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章 梯形的平等

楊小林不是那種不肯聽被人說話的人,更何況梁啓超說的十分有道理,財政的公開是政府和民衆之間最起碼的信任橋樑。

如果中國是一個大企業的話,那麼納稅人都是這個企業的股東,他們把錢交給政府來運作,並且在運作中得到他們應得的紅利。在企業經營順利的時候大家多少都能得到好處,可能矛盾不是那麼突出,可是一旦企業發展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股東們假如對你的財政一無所知的話,他們就會憑空想象出各種各樣的版本來,你這個企業可能就完蛋了。

這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教訓很深刻的,很多國家都在這個問題上栽過跟頭。因爲你不可能一帆風順,就算沒有那些外部的原因,內部出現問題也是你無法避免的。

比如要是有個官員養了個什麼美美出來,你怎麼解釋?你告訴納稅人那個官員養美美的錢是他們自己賺來的?或者你說美美的錢和官員們沒什麼關係?這不是笑話麼。

一個官員你可以用嚴厲的手段處理他,但是這樣的官員多了,你讓納稅人怎麼相信這些人花在美美們身上的錢不是他們的血汗錢?你就是手段再雷霆也沒有用,你抓一個就意味著你承認又有一個官員把納稅人的血汗錢拿去自己花了!

公開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讓那些納稅人知道錢花在什麼地方了,是取信於民的關鍵,也是保證官員們不敢太過分的關鍵。一條公路修了幾個億,三天大雨沖塌了,你這幾個億是怎麼花掉的納稅人不能過問一下麼?

話說回來,要是在政府規劃建設這條路的時候就進行公示,告訴所有人這條路打算花多少錢,這些錢有多少是用於工人工資。有多少用於徵地,還有多少是買什麼材料要花的,估計就算出了事老百姓首先也是把矛盾對準施工方,不會找你政府什麼麻煩。

你不說的後果就是他們馬上想了,這十幾個億最少有多少又被哪個領導拿去給美美們花了。等到你處理了一批責任人的時候,那些納稅人會說:“你看,我們猜的對吧?!?

長此以往,納稅人就覺得他們把錢給你們拿去讓美美們花,是一種很傻的行爲。他們想著不去當傻子的時候,納稅光榮這四個字。永遠是掛在稅務大廳裡面的口號。

當然,楊小林也不會讓所有的納稅人都有查政府賬目的權利,全國那麼多納稅人,隨著經濟條件好了肯定更多,你查一天我查一天,這政府還要專門組成一個班子來應付他們纔可以。

他採取的辦法是,年納稅額在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個人和企業,將在每年的年底有專門的聽取政府工作彙報的權利,並且在聽取彙報的同時他們將看到政府的財務明細報表。

在那個時間段他們可以對政府的更項收支進行詳細的詢問。政府必須回答。過了這個時間段,如果他們對某一個項目的運行不太瞭解,可以提前一個月向政府提出查看賬目的申請。若是對某一項賬目有異議,可向上級政府部門反映。或者向國家經濟發展部直接反映。

也就是說中國現在並不是平等的,楊小林雖然喊著說保證最底層的老百姓的權利,但是他保證的只是這些人活著的權利。收入到一定階段了你就要納稅,最低是百分之八。這個數字也就是政府人員的基本工資的數字。交了這個稅,你就有向政府提建議的權利,政府每年會給你一份報表。你可以填寫你的政府的期望和不滿,會有人專門看的。

當你的納稅額達到了百分之十五的時候,你就可以參加每年當地政府組成的會議,在會議上你能直面那些官員,質疑他們,並且就一些你不滿的問題讓他們做出明確的解釋出來。

納稅額達到百分之三十,你就有查政府項目的權利,你還可以要求召開納稅人代表大會,對政府提出不信任議案,對某個官員的做出提出質疑。雖然你的不信任和質疑可能不會被政府採納,但是隻要你提出來,那個官員就必須到上級政府做出解釋。

這一點上那些民主人士並不滿意,陳天華曾經和楊小林說過,希望不信任提案能作爲政府衡量一個官員業績的標準,也就是說,只要當地的納稅人提出不信任,就將影響官員的升遷。

楊小林沒有聽陳天華的。陳天華說的很有道理,也許這個衡量辦法是最簡單的,但是楊小林擔心這樣的話就跟以後要求零上訪率是一樣的弱智了。官員們會想盡辦法阻止那些人提不信任案,相信他們,他們有的是手段。

至於用什麼來衡量一個官員的水平,決定他是該升遷還是辭職,現在楊司令真沒有想到。所以說他的政府還是不完善的。

最後,目前中國的納稅最高額度在百分之四十,全國只有少數的幾十個企業家能達到這個標準,這些人的權利就更大了。北京每年召開一次座談會,邀請他們來北京商討國家下一步的發展戰略。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納稅額有資格達到你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你又有好的計劃的話,你可以左右國家政策的走向。

楊小林的這個做法就是日後我們人民代表大會的模式,基本上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僅僅就在於人民代表是靠人民選出來的,而楊小林這個代表不用選,硬性規定,看你的納稅額。

唯一的特殊情況是對那些外國來的商人制定的。

中國的經濟開始發展的時候,勢頭強勁引起了很多外國商人的興趣,他們中很多人都已經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工廠,包括飛利浦也在中國開設分廠。其中相當一部分有錢人給自己辦了中國國籍,讓自己可以享受中國對本地企業的扶植和照顧政策。

對於這些人楊小林說的清楚,必須納稅十年以上,纔能有代表中國納稅人的資格。

中國的制度現在就是這樣一個不公平的梯形,能享受民主的僅僅就是那些納稅超過一定份額的有錢人。至於普通的老百姓,生活改善了一點之後其實社會地位根本沒有絲毫的變化,人民當家作主的日子看上去還是遙遙無期的。

相比之下托洛茨基同志的腳步就要比楊小林同志堅決多了。

同志們佔領了聖彼得堡之後。革命熱情非常高漲!但是革命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對外尼古拉二世兩百多萬部隊要反攻回來,克倫斯基也在白俄羅斯開始招兵買馬。而對內,熱情是不能當飯吃的,沒有面包的日子還能將就,可沒有伏特加就讓人無法忍受了,同志們的鬥爭面臨著內憂外患。

在這樣的情況下托洛茨基同志並沒有退縮,他以一種大無畏的精神衝了上去!在國內,托洛茨基提出了工人和農民階級是無產政權的領導者,他提出國家的一切都應該屬於工人和農民。對於國內的其他力量,托洛茨基選擇了毫不留情的打擊!

無數個知識分子被劃定爲投降派,那些沒有來得及逃走的企業家就算交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產也被打成了剝削者,甚至是稍微富有一點的自由農民也被定爲地主。托洛茨基在聖彼得堡發出指示,說在現在這個形勢下,俄國所有的勞動者應該團結起來,以雷霆手段打倒那些反對無產階級的敵人,讓那些想著翻天的傢伙都下地獄去吧!

這一下讓托洛茨基掌握的地區就真的變成了地獄,甚至連白俄羅斯和尼古拉二世那裡都遭到了衝擊。尼古拉二世原先真的想馬上動手的??墒亲屚新宕幕@麼一搞,他不敢動了!克倫斯基也不敢動了,因爲他們的領地裡面的那些工人和農民還有那些士兵都在積極的響應者托洛茨基的號召,這個時候你借他們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把部隊拉出去打仗。

只是俄國亂的話這問題倒也是簡單了。關鍵是托洛茨基的衝鋒號是相當的嘹亮,他不光要求俄國的無產階級起來反抗,還要求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都爲了自由起來反抗!

德國人反應慢了一點,結果柏林馬上爆發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英國正想著俄國離我遠應該沒什麼事呢。可是英國的紡織工人卻舉行了罷工,一方面爭取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對俄國的工人們進行聲援!

托洛茨基的觀念猶如一股洪水一般刮入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整個歐洲都未能倖免,甚至連大洋彼岸的美國也遭到了海嘯般的衝擊。紐約的工人聲援俄國工人戰鬥,在街頭和美國老警發生衝突,導致十幾個人死亡上百人受傷。

一時間各個國家都慌了手腳,他們這個時候才意識到,不管是同盟國還是協約國,可能他們共同的敵人已經出現了。

而中國這裡相對還算平靜,早在一個星期之前楊小林就強令中國媒體不得對俄國事件進行任何報道,甚至他還違反了國際新聞界的常規,跑到英法等國的報社裡面去,強制刪除那些關於俄國革命的消息。

當時這個做法真的引起了英法等國的強烈不滿和抗議,甚至薩道義親自來找到了楊小林,對中國政府的這一野蠻行爲予以了強烈的譴責,並且說倫敦將保留進一步追究的權利。

現在薩道義不是這樣想了,從德國大使館裡面回來之後他第一件事情就是習慣性的拿起桌子上的報紙來看看:“見鬼!中國的報紙上沒有一點關於俄國事件的報道!這個禽獸真他孃的太聰明瞭!”

薩道義先生都開始爆粗口了,可想而知他現在焦急到什麼程度。那些工人在鬧事,如果是尋常的罷工也就算了,英國不是第一次經歷工人罷工,他們有好幾套方案可以處理好問題。

可現在的情況是工人要學著俄國工人當家作主,這有的談麼?倫敦現在最後悔的是,爲什麼沒有在事發的第一時間像中國那樣強行的進行新聞管制?(未完待續。。)

第124章 土坦克第27章 子彈上膛第53章 戰爭的能力第133章 怕你玩不起第4章 一衣帶水第89章 無所畏懼第10章 好自爲之第126章 招工之名第52章 小鬍子的格言第142章 非交戰區第39章 從土匪到戰士第72章 猶抱琵琶第32章 最後的堅持第130章 北洋新人第90章 隨便你第75章 孫文來遼東第112章 這只是開始第27章 必勝之心第22章 民主還是集權第106章 先下手爲強第30章 不要小看土匪第93章 渡而擊之第11章 沒事了第134章 向英國學習第107章 大屠殺第9章 殺光他們第95章 有點失控第73章 風雲突變第115章 補充兵源第100章 咬上一口第54章 只有更瘋狂第78章 成立安全局第113章 改變戰術第66章 第一個辦事處第85章 開門之戰第23章 面見老袁第107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89章 小心爲妙第37章 儘量少殺人第27章 必勝之心第5章 尖牙利爪第81章 誰在破壞和平第91章 決戰輝南(二)第91章 致命的玩具第91章 決戰輝南(二)第47章 分糧第109章 老袁的不平衡第58章 好人做到底第51章 誰是獵物第14章 戰鬥交給年輕人第102章 借點錢花第120章 逼上軲轆山第117章 與狼爲伍第27章 矛盾突發第84章 能不能打第31章 圖謀再起第51章 一意孤行第22章 西伯利亞風暴第119章 相煎太急第69章 束手無策第6章 有所不爲第106章 問天下誰比我冤第26章 絕非善類第40章 先和日本拼命第133章 爆發力第10章 新兵訓練第143章 給個理由第25章 三個月第85章 不差這一次第142章 亡我之心不死第92章 決戰輝南(三)第107章 大屠殺第114章 漢奸罪第19章 俯首稱臣第137章 閃擊戰(二)第79章 航母戰鬥羣第60章 五條政策第61章 停戰談判第103章 塵埃落定第98章 高級別俘虜第153章 終於來了第69章 受傷第42章 伏擊戰(三)第12章 有容納大第70章 火候已到第138章 閃擊戰(三)第91章 決戰輝南(二)第109章 大戰的號角第146章 危機更甚第123章 奔襲白山第93章 槍聲響起第41章 天要下雨第107章 我要上頭條!第9章 少奶奶第56章 誰怕誰呀第26章 天秤第80章 軍事技術合作第36章 刀兵出庫第46章 戰鬥的理由第65章 北京城
第124章 土坦克第27章 子彈上膛第53章 戰爭的能力第133章 怕你玩不起第4章 一衣帶水第89章 無所畏懼第10章 好自爲之第126章 招工之名第52章 小鬍子的格言第142章 非交戰區第39章 從土匪到戰士第72章 猶抱琵琶第32章 最後的堅持第130章 北洋新人第90章 隨便你第75章 孫文來遼東第112章 這只是開始第27章 必勝之心第22章 民主還是集權第106章 先下手爲強第30章 不要小看土匪第93章 渡而擊之第11章 沒事了第134章 向英國學習第107章 大屠殺第9章 殺光他們第95章 有點失控第73章 風雲突變第115章 補充兵源第100章 咬上一口第54章 只有更瘋狂第78章 成立安全局第113章 改變戰術第66章 第一個辦事處第85章 開門之戰第23章 面見老袁第107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89章 小心爲妙第37章 儘量少殺人第27章 必勝之心第5章 尖牙利爪第81章 誰在破壞和平第91章 決戰輝南(二)第91章 致命的玩具第91章 決戰輝南(二)第47章 分糧第109章 老袁的不平衡第58章 好人做到底第51章 誰是獵物第14章 戰鬥交給年輕人第102章 借點錢花第120章 逼上軲轆山第117章 與狼爲伍第27章 矛盾突發第84章 能不能打第31章 圖謀再起第51章 一意孤行第22章 西伯利亞風暴第119章 相煎太急第69章 束手無策第6章 有所不爲第106章 問天下誰比我冤第26章 絕非善類第40章 先和日本拼命第133章 爆發力第10章 新兵訓練第143章 給個理由第25章 三個月第85章 不差這一次第142章 亡我之心不死第92章 決戰輝南(三)第107章 大屠殺第114章 漢奸罪第19章 俯首稱臣第137章 閃擊戰(二)第79章 航母戰鬥羣第60章 五條政策第61章 停戰談判第103章 塵埃落定第98章 高級別俘虜第153章 終於來了第69章 受傷第42章 伏擊戰(三)第12章 有容納大第70章 火候已到第138章 閃擊戰(三)第91章 決戰輝南(二)第109章 大戰的號角第146章 危機更甚第123章 奔襲白山第93章 槍聲響起第41章 天要下雨第107章 我要上頭條!第9章 少奶奶第56章 誰怕誰呀第26章 天秤第80章 軍事技術合作第36章 刀兵出庫第46章 戰鬥的理由第65章 北京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海市| 新郑市| 广昌县| 布尔津县| 滕州市| 吉水县| 陆河县| 望城县| 潮安县| 西吉县| 康马县| 浏阳市| 高青县| 晋中市| 壶关县| 土默特左旗| 巫山县| 华容县| 庆城县| 广安市| 栖霞市| 英吉沙县| 嘉黎县| 鸡东县| 香格里拉县| 桦南县| 双流县| 平山县| 丹寨县| 宁波市| 贞丰县| 恭城| 方城县| 嘉祥县| 黔江区| 丰宁| 河曲县| 平湖市| 盐亭县| 洛隆县| 芒康县|