝野公認的周黨核心袁廓宇奏請定武帝賜黃鉞於周士相,自是讓人不得不懷疑背後動機。甚至有人認爲,這是爲周士相稱帝自立造勢——先假黃鉞,再加九錫,最後取明自代。

首輔郭之奇反對賜周士相假黃鉞出征,他在內閣對衆學士道:“齊王代天子出征,賜尚方劍即可,不必賜黃鉞。”

定武帝也將袁廓宇的奏疏留中不發,雖然他沒有對這道奏疏發表過任何看法,但留中不發的態度已然表明皇帝心中根本不願賜下黃鉞。

很快,率團回返南都的大學士丁之相、工部尚書張長庚、學部尚書扶綱、庫部尚書楊在等人也紛紛上書定武帝,請天子賜黃鉞於齊王,以事北伐。

不到三天時間,南都爲齊王請黃鉞的奏疏多達一百六十七道,內閣六部、大都督府、宮務院半數以上官員都支持齊王假黃鉞。

可是,面對朝廷大半重臣都爲周士相張目的情況下,定武帝仍是不允。

很快,南都發生的請黃鉞風潮迅速向各地蔓延,並且愈演愈烈。六月初,各省督撫紛紛上書,指出北伐在即,爲讓齊王專事征伐,恢復故都,驅逐韃虜,朝廷有必要賜下黃鉞。免齊王北征之時,有宵小作崇,破壞北伐大業。

兩廣總督宋襄公、廣西巡撫邵九公、湖南巡撫趙四海、福建代布政使桂永智,江蘇巡撫蔣國柱、安徽巡撫蔣和、江西巡撫李之粹等一衆地方督撫的表態,使得請黃鉞的風潮達到極點。

六月九日,自歸國之後向定武帝奉表之後便再未發聲的晉王李定國,鞏昌王白文選聯名向定武帝上書,請爲齊王假黃鉞。

閩親王鄭襲早在幾天前就和朝臣們一起爲齊王請過黃鉞,順親王李來亨因爲正在攻打開封,對南都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故沒有上書。

鄭襲的上書或許不會讓世人太過震動,但李定國的上書份量卻是極重,以致首輔郭之奇不得不進宮面見定武帝,君臣二人商量是不是賜於周士相黃鉞。

南都發生的權臣爭黃鉞之事,自是瞞不過清廷和其它勢力的眼睛。

索尼等人得知南邊的君臣正在僵持,不由大感慶幸,因爲這場君臣相爭的風潮只要僵持下去,清廷受到的壓力就越小。只要太平軍的北伐被拖延下去,清廷就有機會獲得喘息之機。

吳三桂也收到了南都的消息,他對長子吳應熊和謀士方獻亭說道:“賊秀才終是露出狼子野心了,唐王若是不想束手待斃,這黃鉞就萬萬不能賜下。”

方獻亭道:“王爺說的是。我聞賊秀才在江南製造大案,濫殺官紳士子,因言治罪,早就不得人心,其勢之所以張狂,無非是憑藉手中強軍。但物極必反,無有公器在手,賊秀才所爲便無法理基礎。若持黃鉞,則效果不同。我看賊秀才非是爲北伐而請黃鉞,實是心虛害怕才請黃鉞。唐王若是不想爲賊秀才所篡,黃鉞便是萬萬不能賜下的。”

“就看唐王是不是能堅持到底了。”

吳三桂有些煩心,南都君臣相爭看著是熱鬧,他本心倒也希望賊秀才能夠滅明自立,這樣一來,他既可繼續扶保明室,也可稱帝自立,二者不論選哪一個,都是理所當然之事。只是,現在戰局不順,前線沒有進展,而糧草卻消耗驚人,再這樣下去,恐怕他也無力逐鹿中原了。

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南都,等著看這場爭奪黃鉞的戰鬥,誰是最後的勝利者時,當事人周士相卻早就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南都。

沒有人知道周士相是何時離開的南都,又爲何在親信黨羽爲他力爭黃鉞之時離京。

周士相來到了蘇州,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三軍駐地就在蘇州。在蘇州和江蘇巡撫蔣國柱秘密見面之後,周士相便離開了蘇州城,前往新三軍所屬第九鎮在常熟的駐地白茅鎮。此地,和崇明島隔江相望。

第五戰區都督鐵毅和新三軍軍長李匡明、總鎮朱慶來等將領皆隨周士相秘密前來白茅。第五戰區的指揮機構已經搬至此地,在數天時間內,第五戰區將負責新二軍、新三軍海上運輸的重任。

現在,除了鎮將以上軍官,下面的人還不知道他們的大帥已經秘密前來,將親自帶領他們北伐。

周士相這也是無奈,雖然軍情司和各地對滿清細作的抓捕非常有成效,但北伐這麼大的事,肯定也不可能瞞得過清廷。因此,他才授意袁廓宇上書請黃鉞,製造君臣相爭僵持不下,北伐無期的假象。

這也是一種戰略欺騙。

目前來看,南都的假象吸引了清廷的目光,取得了成功。接下來,周士相便是要在他們還沒反應得過來時,帶著主力大軍出現在遼東,出現在寧錦,出現在山海關。

六月的江南,白天氣溫很高,並且悶熱難耐,所以天黑之後,周士相和諸將從營中走出,來到江堤散步。站在江堤上,長江的風吹在身上,使人輕涼無比。

“大帥,新二軍明日就能抵達崇明,東海水師已經調集一百多艘船隻,按計劃,我五萬主力大軍將分兩批北運,然後經由萊州進入遼東海域,佔領東江等地後向朝鮮發起攻擊。待迫使朝鮮投降後,便迅速登陸遼南,攻佔盛京、遼陽,切斷寧錦。”

鐵毅爲周士相詳細稟報了第五戰區北上作戰的具體計劃,周士相不時點頭,又不時插話詢問一二細節。正說著,卻看到遠處長長江堤樹林上,突然從東到西浮現一條火龍,足有十幾里長,看著頗是壯觀。

“第九鎮在搞什麼?”

周士相眉頭一皺,不知道第九鎮的官兵大晚上的在樹林裡幹什麼,難道白天的訓練強度不夠,還要晚上也練兵不成?

李匡明也不知道第九鎮在搞什麼,忙叫人去把第九鎮的鎮將裘德找來。

裘德過來忙解釋道:“大帥,這是末將在組織將士們捉知了呢。”

“捉知了?”

周士相和李匡明他們都愣住了:捉這玩意幹啥?

“大帥有所不知,知了這玩意極是好吃,也耐飽,都是肉,將士們白天訓練強度大,供應的肉食少,所以末將便組織他們去捉知了來吃,這樣就可以補充不少體力。”

裘德說話的時候有些忐忑,害怕大帥和軍長會罵他不務正業,但他也沒辦法,現在國家窮困,不可能頓頓大魚大肉的供給,當兵的又都是壯小夥子,這伙食稍微跟不上,訓練就沒力氣。因此他便想到了小時候常吃的知了,尋思麻雀再小也是肉,便組織官兵們一到晚上就捉知了,然後用油炸了,撒上些細鹽和香粉,一個個吃的別提多美味了。

聽了裘德的解釋,李匡明臉色稍緩。周士相也沒有責罵裘德不務正業,而是問他知了如何捉。裘德說這知了一到晚上就從泥土裡爬出,然後上樹脫殼,十分的好捉。捉來用水一泡,知了便脫不了殼,拿起來,一個個都是肉糰子,比大肥肉味道好。

“唔,倒也是個創新。”

周士相看了眼緊張的裘德,覺得這事有意思,遂哈哈一笑,大手一揮:“走,反正大家也是閒著,就一塊去捉知了,回來炸了下酒。”

第742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1134章 帥父!第887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687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673章 保家衛國第75章 爆破第181章 爭奪第962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918章 江淮經略使第26章 鎮壓第916章 洪承疇病逝第839章 不從令者死第4章 投奔第1157章 勞師動衆第576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900章 從龍功臣第412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364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1116章 誰是漢奸第639章 天下再無人不識第562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306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479章 是真是假?第888章 我們不講理第1181章 朝人制朝第861章 我的大明第991章 賈老賊第88章 轉進第527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304章 願降,別放炮第865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400章 保護殿下第927章 哪個皇上第510章 梧州城破(中)第538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227章 白髮老將第850章 大幕拉開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885章 滿兵如牛馬第538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436章 陸豐城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697章 亂世用重典第383章 我要做親王第753章 金陵(一)第1113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1045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319章 雞犬不留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938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973章 暫罷朝會第309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911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667章 兩省巡撫第944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495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994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697章 亂世用重典第553章 天寒地凍第1133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101章 旗兵第133章 絕望第58章 存亡第1189章 中朝一家第339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384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694章 事情鬧大了第910章 福臨就在那!第279章 上三旗下五旗第36章 裹挾第338章 精忠報國第928章 奏銷大案第376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145章 城牆第802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964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1015章 快帶朕走第169章 攻守(八)第259章 俊傑爲了帝國第272章 招兵買馬第1172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78章 司禮監第535章 南寧城破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112章 火銃第747章 活捉嶽樂第968章 額駙問題終於解決更新稍後發佈第1043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863章 斬將奪旗第60章 礦工第782章 大破滾江龍第1010章 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220章 遺言第404章 天下震動第897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918章 江淮經略使第828章 共飲長江水
第742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1134章 帥父!第887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687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673章 保家衛國第75章 爆破第181章 爭奪第962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918章 江淮經略使第26章 鎮壓第916章 洪承疇病逝第839章 不從令者死第4章 投奔第1157章 勞師動衆第576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900章 從龍功臣第412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364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1116章 誰是漢奸第639章 天下再無人不識第562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306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479章 是真是假?第888章 我們不講理第1181章 朝人制朝第861章 我的大明第991章 賈老賊第88章 轉進第527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304章 願降,別放炮第865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400章 保護殿下第927章 哪個皇上第510章 梧州城破(中)第538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227章 白髮老將第850章 大幕拉開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885章 滿兵如牛馬第538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436章 陸豐城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697章 亂世用重典第383章 我要做親王第753章 金陵(一)第1113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1045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319章 雞犬不留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938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973章 暫罷朝會第309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911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667章 兩省巡撫第944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495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994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697章 亂世用重典第553章 天寒地凍第1133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101章 旗兵第133章 絕望第58章 存亡第1189章 中朝一家第339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384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694章 事情鬧大了第910章 福臨就在那!第279章 上三旗下五旗第36章 裹挾第338章 精忠報國第928章 奏銷大案第376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145章 城牆第802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964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1015章 快帶朕走第169章 攻守(八)第259章 俊傑爲了帝國第272章 招兵買馬第1172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78章 司禮監第535章 南寧城破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112章 火銃第747章 活捉嶽樂第968章 額駙問題終於解決更新稍後發佈第1043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863章 斬將奪旗第60章 礦工第782章 大破滾江龍第1010章 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220章 遺言第404章 天下震動第897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918章 江淮經略使第828章 共飲長江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金门县| 玉门市| 高陵县| 沛县| 吐鲁番市| 双牌县| 梨树县| 常德市| 星子县| 色达县| 山西省| 阳城县| 依安县| 潮安县| 大同市| 富蕴县| 新绛县| 苍南县| 莱西市| 义马市| 灵川县| 三穗县| 页游| 岳普湖县| 大名县| 宜川县| 叙永县| 丰城市| 龙井市| 稷山县| 大竹县| 固阳县| 丰原市| 肇庆市| 青田县| 饶平县| 南城县| 东城区| 兴国县|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