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98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

在緬甸孟馬一帶養病的晉王李定國三月才得知吳三桂已奉永曆帝爲正朔,此刻領大軍入陝去了。鞏昌王白文選和吳三省等人曾經領軍前往國境的打洛,試圖進入雲南,然而卻被吳三桂委任的雲南巡撫林天擎擊退,不得不退回孟馬一帶。

孟馬一帶瘴疫橫生,多是原始森林,罕有人煙,近萬明軍在此生活,雖有邊境一些土司救濟,但仍缺醫少糧,短短數月,就有一千餘將士染役而亡。白文選和吳三桂入滇不果後,均是不明白爲何吳三桂已經歸明,還要將他們擋在國境外。晉王一語道明,道吳三桂擋他們在國門外,不過是爲把持皇帝而矣。

雲南巡撫林天擎是洪承疇的學生,洪承疇死前曾再三叮囑他萬不能放李定國入滇。吳三桂領主力北上時,也留下精兵數千並原大西軍投降過來的萬餘兵馬供林天擎把守雲南。林天擎以這些兵馬駐防扼守邊境幾條要道重鎮,並不主動出邊尋找李定國部,只封鎖糧草和鹽鐵,致使邊外的明軍困難重重。但即便如此,數千明軍將士卻在此頑強堅持。

白文選和吳三省回到孟馬後,病體稍愈的晉王李定國親自主持了對緬甸人的一場攻勢,擊潰俘殺了緬軍四千多人,從緬軍手中繳獲了一批糧草輜重,使得明軍的生存條件稍稍變好。但此非長久之計,緬甸方面見打不過明軍,便全線收縮,和雲南的吳軍一樣只控守重鎮,並將緬人的一些村鎮焚燬,強行遷離當地人,以達到隔絕明軍的目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定國部越難從當地緬人那裡得到糧草供應,與此同時,一些一直跟隨李定國部的官員們也主張主動向雲南的吳軍繳械,換取吳軍放他們回國。這些官員之所以有此主張,因爲他們都是永曆皇帝的追隨者,現在皇帝既然在貴陽,吳三桂又反正歸明,那麼他們自然要前去追隨。很多官員對於吳軍不允晉王回滇的意圖都很清楚,只是他們是永曆皇帝的臣子,並非晉王的臣子,所以心態上自然不可能爲晉王考慮。

晉王對此很是猶豫,一方面他對永曆帝已經灰心失望,不願再奉他爲天子另一方面他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數千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就這麼在異國他鄉捱餓葬命。只是若是鬆口允許這些官員回滇,對於正在堅持的軍心必然是個極大打擊。這個口子一開,很難說將領和士兵們會不會也選擇歸降吳軍。

林天擎通過細作得知李定國部的艱難處境後,不失時機的向李定國的部下拋出橄欖枝,允諾這些大西軍的將士只要主動離開李定國,便悉數接納他們,並按在李部官職給予任命。這一手段取得了一些成效,前後有數百明軍因爲歸國心切,偷偷離營北返。

吳三省對於北返的部下沒有做任何攔截追捕,白文選則是派兵抓回了一些人。但當他準備將這些逃營的士卒陣法時,晉王卻阻止了他。李定國不但不許白文選殺人,更要白文選將他們放走。晉王的仁義使得一些北返的士卒痛哭流涕,不少人選擇留下來誓死追隨晉王。但也有一些人在痛哭之後,繼續選擇前往雲南。和忠誠信義相比,見不到任何希望纔是最讓人絕望的。又如一些士卒跪在晉王面前哭訴那般,他們不想死在異國他鄉,他們只想死的離家近一點。

兩天後,在白文選和吳三省不知情的情況下,李定國突然召集了追隨他抗清的文官們,告訴這些文官,他們當中若有人想回雲南的,可以離開。

白文選得到晉王世子李嗣興的通知趕來時,已經有一百多官員帶著他們的隨從和家人啓程回滇。

白文選痛心問晉王爲何放這些人走,這麼做會導致全軍潰散。

“他們是永曆的臣子,非是我李定國的臣子,他們追隨我,只是爲了抗清。現在清廷已經退回北方,永曆回到了國內,他們自是應該去追隨永曆,我強留他們有何意義。再說,人家也不想留在我這,強扭的瓜不甜啊”晉王的神情很落寞,一場大病讓他不僅白了許多頭髮,精神也差了許多。

“林天擎不可能天天看著我們,總有一天,我們能打回雲南,貴州,就如當年一樣!晉王,只要我們不放棄,我們還能東山再起!”

白文選見晉王氣色不好,便不忍再埋怨他,只勸晉王振作起來。

“我九歲被義父收爲養子,已經整整征戰了32年。義父死後,我和孫可望一起並肩作戰,爲的是將咱們大西軍的旗幟繼續打下去,讓咱們大西軍的香火不斷。後來,我支持孫可望聯明抗清,那時我想的是不能讓滿韃子佔了咱漢人的江山,叫咱們做了亡國奴。一場場征戰下來,我付盡心血,可到頭來,我得到的是什麼?”李定國滿目滄桑,“我從未負過大兄,也未負過天子,可他們”

李定國沒有再說下去,臉色卻很悲憤。

白文選嘆了口氣,勸道:“晉王,朱由榔負了你,咱們就不認他這個皇帝便是!滿韃子都退回了北方,南都也已經光復,局面比從前好得太多,晉王你應該振作起來,領著咱們老兄弟走下去!”

李定國搖了搖頭:“我連弟兄們的口糧都籌措不到,又如何領著他們走下去。”

“沒有吃的,咱們一塊想辦法便是,活人還能給尿憋死不成?只要咱們活下來了,今後總有機會回國的那些人既然想走,那便讓他們走。患難見真情,咱們越是困難,可留下來的人都是誓死追隨晉王你的好漢子!正因爲有晉王你在,他們才能撐下來,若晉王你都放棄了,叫他們怎麼辦,難道晉王你真忍心看著他們死在這異國他鄉嗎!晉王,因爲你在,所以我們纔在啊!”

“我”

李定國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半響,他睜開雙眼,眼中帶著淚花,咬牙對白文選道:“我這一輩子沒向任何人求過什麼,現在爲了這些追隨我的弟兄們,我必須求人了。”

“晉王想求誰?”白文選心頭一突,他以爲晉王是想向吳三桂低頭求助。

晉王卻非白文選以爲的那般,他道:“我想派人去求周士相。”

第1082章 邊外李晉王第523章 敕命之寶第255章 生死第481章 賜婚第364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376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913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1177章 渡孤去崇明第835章 血紅血紅第842章 陰森恐怖第504章 梧州大戰第775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599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803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1063章 玄燁即位第1161章 法西斯書社第325章 是真是假第366章 幹了這一票!第71章 抄家第210章 清妖第257章 進軍第481章 賜婚第1038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675章 幹票大的第202章 跑單第522章 火焚昆明第1096章 錦衣內衛第11章 朝廷第685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248章 讓城第448章 砍瓜切菜第931章 太宗諸子第608章 野戰軍團第1190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976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570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797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375章 大把的人質第144章 報仇第221章 流言第738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939章 督師連城壁第161章 局面第1179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302章 投名狀第253章 勤王?第275章 成軍(上)第326章 人心真難逆?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910章 福臨就在那!第773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818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405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緊急通知第542章 我們去湖南第553章 天寒地凍第1128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659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1172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202章 跑單第935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844章 皇上要決戰?開單章求訂閱第768章 先入北京第235章 決戰(五)第495章 不開城便屠城明天三更第974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751章 親王與驢第511章 梧州城破(下)第187章 鹽貨第1180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392章 惠州總兵第691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315章 以直報怨第651章 災情如軍情第151章 立足第965章 媽媽走不得第1086章 瞞上不瞞下第709章 下贛州第654章 滿州宗室第978章 督撫一鍋燉第5章 辮子第794章 大明還有救第389章 易幟反正(上)第863章 斬將奪旗第791章 漢將第86章 危言第31章 捨命第1055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83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931章 太宗諸子第1123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892章 回師稱帝第162章 攻守(一)第546章 二譚驚變第106章 逃跑第512章 趕著投胎啊!第732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444章 大力將軍
第1082章 邊外李晉王第523章 敕命之寶第255章 生死第481章 賜婚第364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376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913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1177章 渡孤去崇明第835章 血紅血紅第842章 陰森恐怖第504章 梧州大戰第775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599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803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1063章 玄燁即位第1161章 法西斯書社第325章 是真是假第366章 幹了這一票!第71章 抄家第210章 清妖第257章 進軍第481章 賜婚第1038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675章 幹票大的第202章 跑單第522章 火焚昆明第1096章 錦衣內衛第11章 朝廷第685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248章 讓城第448章 砍瓜切菜第931章 太宗諸子第608章 野戰軍團第1190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976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570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797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375章 大把的人質第144章 報仇第221章 流言第738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939章 督師連城壁第161章 局面第1179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302章 投名狀第253章 勤王?第275章 成軍(上)第326章 人心真難逆?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910章 福臨就在那!第773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818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405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緊急通知第542章 我們去湖南第553章 天寒地凍第1128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659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1172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202章 跑單第935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844章 皇上要決戰?開單章求訂閱第768章 先入北京第235章 決戰(五)第495章 不開城便屠城明天三更第974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751章 親王與驢第511章 梧州城破(下)第187章 鹽貨第1180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392章 惠州總兵第691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315章 以直報怨第651章 災情如軍情第151章 立足第965章 媽媽走不得第1086章 瞞上不瞞下第709章 下贛州第654章 滿州宗室第978章 督撫一鍋燉第5章 辮子第794章 大明還有救第389章 易幟反正(上)第863章 斬將奪旗第791章 漢將第86章 危言第31章 捨命第1055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83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931章 太宗諸子第1123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892章 回師稱帝第162章 攻守(一)第546章 二譚驚變第106章 逃跑第512章 趕著投胎啊!第732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444章 大力將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景德镇市| 水富县| 仁化县| 和政县| 三明市| 武城县| 凤山县| 三台县| 文成县| 乳山市| 永嘉县| 大渡口区| 高淳县| 莎车县| 武宣县| 荔浦县| 新乡县| 霸州市| 九龙坡区| 肥西县| 永平县| 松溪县| 贵港市| 黑河市| 贵定县| 金寨县| 元氏县| 富阳市| 汉中市| 名山县| 自治县| 平湖市| 城口县| 淳安县| 望都县| 达拉特旗| 廉江市| 秭归县| 太康县|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