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節 避重就輕

航的有力支援最終打退了美軍的瘋狂反擊。古迅雷I睡,當他得知第21輕騎兵師已經被擊潰之後,先是有點不敢就是失望與憤怒。當戰區作戰參謀將相關的戰鬥報告送來的時候,古迅雷已經控制住了情緒,直到這個時候,他仍然不相信第21輕~潰了!

第21輕騎兵師是帝國陸軍最早組建的幾支裝甲部隊之一~爲坦克師,重騎兵師,在半年前才改編爲輕騎兵師。帝國陸軍師級部隊的番號是按照順序排列的,從“21”這個番號中也能夠看出:兵師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當初,古迅雷在俄羅斯戰場的時候,第2輕騎兵師就是他指揮過的部隊之一,在隨後遠征歐洲的時候,當時還屬於坦克師編制的第21坦克師也跟著他去了歐洲戰場。正因爲如此,古迅雷纔將第21輕騎兵師放到了主攻的位置上,可他怎麼也沒有:_有遭到多猛烈反擊的情況下,第21輕騎兵師竟然被擊潰了!

可以說,第21輕騎兵師被擊潰,古迅雷負有不可推卸的是他指揮上的一個疏忽導致了第21輕騎兵師沒有能夠轉攻爲進攻中遭到了反擊。其次,正因爲第21輕騎兵師與古迅雷有著很深的關係,其大部分指揮官都從古迅雷那裡學到了進攻思想。卻沒有能夠學會在必要地時候防禦比進攻更爲重要,也就沒有在遭受挫折的時候引起注意,最終一錯再錯,終究遭受慘敗。比如,在師部被摧毀之後,第21輕騎兵師的大部分營級部隊非但沒有撤退,也沒有組織防禦,仍然在繼續進攻。這隻能帶來更大的傷亡,在這種時候,勇猛起到的並不是好的作用。

將另外兩個充當預備隊的師派過去之後,古迅雷不得不暫時命令停止一切進攻,他需要時間重新調整兵力部署,並且重新安排進攻行動。同樣的。經過了猛烈地反擊之後,美軍也需要時間調整部署,重新安排防禦。當天上午,雙方脫離了接觸,除了雙方的航空兵仍然在不斷出擊,並且在當天進行了好幾場大規模空戰與轟炸之外,七日這一天,雙方實際上都沒有發動任何有規模的地面戰鬥,戰場上暫時平靜了下來。

僅僅一天的時間,古迅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心就被擊垮了。美軍的反擊乾淨利落。而且撤退是也很有章法,根本就沒有給他趁機進攻地機會。當然。從戰術對比上,古迅雷是勝利者。在這一天的戰鬥中。至少有21000美軍被消滅,而俘虜的美軍與墨西哥叛軍官兵也達到了10000人。帝國遠征軍有3287名官兵陣亡,失蹤274,傷7539名。這些都是在戰役結束之後的統計結果,而當時古迅雷拿到的傷亡與失蹤數字要高得多,主要是有好幾千第21輕騎兵師的官兵是在接下續返回的。

在戰區司令部的參謀將相關的統計報告交上來的時候,古迅雷還拿到了航空兵地報告。在這一天的戰鬥中,陸軍航空兵損失了137架飛機。另外前來支援陸航地海軍航空兵也損失了24架戰機。戰鬥中,一共有206架美軍戰機被擊落。在襲擊五座美軍前線機場的時候,陸航地轟炸機還炸燬了70多架停在地面上的美軍戰機。因爲空戰是在雙方戰線兩側進行的,因此有部分被擊落的飛行員沒有能夠救回來,同時也抓住了部分美軍的飛行員。

在陸航的報告中著重提到了沒美軍航空兵大量使用的P-51“野馬”系列戰鬥機。這種戰鬥機不但能夠在空戰中抗衡陸航與海航的戰鬥機,而且還有著很強大地對地打擊能力,其攜帶的火箭彈對陸軍地裝甲部隊有著致命的威脅,而且還可以掛500與1000磅的航空炸彈,但是大部分時候使用的都是火箭彈,以及100與250的小型炸彈。而在帝國航空兵中,只有海航的“遊隼”有著同樣的對地打擊能力,而一向注重戰鬥機空戰能力的陸軍戰術航空兵並沒有一種戰鬥機的對地打擊能力能夠與“野馬”相提並論。

後來,也正是這份報告,讓陸航決定採購“遊隼”式戰鬥機。雖然陸航本身也有幾家飛機制造廠,但是在當時要想迅速製造出一種新式戰鬥機,這是不可能的,而且到了這個時候,內閣也不會批準新的戰鬥機的研製計劃。也正是如此,“遊隼”的生產工作才得已迅速擴大,很快成飛,西飛等幾家飛機制造廠也開始生產“遊隼”。到戰爭結束的時候,“遊隼”不但是帝國海軍裝備最多的戰鬥機,而且也成了帝國陸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一。整個戰爭期間,“遊隼”生產了21000架,戰後還在帝國,以及其他國家生產了3000多架C0架戰期間製造得最多的戰鬥機,,甚至是全世界至今生產最多的戰鬥機。“遊隼”也因此成爲了一代名機。

這些都是後話了,在拿到了各部隊的戰鬥總結報告之後,古迅雷開始考慮怎麼走出下一步。到此時,他已經沒有任何的輕敵思想了,美軍指揮官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以及美軍官兵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已經足夠讓他醒悟過來。當時,有人提出暫時停止進攻,也就是結束第二次戰役,在做好更充足的準備之後再發動進攻。古迅雷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可他確實也這麼想過。後來,有很多人都認爲,古迅雷當時堅持了下來,不是因爲他知道這場戰役將對整個墨西哥戰爭產生巨大的影響,也不是古迅雷知道他將最終獲得勝利,而是處於自身前程的考慮,他才堅持了下來。也就是說,如果當時第二次戰役失敗了的話,那麼古迅雷就將丟掉墨西哥戰區司令官,以及帝國陸軍美洲遠征軍總司令這兩個職務,而且從此結束自己的將領與指揮生涯。可不管怎麼說,也正是因爲古迅雷堅持了下來,

會有後面的勝利,如果當時讓另外一個人來頂替古迅那麼就不會有第二次戰役的勝利,甚至連整個墨西哥戰爭都會發生變化。

七日這一天,古迅雷到前線部隊做了視察,並且從幾支部隊的指揮官那裡獲得了更多的信息。比如,美軍在防禦作戰中大量使用了一種威力更大的火箭筒,除了被轟炸機炸燬的之外,大部分的裝甲戰車都是被這種火箭筒在近距離上幹掉的。另外,美軍步兵都配發了大量的槍榴彈。在進攻中,美軍還大量使用了迫擊炮,以提高步兵部隊的支援火力。相反,美軍很少投入裝甲力量,其在防線上的機槍火力密度明顯要比以往高得多。這些戰術層面上的問題也解釋了進攻爲什麼打得那麼艱難,美軍爲這場防禦戰鬥已經準備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且早就總結出了在山地作戰的戰術。

當天晚上,在回到司令部之後,古迅雷就組織參謀,以及一些跟他一起回來的前線軍官一起商討應對美軍新戰術的辦法。他沒有參加討論,而是去策劃新的進攻行動。到此時,古迅雷已經堅定了決心,他不能後退半步,不然美軍就將趁機發動反擊,到時候,恐怕他連圖圖特佩克都守不住呢。

八日,古迅雷讓替換到前線去的幾支部隊發動了幾輪試探性的進攻,但沒有藉此發動總攻。美軍地防禦仍然相當頑強。這幾次進攻沒有什麼起色。而在當天凌晨出發的偵察兵在晚上的時候送來了美軍調整防禦部署的情況,陸航的偵察機也送來了航拍照片以及針對這些照片做出的美軍防禦分析。

九日凌晨,第89輕騎兵師與第117步兵師在北部戰線上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結果,部隊還沒有推進到一公里就被美軍的猛烈阻擊給擋住了去路。在發動了三次衝擊後,古迅雷在下午地時候讓這兩個師回到了出發陣地上。這也只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情況已經很清楚,美軍重點加強了北面的防禦力量。

十日。頂替第21輕騎兵師的第99輕騎兵師與第105步兵師在戰線南部發動了新一輪大規模進攻,部隊成功推進了2裡,原本還可以繼續前進,可古迅雷在中午就下令停止推進,讓這兩個師回到了原來的防線上。表面上,美軍沒有加強南部防線的力量。可古迅雷懷疑南面是個陷阱,美軍地指揮官一直沒有犯什麼大錯誤,在明知道南線是重點戰線的情況下都不加強南線的防禦,那擺明了就是一個陷阱。

當天晚上,古迅雷等待的重要部隊終於到達,這就是被他留在了古鐵雷斯的第12坦克師。這是當時古迅雷手裡裝甲力量最強,戰鬥力最強的裝甲部隊。同時到達的還有第27坦克師的一個坦克團。在經過了六日的血戰之後,古迅雷已經認識到,僅投入輕騎兵師是很難突破美軍的防線地,在必要的時候。他還是得用上他地坦克師!

也就在十日晚上,第12坦克師到達了第89騎兵師的陣地後方。並且直接從行軍狀態轉入了進攻狀態。當時第12坦克師地輜重部隊還沒有到達,其所需要的大部分作戰物資是由第89輕騎兵師直接提坦克所需要的彈藥必須由輜重部隊運送。爲了保證能夠在十一日清晨發動進攻,該師的每一輛坦克都帶滿了彈藥,另外還在坦克外部攜帶了額外的彈藥。

第27坦克師的第5321團也在當天晚上部署到了第99輕騎兵師的陣地後方。該團也將參加新地進攻行動,只是從一開始,古迅雷就決定不在南線發動主攻,將主動方向確定爲特瓦坎與奧提薩巴之間的北部戰線。

新地一輪進攻在十一日上午七點準時開始,首先殺出去的就是第12坦克師的兩個坦克營,隨後是第89輕騎兵師的兩個摩托化步甲部隊推進之前。三個師的炮兵團,外加古迅雷額外安排的五個炮兵團。一個八個團的1000多門火炮對美軍陣地進行了長達半個小時的覆_性炮火打擊。航空兵的轟炸機羣也在七點前到達,這次航空兵除了繼續執行縱深遮斷任務之外,還將全程爲進攻的地面部隊提供直接航空支援。爲此,古迅雷還從韓紹鋒那裡借了幾個海航的戰術轟炸機中隊。

南線的佯攻還要早一點開始。大概六點五十分,第5321團就在第輕騎兵師的摩托化步兵的伴隨下開始進攻美軍的防線。爲了迷惑美軍,古迅雷在南線投入了六個團的炮兵,投入的轟炸機數量甚至比北線戰場還要多。僅僅進攻前的火力準備就從六點進行到了六點四十五分。在六點半就到達的轟炸機主要用的是燃燒彈與子母定時炸彈,而不是以往用的高爆彈。

這次,古迅雷沒有讓部署在中線上的第127步兵師參與進攻。中部戰線的意義本來就不大,而且第127步兵師的進攻能力是比較有限的。爲了避免美軍從中部戰線發動反擊,第127步兵師全部轉爲防禦,另外,古迅雷還將46步兵師,也就是當時他手裡最精銳的步兵師步兵師的後面,組建了第二條防線。結果證明,古迅雷的這一部署相當有預見性,如果不是他讓第127步兵師轉爲防禦,同時讓46步兵師建立了第二道防線的話,恐怕第二次戰役還真會遭到慘敗!

與第一輪進攻不一樣,這次古迅雷是在經過了周密的分析,以及充分的準備下才發動進攻的,而且三條戰線上的部署都準確到位,投入的兵力也多了許多,參戰各部隊都收到了明確的命令。更重要的是,從一開始,古迅雷就在前線司令部直接指揮,雖然他從來沒有在參謀面前表現出擔心,但是他心裡明白,如果這一輪進攻還打不開局面的話,那麼他肯定會提前回家養老了!

第2節 轟炸在繼續第2節 新面貌第18節 海狼第49節 不對稱的炮戰第21節 兩份情報(上)第43節 荒誕的命令第38節 司令官妹夫第56節 再戰第55節 找錯對象第59節 超低空衝刺第4節 承前啓後第31節 秘密任務第31節 接觸第30節 合作?第6節 前進第51節 悔之晚矣第6節 報道第49節 病癒的校長第57節 輪番上陣第8節 指揮條令第37節 致命神箭第38節 以牙還牙第61節 大鵬展翅第20節 聊表安慰第36節 參謀長歸隊第57節 怨念第54節 遲到的轟炸機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9節 美國人的奇蹟第17節 捷足先登第29節 決戰第58節 鉅艦末日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19節 暗藏殺機第26節 糾纏第12節 爭論第22節 報第33節 準備的陷阱第46節 接力打擊第40節 毀滅最後的希望第10節 禍根第35節 決定性情報第13節 死裡逃生(上)第14節 新模式第36節 參謀長歸隊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5節 風捲殘雲第33節 轉向迎敵第10節 戰場迷霧第3節 是戰是和?(上)第56節 圍殲第49節 戰鬥警報第33節 血色夕陽第19節 渾水第3節 各奔前程(上)第2節 左手第19節 尾跡第12節 人事大變動第41節 追殲第66節 狂轟亂炸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62節 拼死一搏第3節 整裝第15節 戰爭宣言(上)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15節 理性思考第21節 新位置(下)第35節 勝利第22節 戰爭機器第4節 艦隊的未來第42節 穿梭轟炸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4節 承前啓後第5節 新任司令第5節 帝國首相第35節 非常同盟第4節 將領中的孔雀第7節 強心針第65節 風火燎原第86節 啓動第31節 颱風登陸第27節 關鍵點第26節 父子情(上)第45節 戰場馳援第51節 除惡務盡第31節 軟肋第47節 戰略轟炸第25節 調解第18節 緊急出動第16節 爭功第37節 臨危決斷第66節 毫無懸念第17節 蠻牛不蠻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32節 艦隊南下第46節 砸下的鐵榔頭第2節 潛規則(上)第46節 壓緊的發條
第2節 轟炸在繼續第2節 新面貌第18節 海狼第49節 不對稱的炮戰第21節 兩份情報(上)第43節 荒誕的命令第38節 司令官妹夫第56節 再戰第55節 找錯對象第59節 超低空衝刺第4節 承前啓後第31節 秘密任務第31節 接觸第30節 合作?第6節 前進第51節 悔之晚矣第6節 報道第49節 病癒的校長第57節 輪番上陣第8節 指揮條令第37節 致命神箭第38節 以牙還牙第61節 大鵬展翅第20節 聊表安慰第36節 參謀長歸隊第57節 怨念第54節 遲到的轟炸機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9節 美國人的奇蹟第17節 捷足先登第29節 決戰第58節 鉅艦末日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19節 暗藏殺機第26節 糾纏第12節 爭論第22節 報第33節 準備的陷阱第46節 接力打擊第40節 毀滅最後的希望第10節 禍根第35節 決定性情報第13節 死裡逃生(上)第14節 新模式第36節 參謀長歸隊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5節 風捲殘雲第33節 轉向迎敵第10節 戰場迷霧第3節 是戰是和?(上)第56節 圍殲第49節 戰鬥警報第33節 血色夕陽第19節 渾水第3節 各奔前程(上)第2節 左手第19節 尾跡第12節 人事大變動第41節 追殲第66節 狂轟亂炸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62節 拼死一搏第3節 整裝第15節 戰爭宣言(上)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15節 理性思考第21節 新位置(下)第35節 勝利第22節 戰爭機器第4節 艦隊的未來第42節 穿梭轟炸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4節 承前啓後第5節 新任司令第5節 帝國首相第35節 非常同盟第4節 將領中的孔雀第7節 強心針第65節 風火燎原第86節 啓動第31節 颱風登陸第27節 關鍵點第26節 父子情(上)第45節 戰場馳援第51節 除惡務盡第31節 軟肋第47節 戰略轟炸第25節 調解第18節 緊急出動第16節 爭功第37節 臨危決斷第66節 毫無懸念第17節 蠻牛不蠻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32節 艦隊南下第46節 砸下的鐵榔頭第2節 潛規則(上)第46節 壓緊的發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迁市| 衡山县| 翁牛特旗| 南宫市| 天全县| 山西省| 沐川县| 庄浪县| 恭城| 池州市| 雷波县| 凉城县| 大田县| 新田县| 荥阳市| 襄城县| 阿拉善右旗| 江永县| 定南县| 桃源县| 高州市| 建瓯市| 普兰店市| 怀远县| 罗源县| 海晏县| 奉节县| 都昌县| 长白| 城口县| 巨鹿县| 寿宁县| 财经| 永安市| 枣阳市| 徐水县| 宜兴市| 长宁县| 南皮县| 建阳市|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